查看原文
其他

晓语 | 回黄梅老家的日子

黄梅文哲 2022-12-28
▲李正阳题
回家,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传统,承载了浓浓的思念和情感。
老公的老家在黄梅县农村。从宜昌出发回老家,500多公里的车程,来回奔波,是一件极辛苦的事情。运气好的话,早上起个大早,赶在七点上高速,下午两点左右可以到家,吃个晚午饭。如果遇上堵车,早上出发,傍晚到家也是常有的事。
然父母年事已高,特别是老父亲身体日渐衰弱,探望一次便少一次,再多辛苦,只要不加班,逢过年或五一、十一小长假,我们也都会雷打不动地回去。长途跋涉,一路辛苦奔波,路的尽头,是远远的老家,是公公、婆婆、大哥嫂子和亲人们久久的期盼。

鸡汤里的时光


农村人家,最好的招待莫过于杀鸡,熬制一锅好汤了。鸡是隔年老母鸡,婆婆坚持说只有母鸡才有营养。八十多岁的公公听说我们要回来,早早地把母鸡抓出来杀洗干净,婆婆认为杀鸡太早会不新鲜,两人照例又是几句争吵。
清晨六点多钟,厨房的炊烟开始袅袅升起,公公坐在炉边颤颤巍巍地烧火,婆婆开始忙着炸花生米,淘米,切红薯,煮红薯粥,蒸花卷馒头,准备一天的早餐。砂锅里的土鸡已经煨下了,大火熬开后,撇去浮沫,不放任何调料和配菜,只留鸡的鲜香和姜片、花椒在砂锅里默默争斗融合,缕缕的香气顺着锅边悄悄地弥漫开来,在时间的调和下完美地释放。

房前的小菜园


菜园不大,只有几分而已,年迈的公婆在里面种上了各类时令蔬菜。五一回去的日子,青辣椒结得正欢,油油的菠菜、韭菜挤挤挨挨,葱花香菜散发出脉脉的清香。十一的景色又大不相同,黄色的小花爬满藤蔓,缠缠绕绕的藤子和瓜叶中隐约可见的是挂着丝瓜和匍匐在地的南瓜。过年时节,是花椰菜、白萝卜、莴笋、菊花菜、瓢儿白当仁不让的主战场。菜园的一角,种着我从宜昌运回去的一棵红叶石楠,兄弟俩一人扶持一人栽,如今应该已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了吧!去年难得清明四天的假期,女儿又在远在北京未曾归家,于是两人简单收拾行李,又忙不跌地奔回老家去了。正是新鲜土豆成熟的季节,老公翻地,我端着小簸箕捡土豆,一颗颗圆圆胖胖的小土豆卧在地里,像捡到了珍珠一般开心。
公公站在旁边指挥老公挖老一些的秧苗,脸上满是开心喜悦的笑容。年底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阻碍了短暂回家过年,计划年后出门打工的堂兄们的脚步,隔离期间,购买蔬菜不易,这片小小的菜园竟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妥贴地保证了几家的三餐供应。
小小的菜园,安静而又热闹,四季的轮回,陪伴着公婆度过那细水长流的寂寞时光。

最是热闹过年季


公公的房子在左,依次紧挨住着的是大伯的两个儿子,本家两个堂兄,老大和老三。大堂兄和三堂兄长年在外打工,日常,公婆帮忙照看房子,二堂兄和嫂子离得不远,在本地打工,偶尔过来帮衬照顾。
虽然大伯父、伯母已去世多年,但堂兄、嫂子、侄儿们都会在春节前,匆忙结束一年的劳碌,千辛万苦地奔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心中挥不去的乡愁和念想;是拎着大包小包礼品食物的满足和欣慰;是推开尘封的门窗细心擦拭,抡起胳膊挥斧劈柴、生火做饭的烟火气;是守着电视,一家人烤火闲谈的舒适和安逸。公婆家自然是潘家一大家子的聚焦地。堂兄仨和自家哥哥、老公闲散地喝茶聊天。我,丫头和侄儿女们各自歪坐在沙发上玩着手机。公公坐在一边看电视,孙儿们偶尔过来递热水袋,大声音打招呼,耳背的公公一脸懵,裂开嘴开怀而笑。婆婆和新娶进的小嫂子最辛苦,在厨房忙碌着做饭。感谢小嫂子的勤快能干又贤惠,让我得以偷闲这过年间的短暂时光。

一到晚上,堂兄们和哥嫂、老公围成一桌子开始打一种叫“定7”的纸牌,另一桌,几个侄儿们打着黄梅打法的麻将。为了不打扰他们各自忙碌,老公下午五六点钟就生好了烤火桌,还不忘记丢几个生红薯到炉子里。
坐在炉边的侄儿负责帮我添加柴火,是呀,各自忙碌的他们也只有把我这个有点闹人的女人哄好了,才能安心地打牌玩耍。婆婆、堂嫂们做完家务,坐在火炉边,说着别扭的普通话跟我闲聊,拉拉家常,又或看看麻将。打牌的吵闹声盖过了春晚的节目,三十的守岁就在这种吵闹热闹中毫不迟疑地过去了。三十在家各自团年,初一开始,公公家和三个堂兄开始轮流请客吃年饭。祭祀亡故的亲人和叩拜潘家祠堂,一切听从大堂兄的指挥,统一行动。四家人一起吃饭,少不了有餐具准备不充足的,从我家借出了酒精炉子,从哥家借来了长条凳子,细哥家打了新鲜豆腐一家送上几斤,大嫂子端来了糯米粉,挎上新媳妇来我家一起搓丸子。大侄儿开着新买的小车,带上我家两个丫头去了县城玩耍。余下的几个侄儿张罗着挨家贴春联,打扫院子。一大家子,一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一次次地回老家,让我这个所谓的城里的洋媳妇渐渐地爱上了这片并不富饶美丽的乡土,感受到了农村亲人们的纯朴善良和真诚,体会到了大家庭亲人间血浓于水的相亲相爱和守望相助。家是深深的幸福和渴望,是涌在心底的涓涓暖流,让远方的游子的我们,在城市辛勤工作或喜悦或悲伤的日子里,因着有了家人的惦念而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和目标,浮华焦躁的内心渐次归于安宁和美好。
有闲的日子,亲密的爱人,让我们一起回家看看吧!【作者简介】晓语,女,秭归县人,黄梅媳妇。

【链接】游玩紫云山, 探觅虎引洞

难忘黄梅的双抢

黄梅柳林的板栗·往事

你为什么总是想着她?

写文章能挣钱吗?

小池农场那滑稽的批斗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顾问:周慧  刘光天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澜、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林枫、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