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师进网师【第十一期】| 优秀的家长是如何思考的
作者 | 包瑞桢
审核 | 彭晓君 王小伟
编辑 | 杨茜
1
嘉宾介绍
新网师家庭教育研发团队成员,2019年进入新网师学员,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学校历史老师,十岁女孩的妈妈。
自从做了母亲后,对教育、对孩子、对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新网师的学习中、在优秀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理论的引领下,敢于质疑自己的经历,勇于改变自己的潜意识,努力探寻更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致力于培养自信、自主的学生和孩子。
1
分享文稿
优秀的家长是如何思考的?
——对《无条件养育》的透析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区政协副主席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新京报》对此议案的调查结果从大多数人的支持中,也反映出当下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缺位”。不少专家表示,在校内建设“家长学校”是探索“家长教育”之路的一种全新尝试。
其实,作为家长,无论是否在“家长学校”学习过,无论是否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每位家长对家庭教育都不是“白纸一张”,都具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这些观念也自有一套理论基础。只不过这些观念、理论基础都是潜意识的、自动化的,大都未经觉察和审视。
有些人潜意识里的东西是符合教育常识的,因此,人家的家庭教育就很成功。我们看到很多农村人、其实也没有多少文化、甚至目不识丁,却能将孩子教育得个个成才。云南丑小鸭中学的詹大年校长就多次写过他的农民父母双亲、俞敏洪在一些作品中也讲到做木工的父亲对他的影响。而我们要说的是大多数人潜意识里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观念,造成了严重的教育问题。那么,该怎么做才能突破潜意识、提前为做好家长做准备呢?
美国作家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要突破潜意识里的家庭教育观念,首先需要家长勇于觉察、审视自己的既定观念。[美]埃尔菲·科恩(《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说:真正伟大的家长,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他们会抵抗住捍卫老观念的诱惑——“咳!我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我不是挺好的吗。”
今天我们就跟随科恩一起迈出第一步,觉察、审视我们既定的家庭教育观念、来源、理论基础。
一
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及其来源
(一)传统家庭教育方式
——有条件养育
01
给予爱和撤回爱
给予爱(奖励)
我们爱孩子,若孩子服从我们的安排,或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要求,就给予孩子奖励和表扬,如给孩子奖励一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颗小星星、一块巧克力,甚至一些特权。又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考试成绩第一名,或运动会得奖牌了,即使当了班干部,这些行为都是令父母引以为傲的,于是就给予物质奖励、大大的拥抱,并毫不掩饰在朋友圈大肆炫耀,“儿子,妈妈为你的优秀表现骄傲!儿子,你真棒!”
殊不知,一句“你真棒”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客观认识自我和评价自己行为得失的机会,因为,它太笼统太概况了。一句“你真棒”似乎包含了孩子所有方面的所有优点。而且,研究证明,“奖励”对于提高学习质量毫无效应。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地完成任务。尽管奖励可以买来暂时的顺从,但奖励永远都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报酬,就失去了做这事的动力。
那个有名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有位老太太院子的旁边是一块空地,经常有顽皮的孩子在空地上敲锣打鼓地玩闹,严重影响了她的安静生活。怎么办呢?老太太很智慧地对领头的男孩说,你们的吵闹让我很愉悦,我给你们每天五元钱,希望你们每天能带给我快乐,孩子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过了几天,老太太对领头的孩子说,我的收入减少了,现在每天只能给你们四元钱了。领头的孩子想了想还觉得可以,就答应继续敲锣打鼓了。又过了,干脆没有钱了,那谁还愿意干呢?领头的男孩带着那群孩子气愤地撤离了空地,老太太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为什么老太太如此智慧?因为她懂得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奖励时,其行为是不会长久的,一旦奖励消失,行为也就消失了。
可见用奖励来改变他人的整个理念存在问题。我们假设了一个概念——“动机”,当然对孩子而言,动机越多越好。可是,动机还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分。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喜好而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而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获得奖励或逃避处罚。而外在动机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当外在动机趋于强烈时,内在动机就会随之减弱: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度自觉地完成作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让孩子有做事的内在动机。动机的多少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关键。
撤回爱(惩罚)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违反了我们制定的基本“规则”,奖励的反面就是惩罚。惩罚的形式很多,如严厉体罚、适度体罚、打屁股、训骂、挖苦讽刺和爱的暂停等等,但都是想用惩罚来改变孩子的行为,用撤回父母对孩子的爱吓唬孩子。我们撤回爱、惩罚孩子,就是希望他能够长记性,能够从惩罚中得到教训,今后不要“故伎重演”。但是,事实上惩罚根本没有效果,否则我们还用得着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惩罚手段吗?不仅无效,还会有很多的不良后果。
从暂时来看,撤回爱能立马停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从长远看却不一定有效。撤回爱还会引发恶性循环,如用撤回爱惩罚孩子的哭闹和反抗,而孩子就会用更强烈的哭闹和反抗来挣得家长的同情,但却反而激起了家长更强烈的惩罚,以此类推。“爱的撤回”可以成功地迫使孩子的行为更加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促使其行为做出改变的动机却是深深地焦虑自己可能会失去家长的爱,孩子会更容易自卑,精神状态会变差,甚至可能滑向犯罪。撤回爱最显著的长期影响就是恐惧感,孩子会更容易焦虑,会不敢面对失败。长大后对自己的认定也是有条件的,即自己如果不满足别人的要求,可能就得不到别人的喜欢,因此,孩子要不是讨好型人格,要不就试图不依赖他人的感情支持而建立生活,人际关系会很糙。因为他从未从家长那里获得过他需要的支持和认可,长大后也不敢奢望别人的保护和感情宽慰。
惩罚如此不堪,为什么还要用呢?这来自于训练动物实验室。心理学家斯金纳及其助手在训练鸽子在闪光灯的影响下啄食起某些特定的钥匙时,会用减少食量、甚至关掉所有灯光的方式惩罚鸽子,来观察鸽子啄食钥匙的行为。后来,这种“控制动物行为”的手段就被应用到控制孩子行为的教育中了,尽管人与动物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学习的天性被认为是共同的”。
我们不是因为这种惩罚来自动物实验有效才采取,反而是往往没有意识到这来自动物实验,没有意识到人和这些实验动物的差别。另一方面,采用行为主义的手段,是因为快速“见效”,这根源于人的“短视”,这考虑眼前立竿见影,不愿多想长远的发展和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新网师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提出,家长应该作为自己家庭教育的“总设计师”,立足于长远目标,以终为始,总体考虑和规划。
02
过度管制
在生活中看到的过度管制的行为太多了,我们太爱对孩子指手画脚了。孩子似乎就是我们的私人物品,我们对他们发号施令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爱他们,我们要对他们负责,但事实上是我们做的过头了,并导致了两个对立的极端:极度顺从和极度反抗。
我们做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永远听话的孩子。但是极度顺从的孩子却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不具备创新性,缺失了个性自由,而且在自信方面也付出了代价。而极度反抗的孩子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反抗任何事、反抗所有事,他们遭到压制的自主感要在极度叛逆中恢复。专制的养育模式不仅令他们发疯,还教会了他们如何对他人发泄怒气;孩子在成长中还会蔑视当权人士,有时会将敌意带到学校和班级;孩子可能在人前隐匿自己的不良行为,在人后却发泄怨气,过着“双重生活”。(福建弑母的吴谢宇不就是这样的孩子吗?)
那么,如何让孩子最听话或多听话呢?不依赖强势、与家长关系温暖且牢固的孩子会更加听话,他们的家长尊重他们,不控制他们,对他们的质疑也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说明。研究也发现,善解人意、宽容温厚、亲和力强、控制欲弱的家长,其幼童更愿意心甘情愿的听话。即使比较叛逆的学龄前儿童,母亲更少给予控制的孩子,在决定游戏方式的时候,更容易听从母亲的指示。很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家长给予尊重和支持的孩子要比家长强调控制手段的孩子更能全心全意、“坚定忠诚”地顺从,而非勉为其难、“见风使舵”。
03
成绩重于学习
有学龄儿童的家庭,能明显感觉到孩子正在被催促、被施以重负、过度繁忙。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是习以为常,孩子的“现在”被完全抵押给了“未来”,孩子周末里的有意义、有乐趣的活动都牺牲给了各种“兴趣班”、“赛培班”、“课外班”和各种等级考试。我们努力让孩子的学习沿着某重点学校的招生标准推进,我们与其说是养孩子,不如说是养简历。更夸张的是,如果孩子考得好,就会用大量的物质表扬孩子,包括金钱、旅游、各种高级玩具。但是,如果孩子考砸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痛批,甚至威胁孩子下次考不好会怎么怎么样,还会收回很多给孩子原本答应的东西。
殊不知当孩子将学习的动机放在获得高分而非“解决问题”时,就会让孩子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并且也会试图逃避有挑战的任务,就会避重就轻的选择学习内容,也不愿深入和批判性思考。因此,我们真正地想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想让孩子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从语言、算术、艺术上获得思想的愉悦,避免孩子钻空子走捷径地获得高分,最终成为有深度的思考者,就应该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忘记“分数”,我们也弱化以分数为标准的对孩子的评价。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家长》中在谈到李晴雁的学习时说,他允许孩子考不好,而且允许下次比这次不好。而有些孩子在考试中却因为担心考不好而使考试状态更不好,最终导致考试成绩更糟。
还有一个让多数家长鸡飞狗跳的问题就是家庭作业。一方面,我们从未怀疑过有些家庭作业的合理性,我们盲目地遵从老师的权威性和迎合老师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家庭作业施以过度管制,陪娃写作业被气出病、甚至寻短见的家长大有人在。为什么呢?因为家长越逼迫孩子做家庭作业(有些作业是否合理需要质疑),通常会导致他们企图挽救自己的主权、或直接反抗、或消极抵抗,心不在焉、哭哭啼啼、骂骂咧咧、拖延磨蹭、都是家常便饭。而我们越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或越依赖于“胡萝卜加大棒”奖励、强迫他们,他们就越对自己受控感到愤怒,得到的分数也就越低。对孩子越强迫,我们越希望他们不停转动,孩子就越磨蹭。
总之,对孩子的奖励、惩罚、过度管制及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都是实施有条件养育而采纳的实施手段,事实上他们都存在于一个完整的体系之内。
(二)来源
既然有条件养育和以控制为基础的养育模式如此不堪,而且科学研究和现实经验也已经证明其毫无益处,但为什么有些家长还会这样养育孩子呢?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呢?
01
所学
我们从养育我们自己的人身上学会了如何养育孩子,如某些具体的规则(棍棒底下出孝子)、表达方式(说话的语气)、有关家长的总体概念等等。我们从不质疑它是否有道理,我们只会按照一个我们从未参与编写的剧本来念台词,而且选择不同的养育模式也难上加难。因为,我们的父母(岳父母、公婆)在影响着我们,并给我们提出明确的判断和意见;我们的朋友也或自告奋勇地送上自己的建议和育儿心得;一些名人、专家、甚至主持人,都会给我们“权威”的指导(最近,李玫瑾的一些教育理念就很火热,但有些内容我并不赞同)。即使我们发现这些方式并不是没有问题,但我们也不愿改变,因为糟糕的训导手段用起来非常容易,而且贿赂、威胁等强迫性手段会让孩子暂时顺从,而其负面影响却不会再立即显现。
02
所信
我们更易接受这些养育技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所信奉的理念和价值观(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些信仰主要包括:
我们如何看待孩子。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爱孩子,很多家长只爱那些漂亮可爱、干净、乖巧的别人家的孩子,多数老师只爱学习成绩优秀和听话的学生;社会上的很多针对孩子的商业活动都是以孩子为诱饵而赚钱的、很多世界一流学校都是提高考试成绩。只是在社会上造成了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物质假象。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忽视惩罚性养育模式的泛滥,而宣称整整一代人都被宠坏了。因此,“家里没有让孩子害怕的人是不行的”、“不能让孩子骑在我们头上,想干啥干啥”、“无限制的纵容孩子就是在害孩子”、“不给孩子点颜色看看,她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等等就成了至理名言。
我们如何看待竞争。据说“竞争”是美国的宗教信仰,其他目标和价值观都要让位于“争当第一”的紧迫性。在中国呢?难道竞争不激烈吗?竞争让我们逼着孩子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竞争让我们不自觉的将亲子关系定义为竞争关系,即必须有输赢,我们必须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了孩子。
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能力认识有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不欣赏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在家务事方面,不放心孩子也不需要孩子来做好),另一方面又倾向于高估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特别是用成人的标准看待孩子在学业方面的表现,对孩子的行为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特别是在智力水平上可能过度开发智力,而忽略了情商,以致会培养出一个成绩的巨人和生活的巨婴。
我们养育孩子的观念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可能走火入魔。
03
所感
原生家庭的经历影响着我们,因而影响了我们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爸爸和妈妈,这种影响超越了任何我们最终会使用的具体的养育手段。而参与其中的心理力量把事情变得更为复杂,而这些力量在不知不觉之间发挥作用。如果不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如何构成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讨论是什么阻碍我们成为更好的家长毫无意义。
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决定让孩子和我们自己小时候一样不愉快,但为什么仍然用自己小时候受伤的方式伤害自己的孩子呢?许多人继续传递自己童年时受到的残忍行为和态度,以此继续将自己的父母理想化,因为,我们怀有强烈的无意识需要,需要认为我们的父母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我们好,且都是出于爱。而“依恋理论”认为,没有经历过共情养育模式,你很难成为那样的家长。儿童时仅被有条件认可的人会有条件地认可他人,包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会认为爱是一种稀缺商品,必须定量配给,他们认为孩子需要被严格控制,就像他们自己一样。另外,通常来说,当我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这些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我们会继续试图满足这些需求,其手段通常是间接的、迂回的。加拿大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过多考虑自己需求和目标的家长,更倾向于不接纳他们的孩子,更容易使用惩罚和控制手段去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由此感觉到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家长高兴、让家长放心、让家长感到称职。孩子被操纵成了家长的朋友,甚至是家长的家长。这些都在我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孩子无论能否弄懂如何才能变成家长想要的样子,孩子的成长都已经被扭曲,因为成年人的需要已占据了中心位置。(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里也有类似的论述)
04
所惧
前面所说的对我们造成影响的感觉、信仰和行为,统统加起来以后,就发现他们让我们感到害怕。我们担心什么呢?
“担心孩子被宠坏”、担心孩子被娇生惯养,于是过度管制、严格管理便有了正当的理由。“担心孩子在将来被淘汰”,于是便早早开始了对孩子的各种训练,强迫孩子进行各种早教活动,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担心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没教养,担心孩子可能会被教育不好,因此会被别人笑话为失败的家长。因此,我们最容易在公共场合强迫孩子,过度控制孩子,让别人觉得我们是负责任的家长,我们不会对孩子放逐自流的。
二
有条件养育与无条件养育
01
有条件养育与无条件养育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者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系,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不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02
理论基础
二者在心理学、儿童发展、乃至人性方面都有迥然的差异。
从心理学上讲,有条件的爱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即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动、是静,是热爱、是讨厌,都是被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上。据此理论,父母对孩子的爱建立在孩子的良好行为基础上。如果孩子表现乖、成绩优异、不给父母添乱,那孩子就值得爱;否则,就要撤回爱,严重的要被惩罚。而无条件养育在“动机”上而言更看重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需求和意愿。并且相信,孩子的相同行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因此,不同的原因就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从人性上分析,有条件养育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认为孩子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就会得寸进尺,甚至可能会绑架我们。因此,绝不能纵容孩子的“自私、苛求、贪婪”行为,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孩子(包括成人)都会犯错误,只是需要引导和帮助。无条件养育则认为孩子“不是故意让我们痛苦,没有恶意,只是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如婴儿饿了、渴了、尿了都用哭来表达。我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对孩子投信任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普遍相信“人人应该劳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道理,而那些不劳而获或接受社会救济的人就会被歧视、敌视。而有条件养育似乎就反映出父母与子女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是这样一种经济交易倾向,孩子优异的成绩换取父母热烈的掌声和拥抱,老师教的好成绩挣取学校的荣誉证书。其实,这种互换原则真的并不适合所有的人际关系,如研究证实夫妻间将配偶的关系视为互换的人会对付出和回报斤斤计较,其对婚姻质量的满意度也较低。更何况还比较弱小的孩子,被置于这种交易关系中时,将会对孩子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03
基本假设:如何看待孩子
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有效”?
有条件养育的“好孩子”是听话、懂事、表现乖的,但是自我价值感颇低;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也可能一般,但最起码学习“态度端正”,不惹老师和父母生气,但是在学习中是否有深度的思考、是否能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是否一直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则需要质疑。有条件养育的“有效”是在权威和“棍棒”的威胁、在“胡萝卜”的诱惑下的立竿见影、说到做到和不容置疑,父母要求什么,孩子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立即执行,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无条件养育的“好孩子”是“幸福、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心、求知欲强、自信”。无条件养育的有效是着眼于长远目标的,孩子可能暂时不顺从不听话,并不意味着孩子道德有问题,或者父母纵容孩子,而是父母充分地尊重孩子,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并让孩子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最终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04
本质区别
有条件的爱——控制:有条件的爱表现形式是,孩子的表现优秀——受到表扬奖励,表现不好——惩罚。措施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即像驯兽师一样,最终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控制。
无条件的爱——纯粹的“爱”。“爱都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是交易”。无条件的爱是让孩子感受到他本身就值得被爱,无论如何都能够得到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达到,但应该努力争取。作者说:“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三
优秀的家长是如何思考的?
面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优秀家长的思考方式与普通家长的不同。确保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是爱他们更重要。那么,如何无条件地爱孩子呢?
(一)一些基本原则
01专注长远目标
就是把日常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你的最终养育目标里加以评估。如果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变成一个乐观开朗、有教养的人,那孩子是否打翻杯子、是否不好好做作业,是否不专心,就显得没那么要紧,更不至于令人火冒三丈了。
02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亲子关系至关重要,从纯实用的角度出发,当孩子感到足够安全时,处理他们的不良行为会更加容易。当然,稳固而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并不是因为它是有用的才应该存在,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标。不过这里不是要逾越夫妻关系,让父母成为孩奴,而是要在平时的养育过程中,给孩子足够安全感,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充满信赖。
03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自己的视角
无条件养育家长不仅做事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有条件养育的家长会倾向于理解其是一种犯规,而犯规自然应该导致“后果”。而无条件养育家长,则把孩子的犯错当做是一次教机,而不是一种接受惩罚的机会。遇到孩子犯错,要关注孩子犯错的原因,要关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直揪着孩子的错误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04少说、多问
引导孩子产生想法、异议和感受要比向孩子发号施令更有作用。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家长,一定要多倾听、少解释。有时候在倾听中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05记住孩子的年龄
任何养育手段都应该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心理学》中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发展常模是不一样的。尤其对于低龄孩子而言,不要总是责备,而要试图理解孩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06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这句话出自育儿专家、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家长很多时候会在还未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断定孩子做了坏事。比如孩子调皮捣蛋,可能只是出于想要探险的单纯欲望,并没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结果。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事实真相,那我们的判断倾向也应该是“证据不足情况下假定孩子无辜”。
07不要那么死板
爱默生说过:无效养育模式的特征就是愚蠢的始终如一。可以在特殊日子里忽略规则、偶尔不遵守睡觉时间,偶尔放宽一些禁令。明确告诉孩子这只是个例外,千万不要害怕打破常规变得循规蹈矩,要敢于做一个灵活变通的家长。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做出反应。任何行为都应该置于“上下文”中去理解是某些具体原因和具体情境导致的。当我们以解决问题而非惩戒违法行为的态度看问题时,所有人都不再紧张,不再有压力坚持对正确的统一定义。
08不说没必要的“不”
我们总想通过“不”来告诉孩子做事的边界,因为任何有责任心的家长都无法完全避免干涉行为,但我们是否把“不”说得太频繁呢?但真的没必要无缘无故地束缚孩子、禁止他们尝试做事。孩子准备应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最佳手段是让他们经历成功和喜悦,人不会因为童年时被故意制造不愉快而变得更有应对问题的能力。
(二)无条件地爱孩子
“爱都应该是无条件的,有条件的是交易”。我们说“无条件的爱”,并不是说要溺爱孩子或放手不管孩子,无条件养育的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保护并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并与孩子“并肩协作”。只是因为永远有进步空间,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做得比现在更好。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达到,的确“这很难,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那么,如何努力才能接近无条件的状态呢?
01接近“无条件”
很简单,就是留意“无条件养育”这个整体概念,我们越按照这个方法思考越能反思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和语言是否被合理解读成了有条件的爱。始终反思我们的行为是否附加了条件,经常反问自己,“我的行为,孩子能感觉到是无条件的爱吗?”因为,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
02限制我们的一些行为
当孩子的行为令人烦恼或不合时宜时,即使我们不能接受他们的行为,并且想让他们知道是哪里不对,我们的反应也应该是站在大局看问题——就是必须确保他们感觉到被爱和值得爱,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要限制孩子批判的次数,持续的负面反应会适得其反。我们要限制每次批判的范围,将焦点放在某个具体行为的错误上,而非意指孩子本身有问题。我们要限制每次批判孩子的强度,在确保我们的信息能得到传递的同时,请尽量温和有礼。我们不仅要关注对孩子说了什么,还要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这些因素都会在无意间和你所说的话形成合力来削弱无条件的爱。我们要寻找“批判”的替代品。当孩子的行为或态度令人生厌时,应该将其看做教机,不要怒吼道“你需要我强调多少遍才能长点记性?”而是试图帮助孩子看到其行为产生的影响,其是如何伤害到他人的感情,让他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的(他人取向性原则)。只是说出我们看到的,把我们看到的情绪描述出来,不做负面的评价(《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我们要影响孩子思考和感受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其不良行为影响,并帮助他们愿意成长为举止文雅的人。
03远离威胁和贿赂
惩罚和奖励既不可取,也无必要,因为他们让孩子不容易感觉到无条件的爱。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当时,不是要威胁恐吓孩子,也不是用暂停的方式隔离孩子,更不是用诱人的物质贿赂孩子,以后再不要这样做了。我们可以明确表达自己仍然关心、在意孩子,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选择换一个地方,我们可以暂时隔离一下自己(让自己冷静一下)。当孩子的表现令人瞩目时,我们会格外高兴,你可能会承诺给孩子买某某礼物,但还是不要表现得你就是以此为理由而爱孩子的,那是有条件的爱。那么我们该说点或做点什么呢?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说,如果忍不住要说点什么,最好不要说“你真棒,我为你的优秀表现骄傲”(这是一种以行为的优劣为标准的评价,它是多余的、无效甚至有害的),我们应该描述自己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受。最后,比“描述”更好的是“提问”,这能促使孩子做有用的反思,反思为何这样做要比那样做更好,反思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功以及如何成功,这样做能滋养孩子对任务本身的兴趣。
04给孩子选择权
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一种我们是自己行为“创始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做了什么选择往往比没有选择这个行为本身更有意义。孩子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拥有自主权的孩子最能建设性地面对剥夺自主权的环境。而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授予孩子自主权呢?
我们可以把最终发言权交给孩子,如果不能,但仍要授予孩子最初发言权。和孩子一起做决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内容一起做决定,而孩子长大一些后,我们可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之道,不过这比家长直接做决定要费心费力,但过程重于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思考、设计、参与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孩子也知道我们在乎他们。
不过,要警惕“伪选择”,因为家长提出的有些选择根本不是选择,而可能是一个陷阱。如家长提出的哄骗性的问题(你现在就洗碗?还是在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时洗?)。欺骗还发生在孩子做了被认定为不恰当的行为之后,其实是一种不诚实和操控。还有就是家长走过场地让孩子选择,但又明确每种选择必须导致什么后果,家长期待甚至逼着孩子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
尽管家长必须为孩子做出某些种类的选择,而且孩子可以做出的选择也经常会受限,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和孩子商量,而不仅仅是我们宣布,孩子仅仅被束缚。
05培养有道德的孩子
我们说无条件养育,并不是对孩子放纵,我们让孩子快乐成长,并不是让孩子只关注自己的心情不关心别人的苦乐,我们要将焦点放在孩子的道德成长上。我们让孩子克制不做某事,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禁止他们,而是因为这些事本身是错误的。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呢?
关爱孩子,建立安全、亲密的亲子关系。知道自己被爱的孩子,安全感更多,戒备感更少。我们自己过有道德的生活,向孩子展示有道德的生活,让我们做孩子榜样的人在孩子的眼中是温暖善良的,他们就会获得强大的道德功课。
06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视角,换位思考孩子的感受,这似乎非常简单,一点也不新鲜。但是,真正能做到换位思维的家长却不多。而换位思考不仅帮助我们摸索出事实的真相,也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更有耐心,而且我们也给孩子树立了换位思考的榜样,其实,我们最不容易做到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的的时候。而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那么会更容易从孩子身上找到线索,无论是别人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即使我们无法满足孩子的喜好,但尽最大努力理解和承认他们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这会帮助孩子产生被倾听、被关心、被无条件爱的感觉。
我们不仅要换位思考孩子的感受,还要帮助孩子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因为换位思考能牢固道德根基,能够换位思考的人更容易向他人伸出援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越来越复杂的理解力,好让他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呢?我们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和孩子一起讨论某人的情绪或某电视节目来鼓励他们换位思考,向他们强调人物的不同观点;教导孩子捕捉他人的语气、姿势和面部表情等线索,帮助他们培养更深入看待他人的习惯,鼓励他们像别人那样体验世界。
总之,我们发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并不是绝对的有条件或无条件,而是处在有和无这两极之间的某个位置。我们没有一个开关,一按,就能瞬间让我们停止这样做、开始那样做。我们要将自己看做走在一段旅程上,一个致力于朝正确方向稳步前进的旅程上。愿我们永远都无条件地爱孩子,让孩子永远感觉到自己被无条件地爱!
思维导图,带您回顾本期精彩内容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九期】| 读写成就美好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八期】| 新网师学习提升生命品质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