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十二期】| 创新区域教研 实现抱团发展——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

胡新颖 新网师 2022-04-17

2020年7月19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榜样教师进网师”系列活动之十二(总第45期)在新网师钉钉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河南省中学高级教师胡新颖老师担当分享嘉宾,交流主题为《创新区域教研 实现抱团发展——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

作者 | 胡新颖

审核 | 刘凤娟 王小伟

编辑 | 杨茜

嘉宾介绍


胡新颖,项城市教研室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研员,省骨干教师,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国培讲师,发表论文20多篇,编著有《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系列丛书。



分享文稿

创新区域教研 实现抱团发展

——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

尊敬的郝院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为什么称呼大家为同学们呢,因为我是2018年新网师的学员,选了三门课,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郝院长的《静悄悄的革命》,何其钢老师的《王子微课》。所以我有种回到母校做报告的感觉,心里诚惶诚恐,又激动万分。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创新区域教研,实现抱团发展》。我看过一句话叫高手都在讲故事,我试着把自己往高手的方向发展,我也来给大家讲一讲我是如何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一起成长的网络教研故事。



其实我今天讲的团队的教研故事,是关于教育情怀和教研热爱的故事,我专业研究的是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如果我能帮到大家,我会感觉万分荣幸。


我将从如何组建网络教研团队、网络教研主题活动有哪些、如何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高效团队的特征是什么这四个方面和大家讲故事。



这四个方面的话题我可以用12字来表达:组队伙伴主题运营众行轨迹



一、如何组建网络教研团队



时间要拉回到2014年,我负责分管我们当地的教科研工作,一个我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工作领域摆在我面前,我该怎么办……收发通知,安排下去,等待材料上报,只做一个管库房的丫鬟,带着钥匙即可,里面的库存好坏我不关心。


不,内心的我告诉自己,我不能仅仅做一个管理者,我要成为一个培训者,引领者,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了寂寞又满是惊喜的研究之路。


管课题管理工作一个月,我试着组织当地对课题研究走在前列的老师一起给其他老师普及这些比较专业的研究知识和理念,召集了全市四百多学校的业务校长和骨干教师,我要培训他们怎么做课题研究。容纳400多人的会议室生生的挤进去了500多人,走廊,门口都是听课的老师,那次会议上,现场建立了我的第一个网络教研活动群——项城课题qq群(264360885)。



初期建立这个群的是为了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发布通知、文件和关于课题研究的文章,不至于让老师来回奔波在拿通知的路上。慢慢地,有老师提出问题,有老师讨论交流了。随着研讨话题的聚焦,我开始试着选择针对性的主题开展群视频解答老师的疑惑。我在心里界定为社群化学习,这是网络教研活动雏形。



发现了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上在许多疑惑,他们渴望学习,有问题解决的需求,有自我专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缺乏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教研教研的发展往哪里去呢?可不可以根据一线老师的实际需求建立一个网络教研共同体呢?


不耽误正常的工作,我们把教研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主讲的老师,听课的老师不用来回奔波在前往学习的路上,直接在自己家里就可以讲或者听;操作方便,辐射的人员比较多,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从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5年3月,通过不停的实践尝试,突破文字的交流,改成群视频交流,第一次网络教研开播了。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qq群视频里的直播功能,我不会录制,好多功能都不懂。不会控麦,在直播群里,我能听到小孩的哭声,家人的说话声,扒拉着吃饭的声音都有加入。结束后,我的朋友说,你们举行了一次满是烟火味的教研活动。


网络教研活动结束后,我明白这需要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做公告,宣传,主持,主讲,点评,简报。我需要一个团队一起来做这件事了。



一个好的团队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目标、定位、职权、计划、人员。这五个要素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团队的基本框架,在团队管理中是尤为重要的。回首看我的团队,这五个要素都具备了。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实现教科研的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抱团发展,从而创新区域教研的模式


团队目标决定了团队的定位,作为教研员,我就是要给广大教师做引领,面对的群体是一线教师。


因为团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特长,根据自己所长,开展自己的活动,同时又相互配合,这就是职权。


团队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团队是否成功的因素。


于是, 通过自己教研员的角色,我开始默默的关注和寻找有积极的,有想法的,能坚守的,有情怀的老师一起参加。




二、网络教研活动主题有哪些?



如何确定研修主题?稻盛和夫说过一句话: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


我们的设计一定是针对教师的需求而言,如果不因需求而实施,活动做得再好,有什么意义呢?于是通过问卷星做调查问卷了解我们的老师想要什么。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的需求集中体现在课题研究,课例研究,阅读、写作和信息技术。有了这样的调查结果,根据老师的需求设计了网络教研的主题。围绕每一个主题,进行关于针对主题的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团队主要依托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围绕课题研究中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结题等环节开讲,同时增加网络开题、中期报告会。研究报告怎么写,开题中期会议如何召开,调查报告如何进行,课题结题后成果如何推广等都有讲座,每一年围绕课题研究开展的活动不少于20场,充分解决了老师研究课题时候的操作和疑难问题。



关于课例研究,一直是我们很惶恐的一个主题活动,因为我们无法突破作为一线教师的瓶颈——理论缺乏,实践单纯。我们将自己的课堂实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然后网络评课。为了评好课,我开始寻找大量专业听评课的理论支撑和实际操作工具。我和我的小伙伴集体去读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陈大伟教师的《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等理论书籍,为自己的研究行为有理论的支撑。


7月31日,听说李冲锋博士来周口师院讲课,立刻组织我的小伙伴去蹭课,结果发现蹭课的我们比正式听课的老师还要多,7月流火,天气很热,那天中午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在学习里的长廊里休息,虽然很热,心却是舒爽的。因为我们得到了很多。8月3日,李老师在华东师大讲课,我们自费前往,在华师大校园里,李老师请我们吃饭,说我们是专业的蹭课团队,一定会走的很远。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2019年11月30日是个周末,天气很冷,听说陈大伟教授要来我们周口郸城县做讲座,一大早雾很大,丝毫不影响我和我的小伙伴去蹭课的决心,买一束花,在大门口等陈教授,生猛的扑上去做真粉丝,那天在偌大的讲座学习的地方,冷的很,但是心里热气腾腾,三个小时候的讲座,第一排蹭课的我们真正的达到了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听完课,我和我的小伙伴有种感觉:越深入越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越想深度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各种课例公告


未来的世界是靠海量的阅读撑起来了的,很多不读书的老师在学校里兢兢业业的教书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没有输入,哪里可以好的输出,让阅读成为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常态是阅读活动的目标。



我们通过“我来推荐一本书”“一起分享”“亲子朗诵”“我为您朗读”等网络活动促进教师去读书。暑假我们又制定了三年一百本书的计划,让更多的人一起进行社群化的燃梦行动,每天在群里用喜马拉雅或者微信语音的形式给大家读出来,让大家在闲暇之余能够互相倾听,并且和写作结合在一起,读完之后分享感悟,不需要太多,但是一定要坚持。



这是围绕阅读我们开展的一系列网络活动,4月23日读书日,我们邀请到常州的丁志根校长、南京IB课程的名家吴昱昊老师、商丘王林英老师为大家分享读书的技巧,选书的门道和读书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还是围绕课题研究十八问我们邀请到作者做一次共读,明天晚上还是这本书的作者成果如何推广。也欢迎大家一起参加。


读书带给我们宁静淡泊的内心,广阔深邃的思想,柔软心灵和悲悯的情怀。


本着我手写我心的理念,团队开展的写作活动多是教大家怎么写教育案例、简报、教后反思,教学随笔、各种报告等,这些写作的点都是与教师的教学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我们鼓励老师写自己的教学故事。写的多了,感觉到处都是可以写作的点,每天都有汩汩的文字要想溢出来,自然流淌的文字才是写作的一种佳境。为了让写作成了一种常态,我们通过阅读的燃梦行动,建立共同体内的小打卡写作圈子,同时成立项城课题写作交流群让老师们在互相坚守中坚持。



2019年我邀请马增信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场《做一个幸福的新教育人》的报告,邀请西安文理学院的孙静老师做《聊聊写作这件事》,老师对写作更加用心。前段时间郝院长也接受了我的邀请,给我们做报告。因为他们的引领,我们的写作团队正式挂牌,给自己加任务,一年写一定数量的随笔和论文,老师们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一点也不含糊的。



因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到来了,老师还要会运用信息技术管理自己的班级,提高工作效率。问卷星的使用,二维码在课堂中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深度融合,PPT课件制作的技术,教学中的APP,希沃技术,雨课堂的的使用,极简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网络课程让一部分老师成为了网络社会的原著民。在不停的使用过程中,依托网络,提升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授课素养,还有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的深度理解。在网络教研中,共同体内的老师们的信息素养无声无声中已经得到了提高。



这是我们邀请到王子微课创始人何其钢老师和王珏教授给我们的老师做的关于极简技术和可视化教学设计的网络课程。


我们的研修活动根据老师们的需求而进行,看似独立存在,但是又融合在一起,团队的每个人各自在自己的主题中担任着主讲,在别的主题中又做着助教。整个团队在一起,通过研修主题,共同进行工作。



当主题团队成立之后,如何将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都能闭环呢?公众号编辑部团队的作用就呈现出来了。我是在2015年开始做公众号的。当初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做,真的很累。除了正常工作之外,这些公益的事情每天都是下班后做的。


记得2016年4月份一个周二晚上,我在qq群里吆喝了一声:“谁愿意来一起学习做公众号,我可以教的。”第二天早晨我七点五十到办公室的时候,门口已经站了七八个人。挤在我狭小的办公室里,我教他们如何做公众号。



从此,项城课题群的微信公众号有了自己的编辑部。我们的公众号再也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做的时候简单的复制粘贴发送了。每天晚上,我们在微信群里编辑部里讨论半夜。每一篇文章的选择,插图的意境,模板的风格,发送的时间,推广的人群,在我们的群里,或者语音,或者文字,或者群视频都做最热烈的讨论。


公众号编辑部成立了,推送的文章越来越好,有梳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张的原创文章,也有转载名家大师的经验总结。


我记得微信公众号开播不久,有了可以赞赏的功能,很多和我们一样有情怀的老师会三五块的打赏,半年下来,积攒了六百多块,我们做公益,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吧,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一颗颗向善向美的心啊!就这样,由于教研中的需求让我们有了公众号运行的团队,专心于团队公众号的编辑,推广工作。



主题研修活动设计好了,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让更多人的知道这个直播平台成了我们很需要思考的方向,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在不需要一张张的宣传单进行,因为我们在通过信息技术赋能教师,通过互联网来做网络教研。于是网络宣传团队也成立了,一群热心的老师开始是旁观者,只是听,慢慢的,这种收获和感动让他们转换自己的角色,变成影响和带动新的一批人的人。我们有了目标指向宣传网络研修活动的团队,专心于将网络研修活动推广出去的工作。


他们结合公众号的推文,做最精致的宣传,大家看,这是我们上一期网络教研活动的网络宣传文章,很用心。从活动内容,到主讲人,再到主持人,宣传大使的宣传语和直播的二维码都在公众号里呈现出来了。



团队成立之后,各个团队开展自己的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有意识的建立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的动态群,让更多的老师能够深度教研,分好工,主讲人,主持人,宣传人,简报人,各尽其能,各司其责。这样的团队不是固定的,每一次活动都有新面孔出现,我们称为这是主题研修活动机动队,每次活动大家都在线上交流,我们互相不认识,但是有一颗共同的愿景,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因为我们而收获对教育教学的提升。


在几年的团队运行中,我们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团队,为了保证各种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课题研究团队、课例研究团队、阅读团队、写作团队、信息技术团队、公众号运行团队、研修活动宣传团队。





三、如何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细细数了一下这么多回的网络教研活动,我们有了自己特有的运营操作模式:调查——策划——宣传——直播——反馈——推广



具体的实施流程是这样:每个学期开始前,我们首先根据调查结果,将这个学期要做的主题确定下来,围绕主题邀请哪些专家和老师讲,开展哪些相关的研修活动,做成行事历。根据行事历提前一个周做好策划。负责各自主题的小伙伴先在一个大的学习共同体中招募研修活动需要的志愿者。接着就开始宣传直播,公众号发文形成闭环。




这是我们的课题群教研活动计划,每个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老师需求而设定。例如四月是老师们的课题结题的时间,我们就做这些活动。关于课题的结题,过程性材料的整理等。


为什么要招募活动的志愿者呢?因为每次活动我们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我们知道只要参与就是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帮助了,可是如何让他们也知道呢?每次活动都希望更多的人参与,他们参与了,带着朋友一起参与了,他们发朋友圈,转发各个群,就像自己的事情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人互相转发,参与的人数也因为大家一起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攀升。



深度参与的老师在这里深深的体会到了获得感和成就感。所以每次研修活动主题一公布, 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发招募令。QQ截屏,微信截屏,直播平台互动,简报,候场音乐选择,公告制作,主持人,点评人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就有很多人的参与,一个工作不只是一个人,我们的主持人曾经有一次出现了四个,我玩笑给他们说,这主持人阵容超过了春晚了。每一次活动幕后的老师少则20人,多则40人,他们的幕后有更多的人,我们没有成形的规章制度,但是我们却用口碑相传和深度教研引领一次又一次的网络教研活动。


当招募的志愿者都到位的时候,宣传团队的小伙伴该上场了,他们在临近开播的前三天,第一天浅浅的在各个群里说说有个好消息,新的一期网络教研活动又要开始了,是哪个方面的。第二天开始温馨提示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第三天的时候早中晚,以炮轰一样的趋势,告诉他们就在今晚,从倒计时一天,到10个小时,再到30分钟。



在进入直播之前,信息技术平台的老师要反复指导开讲和发言的老师进入调试群进行调试。



接着进入了主讲教师的直播,在结束了直播之后,要根据大家听课情况进行反馈,这个反馈可以是小打卡;



也可以通过书写简报,最后编辑成公众号推广出去,从而达到闭环。这是又一期活动结束后,很多人写了自己的感悟,其中有一个老师用快板表达了他的收获。



这是我们项城课题群网络研修活动运营图,主题研修团队在宣传和公众号团队的助力下,经过调查、策划、宣传、反馈、推广,实现对主题研修活动的开展。




第四:高效团队的特征是什么?



从初期做网络教研到今天,我们的开展了将近300期活动。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根据教师教学教研的需求,带领一群草根的老师,正悄悄的创新着区域教研的模式,实现着抱团发展。


同时,网络教研从我一个人的行走变成了现在一群人的成长了。



回头看着这一路,看着我的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满满的都是感动,我们在数九寒天的日子里,没有办公室,借了学校意见会议室,来策划新的一年的公益教研活动,没有空调,冻得不行的时候,站起来跳个操,继续讨论。


团队是因为公益心而起,大家都是不同学校的一线教师。年龄不同,思维方式、工作方式都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把心聚在一起,来创造最大的价值呢?如何做到团队中分工不分家。人聚在一起的只能称为人群,心聚在一起的才能称为团队。


我很欣慰,因为我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可以成为团队,我们在执行共同目标任务时,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团队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都有相互配合的默契,信赖,依赖,服从,忠诚,实现了1+1>2的团队。


因为团队里多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话: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我是那可以休息的人吗?这都不是事,别忘了给我安排个活,都来我家,全部都来我家,包吃住。


我们没有证书,也没有奖金,没有表扬,但是我们都有情怀,有责任,有成就感。这是不是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的价值的实现呢?上次邀请郝院长的时候,我在和他的邀约中说,弱弱地讲,我真的没有钱。郝院长说,就冲着你的公益心,你们对教师的引领,这活我接了。当时,感动的我无以言表,在这里,请允许我再次感谢郝院长和那些充满了对教育的爱,教研的情的人表达我的感谢。


走得越久,觉得心特别纯粹,2019年的12月30日,我们举行了一次活动,风雅——新年新诗会,全体核心组集体朗诵了花婆婆的绘本,表达我们对这份公益工作的热爱和深情。


静心梳理我们团队,从自发到现在的自觉,越发我们一边履行着初心,用心做好网络教研,一边对团队规范的进行管理,使得团队逐渐正规,增强团队的影响力,让这种公益的网络教研活动可持续,能够引领更多老师成长。我们的团队如同任何一个团队一样都经历了形成期,凝聚期,激发期和成熟期,每个阶段都有美好的人,美好的事情撑起来,每一个阶段都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困惑,然后在碰撞中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当初我一个人在行走的时候,个人的理解有很多偏差,智慧也很有限。如西游记一样,所有的队员聚齐的时候,我的团队形成了,那是2016年。


我们在一起讨论,思考,研磨……力求把网络教研做好,真正的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按照计划我们开设了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写作、阅读四个板块的研修主题活动。我想来,这就是我的团队的形成期


形成期是从混乱中理顺头绪的阶段。这个阶段无数次的碰撞,就是为了澄清思路。这样的会议可以是在马路边,也可以是在办公室,或者在餐桌边,当然家里更是最常用的场所。我们抱着孩子,啃着烧饼,将思路打开。初始,有很多困难,但是不可怕,因为人心齐。



当有了明确的主题和分工之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问题,有一些成员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慢慢的退出了。那些积极参与其中,并且和我一样疯魔地做这个工作的老师们,我们在相互交流和争执中,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认知观。成了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这个时期我们团队进入了凝聚期



当核心成员明确之后,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很出色,活动用心举行,我们有了更加清晰的权责划分,每个人负责一个主题,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在各自的团队中,他们自主的举行自己的研修活动,因为每一个活动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发现问题,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意见。


我作为整个团队的负责人作用就是调节这些差异,让团队的发展有浓厚而和谐的教研氛围,让我的团队有自主化,同时也抱团成长,我们在共同创设目标的时候,用幽默的方式进行丰富的讨论,以寻找有限度的共识。这个时期是团队的激发期


在激发期里,大家有不同的观点碰撞,在碰撞中不停的提升着团队成员的智慧。智慧真的不是谁的,而是你一句,我一句碰撞而成的。激发期的建设让我们更加和谐。


苏格拉底跟他的门徒这样说: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丹尼斯•威特莱说“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为了防止这种成熟老化,小伙伴也意识到必须学习。


当网络教研进行到150期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坐下来进行复盘,深深的感觉所做的工作有太多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没有因为这么多的教研活动而沾沾自喜,反而有强大的危机感,为了持续而精致的进行工作,我的团队成员不停的学习,以保证自身的成长。我们线上线下集体进行,中国大学慕课开设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网络公开课的“课题研究”,沪江网校的互加推出的“N师课程”,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我们都进行了深度的学习。



在不停的学习中,感受成长的美好。


当我看着我的团队陶醉在读书的快乐中,沉浸在因为带给别人收获的幸福中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团队经历了形成期,凝聚期,激发期和成熟期之后,已经在向一个高效团队迈进了。因为我们有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互相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恰当的核心,内部和外部的一致支持。



马云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执行力的作用。据称,马云与孙正义曾经探讨过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一致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水平。马云就曾将阿里巴巴称之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现在看来,我的团队就是如此。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十一期】| 优秀的家长是如何思考的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十期】| 我的网师十年
榜样教师进网师【第九期】| 读写成就美好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对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将慎重选稿

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



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新网师欢迎您!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