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网师一周观察(82)| 新网师课程为何要有难度

王辉霞 新网师 2024-01-09

作者 | 王辉霞

审核 | 刘凤娟 刘悦

编辑 | 杨茜


5月15日,在“2021年春新网师课程”钉钉群,进行了第二次课程研讨会议,部分讲师和课程组长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梳理汇总课程推进中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思考改进措施,落实新网师“让每一位老师被看见”的理念。
通过大家的发言,发现课程问题大同小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课程参与问题,参与度不理想,并呈下降趋势;二是作业提交问题,提交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高;三是小打卡问题,打卡人数少, 课程学习与个人反思不能融合。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按照学习的二八原则,好像是正常的。实际也不正常,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成为“二”中的一员?再言之,新网师课程为何要有难度,让“八”中的成员望而却步呢?



一、学情回访调查


新网师组织了课程回访活动,大家回复的主要原因包括课程难度大;课程学习与日常工作、生活冲突;认知局限等。
很多学员反映课程强度大,远远超出一般培训,甚至有学员说新网师学习强度高于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陕西榆林的韦艳梅老师在回访中回应:“加入新网师之前,认为新网师只是一次普通的培训,可能时间持续不会太长,任务也不会太重。加入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第一是时间的考验,由于平时工作和生活,还有自己的身体原因,感到力所不能及。第二是学习强度大,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打卡和作业完成的不是很好。”
有的老师因不了解而选了两门或更多课程,学习负担过重,焦头烂额中无力应对,只好选择放弃学习。
还有老师说没有课程基础,感觉学习吃力而无法跟进。同时担心学分以及三年后能否正常毕业的问题。从而建议授课内容简单一些,作业提交期限延长一些,增加作业补交机会。授课时间最好在周末或假期,学习能够更专注。
个别老师不了解所选修课程的性质,开课后感觉与实际教学不符,也是弃学的主要原因。比如一个地理老师选修《教师阅读地图》,希望获得地理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己学科专业素养,课程实际与需求相差很大。
还有老师觉得有些理论书目太难啃,对教学实践作用不大,建议是否设置一些指导性强的选修课程,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帮助老师解决课堂实际问题。

纵观以上回应,每个老师都提出了很切己的看法,这些声音对新网师课程组说,是非常珍贵的反馈,为以后课程设置与要求提供更多思考空间。



二、课程设置模式


新网师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说课程学习强度大?
新网师学员都清楚,新网师课程学习不同于其他培训,最大的差异就是其“难度”非同一般。新网师学习的“难度”源于其完整的学习闭环:预习打卡——预习作业——上课研讨——课后感悟——过关作业。
如果严格按照每个环节进行学习,的确有难度。首先,这种学习模式逼迫我们迈出“舒适区”。参与其他培训,我们大多是听听讲座,最后提交一份心得而已,是非常轻松惬意的学习。任何走出舒适区的学习,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时间、努力、艰辛,甚至还要遭遇不过关的困窘与失望。
其次,这种学习模式指引我们走向主动学习。每次课程授课前,要完成一定质量的预习作业,预习作业设置提交期限。这样的要求迫使我们有危机感,在危机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越,谈何容易?实际上,这种学习模式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学习模式。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被灌输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需要有开启英雄旅程的勇气。
最后,新网师线上学习的专业性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学习力。批注打卡、预习作业、参与直播等,若任一环没有坚持,课程学习就无法真正跟进。此时,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恐惧与放弃。

一言以蔽之,新网师不仅注重传递知识,更重视引导学员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新网师为什么要指引学员进行深度学习?不预习直接听课不行吗?不参与直播看回放不行吗?只听课不写感悟与过关作业不行吗?行,但收获不一样。



三、学习底层逻辑


郝晓东老师曾经说:“舒适区内的学习,犹如公园散步。公园散步历练不出登山者的体魄,平静的湖面训练不出搏击风暴的水手。尤其在如今信息泛滥时代,深度学习的品质更为可贵,数年之后,终究领会在严格的修行中,你的毅力、人格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是的,走出舒适区的深度学习不易,但必须。新网师学习模式旨在探究教育的底层逻辑。
1.新网师学习符合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认知三阶段论。
为什么新网师强调课前预习?授课前的预习属于学习的浪漫阶段,丰富、兴奋与混沌懵懂的认知,是直播课上精确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为什么要参与直播?课上借由讲师与同伴的分享,重新激活、唤醒、强化、梳理大脑中已有的前概念,产生“原来如此”的豁亮感觉;为什么要写过关作业?是知识迁移内化与创新运用阶段,即学习的综合阶段,也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
2.新网师学习符合佐藤学学习的“三重对话”。
佐藤学说:“学习是相遇与对话。”
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真正的学习需经历三重对话:学习者与文本的对话;学习者与他者的对话;学习者与自我的对话。课前批注、预习作业,是学习的第一重对话,即学习者与文本对话,获得文本知识前概念。带着前概念上课,课堂不再从零开始。课程直播中实现与讲师、学友的对话,是第二重对话。相比其他单向式的听讲座培训,新网师注重实时授课,旨为学员提供合作对话的机会。拓展认知,精彩观念在合作对话中自然而成。感悟打卡与过关作业,即第三重对话。过关作业多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堂问题,是检验课程学习的评价依据。
今年选修《大问题》哲学课,对于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我,能跟上课程不掉队,最大原因在于课前批注阅读、提交预习作业、课中倾听对话。
课前懵懂的知识,经过课上车晓义老师举例、解答,其他学友提问,能生成新理解。同时,可以及时提出切己问题,在问题情境中生成新经验,是看回放无法有的便利。
3.新网师学习符合人学习的三条原则。
在《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原则:学习者必须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进入课堂,否则仍会回到课堂之外;学习者必须具有事实性知识基础,并在情境中理解事实与观念;学习者必须通过“元认知”方法定义学习目标与监控学习过程。学习的三条原则与新网师课程要求背后蕴藏的重要观念是一致的。

以前选修郝老师的课时,他经常告知学员:“在新网师学习中, 希望老师们无论是作业、打卡还是上课,都认真完成。至于学习后还不完全理解,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只要学习在我们的大脑里真正发生,日积月累,就有豁然开朗的可能。否则,一旦掉队,就没有“懂”的可能性了。” 



四、经典阅读意义


为什么要读经典理论书目?有时候读也读不懂,更不要说指导实践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读理论书目呢?读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指导类、案例型书目不行吗?
新网师五一郑州线下深度共读过程中,也有学友质疑共读《教学勇气》的意义。
为了这个问题,在“一周观察”写作群,展开了讨论。

郝晓东老师:任何知识,学好了都有用。学不好,都无用。

刘广文老师: 每节课的教学,遭遇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怎么一一指导?幻想别人能手把手帮我解决问题,这是不现实的。《教学勇气》这本书理论性很强,但是,对解决教师职业认同,解决课堂组织,教学设计难道没有根本意义吗?课堂上唤醒伟大事物的魅力,课堂要把握悖论,这不是深刻的、真正实用的理论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能指导实践。觉得离实践远,那有可能是我们没有真正读通理论。懂的标志就是能运用。

王小龙老师:理论没有用是很久以来的观点了,我们读书很多时候是食品,而非药品。读了就懂了的书,可能不需要共读。又是悖论?

郝晓东老师在“早安新网师”反复强调读理论书目的意义,节选两段于此:

#早安新网师(248)

有朋友说,中小学一线教师读《教学勇气》这样难啃且抽象的书籍有什么用?

先不说这本书闪烁的智慧之光,仅啃读的过程就价值巨大:培养了阅读能力,即深刻理解作者思想的能力。教师一旦掌握这种能力,终身受益。

世界顶级大学都注重通过阅读严肃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哥伦比亚大学要求本科生学习的核心课程里,就包括阅读世界历史上20位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当下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量普遍增加了,但阅读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互联网上,各种电子读物良莠不齐,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文字垃圾”,让人越读越浅薄、片面乃至愚蠢。作为教师,每年应该啃读几本严肃读物,而不是只阅读“快餐式”的文字。我们选读的书籍,是那种如果不是参加共读,老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读、读不懂的书籍。说到底,认为作用不大,还是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观念影响。

#早安新网师(252)

十多年前,我刚加入新网师,除了理想课堂,从中西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几乎没有能完全听懂的。

读书读不懂,听了还懵懂。

好在当时是而立之年,生命还处于勃发期,思维还没有固化,知道对未知的敬畏和对知识的谦卑,能有对自我的否定。明白不是知识无用,而是自己浅薄。

假如,当初认为:

“这么难的知识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不教简单的技巧呢?”

“太忙了,哪有时间学?”

“中学老师,何必学这些理论?”

“我基础差,学不会。”

……

果因以上认识而放弃迎难而上,那么,人生之路都可能是另一条走向。

加入新网师前,我几乎没有读过理论书目——读不懂,对理论书有畏难情绪不敢走近,偏爱散文和案例型书目。如读万玮老师《班主任兵法》,依葫芦画瓢,可以解决眼下班级问题。但纯属效仿,没有理解方法背后的原理,也无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上,更没办法创新。
加入新网师后,开始读理论书目时懵懵懂懂,也曾怀疑读理论书目的价值。读《儿童的人格教育》,因没有心理学知识基础,是名副其实的学困生。理解很笨拙,又不能与实际打通,一学期下来,教育教学好像没有明显改善。但“自卑与超越”的概念意义,已汇入认知图示。2019年暑期汝阳共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我觉得最难啃的理论书目。共读前,我认真预习批注,但仅是读了而已,完全不知道杜威在讲什么;共读中,对郝晓东老师的导读也不太明白,好像只记住了杜威几句教育名言。
但很奇怪,经历新网师四年理论书目学习,再看其他案例型书时,感觉浅显易懂,并能很快获取文本大意。以前看着就打呵欠的理论书,也能轻松读下去了。提高了阅读力,应该是阅读理论书目最显著的效应吧。

此外,书读多了,了解了理论书目的核心观念与底层逻辑,竟然能把不同观念打通,并灵活用于实践,形成真正的教育智慧。比如,结合我校“五步三查”课堂模式,与佐藤学“学习三重对话”、维果斯基“学习最近发展区”、怀特海的“浪漫——精确——综合”、杜威的“五步教学法”以及“学习的三条原则”全然打通,对如何学习有了通透理解,再与他人分享时,增加了教育的底气与自信。



五、实践打通运用


魏智渊老师在其公众号文章《其实大家现在都不读经典了》中提到:“一切经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包含了精彩而高位的观念。这些观念,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概念构成,这些概念,一旦掌握,就像倚天剑和屠龙刀一样,会成为纵横江湖的有力的武器。”

魏老师列举了以下基本经典书目的“精彩观念”:《教育的目的》中的“浪漫-精确-综合”,《爱的艺术》中的“父母之爱”,《静悄悄的革命》中的“被动的能动性”,《儿童的人格教育》中的“自卑与超越”,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中的“同化-顺应-平衡”以及阶段理论,《思维与语言》中的“最近发展区”,《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自动化阅读”,《动机与人格》中的“需要层次论”……这些概念武器,任何一个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都会带来专业发展大幅度地飞跃。
如何把理论书与实践打通运用?

比如,学习《静悄悄的革命》,我不仅把“学习的三重对话”用于课堂,还进行教师会议改革,采用课堂上课的模式组织会议:

会前,我把要传达的会议内容编辑成“会议纪要+问题”, 发到年级教师群,建议老师们独自阅读,领会会议要旨。

会中,先给老师们五分钟时间,把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与邻座同事讨论分享。

接下来,按照问题的重要性,找几个老师分享看法,其他老师补充,我通过追问,让老师们说出具体解决方法以及如何落实。

最后,结合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教学案例,再请一些老师谈观点。(相当于课堂练习)

因一个多学期沿用这种方式组织会议,很多老师感受到这种组织形式的有效性,也逐渐在课堂上实践运用。

生物霍老师曾兴奋地对我说,她开始尝试这种方法授课时,怕学生学不好,不敢放手。但随着课堂气氛越来越好,成绩也逐渐提高,真正理解了“课堂三重对话”的意义。现在课堂得心应手,能把更多精力关注于学生身上。霍老师是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教师,能够彻底改变授课方式,实属不易。

读经典理论书目,掌握教育教学的底层逻辑,才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改变教师行走方式、改变学生存在状态。



六、朝向自我成长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理解了新网师课程与要求的意义了吧。如何选课、怎样学习,也不会再纠结了吧。什么时候授课也不再是大问题了吧!(所有课程都安排在周末本不现实。)
现在,我们还会因为完不成预习作业而要求降低作业难度了吗?我们还会因为读不懂理论书而要求改读案例型书了吗?我们还会因为学分的问题和毕业的问题而惆怅不安了吗?
成长之后的我们终将理解,“难度只是手段,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实现个人成长才是关键目的。问题是,轻轻松松呆在舒适区。哪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亲爱的学友们,让我们在有“难度”的课程中,学会深度学习;在啃读经典书目中,汲取经典营养;在新网师求真共同体合作学习中,朝向自我成长,终身发展。

相关推荐

网师一周观察 (5) | 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

新网师一周观察(61)| 这样学习,距离榜样还远吗?

网师一周观察(32) | 学习力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