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6-05-31
白藏阁
白藏阁
项橐不知道算不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神童,他七岁时就收了一个伟大的学生——孔子。据说小孩子在路上玩土,堆成了一个小城的样子。正好孔子的车马经过,问项橐:“你为什么不躲开啊?”项橐回答:“只听说过车绕城,哪有城避车的道理?”孔子听完,只好绕道而行,连称“后生可畏”。据说,孔子还考了项橐许多问题,项橐一一作答,而项橐出给孔子的问题,孔子却回答不了,于是拜项橐为师,专心请教。这些大多属于民间传说,但项橐七岁为孔子师的神童事迹却流传了下来。《三字经》中便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的故事。据说,项橐还有一个著名的后代,就是楚霸王项羽。有孔圣人当学生,有楚霸王当后代,七岁便有神童之名,项橐这辈子也算圆满了。甘罗是秦国名臣甘茂的孙子,年纪轻轻便在吕不韦手下作门客。有次,吕不韦想让张唐去燕国作相过,被张唐拒绝了,甘罗便主动请缨替吕不韦说服了张唐。后来,吕不韦又派甘罗出使赵国,甘罗成功忽悠了赵王的无座城池。秦王大喜,封甘罗为上卿,又将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赐给甘罗。这便是“甘罗拜相”的故事,这时的甘罗只有十二岁。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同样是神童,甘罗十分崇拜项橐,他曾感慨:“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遗憾地是,之后的典籍再没有甘罗的记载,唯一可能有些关联的,甘罗有个后代,是三国时著名的锦帆贼——甘宁。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四岁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吃梨,拿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我年纪最小,所以拿最小的梨。”这便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孔融让梨”。孔融另有一件神童之事,他十岁时拜访名士李膺,却被门人挡在外面。孔融便说:“我是李膺的亲戚。”李膺接见孔融后问双方是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与你的祖先老子有交情,所以我与你便是世交啊。”在场之人都赞赏不已,这时有个叫陈韪的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就不一定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反驳:“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觉得好有道理,竟然无言以对。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所谓汉魏风骨,孔融便是代表人物之一,后来惨死于曹操手下。孔融死后,他的两个孩子也有其父风范——孔融被害后,两个孩子举止如常,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果然,曹操不久就将两个孩子也一起杀害了。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可谓天才,他两个为了当曹操的继承人明争暗斗,最后曹植写下著名的“七步诗”,郁愤而死。其实,如果曹冲不是十三岁就早早挂掉,很可能曹丕曹植都没有继承的可能。曹操一直非常喜欢曹冲,认为他聪颖异常,曹冲死后,曹操还对曹丕曹植说:“这是他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曹冲称象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孙权进献了一头大象,但是没有一杆秤能称量大象的重量。这时曹冲建议,把大象放到船上,记下水没到船舷的位置,再把石头放进船里,直至水没到相同的位置。这样,只要称量石头的重量即可算出大象的重量了。这时的曹冲只有十岁左右,居然想明白了等量代换和浮力的原理,真有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天赋。《三国志》中记载:“(曹冲)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说到古代才女,不少人一下子便想到蔡文姬和谢道韫,《三字经》便将二人并提:“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蔡文姬是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九岁便有“辨琴”的故事。据说蔡邕弹琴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立刻说出他弹断的是哪根。其实,这只是耳朵好,细想也并非多难。但后来蔡文姬接着说:“季扎听琴能辨别民风,师旷听琴能判断战事,我也要向他们一样。”之后,蔡文姬果然在音乐方面造诣极深,不但琴音高妙,还写下了《胡笳十八拍》的诗章,流传千古。蔡文姬一生颠沛流离,父亲死后,她被虏至匈奴,产下二子。曹操用重金将其赎回,嫁给董祀。后来董祀又犯了死罪,多亏曹操多方周旋救下。曹操一生好事干得不多,对蔡文姬却真心不错。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有神童之誉,著名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一生命途多舛,曾因事入狱,狱中作《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之后,武则天废中宗自立,骆宾王又加入徐敬业的讨逆大军,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据说,武则天起初“但嬉笑”,读之“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不由得感慨“宰相安得失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人说他死于乱军,有人说他投江而死,也有人说他出家为僧。传说,宋之问至灵隐寺,得句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之后便续不下去。这时一个老僧建议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大为佩服,这个老僧便是出家的骆宾王。骆宾王才华横溢,却屡遭不幸,落得如此下场,可怜可叹。唐朝的许多诗人都有外号,比如李白的“诗仙”,杜甫的“诗圣”,王维的“诗佛”等。李贺的外号是“诗鬼”,因为他的诗瑰奇峭峻,竟不似人间语。像“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句都出自李贺笔下,后来还被毛主席化用在自己的诗词中。《新唐书》中记载:“(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不相信,亲自去李贺家让李贺写文章,李贺文不加点挥笔而成,从此韩愈便成了李贺的脑残粉。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名字中有个“晋”,所以李贺因为避讳不敢考进士。韩愈替他打抱不平,逻辑缜密地写了一篇《讳辩》,然并卵。李贺虽然是天才,但写诗太过痛苦,韩愈便说他“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他母亲也心疼地说“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呕心沥血”这个成语便是因李贺而来。如此不要命的写诗,李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仅仅二十七岁,年轻的“诗鬼”就真的见鬼去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不需多说,七岁的司马光这份镇静和机智让人感佩。其实,在砸缸之前,司马光“神童”的名声就已经流传很久了——他不但可以背诵《左氏春秋》,而且每天在乡里讲座,“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这种人是最可怕的,既比你聪明,又比你努力,所以他是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合一,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死后谥文正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死掐了十几年,在受排挤的这段时间,司马光写下了中国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共记载了一千三百余年之间的史实。梁启超评价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白藏阁私人品味 | 独家解读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baicangger尊重知识是人类最大的美德;分享知识是人类最大的快乐。欢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金锐(微信号:darkts)。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号。
对联中国(duiliancn)欢迎关注对联中国公众号 →欢迎加入中国楹联论坛:www.duili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