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总目录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年总目录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是我国外语类重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AM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25卷)
总目录
(括号内数字依次为期号、页码)
·专稿·
语言、写作与创造——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谈语言与文学创作|杜青 钢勒克莱齐奥 许 钧(3,1)
英国媒体中的北京形象:基于《泰晤士报》2000—2015年的框架分析|王 宁 张 璐 曹 斐(4,1)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中美研究生“给予”言语行为对比研究|朱 跃 陈 奎(1,1)
汉语的“四字格”和英语的“四词格”比较研究|原苏荣(1,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网”隐喻对比研究|崔 璇 卢卫中(2,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英疑问词对比——“哪里”和“where”的异同|唐燕玲 黄 双 周 沁(2,6)
基于语料库英汉“狗”的概念隐喻|张 玮(2,11)
英汉虚拟运动表达及概念整合理论下的解读|李书卿 张 艳(2,15)
试论英汉不可数名词的认知识解|徐 玲(3,9)
新“被”字结构之功能视角研究|淡晓红 何 伟(3,14)
汉日词性认定之刍议——以动词与名词为中心| 金镜玉(3,19)
基于英汉比较的语法隐喻再分类|钱 坤(4,6)
跨语言学术交际的主体间性——英汉学术期刊论文引言语篇模式与介入资源对比|钱家骏 穆从军(4,13)
·语言哲学·
被误读的亚里士多德范畴论|池舒文 陈维振(2,21)
普遍语法的历时发展脉络与哲学基础|刘金凤 梅德明(2,26)
·语言学·
及物性研究:回顾与思考|王惠静 文 旭(1,12)
WAY构式高能产性的范畴化网络扩展机制研究|谷 峪 林正军(1,17)
Generic Sentences译为“指类句”,还是“概称句”?|张 凌(1,23)
危机新闻评论的情感研究——聚焦“7·23温州动车事故”|崔晓玲(1,27)
学术论文摘要语类的意义发生模式|王月丽(1,34)
致使义视角下的“使”字句及其英语表达形式——一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调查|刘 婧 李福印(1,39)
《黄帝内经》中情感隐喻类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李孝英 陈丽丽(1,46)
事实与虚构:动结式复合动词内部结构语义的认知理据|王辰玲(1,51)
多模态隐转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经济学人》涉华政治漫画语篇为例|赵秀凤 冯德正(2,31)
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核心期刊24年文献的统计分析|张新杰(2,36)
中国英语词汇研究的发展与演变|周福娟(2,42)
《哈姆雷特》隐喻辞格的认知识解及其汉译|黄兴运 谢世坚(2,48)
中动结构的概念化机制研究|吴炳章 牛雅禾(2,53)
新闻语篇隐喻的身份构建功能——以中美媒体第一夫人表征对比研究为例|张 蕾(2,58)
中国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理念与实践——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周文娟(3,24)
国外视觉修辞研究二十年:焦点与展望|薛婷婷 毛浩然(3,29)
夸张与意识双重结构|邵 春 胡志强(3,34)
专名与描述语的语言哲学考察和语用选择|陆月华 梅德明(3,40)
事件指代中相对位置关系的拓扑解释|李文竞(3,45)
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和大国关系的话语策略研究——以2016中俄联合军演的相关报道为例|潘艳艳 董 典(3,50)
意向性解释的价值向度: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薛旭辉(3,57)
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袁红梅 汪少华(4,18)
语篇的评价策略研究——以英语社论语篇为例|孙铭悦 张德禄(4,23)
基于双向压制的“X就是任性”构式探析|张法春 曹毅芳 向 平(4,29)
同于“元”而异于“源”:元话语和元语言特征分析|郭红伟(4,34)
使动句与“使”字句致使意义之辨——基于“无介入致使”理论的认知实证新探|袁毅敏 楚 军 王 诚(4,39)
唐诗的语篇性研究|胡海峰(4,44)
·外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中国儿童早期母语子系统发育的个案研究|朱永生(1,55)
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林 晓 何莲珍(1,61)
任务教学法研究30年:回顾与启示|马 拯(1,67)
悉尼学派语类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之启示——“以读促学”与王初明“以写促学”的结合|周 祥(1,72)
中国本科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李炯英 刘鹏辉(2,63)
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语音特征和分数预测模型研究|徐 鹰 曾用强(2,69)
中国学生英语句法启动效应:来自及物和与格的证据|薛 琳 潘 猛 官 群(2,75)
新媒体英文网络语言特征及其教学价值新探|冯 薇 王立非(2,80)
基于SWOT分析法的口译教学动态模式构建|焦 丹(2,86)
中国英文报刊中本土化英语的国际可理解度研究|魏 梅(3,63)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教育中文化自觉培养的诉求与应对|袁小陆 赵 娟(3,69)
中美大学生网络远程合作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语言特点的影响|熊淑慧(3,73)
大学英语笔试与口试成绩共时关联性研究——基于测试使用论证理论|周淑莉 陈莉萍(3,79)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英语慕课教学设计质量分析|郭淑青 仇晓春(3,84)
二语写作元认知体验研究述评|蒋新莉 吴红云(4,49)
动机调控与元认知、认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机制研究|惠良虹 马 烁 杜 芳(4,54)
SPOC学习共同体构建探析——以大学英语SPOC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陈娟文 王 娜 李金玉(4,58)
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对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影响的结构分析|杨丽娟 于江泠(4,62)
·翻译研究·
在翻译中生长的诗:庞德的《关雎》译诗多维细读|李林波(1,95)
语境参数视角下商务新奇隐喻汉译新探索——兼论隐喻解析过程的理据性及建构性|王俊超 邓 薇 曾利沙(1,100)
融合 共生 互动——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理论参照体系|王 峰 刘雪芹(1,105)
美剧字幕汉译的归化策略研究——以《破产姐妹》为例|杨 陇(1,110)
翻译范式嬗变的哲学视角分析|胡庭树(1,115)
《楚辞》翻译注释的文化功能|魏家海(1,121)
评英籍汉学家蓝诗玲的“中国书写”之功与过|李建利 易春芳(1,127)
理雅各翻译中国古经的宗教融合倾向|岳 峰 余俊英(2,103)
情境植入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杜甫《兵车行》英译为例|李亚培 王义娜(2,110)
突现理论视域下的文学风格及其可译性|王 东(2,115)
复杂性与翻译理论多元共生——翻译研究中的新思维范式|杜玉生 郝 霞(2,121)
电影字幕翻译之翻译符号学解读|潘琳琳(2,125)
新形势下的中央文献翻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为例|赵祥云(3,89)
翻译的语料库研究范式评析|闫如武(3,94)
美国诗歌语境中的Burton Watson中国古诗英译|袁丽梅(3,99)
汉语古典诗歌英译模糊性审美维度的认知——以《红楼梦》诗歌英译为例|陈 洁(3,104)
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刘性峰 王 宏(4,67)
中国文化网的跨文化语符传播分析|李 颖(4,72)
机器翻译中的语用自动调序|赵会军 安 岩(4,77)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以《红楼梦》为例|黄生太(4,81)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英国际新闻编译探析——以《中国日报》中的政治语篇为例|翟 芳 胡伟华(4,87)
·世界文学研究·
自主意识与《美国文学大辞典》的编撰|虞建华(1,78)
动态情景观——“情景框架理论”下读者对《小世界》中情景意义的建构|李利敏(1,82)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伦敦书写|耿 潇 李 增(1,87)
“盎格鲁适应” 的消解之路——论澳大利亚白人文学中的黑白关系|苏锑平(1,91)
论集体创作范式下的“她者”的书写——以《李尔的女儿们》为例|陈红薇 吴 迪(2,91)
猎狐者说:达尔文主义进化观透视下的劳伦斯之《狐》|李晓丽 张生庭(2,95)
满园“花”色关不住:《尤利西斯》里花的隐喻|康传梅 吴显友(2,100)
又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托尼·莫里森的新作《天佑孩童》解读|焦小婷(3,108)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思想研究|原玉薇(3,111)
他者、流亡与困顿:论《微光世界的继承者》中犹太知识分子的困境|赵 娜(3,116)
《大路尽头》的悖谬叙事与伦理之思…刘积源(4,92)
《红楼梦》与《红字》:象征主义的比较研究|孙玉晴 肖家燕(4,96)
约翰·多恩——狂欢时代的类像先行者|胡 艳(4,101)
柏格森“双重自我”视角下西奥多的自由之路|弓 超(4,105)
·非通用语研究专栏·
“互联网+”背景下法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路径研究|邓文君(3,121)
《大宅院》: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主题构建|陈泽华(3,125)
日语时间副词为何能做定语——兼谈名词的时间性|孙佳音(4,109)
现实与梦幻的交响曲——《万叶集》的七夕歌创作|张忠锋(4,114)
印度中产社会冷静且深邃的镜子:阿莫尔坎特代表小说介评|邸益芳(4,119)
·书刊评介·
中国现代性的翻译学探询——评罗选民《翻译与中国现代性》|王海瑛(4,123)
二语习得研究与教学之间的桥梁——评《课堂二语习得导论》|徐锦芬 陈 聪(4,126)
相关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键词方式检索本公众号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