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上一副George Floyd的画像,图片来自公有领域George Floyd遇害后,抗议浪潮席卷了美国,许多华裔年轻人也参与到这次运动中。
在耶鲁华裔学生撰写《我们和非裔站在一起》后,有一名华人家长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们和美国民众站在一起!——回耶鲁华裔学生“和非裔站在一起”公开信》(下文简称“回耶鲁”)。阅毕,虽然惊愕于充斥文中的标签式语言和人身攻击,但字里行间也读到了一些华人父母们面对代际隔阂的无奈与气愤。我在长江边一个三线城市出生成长,高中来到美国寄住亲人家,目前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在美国华人社区生活八年,最暖心养胃的活动莫过于华人家庭potluck了。我既喜欢与家长们同坐一桌倾听他们的奋斗史,也爱和同龄的华裔孩子一起打游戏、聊学业。和两代人都有共鸣的我,今天想跟华人家长叔叔阿姨们聊一聊最近发生的事情。华人前辈们,我听到了你们的不解、感受到了你们的失望。漂洋过海来到异国,几乎两手空空。承受歧视、克服语言障碍、最终为自己和家人打拼出了一片天。而您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们却似乎不懂感恩你们的奋斗,不知珍惜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他们在社会出现动荡之际,不信任美国的法制,却“和黑人站在一起”,支持“借口抗议打砸抢烧”。每次华人家庭聚餐,我最爱听家长们讲故事。不仅是你们励志的在美奋斗史,还有许多人在八十年代中国的青春年华。八十年代的烟火与浪漫,在十六人一间的寝室里,在去异乡的绿皮车厢里,在散文诗里,在不时卡壳的英文歌磁带上,在涌入中国的新思潮中。来美国前,我很少亲耳听到这样的故事。八十年代的高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过百分之三。身在三线城市,我的父母无缘这百分之三,大多数我同龄人的父母也同样。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华人家长无疑是当年中国人中的佼佼者。尽管杰出如此,华人家长们来美之后仍经历了艰辛苦难才有如今的生活。我有许多白人同学的父母,从小就住独栋House,吃鸡蛋牛奶,初中谈恋爱、高中体育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需要为安逸生活付出与你们同等的努力。“回耶鲁”一文中声称“没有人有什么特权”。但对于许多华人家长们,拼上一条命是你们舒适生活的必要条件,而对于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并不是。这不就是美国多数人相比华人家长们的“特权(privilege)”吗?与此同时,华人家长们的奋斗是如今安逸日子的充分条件吗?也未必。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1943年废除恶法,允许每年一百个人出头这“天文数字”的华人移民。直至1965年的《移民和国籍法案》,才为中国人打开了来美的大门。如果没有民权运动,中国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踏入美国的土地,遑论通过奋斗得到今日的生活。从三线城市到斯坦福,我深知努力的必要,但更深感个人奋斗的局限。我的家乡同学中,有人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监督养成学习习惯;有人成绩优异,但家庭条件让留学无异天方夜谭;就算有条件、有成绩,没有被招生官挑中的运气,也谈不上录取率百分之五的斯坦福。而我在斯坦福的同学,不一定个个比我家乡的同学们努力,也不一定经历过许多我还远在家乡的同学们所经历的艰辛。这就是我和其他斯坦福同学特权(privilege)的一角:对幸运的人,奋斗不是必要条件;对没那么幸运的人,奋斗远谈不上充分条件。我知道,“奋斗就能成功”是美国华人移民的生存法则。但特定人群赖以生存的法则,推及全社会,可能并没有同等效力。家长们可能有疑问,明明都曾遭受不公,为何华人(或者亚裔)社区如今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好于黑人社区。的确,贡献了太平洋铁路的华人在社会的最边缘生活了百年。但在六十多年的排华法案后,1940年的美国仅剩七万华人。如今数百万华人华侨和民权运动前在美的更老一辈华人之间也几乎没有血缘传承,所以也无法替同胞“宽恕”过去的苦难。华人华侨在踏上美国的第一刻起就享受着民权运动的果实。且由于技术移民和留学生众多,美国华人四成有大学学历,这可是十倍于中国的大学生所占人口比例。而未受高等教育的华人前辈们,也用双手证明了学历不代表一切。如今的美国华人几乎是从中国最勤奋杰出的一批人中抽选出来的。而西非的子民在三百年前被绑架到这片土地,被剥夺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也是勤奋的,靠着双手筚路蓝缕,撑起了美国南方的农业,但他们在这号称“众人生而平等”的国度没有为人的自由。1863年一纸《废奴宣言》,无法勾销所有苦难,之后一百年的Jim Crow Laws仍奉行赤裸裸的种族隔离与歧视。五六十年代,杰出的非裔活动家们领导的民权运动为有色人种争取来了法条上的平等,华人家长的非裔同龄人成为了在平等的法条下成长的第一代。纸面上的平等无法瞬间修复一切不公,美国黑人社区在此后仍承受着不公立法(如crack和coke的不平等量刑)、系统性的选择性执法(如相似的吸毒比例、高于白人几倍的因毒入狱)、和司法不公导致的大规模监禁,遑论各种法律不能及的隐形歧视。家长们在美多年,有能力了解美国社会历史,我就不赘述了。此般现实下,修复不公的过程中,不提“种族”才是天方夜谭。西非的子民在被扔上横跨大西洋的大船上才被贴上了“黑人”的标签,他们面对的苦难和不公正是来源于他人强加的“种族身份”。谈及黑人过去的苦难,我不是说华人的苦就不算苦,而是想说华人与黑人经历的苦是不一样的。我们华人可以多了解了解其他族群眼中的历史,兼听则明。就算是亚裔,也有高棉族、苗族、瑶族、老族等全民经历战争苦难的群体,他们的社区也面临困境。但由于人数太少,他们声音被淹没在了“model minority”的迷思下。将华人移民在挣脱困境过程中得出的生存法则推行到所有人群身上,可能会滋生归罪受害者的思维方式。人人都生活在过去各自的阴影下,开着小车朝光明前行的人必然走得快,但不意味着旁边靠双脚的人不努力,对吧?马丁·路德·金博士《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图片来自公有领域
你们的孩子们为何会更同情黑人群体的遭遇?由于第一代移民面临的文化隔阂,或许你们的大部分朋友都有相似的文化背景。而对于你们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而言,你们一眼看到的“黑人”,首先是他们同学、老师、朋友。孩子和你们共享着血缘、口味、接受中华价值观的熏陶的同时,也和美国其他族裔的同学看着一样的卡通、吃着一样的饭、一起成长。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非裔不是他者,而是和他们一体的同胞。朋友们遭受不公会激发更多的同情与愤怒。即使并非生长在美国,我也对黑人朋友的许多经历有所耳闻。我高中好友的爸爸是哈佛校友,她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和爸爸出门被警察拦下车,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被枪指着脑袋押在车头的经历。有一位斯坦福博士生学长,在校园里时时刻刻要穿着带学校logo的衣服,因为怕被他人认为在此地“游荡”另有目的。他们经历的不公,我虽不能亲身感受,但也会忿忿不平,更不用说你们和各族群一同成长的孩子们了。当亚裔遭遇不公,其他族裔的同学朋友也一样表达了他们的理解与共情。我和同龄的美国华人聊天时,常常听他们讲述从小因自己的种族、文化而受排挤的经历,也了解了他们在自己的国家被当做外人的困惑。美国就是他们的家乡,他们可能无法做一些和我们这些异乡人能做出的妥协,生而为少数族裔的他们,也可能无法采用主体民族的思维方式。孩子们的想法,可能是他们在十几二十年来生活经历中得出的生存法则。叔叔阿姨们是否也可以倾听一下他们的想法,如果只用“政治正确”打标签,可能永远不会相互理解这些分歧了。可能有人会疑惑,觉得美国是一个有着民主法治的国家,为什么你们的孩子似乎不信任美国的纠错能力,甚至会为了这些不公走上街头?的确,平等、自由、民主、法制,这些都是美国国父们立国的基石。然而,如今人们享受的权利不光来源于宪法和联邦党人文集中的口号,更是无数美国人民艰苦斗争来的。建国87年后废除奴隶制,122年后取得出生公民权,144年后女性争得选举权,178年后有色人种争来平等的教育权,188年后正式通过民权法案。或许过去的不公看起来太过遥远,但此时此刻它们的余震仍波及着我们和我们身边不同族裔的朋友。在很多人看来,在同等罪行下对某一族裔判刑较重是不公的,同样的犯法比例、黑人被捕率高于白人数倍是不公的、每年有一千人死于警察枪下是不公的(没有袭警情况下黑人的死亡几率为白人四倍)。而此刻在聚光灯下,大家发现在家休息、在外跑步、在便利店买东西都能成为一名黑人的死因,这更是不公的。这些对非裔社区各种基本权利的侵害,以及旁观者对这些侵害的轻视,只会让受害的人群依旧深陷不安的泥沼(就算不论“他者”的境遇,社会不公引起治安上的负面后果也会时刻影响你我的生活),甚至可能把整个社会拖向分裂的深渊。若形势恶化,我这个外国人可以收拾细软跑路,而这片土地是你们孩子们的家乡。你们的孩子们正在以他们的经验,和其他族裔一起摸索前进的道路。当今斗争的美国人民,他们就是一份子。他们有的观点,家长或许难以接受,比如不愿谴责哄抢。家长们不妨也听一听他们的论点,看看是否站得住脚。年轻一代的美国华裔也心系自己族群。在我的社交媒体上,为黑人民权发声最响的华裔同学,往往是最热衷于参与亚裔社会运动的。有同学建立公益组织给福州移民社区做教育资源连线、有同学帮助旧金山华裔长者解决住房问题、有同学服务湾区东南亚新移民群体、也有同学用自己多文化背景的优势在校园组织中美关系论坛。疫情中对亚裔歧视的浪潮中自豪发声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知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在这个复杂的时代下生活,不能让社会问题撕裂了亲情。我深知美国新一代华裔很多时候无法与叔叔阿姨们身为移民的艰苦经历共情,同时也苦恼于父母无法理解他们生而为少数族裔要面临的挣扎。最近的社会议题正好是两代人交流社会认知的契机。希望叔叔阿姨们作为长辈,能为自己的子女和我们这些新华侨做一个表率,去倾听了解不同族群和代际的经历与世界观,和孩子们多多对话。同一屋檐下的前浪与后浪,如果都热爱着这个社会、关心着自身权利,一定会有共鸣的。而像“回耶鲁”一文一样充斥着人身攻击和戴帽子,只会导致华人社区内部更加剑拔弩张,那就太不值得了。感谢某历史学家同学、某琵琶演奏家同学、和湾区文化沙龙群的群友们提出的修改建议。相关阅读:
《大西洋月刊》:震惊美国的种族报告
美国在燃烧!一名黑人之死引发持续暴乱
美国数百年的种族主义血泪史:种族主义的幽魂从未离开美国
作者:田小雪,转载:田小雪Sufsuxbir。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