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关于最新版图中变化的讨论,我们通过实物可以确定,国界线在边界确定(1965年)以后基本上没有变化。更多内容可以点击了解:舆图纪实——中国标准地图有哪些变化。自然地物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因为环境变化,改造自然,城镇建设等,也可能发生变化,可以戳右边链接了解。建国后中国地图有哪些变化?自然地物篇。今天,我们通过地图,看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的变化。虽然长江不会像黄河这样大范围摆动,但是一些河段还是能看到明显变化。
本期内容推出荆江河道和河口的百年变化。
荆江地区位于三峡出山口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曲折,是长江河段防洪压力最大的河段。在地图上,我们见证了这个河段的变化。 01 1897年
在1897年地图上,我们能看到荆江地区河曲的分布,东段的省界基本上也沿着江分布。只是在尺八口塘南面那里不重合,这里据考证是源自1870年的一次长江自然裁弯取直过程。 02 1965年在1965年地图上,和1897年相比,长江尺八口北河段已经裁弯取直。这是一个自然裁弯取直的过程,同时尺八口处也形成了牛轭湖。上游也能看到,设置了荆江分洪区。 03 1970年
在1970年地图上,我们看到和1965年有较大区别,这是因为1967和1969年,在天鹅湖(图中新码头所在处)和黑瓦屋(在图中调弦口下游)河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地图清晰记录这一水利工程。 04 1978年
1978年地图,和1970年的区别就是沙滩子河段。1972年,沙滩子河段又发生了自然裁弯取直,沙夹边和左家滩连在了一起,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长江河道。不过,地图上可以看出,以上裁弯取直的河道和旧水道仍然是相通的。 05 1997年
1997年地图,我们看到,和过去相比,老河道已经彻底和新河道分开,变成了牛轭湖。在新的长江河段,藕池口,监利县,城陵矶成了长江新的转弯点,这里也是现在防洪关键地带。
长江口经历了自然沉积和人为围垦,表现出陆进海退的特征,地图上记录了这一变化。长江口属于潮汐河口,受潮汐影响,河口广大区域也是大潮区域,潮水最大上溯可达安徽大通,因而长江河口塑造受潮汐影响巨大,长期呈现喇叭口形状,但是近代以来,人类活动对于河口塑造更为显著,我们通过地图看长三角的变化。 01 1897年
1897年地图的长江口,北口比南口宽阔,而且崇明县北部(今启东市)还处于河口岛屿状态,启东和崇明是当时长江河口两大岛屿。在启东岛北侧,还有长江岔流经过,时至今日,这条岔流已经消失,启东彻底和北岸连起来了。
02 1917年
1917年,北部启东附近的沙洲,永丰沙,永兴沙等已有连在一起的趋势。
03 1933年
1933年的地图,我们看到启东那里彻底和北岸连在一起,长江口大型岛屿只剩下崇明岛一个。在消失的启东岛,图中仍有河道示意,说明中间还有过流机会。
04 1946年
1946年的地图,我们看到启东和北部已经彻底连在一起了,中间也没有河流分开。而孤零零的崇明岛,南北两个水道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从前崇明岛北侧叫长江北口,1946年的图变成了北汊,说明长江口在此时已经移到崇明岛南面了。崇明岛南面的横沙岛,成了新的长江南北口分界点。从1897到1946,短短50年时间,崇明岛就变成了像启东一样的地位,逐渐变成了北岸。 05 1957年
1957年,由于围垦,启东和崇明继续延伸扩大。 06 1980年
1980年,我们通过卫星影像可以清晰观察到,崇明岛北部和西部有大片围垦区,极大改变了长江口面貌,而南部的长兴岛,横沙岛也在快速生长。
通过地貌图可以更直观看到崇明岛围垦后变大的形势,同时,由于围垦,崇明岛也超过舟山岛成为中国第三大岛。
06 2008年
新世纪以来,崇明岛北部和永隆沙,兴隆沙连在一起,这时候崇明岛继续扩大,并且不再是上海独有的岛屿。
07 2023年
崇明岛北部永隆沙兴隆沙彻底连在一起,这样江苏和上海就又多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陆上省界。而在南部的长兴岛,九段沙,图中也能见到它们在扩大。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关注我们,更多精彩等着你。标准地图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其他精美地图也欢迎关注后同作者交流。有兴趣还可以加QQ群“中国地图-地理人文”交流分享,群号929221572。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