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管网改革即将到来,破除三桶油垄断

2017-04-14 能源评论 华气能源猎头

      2016年10月,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和以山西省管网公司为代表的部分省网公司分别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上公布了旗下管网设施的基本信息,并就准入条件、技术要求、服务价格和申请程序给予了详细说明,信息公开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信息公开与真正的管网公平无歧视准入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但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行比所公开的信息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与天然气产业链上游勘探、生产、供应以及下游的贸易、零售以逐步放开、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市场化改革思路不同,中游管网设施的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引入“第三方准入制度”,即强制管网运营商公平无歧视地向管网投资方、运营方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管道运输服务。

      通过向第三方开放管网设施,可以在天然气全产业链引入更充分的市场竞争,从而打破垄断、提高供应效率、降低服务价格,所以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是有利于促进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欧美等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基本都推行了管网公平开放政策。

      从欧美国家的改革经验来看,管网开放的基础包括:

  • 输气管道呈多气源、多路径、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网络布局,具备充足的输送能力;

  • 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完备,保障性强;

  • 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充足,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在管网建设由快速发展期进入平稳建设期后,才开始推进管网设施的公平开放改革。

      管网公开开放的另一个必备条件是天然气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在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销售领域均有足够多的参与主体时,才能形成充分竞争格局,管网第三方准入也才有了客观需求。比如在美国的天然气工业中,自由竞争氛围很浓,上游领域有超过6300家天然气生产商从事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下游领域的天然气分销商也超过了1200家。在这种你争我夺的状态下,由政府出面,在中游领域引导实行管网公开开放,并严格监管管输价格,才具备了提高效率的现实意义。

      而且,欧美等国政府对管网公平开放的支持力度,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天然气产业发展初期,增加供给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政策重点被放在了鼓励管网设施建设、增加天然气供应量方面,并不强制要求管网运营商履行第三方准入。

      而当市场趋于成熟,天然气供应充足时,政策重点才开始转向促进竞争、提高效率、降低价格,政府一般会强制管网开放,同时加强对费率的监管,准入政策由鼓励性协商向强制性监管过渡。与此同时,管输公司体制改革也会与第三方准入改革同步推进,通过所有制拆分、重组和强制性运销分离,将管输运营服务独立出来,破除关联交易,保障了充分竞争格局的可持续性。

      总体看来,天然气管网第三方准入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欧美各国大都经历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由鼓励到强制执行的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这种循序渐进不仅体现在时间跨度上,同时也伴随着建章立制、监管体系和配套细则等多方面的不断完善。

      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天然气管网运营管理体制改革上也有了进展,分别在管道建设投融资方面和资产运营管理方面对社会资本敞开了大门,混合所有制改革及产权多元化尝试正在深化。中石油《天然气销售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推出,在“运销一体化”拆分上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整合管道资产和销售业务,分别成立了中国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和天然气销售分公司,在我国首先实现了管道业务的独立运行。

      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天然气管网第三方准入程度并不高,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机制没有能够在全行业推广,成功案例乏善可陈。造成准入困局的原因,有来自上游经营主体垄断准入的要求,有来自中游管网设施互联互通不足、输送能力有限的短板限制,有来自下游市场“长协”消纳困难的客观现实,也有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可操作性实施细则和准入条件标准等制度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看,我国现阶段在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上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 其一,上游领域基本被“三桶半油”掌控,进口管道气资源则由中石油一家经营,上游经营主体较少,骨干管网的第三方准入需求不足。

  • 其二,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营管理主要由投资主体自行负责,各油气公司运营的干线管道基本都是独立操作运行,相互之间未能实现充分有效的互联互通,不利于天然气资源的跨市场、区域输送,影响了天然气的多元供应。

  • 其三,我国天然气管网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管道网络化程度较低,干线管道总里程只相当于美国的1/9、欧盟的1/4。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储气库工作气量占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不足4%,远未达到美国和欧盟20%左右的应急保障规模。

  • 其四,现有管网的管输能力一般都是按照购销协议规模匹配核准建设的,这导致管网剩余能力有限,骨干管网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在冬季还需要承担保供调峰任务,个别管网系统在用气高峰月运行能力不足,没有了向第三方提供管输服务的空间。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制约着我国天然气管网大规模向第三方公开准入。

      此外,在“运销一体化”的体制之下,管网第三方准入也存在热情不足问题。

      我国天然气干线管网和沿海LNG接收站设施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投资建设,省级管网主要由各省投资公司独资或与三大石油公司合资建设,多数还都处于“统购统销”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在当前天然气市场供应阶段性过剩的“买方市场”下,下游市场竞争加剧,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多数管网运营商对于公平开放政策的热情度并不高。

      上述这些产业内的具体原因,再加上目前法律法规层级不高、制度体系不完善、技术管理细则缺失等政府管理方面的漏洞,共同导致我国天然气管网第三方准入改革推进得比较缓慢。待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落地后,各相关方还有一场“硬仗”需要打。



来源:能源评论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感谢!


相关文章:

1、省级天然气管网须由地方政府主导?

2、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助力中国形成天然气“一张网”

3、【天然气】贵州将新增20个县通天然气管道 建成管网930公里

4、eo封面(三)| 浙江省网错了吗

5、看美、俄、欧如何管理天然气管网

7、eo封面 | 一个绝无仅有的省级天然气统购统销模式是怎样炼成的

8、eo快讯 | 协鑫联手浙江两家城燃投建LNG储运站,或打破省网统购统销局面

9、【行业资讯】国家能源局强令三桶油公开油气管网信息

10、中国2016年油气管线管市场需求分析与展望 石油天然气专用管的市场潜力大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