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板块为何低迷?
相比锂电池纯电动汽车板块的“强势”,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期有过一轮表现接着便归于沉寂。而刺激氢燃料电池汽车板块受到市场关注的因素并不少,比如丰田Mirai在9月份称要在10月份来华进行氢燃料动力实证实验;8月28日,中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大批量生产线正式投产;宝马奔驰等一线汽车厂商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车型等。甚至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在燃油车停售时间上的安排和预计,都利好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但显而易见,市场更愿意关注锂电池纯电动汽车。那么,氢燃料电池汽车真的只能作为市场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存在吗?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被产业界看好
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废物排放、续航时间长、低温正常工作及氢气原料获取容易等明显优势。
具体来说,一是从行驶里程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达到500到650公里,而燃料加注仅需3分钟。二是在续航里程方面,其原则上跟传统汽车加油一样,只要加注氢燃料,就可以持续续航、低温下正常运转。三是从环保角度看,其排出的废物是水,基本可以实现空气的零污染零排放。四是从电池重量和动力角度看,相较于纯电动车背负的沉重庞大的电池组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只需要一个或多个氢燃料瓶,非常轻便。而锂电池纯电动车的电池占了很大的重量比例,如果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那汽车重量基本上也要翻一番。但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来说,重量不是问题,在提高汽车动力方面预留了非常大的空间。综上所述,跟锂电池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优势明显是新能源的汽车未来发展的理想方向。
从日本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历程来看,日本不仅是最早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国家,还是最早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国家。丰田的Mirai和本田的FCV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氢燃料电池车型,丰田Mirai累积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0年,2020年年产量达到3万辆。目前,丰田Mirai已经公布了来华计划。而本田Clarity Fuel Cell于今年3月10日在日本开始租售,其续航里程达到了750公里。
除了丰田,一些世界一线汽车厂商也在跟进或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比如宝马在2016年发布了5系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车型,最大续航里程超过500KM;今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奔驰也带来了一款氢燃料电池概念车——GLC F-Cell,将在市面销售。宝马和奔驰的跟进,使氢燃料电池汽车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不过,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处于“幼稚化”阶段,部分核心零部件才刚刚量产。8月28日,中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大批量生产线正式投产,总投资10亿元,占地45亩。全部完工后,该基地燃料电池发动机年产能将可达到1万台,将快速进入批量化生产与应用。9月7日,科技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办了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招商推介会,其中投资超百亿元的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落户南海。
目前,国内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示范车为主,一般用在特殊场合展示、旅游观光代步等。
有乐观的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快车道,规模化、进口替代、技术进步将使燃料电池成本快速下降。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将大幅下降60%甚至更高,安全等因素也逐渐解决,商业价值逐渐凸显。随着核心材料的逐步国产化,成本将继续降低。
部分关键技术和系统有所突破
未来,技术的积累与突破,将成为行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有5-10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使用寿命、催化剂活性等方面。不过,目前这一差距正在缩短,并取得了一些重要零部件领域的突破或者将要突破。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包括电堆、氢气系统、其他配件等三个子系统,其中,电堆的主要组成部分——膜电极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等核心部分都已研制成功,并踏出了国产化第一步。氢气系统中,空压机和高压储氢瓶是现阶段需要突破的关键,其他的辅助设备多数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成本也得到有效下降(约60%),给产业长期发展提供技术和成本支持。可见,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的成功研制和国产化步伐的推进,将有效地支持整个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经济性优势逐渐凸显。
政策支持利好行业快速发展
在我国《“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文件中,已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术列为重点任务,文件中提出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氢能源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燃料电池分会于2016年10月28日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建成1000座加氢站。显然,燃料电池汽车路线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而不是一项仅限于尝试阶段的新技术。
无独有偶。9月20日,上海市科委发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透露出地方政府在快马加鞭进入燃料电池领域。可见,燃料电池从地方政府上已获支持。
国家政策是顶层设计,补贴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直接体现。早在2016年12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新能源车新版补贴标准,每辆燃料电池车最高可获50万元国家补贴,在锂电池纯电车补贴退坡的情况下,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不减,彰显政策支持力度之大,长期利于行业发展。
另外,传统汽车停售时间表推出,将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据悉,欧洲部分国家全面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已经出炉:德国2030年、法国2040年、挪威2025年、荷兰2025年,发展中国家印度也称,要在 2030 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近日,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会联合相关部门制订我国传统能源汽车退出的时间表。虽然停售时间表的信息并没有太多,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已经开始研究停售时间表。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突破、科技创新、政府补贴等利好因素的助长,氢燃料电池汽车或长期迎来产业增长,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共同分割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蛋糕”。
分食市场的公司们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产业链的完善,将成为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核心部件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使氢燃料电池逐渐摆脱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自有的完整产业系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批优秀企业站在了科技的前沿,引领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内生自主研发型企业,比如同济科技(600846,股吧)、亿华通;第二类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如福田汽车(600166,股吧)、中通客车(000957,股吧);第三类是外延收购,吸收技术类企业,比如大洋机电和雪人股份(002639,股吧)。
同济科技掌握关键技术
同济科技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公司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公司,占36.23%股权。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极板材料等关键材料。除此之外,同济科技还与其他公司一起共同建设了上海首座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服务加氢站。目前该加氢站储氢量最大可达800公斤,一次能连续为6辆大巴、20辆小汽车加注氢气,其规模在全球数一数二。
大洋电机有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大洋电机从国家政策中嗅到行业发展的“春风”,大洋电机跑步进入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抢占市场先机。2016年7月,公司成功参股巴拉德9.9%股权,成为巴拉德的最大单一股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于2017年初与巴拉德达成燃料电池模组组装授权协议,再次完善了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产业布局,加快氢燃料电池项目在国内的实施。
巴拉德是一家成立于1979年的加拿大公司,主要业务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包括燃料电池堆、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服务,专注于商用市场和开发阶段市场,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中的领导者。
另外,大洋电机携手中通客车实现强强联合抢占市场并设立研究室,研发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有望实现从研发到生产一体的商业模式,打通行业的上下游。大洋电机日前宣布,子公司武汉大洋电机将在湖北省孝昌县投资建设年产1.7万套商用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3.4亿元,建设期为24个月,业务涵盖氢燃料电池模块组装以及供氧、供氢、冷却等辅助系统的制造,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过80亿元。同时投资建设子公司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翠亨新区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院项目,建设期为45个月,将形成公司单班年产氢燃料电池双极板5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封装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新产品100套的小批量及中试规模。
红刊财经记者以投资人身份了解到,公司今年下半年有产品下线,但是由于锂电池纯电动车的补贴退坡,对于行业是一个长期影响因素。
与大洋电机类似,雪人股份目前持有OPCON公司17.01%的股权,该公司拥有十几年的燃料电池技术储备,是双螺杆形式燃料电池压缩机的开发者,其研发的燃料电池压缩机及燃料电池系统,可以装备于氢燃料电池车,拥有知名的AUTOROTOR 品牌。OPCON 目前产品已应用于燃料电池巴士及汽车,为加拿大Ballard 以及奔驰、美国通用、沃尔沃、丰田、本田等众多汽车生产商提供过燃料电池系统。
福田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总成的“排头兵”
福田汽车在氢燃料电池客车整车生产形成闭环。2016年,福田汽车发布公告表示,接到了有车(北京)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购买100辆8.5米欧辉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订单,成为国内首个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订单。
据相关报道,公司氢燃料电池客车单车成本下降到100多万元,电堆使用寿命达到1万多个小时,名列国内行业前茅。
红刊财经记者以投资人身份了解到,今年下半年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或部分交付,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给公司带来实际的营收,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不过据了解其产品目前的贡献还非常有限。
亿华通具有核心技术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是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绝对龙头企业。公司致力于氢燃料动力系统的研发制造,已开发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公司的第三代产品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可节省空间、便于维护,有助于降低维护成本;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干膜技术,具有低温启动、低温储存、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势,形成10KW-200KW不同功率发动机产品系列,用于大中型客车、大中型物流车、乘用车、有轨机车、叉车等交通工具和固定式发电站,并已经与宇通、中通、福田、金龙等国内主流车企开展合作。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其次,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有实际产品且示范运行过的氢燃料动力生产企业。国内主要的氢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示范项目都是由其配套的。
红刊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了解到,公司是福田欧辉在氢燃料电池客车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供货商。
长期来看,随着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技术的突破和批量化生产,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府补贴的推动,大量资本将会快速进入行业上下游,加速市场的扩张规模,进一步降低市场成本,最终脱离国家补贴,形成自身循环和健康的发展,带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
相关(一):八项国家氢能标准发布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加速
近日,我国集中公布了一批标准法规,其中包括8项氢能领域的标准。分别是《加氢站安全技术规范》、《加氢站用储氢装置安全技术要求》、《车用压缩氢气天燃气混合燃气》、《甲醇转化变压吸附制氢系统技术要求》、《氢能汽车加氢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规程》、《氢氧发生器安全技术要求》、《小型燃料电池车用低压储氢装置安全试验方法》、《氢气储存输送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主任、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表示,新标准实施后,氢燃料汽车、加氢站等的建设及操作将更加规范,也会助力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驶上快车道。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而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
2017年起实施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规定,各类车型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但燃料电池车的补贴标准保持不变,这表明了国家对燃料电池车的大力支持。以上海为例,每辆燃料电池大中型客车国家补贴50万人民币,地方则补贴60万人民币,对于燃料电池车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双积分政策以及远期燃油车的停产停售的大趋势均将大大推动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我们前期分析曾指出:国内多家企业在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辅助系统、整车制造以及加氢站方面积极布局,如上汽集团(600104.SH)、同济科技(600846.SH)、大洋电机(002249.SZ)、富瑞特装(300228.SZ)等,产业链初具雏形。
相关(二):外资瞄准氢能与燃料电池市场 氢气储存解决可再生能源能量损失
中国环境报记者徐卫星北京报道 记者从近日举办的2017CHFCE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展会上了解到,氢气的生产作为能量载体已被认定是具备战略性潜能的技术。预计到2018年,中国市场将会建立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支持机制。目前,不少国际设备制造企业瞄准中国市场,纷纷加码业务布局。
展会(CHFCE)上,法国电解设备制造商阿海珐氢能公司(AREVA H2Gen)展示了其创新的高容量(60兆瓦)电解厂的技术理念,特别是其核心技术1兆瓦的电堆组件。作为法国唯一的电解设备制造商,阿海珐氢能公司(AREVA H2Gen)自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发展迅速。
展台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可再生能源在生产输送过程中产生不少损失。采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技术的电解工厂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价值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Power to Gas”技术。而中国对这一领域的高水平解决方案有很大需求。
举例来说,在中国境内,大型水坝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但是这些能量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预计高达40太瓦的水电能未能输送至电网中。这种能量损失至少对应5吉瓦的电解设备市场规模,这意味着相当于200个50兆瓦的项目的市场潜力。
另外,PEM电解技术的电解工厂还可以设立在太阳能或风能等大型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网络节点上,用于平衡电力输送网络。电解工厂能够吸收和储存生产出的过量电能,并根据需求再次输送。因此,氢气的储存缓解了因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而引起的干扰。
“预计到202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145吉瓦提高到250吉瓦。当前每年的风力发电的能源损失达80TWh,这相当于西班牙一年的发电量。而到了2020年,这个损失估计将会达到100TWh。”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风力发电厂可以通过配备PEM电解设备来获得储存能源的能力。这一储存能力将相当于额定容量10%。数十兆瓦的氢电解生产工厂将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生产商储存在特定时刻未能输送至电网的剩余能量,并在所需时随时完成输送。这将显著提高其附加值。
此外,由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只排放水,因此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国行驶在路上的乘用车超过3亿,仅风电行业每年损失的80TWh就可以满足800万辆汽车的需求。
在展会上,不少受访者都表示,氢能的环保优势及其高功率特性有望引领全球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产生的氢气,是完全零碳式能量载体。随着剩余电能的高容量储存技术,氢气可以长期储存由间歇性能源所产生的剩余电量,而且这种类型的储存技术灵活,便于分散操作,使得可再生能源得以更好的融入电力生产中。
作者:徐卫星来源:中国环境网
来源:微信公众号红刊财经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相关文章:
1、【新能源】氢燃料电池风头盖过锂电?未来3-5年后或迎来爆发期,这些上市公司已纷纷布局
2、【新能源】“氢”尽全力,能扛起新能源的大旗吗?山东地炼建设十大甲醇制氢装置
3、【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诱人,能源公司和车企纷纷投资氢储能项目
4、【新能源】国家电投携民企成立10亿投资基金 氢能源产业化加速
6、【新能源】氢璞创能发布第三代燃料电池电堆,未来燃料电池成本或迎来下降空间
8、【新能源】达沃斯论坛上的“氢动力联盟”告诉你,新能源时代并不是电动车的天下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更多信息请“查看历史消息”!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