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IDG资本2018年成绩单:17个项目IPO,收获150亿元(访谈)

每日经济新闻 华气能源猎头 2022-04-23

文:每日经济新闻

       12月7日,在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18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现场,IDG资本创始董事长熊晓鸽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展开了一场对话。熊晓鸽对于自己从事创投20多年的经历和感想、是否有退休时间表、对中国VC和PE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未来看好的投资方向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是此次对话的摘录。

倪正东:IDG在1993年进入中国,是中国VC真正的开始。您为什么从媒体人变成了中国风险投资第一人、开启中国VC的大门?

熊晓鸽:我在美国第一份工作是美国杂志社做编辑,去硅谷看到很多公司是华人做的,才知道什么叫风险投资。1993年那一年中国电子产品的出口是51亿美元,当时觉得是比较大的一个数字,今天(回过头看)是一个很小的数字。那个时候觉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和市场,跟IDG董事长麦(戈文)先生说在中国做一只基金,他很爽快给了1000万美元。再经过半年时间,从上海的科投公司又融资1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就这么起家了。

       现在回过头来想,这可能是运气。特别感激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我们这些人有机会到国外去学习,也看到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想怎么样能够把学到、看到的东西拿回中国的土地上来练。当年我们做了第一个基金,今天(中国)居然是全世界风险投资和VC公司数量最多的,有2.4万家,美国的记录是不到4千家。


倪正东:今年IDG总共有17家公司在今年上市,IDG2018年的成绩单怎么样?募了多少钱,投了多少钱?IPO了17个,这是不是你们最好的一年?

熊晓鸽:今年上市的公司主要在海外,国内有两个上市。但投资最主要的还是退出,尤其科技类的公司在海外市场退出比国内要好一点。习主席谈到了科创板,我们也很期待,未来给中国的风投带来更好的退出渠道。

       我们去年也投了一些公司。应该说在去年一年中,我们投资的速度比去年慢了很多。做投资说来说去最后还是回报率,我们一直在想投什么样的领域,什么样的项目,在什么时候退出,能够取得最好的回报。


倪正东:IDG第一只基金是2000万美元,25年之后,IDG现在总共管理了多少钱?

熊晓鸽:差不多200多亿美元。


倪正东:增加了1000倍,这是25年的时间,这是我们见证的变化。今年IPO也是一个收获年,投资也特别活跃。但是投资界的兄弟们说,今年见您少了。我们在国内焦虑的时候,您在忙什么?

熊晓鸽:IDG在海外上市那么多的公司,所以很多投资人对中国很关心,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跟他们继续进行沟通。今年在美国的时间比较多,尤其是6月以后。


倪正东:今年这个行业因为各种焦虑,因为变化非常多,投资者和企业家都特别焦虑。您是过来人,能不能给一些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种焦虑?

熊晓鸽:我觉得投资是一份工作,管投资的人本身就是为你的LP去担心的,做投资不管什么时候,心态特别重要。

       从投资来讲,我经常说做投资和管基金,也许是一个幸灾乐祸的行业。真正很好的机会反而在每一次谷底的时候才能看得比较清楚,凡是大家都很顺、股票都很好、大家都在烧钱的时候,反而必须要冷静。

       中国的基金在过去不到三年时间内成了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基金,但好的项目是有限的。过去我们投的太快,对行业的判断又没有那么多,更多的创业者(时间)都花在忽悠投资人身上了,价格也弄得比较高。价格一高、投资成本一高,投资回报也就下来了。

       除了我们投资管理者本身的素质要提高以外,我们出资人也有一个问题。在国内,融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地域性比较强。

       管投资一是管钱;第二是管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再就是很重要的,管投资者关系。我们过去看到的这些市场取得成功的公司,比如BAT等,尤其很多消费领域的企业,主要销售市场还是在国内。做投资大概十年左右,都有一个所谓的引导技术趋向,这个时候是不是要改变打法,也要做一个调整。


倪正东:今年有17个IPO,哪一个IPO为你赚的钱最多?

熊晓鸽:还真没有想过这个事,因为从回报率来讲,当然是投得越早越好。中国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VC的数量很多,但管理的钱还没有PE多。于是很多拿到了VC的钱去做PE的项目,PE的也拿了PE的钱去做VC的项目,错位太厉害了。

       国内很多人的资金要求的时间比较短,包括投资期和回报期,整个基金寿命都比较短。要是投得稍微晚一点,企业要上市、锁定期又过长,退出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倪正东:今年IDG已经IPO有17家公司上市,按照上市之后20天的价格,IPO今年收获150亿人民币。IDG做了25年,你们最顺的是什么时候?最不顺的又是什么时候?25年你作为创始董事长,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是什么?

熊晓鸽:首先,风投和PE是很年轻的行业。美国这个行业到今天为止,最早的风投也不过50多年。我们投资的每一个公司都希望他能成为百年老店,可是不幸的是科技方面的百年老店非常之少,在美国能数得出的百年老店,跟科技有关的大概是两家,一个是IBM,一个是GE。

       我们也想把IDG资本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25年正好走了四分之一的路,还有四分之三的路要走。市场的起伏,我觉得是一个常态,我们经历了几次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来的时候大家慌得不得了。从基金来讲,首先要保证出资人觉得你靠谱,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我们自己是做风投的,公司里面出现的很多危险也要自己去管理,一定是处变不惊。每天除了公司可能会出现种种意外,还要注意你所投公司的意外,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常态。

       所以要做这个行业,第一我强调心态非常重要。永远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心态,然后很乐观地看待任何一种挑战,然后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比较重要的。


倪正东:IDG管理的规模(从成立至今)增长了1千倍,越来越大;红杉现在是又做VC和PE,现在又做种子基金,也有二级市场的基金;高瓴也是现在更早的进去,鼎晖也越做越大。美国VC就是控制规模,为什么到中国规模变得这么大?什么样的模式适用于中国呢?

熊晓鸽:这是我们的一个幸运。中国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我们在中国做了25年,现在国内基金数量是美国的六倍以上。中国投的方面跟美国投的有一些不同,在过去十年中间,美国几个厉害的公司也基本上跟中国厉害公司一样了,都是消费互联网,但是美国的公司可能更国际化一点。在国外工作过、早一点接触了投资的,比如说沈南鹏、张磊等,都是走在前面、可以拿到国外先发者的优势,在中国就显得比较明显,把国外的招拿到中国先练起来了。

       像我这样的背景在美国不可能去做风投的,当然要感激老麦,到中国来得早,又信任我,然后搞了一个团队。这个先发者的优势是好的方面,也使得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就摸出一套经验来了。

       在美国那么多学校,从来没有一个人说我拿过做投资的PHD。只有读经济有PHD、读法律有博士,但是不可能有一个做投资的PHD。所以一个PE做并购的人,就是很多东西都是在做得过程中间琢磨、摸索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对于我们想从事投资的人来讲是天堂,也是我们有志于从事VC和PE投资,以及金融服务这些人的天堂。但是不能拿着钱乱试,所以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慎重。


倪正东:我们是借来美国的经验,然后做出了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模式。业内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个行业前20年是上半场,是不是要进入未来20年的下半场。而且今年刚好是处在一个拐点和转折点,各种变化也特别多。互联网是下半场了,您觉得VC和PE今年是不是进入了下半场?会有哪些新的变化、特征、趋势?

熊晓鸽: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到下半场,还是上半场。

       美国做风投只有50年历史,美国进入了下半场,我们现在还是上半场。打篮球是四节,我们还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间。

       为什么说中国是上半场呢?中国的股市是90年开始的,到今年不过28年历史。我们今年一些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方面的公司在国内还是没法退出,只能在国外退出。

       美国今年出现了三家超过一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一个是苹果,一个是亚马逊,还有一个是微软。我们的创业板大概是500多家公司、不到五万亿规模,中小板600多家公司、7万亿规模,深圳原来主板有400多家公司、大概也是5万亿左右。所以换句话说,美国的一个公司比我们一个板(规模)都大。在中国要真正进入下半场,我觉得要出现一个真的像纳斯达克的市场。我们现在要上市,必须三年盈利多少,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在美国14年不盈利,但是没有关系,它可以快速成长。

       我为什么说今年是上半场,如果中国出现像纳斯达克,BATJ都不应该在国外上市,都应该在国内上市。再就是作为一个市场来讲,同样的东西在哪个价格卖得更好一点,如果中国真的有像纳斯达克退出的板,我认为就进入了下半场。


倪正东: IDG有没有考虑传承的问题,您个人有没有一个退休的时间表?

熊晓鸽:做投资来讲,不是一个比体力的活,我一直在说管基金对后来的出资人来讲,最大的贡献不是说把他的成绩说一下,最有价值是他失败的教训。我不太知道怎么定义退休不退休。


倪正东:我明白了,你暂时还没有一个退休时间表。

熊晓鸽:我觉得生命在于运动,尤其做投资,真的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当然为了LP,一定是要赚钱,回报率高。但是很重要的你对某些事情觉得你是在学习,甚至有一定的竞争,我觉得是好事。


倪正东:说到投资行业,有人问您最近这两三年投什么行业,您会说投5G、企业服务、B TO B。为什么看好这样的领域,除了这两个领域,还有什么你特别看好的?

熊晓鸽:过去我们投资得很成功的公司,主要的销售还是在国内,BATJ没有一家公司在海外的销售额超过了10%。刚才我谈到了美国的谷歌、facebook、苹果、亚马逊,没有一家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销售低于40%。

       所以折腾了半天,我们还是在国内混,什么东西能够走出国外去?我觉得TO B这个领域,尤其是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说得很热的东西,是一定要走出去。比如说金融方面的管理软件,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在中国,最赚钱的银行也在中国,但银行用的系统主要都是国外的金融管理系统的软件。这种市场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另外我们投了商汤科技,全世界都能用,像日本买它的专利,这种我觉得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还有衣食住行,尤其是出行方面,我们去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梦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辆车,现在底特律都破产了,中国成了全世界做车最多、也卖得最多的市场。我们投了蔚来和小鹏,我认为最大的市场应该是在中国,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我觉得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投资机会。

       刚才谈到了5G,我也特别看好。中国在4G的基站方面在全世界排第一,5G时代的出现可以改变我们现在很多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等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应用。中国在应用技术方面一定是比国外快很多,为什么不去做呢?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更多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


相关文章:

1、【石化】石化油气行业的变化、挑战和趋势——访美国PAC亚太区副总裁王正勇

2、【天然气】专访LNG项目开发商Tellurian:全球天然气业务如何做?

3、【天然气】人物专访:列昂尼德•米赫尔松谈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4、【石化】恒逸文莱石化项目将于明年投产(附邱建林访谈/视频)

5、【天然气】访谈丨景春梅:应加强海外LNG资源上游布局

6、【天然气】张一鸣:破解气荒应建立天然气价格常态化形成机制(附采访)

7、【石油】专访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总裁张留成:已有项目开始选址

8、【天然气】独家专访昆仑能源副总经理李伟:解构国内最大燃气公司的LNG“保供”之道

9、【工程】每经专访中国电建副总经理李燕明:中企要从“包工头”向全周期服务提供商转变


项目供需:

1、【项目收购】收购企业名录:天然气类项目(城燃、分布式能源等为主)

2、【项目收购】江苏某地方性国企 寻发电类(含热电联产)项目

3、【项目收购】北京某公司收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4、【投资需求】英国某投资集团 寻中国地区能源等行业大型项目(5亿美元以上)

5、【项目出售】寻收购方-贵州三个待运营县级城燃项目

6、【项目出售】天然气-河北两县&江西城燃项目+批量加气站

7、【项目融资】内蒙古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部分股权融资

8、【项目转让】山东、浙江舟山、大连、内蒙古油库和码头项目转让

9、【项目融资】山东乐陵市1LNG加气站+1CNG加气站+2加油站项目(齐全未运营)

10、【项目融资】加气站项目:陕西榆林5个、陕西咸阳1个、新疆1个、河北6个。

11、【项目融资】湖南邵阳县级城燃项目寻合作(手续齐全待运营)

12、【设备供应】盘煤仪代理:固定式激光盘煤系统(火电厂盘煤利器)

13、【项目融资】秘鲁油页岩矿开发项目(共10多个矿区)

14、【工程项目】EPC垫资后回购:河北多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15、【猎头岗位】某能源化工集团-招聘:中国区总裁(>200-300W)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公众号内容大多源自网络整理,素材、图片、视频版权属原作者,所发表的文章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提倡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进步。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多相关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查阅!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