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献礼十九大 | 五年来,出版业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2017-10-18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出版商务周报


本文约7000字 预计14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今天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正式开幕,中国正式进入“十九大时间”。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十八大以来,出版业走过了怎样的五年,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务君与您一起回顾。



今天,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在京召开,这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对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回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体到出版业,就是要扎实推进出版强国建设,大力推动出版业加速发展,提升出版业的整体实力。


自此后的5年时间里,出版改革持续深化,科技与出版融合步伐加快,实体书店焕发新的生命力,全民阅读之风日渐兴起,出版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整个出版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有关出版改革发展的几大关键词逐渐凸显,出版业发展核心路径也愈发清晰。5年来,出版机构纷纷下大力气策划推出了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主题图书,以回应时代课题;国内各大书展纷纷开辟“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图书展区,以呈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出版业的累累硕果。商务君试图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行简要梳理和回顾,以期全面呈现5年来出版业的发展与成绩。



规模结构持续优化,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出版业始终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增长态势。图书结构持续优化,出版质量不断提升,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的步伐加快,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2012年底,我国出版业正处在转企改制的关键阶段。据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简称“总局”)发布的《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2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利润总额1317.4亿元;其中图书出版营业收入723.5亿元,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2418.7亿元。5年来,出版业经济规模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16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595.8亿元,利润总额1792亿元,5年期间分别增长41.84%和36.03%。


总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图书出版结构有所优化,出版质量也有所提升。5年来,重版图书品种数大幅提升,新版图书品种数增速放缓。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 38 38490 38 14940 0 0 1660 0 0:00:23 0:00:08 0:00:15 2908”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各出版单位都将优化出版结构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截至2016年,重版重印图书品种与新版图书品种之比由2012年的1︰1.4提高为1︰1.1,重印图书品种与总印数增速均大幅超过新版图书,常销书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前瞻性。而出版业在推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方面责无旁贷。5年来,主题出版选题申报数量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主题出版选题申报1608种,同比增长10%;2013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主题出版选题申报数量为2190种,同比增长36.2%;2014年主题出版选题申报共3373种,同比增长54.0%;2015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出版选题申报共4750种,同比增长40.8%;2016年,主题出版选题申报2345种,虽然数量相对减少,但重点主题出版选题入选比率却成倍上升,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装帧设计,都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形成畅销热潮。


此外,在出版结构方面,少儿图书在过去5年里仍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总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出版少儿读物30966种(初版19396种);2013年为32400种(初版19968种);2014年为32712种(初版19896种);2015年为36633种(初版22114种);2016年为43639种(初版25422种),较2012年增长了40.93%。2016年,《平凡的世界》《曹文轩纯美小说·草房子》等8种本土原创文学、少儿类图书当年累计印数均超过100万册。虽然少儿出版已成为图书市场上最具活力的板块,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涉足其中,但少儿出版人始终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好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民阅读成果显著,实体书店再迎春天


2012年11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历史性地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此后,全民阅读热逐年升温,日渐成为发展文化民生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来,中共中央对全民阅读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全面推进,《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被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对于改善阅读条件和环境、保障民众的阅读需求意义重大。201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此外,中央还多次下发文件,从文化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等角度对全民阅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11月首次全国全民阅读工作会在北京召开。2016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对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落实和推动全民阅读,总局还重点打造了一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如创办了“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电视晚会、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活动和“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等;并通过组织实施覆盖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和城乡阅报栏(屏)工程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推全民阅读走进家庭、社区、学校、军营、机关、企业、农村(“七进”活动),尤其注重服务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阅读。此外,各省市也都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全民阅读品牌,如“书香江苏”“书香上海”“书香荆楚”“深圳读书月”等。5年来,大众阅读活动参与度越来越高。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5年来,我国成年国民阅读率持续上升。


除地方书展点燃全民阅读热情外,包括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BIBF”)、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海书展等在内的国内各大知名书展,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也持续为全民阅读助力。如以零售为主要功能的上海书展,致力于让阅读走进大众生活,近5年来,上海书展规模不断扩大,助力上海全民阅读从由上而下推动逐渐转变为市场和大众自发自觉的行为。


而与阅读息息相关的实体书店则在过去5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2年前,实体书店呈现出明显的发展颓势,如“光合作用”等一大批知名地标性书店相继倒下,一线城市的实体书店业绩持续下滑,大多数新华书店依托教材教辅的支撑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势头。2013年开始,新华书店不再满足于做单纯的“书店”,上海、湖北、山东等地的多家新华书店开始探索转型路径,努力建设大型文化Mall的同时,开始着力改造原有书店,以书为核心打造混合多元的文化空间,为书店增加更多的“内涵”,而这也成为日后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同时,上海钟书阁、大众书局女性书店、南京先锋等一系列独具特色、定位精准的“小而美书店”逆势而出,拉开了实体书店回暖的大幕。


面对实体书店的艰难处境,中央和总局的扶持力度也逐年加强。2013年,中央财政首次给予实体书店9000万元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转型资金扶持,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宣布5年内施行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等政策;总局取消了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单位的行政审批,进一步提升了出版物市场的开放性,为实体书店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2016年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也为助力实体书店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借助政策红利,实体书店逐渐进入了更新换代的复苏期,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主的大型书城和特色中小型实体书店共同繁荣的局面。西西弗、钟书阁、字里行间等民营品牌快速崛起,大型书城销售增长逐渐加快,越来越多定位准确、形式多样的社区书店、校园书店、机场书店等相继开业,实体书店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与此同时,走过了5年复苏期的实体书店依然不能“安枕无忧”,购书群体大幅缩减、盗版现象屡禁不绝、特色书店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仍是实体书店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



互联网激发新活力,融合发展成大势所趋


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一个逐渐完善和融合的过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终端,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在冲击传统出版业的同时,也激发了传统出版改革创新和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起,传统出版数字化迈进了2.0时代,即内容制作升级换代,以教育出版机构为代表的出版数字化开始向服务化转型,儿童数字出版从产品生产转向产业化实践。2013年,数字出版开始向理性和成熟的方向发展,6月,总局公布了首批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单位名单,70家入选单位均是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领跑者;MPR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二维码、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始在出版业得到实际应用。新旧媒介开始加剧融合,3月原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撤并成立总局,也体现了新旧媒体全面发展、深度融合的大趋势。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依循;2015年,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经从统一思想认识步入实质性建设的新阶段。此外,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模式日渐清晰。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9亿元,比2012年的1935.3亿元增长了195.6%,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7.9%,增长速度与增长贡献在新闻出版各产业类别中均位居第一,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


融合发展源自媒介变革,而媒体发展的基础是用户连接。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彻底普及,带来了“社交+内容”的混合社会化阅读模式,也为自媒体和粉丝经济等打开了新的通路。2013年,罗振宇打造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6小时收获了160万元的“微信平台会员费”,让不少传统出版人和媒体人充分认识到了自媒体的无限可能。利用粉丝群体,依靠口碑传播成为新的图书营销策略,互联网思维、自媒体、粉丝经济、电商等逐渐成为行业热词。此后,越来越多传统出版人开始接受并尝试利用新媒介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近两年,依托粉丝经济的社群营销成为出版业赢得市场的关键途径之一,短时间内,涌现出了如“大V店“一条”“小小包麻麻”“未读”等社群电商和自媒体,促进了图书营销新一轮升级。


在信息化浪潮下,近5年来,“出版+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信息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2013年,政府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领域政策,数字教育进入预热阶段,开始向移动化、碎片化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识学习、教育类App、微课堂等形式逐渐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2014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淘宝同学、猿题库先后达成合作,出版与教育的连接日趋紧密。2016年,在线教育、翻转课堂、MOOCs、SPOCs、数字教材、电子书包、微课等教学教育的服务模式与产品不断涌现,传统教育出版机构转型升级日渐深入。在政策引导和项目带动下,教育出版机构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培训等方面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一起作业网、学科网等新兴互联网教育公司正在快速成长与发展。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近两年来,有声读物和听书平台异军突起,成为数字阅读新的增长点。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有声读物市场增长48%,达到了29.1亿元;国内已先后出现200多个带有听书功能的移动平台,且有声平台纷纷加强与出版机构的合作,加大在有声书领域的布局,有声读物有望成为知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而2015-2017年间,IP市场在快速进入爆发期之后又慢慢归于理性。市场逐渐对IP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推动IP优胜劣汰具有重要的意义。IP热潮让整个文化产业都认识到版权运营的重要性,多元化、深入型的IP全产业链即将构成。如今,出版业对于IP的选择与运作越发慎重,普遍会从内容质量、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考量。


市场日渐多元化,深化改革永不止步


在十八大召开前后,出版机构的转企改制工作已接近尾声,经历了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直面市场的出版业普遍开始完善机构,调整方向,继续深化改革。5年来,整个出版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应对风险能力也明显增强。


2013-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从产品运营、品牌运营发展到资本运营成为各大出版集团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因此,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成为出版传媒集团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5年来,或兼并重组,或自我裂变,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浙江教育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集团、人民法院出版集团等分别成立。


同时,上市融资也成为许多出版集团做大做强的阶段性目标之一。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共有11家,在资本市场中,规模中等偏下,成长性良好。5年来,出版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2015年,中文在线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城市传媒借壳青岛碱业成功上市,读者传媒在上交所上市,世纪天鸿、蓝狮子等多家民营图书策划公司先后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交易系统挂牌;2016年,南方传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新华文轩回归A股,成为我国首家A+H两地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截至2017年9月15日,中国科传、中国出版和新经典先后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出版业上市公司增至18家,各上市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出和利润持续增长,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且主业挺拔,出版、发行、印刷业务继续保持核心主业地位。


作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书业的社会和产业地位在过去5年里日益得到广泛认同。2012年,在出版发行企业中,民营书业营业收入占比65.9%,十八大前后,在出版机构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的背景下,与新兴出版发行集团合作成为民营书业便捷发展的有效途径。北教控股、五洲传媒、北舟文化、中南博集天卷、凤凰联动等新公司的成立,都代表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融合趋势。2014年起,为顺应国家提出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倡议,越来越多的国有出版企业与民营企业联合,焕发新的活力。如,天舟文化并购北京神奇时代网络有限公司;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合作;中文传媒与山东天成书业合作,皖新传媒收购蓝狮子股份,人民文学出版社并购上海九久读书人等。到2017年新经典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书业最具传奇色彩的民营图书策划公司之一,不可否认,民营图书策划公司以其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市场反应等优势,已成为中国出版业增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聚焦“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注入国际化基因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闻出版业的重大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被作为我国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我国版权引进品种数与输出品种数比例为1.9︰1,共输出版权9365种,“中国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瞩目,项目带动成效初现,出版“走出去”在政策、渠道、品牌和数字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基本形成了“覆盖广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国际传播格局。此后,版贸逆差逐年缩小,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和形态结构不断优化,数字出版物出口占出版物出口比重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1133种,较2012年增长18.88%;其中,输出出版物版权9811种,增长25.28%,其中数字出版物出口3055.3万美元,增长39.42%,占全部出口金额的27.7%。同时,在国家政策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下,中国出版“走出去”内涵和外延日渐丰富,逐渐从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发展为资本“走出去”,不少出版机构都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在海外设立了分支机构,更有实力雄厚者直接收购海外出版机构,为自己注入国际化基因,如2014年,凤凰传媒以8500万美元收购美国童书生产商PIL及其相关产业;2015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收购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2014年和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先后完成了对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Images公司)和英国ACC出版集团的收购。中国出版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出版企业多年来持续亮相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博洛尼亚童书展等各大国际书展,并多次以主宾国形式开展版贸洽谈、专题研讨、作家交流等活动。如2014年首次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贝尔格莱德书展担任主宾国,在第16届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书展担任主宾国等。在此期间,全球知名的BIBF始终坚守“把世界优秀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促进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增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扩大中外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发展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宗旨,规模已跃升为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全球第二大书展。


此外,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加强周边国家外交,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也为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总局于2014年底启动、2015年全面实施“丝路书香工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对出版企业“走出去”提供扶持。因此,5年来,伴随着政策引导和环境变化,出版机构“走出去”的目标市场较为明显地从欧美等传统版权输出重点市场向“一带一路”国家拓展,出版“走出去”的产业布局发生了战略性转变。


撰稿:赵冰

微信ID:ty_binger


相关阅读

凤凰出版:“出版巨头”做大品牌三步走

资本运作,五年助推和见证中国出版发展壮

涨知识│做数字出版该如何选技术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