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卫东:你死你的,我跳(唱)(过)(…)我的——话说过不去的第四道坎
按照刻好的模子长,那是月饼;能活成自己最舒服的样子,还不妨碍别人,这才是人的生活。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悲观则可能代表着思考的深度。
9月28日,广西罗城第六届群文广场舞大赛举办过程中发生一件意外事件,一名老年参赛者在舞台上表演途中突然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让人惊讶的是,老人倒地后,同台演出的舞伴没有一人在第一时间停下来,而是一边看着一边继续跳着。有一位甚至跨过倒地老人的身体,站在了前面。
这只是一场娱乐活动啊,舞蹈规定动作居然比同伴倒下更重要,这帮老人啊,白活一世。
更让人遗憾的是,这种事并非绝无仅有。
有一则视频,一群红领巾在老师指挥下高唱着红色歌曲“我们是……”,后排一男生突然倒下。
视频中出现一个从观众席中发出的一个声音,很平静:“……晕倒了!”台上,歌声依然嘹亮。周围被打乱了站位的几个学生看了看倒下的男生,很快又镇定地站回了原位。
还有一个视频:镜头中间是一块写有景点名字的大石头,左右两边陆续有游客上前拍照。镜头后方,左右两边,各有一人倒卧在地。
看到这样的视频,再想想那些被撞倒在地无人上前救护的受害者,就一点不用惊讶了。
看到同学、同伴倒地不起,大家都”临危不惧“,继续歌之、舞之,我们又怎么好意思指责陌生人见死不救,他们拍他们的,走他们的,不奇怪。
连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医院都拒绝收治没钱的病人。哪怕已经治到一半,依然会毫不留情赶出门去啊。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面对死亡竟然如此淡定了?
这真是看透了生死,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个人以为,不过还是后者。不顾他人生死,并非自己选择了向死而生。
从来没有向死而生
一直都是苟且地活
世间最公平事情的可能只有死亡了,因为死亡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归宿,谁都免不了。
可是国人一直以来不愿意谈死亡。
孔子一句“不知生,焉知死”,不仅给了后人自己停止思考死亡的借口,也给了他们阻止别人追问死亡的理由。
直到现在,各影视基地的群演,演死人躺地上的,活轻松,却能比别的群演多拿个十块、二十的红包,因为晦气。
不谈死,苟且活,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模板。
近代以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演)化论思想对国人的影响很大。
不是这个理论多么正确,而是它几乎完美地对接了“好死不如赖活”的传统,让这句民间俗话变得光洁顺滑,陡然间穿上了一件科学的外衣。
活着,就可能有一切;
然,貌似勇敢地活下去,慢慢就变成了窝窝囊囊地过一生。
“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最后,真的活成了一条狗。
活成狗又怎样,许多人是不会为此羞愧的。他们说,狗也有尊严,你不要歧视狗。
还有人会郑重地告诉你:“狗,象征着忠诚。活成了狗,这叫成熟,这是责任。人不能太自私,要顾到家,要想着国,为了国,为了家,活成狗是一种荣耀!”
明明都是人,非要变身为狗护卫自己的家和国。这样的家和国,会有怎样的荣耀,我很好奇。
修为稍差一点的人,说不出上面这样的文明话语,但他们一样振振有词:“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你看看周围,谁不活得像条狗?!”
不得不说,中国式生存,就是耗尽心力、穷尽智慧,只为眼前的苟且!
因为看多了苟且,于是很欣赏《亮剑》里赵刚回答冯楠的一句话:反抗,或者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赵刚,既是老熟人了,我想问个问题。”
“请讲。”
“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
“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
“说得真好,尤其是提到人的自由与尊严,看来,你首先是赵刚,然后才是共产党员。那么请你再告诉我,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
“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冯楠,你要说什么?”
“我想任何一种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社会实验去证明,如果这种理论出现偏差,而社会实验已经展开,你考虑过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
“老实说,想过,但没有结论,因为任何社会变革和社会实验都要付出代价,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什么都不做,我们共产党愿意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去创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不但要完善这个社会制度,也要完善我们自身和理论,尽量少付出代价,我现在做的,就是为这些。冯楠,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哦,暂时没有了,不过……将来要问的肯定不少,不知我有没有机会再向你请教?”
“当然,咱们有的是时间共同探讨,赵刚求之不得。”
两人静静地注视着对方,谁也不说话了。
赵刚这样的人,永远是少数。
生存第一、趋利避害,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这个本能,力量相当强大。
直面死亡,追问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是人之为人的关键点。
但在这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直都是少数人的选择。好死不如赖活,才是更多人的信念。当然,他们对外的说辞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许多人不愿意向死而生,以为用“只要我过得比你好”就可以完成从野蛮到文明的跨越。
这种人,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出卖别人来换取自己生存的机会。披着羊皮的狼只是一个比方,长成人形的野兽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不知生,焉知死”,这个借口已经被用了几千年。一个民族,如果从不认真考虑死的问题,那他们必将活得毫无尊严。
这,不是预测,而是观察。
2
向死而生,直面现实
拒绝“负能量”只会让你变得猥琐
很多次被质疑:你为什么总是传播负能量?你为什么看不到进步与光明?
还有些人振振有词地提醒:你能改变现状吗?没办法的,不会有改变的。
上帝都得制造一场大洪水淹死那些没救的人,我能改变什么?
我无力改变社会,但也不想闭上自己眼睛和嘴巴!
如果活着连句话都懒得说、连句话都不敢说,那还活什么劲?!
难道就让丧尽天良的事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一代又一代相传?
总是有人问:那你说怎么办?
问我有人打他,该怎么办?我就不理解了!
一个成年人了,被人打了既不敢还手,还不懂逃跑?这个家族是怎么进化到今天的,我想不通!
一个人,要遭遇了什么才会变得如此没有血性,如此懦弱,如此愚蠢。
愚蠢到丧失了自保的本能,不敢反抗,甚至不敢逃跑,可这还不是更坏的结果。
更坏的结果是:传播愚蠢。
刚刚还在痛哭流涕、悲痛欲绝,转过头就对蠢蠢欲动的人说:没办法的!
这也不是最坏的结果。
最坏的结果是:将愚蠢发展到邪恶。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
很多人没有反抗强敌的勇气,但决不缺少阻止别人抗击的智慧和果断。
再比如,……,……,……,……
……,……,……,……,……
这已经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文化,根深蒂固,极难改变。
奴性培养从娃娃抓起
当年在学校时,有学生问我:一人一票好像也没什么用啊,我就一票,能改变什么?
我反问学生:如果你的一票就能决定全局,就能扭转乾坤,那还是一人一票吗?,
尊重自己微不足道的权利,发挥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姿态。
3
不能向死而生的人
一辈子都在活给别人看
大学毕业到学校任教,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校长就一再强调:“绝对不能出事情!”
当时年轻气盛,一听就不乐意了,校长怎么能说出这种不讲理的话,谁能绝对避免意外的发生呢。要是能避免,也就没有“意外”这一说了嘛。
后来发现,校长这么讲本来就不是为了跟大家讲道理,只是表明一下自己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的态度。
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表个态,这是惯例。
再后来发现,我们一直就生活在这种表态文化中。
学生开学初的学习计划,犯了错之后的保证书,有些单位每年都有的“我向学校(公司)献一计”,大街小巷不断更新的各种标语,小区里每年张贴的不同横幅……都可以理解为表态文化。
做不做得到谁真在乎啊,但你必须按照要求或写、或贴。
表态,这里是认真的。
对规则、对任务、对管理……对任何事情,内心认同不认同没关系,态度上保持一致就可以了,检查时能够过关就可以了。
事情最后有没有做成不是特别重要,但做事的姿态一定要优美,要让领导看到、让领导心里舒服。所谓的“高调做事”,其实是“做事的态度一定高调”啊。
很多家长、老师、领导生气时的口头禅是:“你这是什么态度?”
意思是,事情办砸了无所谓,但你一定要有个谦卑、顺从的态度。说白了,要给足我面子,“我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嘛。
和坤为什么招乾隆喜欢?因为他能够揣摩圣上心思,博圣上开心,态度好。
替皇帝做事的人很多,但能让皇上开心的并不多。办事能力强,比不过对领导的态度好。能力太强,领导会担心,甚至会害怕,怕你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不少女明星、女企业家被渣男骗财骗色,原因是这些渣男在女强人面前态度很好,让女强人们很开心,让她们觉得自己是个老实忠厚能够托付终身的人,然后心甘情愿奉献。
所以,这里忠孝文化十分强大,举国上下,总是强调于国要忠,于官要从,于家要孝,决不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
谁个人能力强,表现突出,周围人的评价一般就两个字:逞能。个人即使做出再大成绩,那也一定是“党国栽培,个人表现”。没有国家,没有集体,个人什么都不是。在这里,做人首先要学会表态,学会站队,要抱团发展。
有人开玩笑说:“墙是千万砖,有墙才有砖。”如此简单荒唐的道理,许多人就是一辈子都想不明白。无他,一生下来就被戴上了面具,人人戴着面具,绝大多数人就会以为面具是天生的,表态是自然的。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在乎中秋节吃不吃月饼了,但很重视送月饼这件事。不论是自己送别人,还是别人送自己,这个姿态一定要做足。
前些年,经常能够听到月饼转了一圈回到自己手里的故事。这几年,“月饼券”正经八百成为一种经济现象。
往好里说,这是“礼轻情义重”,中国文化有温度。实质里,是在温情中丧失自我,丧失理性。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许多人做事之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件事该不该做,自己有没有能力做,而是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别人会说什么。
“要被别人说的”,这个后果是许多人不愿意承受的,至于这件事是不是违规、违法,倒不是最关键。
很多人进城打工,挣了一些钱,第一件事情是回老家盖房子。即使一家人已经不可能再回乡下住,那房子也得盖,不然“要被别人说的”。人言可畏,不一定是自己真的听到了什么,而是想到那些话,就怕得不行了。
弱者最后的努力一般是两招,一是“我给你跪下了”,二是“我死给你看”。事情到这一步的应该不算太多,但“活在别人的目光里”可以说是国人生活的常态。
很多人基本上一辈子都是为别人活的,不只是为自己的亲人活,还为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而活。自己心里再憋屈都能忍,就怕被别人说一句闲话。
曾对朋友说:“你这么在乎别人怎么说你,人家是能保证给你加工资,还是能保证你孩子上大学?有人背后嚼舌头怎么了,你就从来不在背后说别人?”
很欣赏一首歌里唱的:“鄙视我的人那么多,你算老几!”
还有一句:“我就喜欢看到你看不惯我却又干不掉我的这个样子。”
有多少人,内心里有自己的标准?
都按照刻好的模子长,那是月饼;都能活成自己最舒服的样子,还不妨碍别人,这才是人的生活。
4
向死而生,活出真我
人生之路首先是想出来的
害怕死亡,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反应,也属于人性。
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教育自由谈:一个关注
精神成长的个人公众号个人微信:maow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