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的连接》是继《幸福景观》出版五年后的一本关于景观边界探索的作品集。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与城市公共空间和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现代景观设计,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这个时期,景观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客体,一种城市空间的填充,更多的是履行和扮演了建筑物之间的缓冲和建筑的基地角色与背景。
但是,当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的后城市化时代,设计真正的魅力也许不再是功能和逻辑,而是为生活平添一份独特的幸福感,而能够带来这种幸福感的物质因素大多与景观设计息息相关。
景观可以与艺术、与自然、与情感等多方面产生连接,让空间不仅是满足功能需求的物质客体,而是可触摸的,有温度的,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本书正是通过对景观的价值和学科未来的思考,通过实践案例,去探索景观的边界以及景观的连接。本书从“城市再生与美好生活的连接”、“社区营造与日常生活的连接”、“乡村与未来生活方式的连接”、 “传统文化审美和当代美学的连接”、“品牌与生活场景的连接”、“公共艺术与游戏地景的连接”、“未来教育与学习场景的连接”这七个方面通过实践去探索景观与这七个方面的关联。
以再生与公共意识启动城市更新
Start urban renewal with regener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中国的城市经过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几乎已经临近饱和,未来的城市发展很难再通过大拆大改来改善城市环境,建设新的城市建筑和景观。而以往的快速发展模式下的城市更新因为资本与利益的诉求,一味追求更新,更换面貌,而导致在地方文化上出现了断裂。而当城市更新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时,也逐渐转变为“城市再生”,也逐渐从纯粹的物质空间下的建筑学和景观规划问题的思考转向了社会学意义层面上的思考,把城市再生作为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或者消费方式,推动城市方方面面的发展。16号星球是利用杭州纺织机械厂其中一幢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安道总部,这里不仅是将老厂房单纯的翻新,而是将其打造成了一个集城市雨林、蘑菇乐园、咖啡简餐、自然博物馆、艺术展厅、书吧、手作区、木工房、文创销售、发布厅、种植花园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空间。16号星球也不仅是安道的总部,同时也兼具社交,承办车展、时装秀、艺术秀等活动,促进新型活力的产生。除本书列举的改造案例之外,这样的旧厂改造是每一个城市都会面临的必经之路。每座城市都会不可避免地老去,无论这座城市曾经多么的繁华。就像那些烙着工业印记的老厂房,它们见证过城市发展的高光时刻,却也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沉寂,但人们对于过去的文明,总是不忍舍去。于是,几经沉浮,在城市的唏嘘中,那些带着时光印记与历史痕迹的老街、旧巷、破厂房也通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以新的风貌延续着当地的城市记忆。而改造的实践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大多仅进行表皮的换新、单纯的物理空间下的建筑及景观改造并不能让场地焕发新的活力,反而会变得更加鸡肋。既丧失了使用功能,也不能够融入当下的生活方式。由单纯的建筑及景观规划问题向社会学意义层面上的思考,把城市再生作与当下的生活方式、审美特征、消费方式相融合,融入居民的日常中,而这样的组合重新碰撞出新的火花,重塑日常生活之美。或者通俗一些讲:城市重新复苏,繁华再度归来,文明仍在故土。西安的三五一一无疑是在这类城市更新项目中出圈了,三五一一以“微更新、轻改造”为主导理念,在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项目超大厂房、超高挑高、超低密度的空间特色,并最小限度改造改观及室内空间。通过结构调整,改善了空间采光、空气流通、优化了空间流线,并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场地的大树,形成记忆特征。最终,在丰富的工业遗迹肌理中,园区保留了原有记忆和情感的基础,融入当代的技术、功能和诉求,重新活化老厂房,塑造了的全新公共空间,让这里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项目让树木和建筑本身融为一体,形成新景观,带来一些新意而叁伍壹壹作为老厂房改造的项目能够出圈,不是单纯地与文化艺术挂钩,而是更多地贴近社区生活。而是把这些日常生活的场景全部“打包”回来,并赋以新设计、新形式,让年轻一代也能感受“美好的市井烟火气”除了有接地气的一面,园区也有高大上、年轻化的一面。随处可见的简笔画、撞色色块、网络热词等元素,强调了园区的受众不仅是周边社区居民,还有广大的年轻人。三五一一园区不单是对“花”和“鱼”的相关产业链进行文创升级,更多是为“业余时间”的生活美学提供优质场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这,也是叁伍壹壹项目在众多老厂房更新改造项目中出圈的理由。对三五一一的改造理解,也是对于本书中“城市再生与美好生活的连接”这个理念的再次思考。设计不单单是玩转表皮的形式与材质,更好的设计更应该是与生活的互动并且通过创新的理念去串联产业、新的消费等引领着城市的发展。The state of happiness is the most beautiful everyday景观不仅拥有具体的物理空间形态--建成的社区、广场、街道等,还包括场所中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比如行走、闲聊或者停驻。而虚拟化的移动互联网、地产标准化后的空间同质化、成本压力下设计也逐渐变得单调。这一系列的内因外因,很大程度上瓦解了设计对实体空间的关注,以及人民对生活空间的更多需求,城市的公共空间变得沉寂,社区的交流变得匮乏。如何让实体空间变得更有魅力,能够激发场地活力,让人与场地之间构筑起和谐的连接,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挖掘的。石家庄的融创中心项目,社区中的一个小的读书空间,在这里读书,和阳光清风一起,樱花的花瓣飘落在书页上,紫藤的清香,叶影的斑驳以及枝头的小鸟一起陪伴你的读书时光,周末的午后在这里待上一下午应该都是一场美妙的体验。当我们更加关注人的身体以及精神多层面的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设计会变得更加有意义,社区的环境也会更加美好,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万科的“活力星球”计划,通过亲子活动的场景设计,开发更适合全龄人群一起游戏的器械,将传统社区单一的儿童活动场地转变为年轻人运动、老人健身、亲子互动为一体的社区活力中心,让这里成为一处能为居民带来欢乐和多重体验的场所,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回归社区。▍设置不同座位盖高度,家长和孩子可以平视,增加亲子参与性
▍水车可以让多个孩子一起游戏,强调孩子的互动和协作
龙湖春江悦茗,尝试脱离了地产风格的禁锢,单纯的去创造一处让人觉得欢乐和自由的场所。让设计回归到生活的本质。社区围绕活动草坪展开一一系列的社区运动场,如儿童游戏、复合运动、跑步、老人健身等。这个项目也传递出了设计本质就是生活,围绕生活的本身去做设计,才能催化社区的幸福感。New value of rural culture travel如何挖掘乡村的文化与生产的价值,让乡村的自然、生态、生产和习俗成为一种美好的消费体验,从而探索出一条通过文旅而引发的乡村价值回归与振兴的道路。嘉兴的喜悦农场是将一处闲置的农业玻璃大棚改造为一处田园综合体,将原有的单一种植空间转变为集农产品的展示、销售;试吃体验以及地方文化展示、表演、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田园综合体;后期也通过举办农产品发布会、文化节等形式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融合。Cultural intention of inheritance当下在文化自信和回归传统的热潮中,我们如何去实现当下美学与传统文化审美的连接?万科桂语东方未拘泥于传统的符号与形式,而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作出对山水人文、自然哲学的思考与表达。景观表达打破了传统的“中国风”的造园手法,而是诠释着江南烟雨的生活美学,纯粹的几何形制之中,白墙、青瓦、黑砂、翠绿四个元素诠释的江南文化犹如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带着恬静、舒适、淡雅走来。社区是承载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作为最需要艺术介入的场所就是社区儿童活动场所,但是传统的儿童活动场地都是标准化的成品器械所堆砌,并未能让孩子们展开对色彩、构型等关于美学的想象。将装置艺术与游戏场地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接受关于自然、艺术和想象力的启蒙。运用现代装置结合场景,构成一种虚幻的场景,带给人们与诗意自然,还有与自己的心境相栖相伴的感觉。如360度的月亮装置与水下的星星灯,形成众星捧月的场景。Learning community Space for future-oriented education在过去的十年里,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正在全面开启自我革新:开始以学生自我为导向,以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所以在新型学习社区中,空间是围绕人的活动和互动模式来进行的,以支持更好的学习体验。品牌IP化,就是让品牌不再“端着”,而是去亲近客户,更好地培养与客户之间的情感。“IP”时代的品牌思维,是以体验为核心,它让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与客户建立连接,传递品牌全新价值和情感。《景观的连接》这本书,融入了安道设计十年的项目积累,让景观从单一的物质空间中跳脱出来,探索了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何产生连接?我个人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把景观的思维打开,不拘泥了单一的做景观这样一个物质空间,而是和艺术和人的参与性、精神等进行联动 ,发挥更大的价值,而在于以往的项目实践以及项目关注来说,都是零散的关联,没有系统性的思考过、梳理过我们在做这种类似项目时思考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本书对各种类型进行了总结,让思维具有了一定的框架,在遇到同类项目时该往什么方面去思考、去延展。最后,景观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东西都有所联系,因此我们的设计也应该是串联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未来的景观有可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让景观变得更加有意思,更加贴近日常生活。通过阅读深受启发,特此感谢。也将这样的好书推荐给大家,以期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