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一) Gregory BRACKEN: Chinese Design with Western eyes | 直播回顾
2022年3月24日下午4点半,空间+景象设计工作坊(Space +Jingxiang Design Workshop)邀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Gregory Bracken副教授做第一场公开学术报告,题为“Chinese Design with Western Eyes”。报告分为两部分,并围绕报告主题展开研讨。
主讲嘉宾:Gregory BRACKEN
格雷戈里•布拉肯博士 (Gregory BRACKEN) ,1968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空间规划与策略副教授。2009年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筑技术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思考上海:社会主义城邦的福柯视野”。在亚洲生活和工作多年,主要研究东亚国际性城市亚,如上海、香港、新加坡等。
第一部分:有关生活的空间设计
关键词:生活方式 & 空间设计 | Life Style & Spatial Design
以上海的里弄空间为例,表明城市中的人文环境让人们得到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从城市文化而生出来的标志性印象(Iconic Image),让我们的城市空间、生活空间能够被识别,而今天的城市空间改造建设在更新迭代过程中趋于同质化,丢失了这些空间印象。
过去的场地拥有时代的记忆,具备塑造城市标志景象的潜力。但在设计者进行服务于未来的设计实践时,常常生成与场地使用者“居民”的生活方式不能共通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不能仅仅关注“设计”,而应着眼于居住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时刻注意建筑与户外空间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对于居民而言,过去的空间也许狭小陈旧且不完善,比如上海的弄堂。但如此空间,置于生活尺度中却更加真实、和谐,更加贴近人性,也更令人留恋。
在设计之初我们需要对于场地中各类群体更加细致的观察与追踪,真正深入的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这样做出的设计才是有温度的,合适的。我们应当“珍存过去,让空间在未来继续生长(Preserve the past, let the life continue in the future.)”
(图片来源:Gregory Bracken演讲幻灯片)
推荐图书:
《上海里弄房》
《The Shanghai Alleyway House》By Gregory Bracken
简介: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里弄房,是中国传统庭院住宅和西方排屋的混合体。作为上海独有的房屋类型,里弄房模糊了公共和私人生活空间的界限,创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社区生活。然而,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给里弄房带来了破坏。 里弄房是被老上海人称为“家”的地方。本书试图从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去理解里弄房,并探讨里弄房的未来。在本书中,读者能看到里弄房的历史、中国城市的历史、里弄房的不同类型。里弄房给上海还带来一种特殊副产品,这就是对文学和电影的影响。作者用专门的章节对张爱玲、王安忆、张艺谋和石黑一雄作品中描述的里弄房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寻找属于中国城市的话语
关键词:从差异中理解 | Understanding through Difference
Bracken教授在第二部分为我们介绍了一本书,《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ity》。书中从中西方在城市空间设计的差异追溯到产生差异的哲思根源。比如书中提到古代中国传统内向型空间与西方传统外向型空间的差异,是源自中西方基于社会关系、文化语言的哲思。
古代中国传统内向型空间
西方传统外向型空间
(图片来源:Gregory Bracken 演讲幻灯片)
西方的文化是外向的,传达一种生机的力量,诸如在公共空间中的雄辩甚至于罗马竞技场的决斗,而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同样充满生机的含蓄的力量,如孔夫子在室内空间为诸弟子讲学,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深谙“礼之用,和为贵”。中西方文化深处的不同影响着各自的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逻辑。
(图片来源:Gregory Bracken演讲幻灯片)
如同书在简介中说的那样,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差异,从差异中更好地去理解中国文化之下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国传统习俗从来不是发展变革的障碍,它是能够成为适应全新环境的、有效的、体现传统的策略。
推荐图书: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ity》By Li Shiqiao
简介:解读当代中国城市。Li Shiqiao提出关于中国城市和城市化动态的新理论,追溯了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和当前城市组织之间的时间脉络,揭示了其隐藏的连续性的。古老的文化传统、习俗不仅没有阻碍城市更新发展,反而需要古为今用提出适于当代的适宜性策略与方法。
讨论
结合第一部分主题,讨论关注邻里关系的创造(Neighborhood Construction),老师们希望引发学生们对工作坊两处设计场地的思考。Bracken教授从空间与生活的关系切入,认为观察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范畴的活动、状态,甚至是收集他们的生活之于空间的足迹(footprint)将有助于理解场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常海青老师从文化差异角度切入,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更深入理解自身的契机,对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很有启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晶懋老师认为在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那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承载时代记忆的老城区户外环境,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们需要去深度发掘其空间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晖老师鼓励学生去再次感受那些承载记忆、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城市空间,从设计的角度与勾勒描绘空间的形态。
就第二部分内容,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co LUB老师提出,设计思维从文化哲思差异切入。他提及西方国家在早期时代环境下的建筑设计,在非西方传统思维下,有时不能传达出一种着眼于未来(look forward)的思考,甚至以那个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建筑立面(facades)展示出来的形象,成为众人认知中的、一个永远滞留在那个年代的、发展至今甚至毫无变化的(刻板)印象。Bracken教授深以为然, 他一直感慨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统哲思的关照,这种关照体现在对历史空间包括遗迹的珍视,古为今用。其结果是生成一种历史语境下、现代空间中的社交“语言”,在人与空间不断地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这些语言不断被提及、运用,并得以持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晖教授补充,身份/环境/时代背景的差异会造成某一认知与实际尺度之间的差异。以时间感知尺度为例,经历二十年不断变化的中国人,在欧洲城市会产生缓慢甚至不变的体验。Bracken老师表示赞同,他以一对父女对同一早期建筑的感知为例,父亲作为一个建筑师,认为此建筑在历史中是“新”的,女儿基于自己认知出发,认为此建筑是旧的,而一位在这里生活多年的爷爷说,这建筑建了很久了,有二十多年。虽然Bracken教授重点在阐释父女俩的实践观,但这位爷爷以空间体验者的角色加入了这一场对话,提出不一样的认识。
Bracken教授提示在座的学生们,即使源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一名好的建筑师/规划师/风景园林师是能够“倾听(Listen)”这个场地使用者的需求、愿景,明白这个场地的设计目标,了解什么是设计师能做的事,好的设计师应当进行一个让使用者获益的空间设计实践。
启示
好的设计师需要善于倾听,聚焦场地之上人的需求
(A good Architect Always Listen)。
关键词:设计的视角 & 生活在空间中的足迹 | Perspectives of Design & Footprint
当你在感受空间时,是否观察过街边小贩、清洁工、民工这些“隐于市”的普通群体,他们的生活什么样的?他们如何解决每天的餐饮,休息,上厕所等问题?他们在怎样的空间进行怎样的活动?他们又是如何和这个空间产生联系的呢?
(图片来源:Gregory Bracken演讲幻灯片)
而现在的城市设计,是把人从外面推到里面,不像弄堂把人从里面强迫转移到外面。我们在大街上走动的时候,因为它的喧闹拥挤,每一个人都想逃离外面的空间,想回到我们的“家”,我们产生归属感的地方。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看本次讲座。
- End -
文字编辑 刘晖 邱雪玮 马一飞
排版编辑 邱雪玮 姚盈羽
审核 刘晖 常海青 王晶懋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一)| 直播回顾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二)| 直播回顾
风景园林专业 生态学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三)| 直播回顾
【视频号推荐】
项目文章没看够?视频凑一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