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将心比心 化解信访群众“千千结”——记抚宁区信访局副局长周劲松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通讯员:杨楠 任艳菲 整理
编辑:张蕊
责编:郭巧

【“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总书记说,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我相信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就一定能把群众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抚宁区信访局副局长周劲松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总是这样说。
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从事信访矛盾调解工作,坚持进百家门、走千里路,把信访工作做到田间地头,一干就是十几年。他曾荣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秦皇岛市“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十佳个人等殊荣,并连续多年被授予嘉奖,4次记三等功。
“都说基层信访工作难,这么多年有没有过畏难情绪?”有人问。“从来没有,反而是越是艰难越向前。”周劲松斩钉截铁地说。
他为啥这么有干劲儿?
“信访工作是一份将心比心的工作,把群众装在心里,站在群众的角度,就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咱是为群众服务的,多为群众考虑,总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周劲松说。
几年前,得知一位老人因工作待遇问题存有心结而常年上访,周劲松主动请缨,与其结成对子,着手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初次家访,老人一腔怨气。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周劲松一面了解记录诉求,一面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两人距离。“后来,我跟老人约定,固定每周三我到他家中通报工作进展。根据老人意愿,我也经常把他约到办公室谈心疏导。”在周劲松细致入微的关怀劝解下,老人终于打开了心结。
考虑到老人独自生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劲松坚持每周去探望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同时,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老人争取到护林员岗位,彻底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把群众的信访事当成自家事,才能走近群众,解决问题。”周劲松凭着一颗火热的心,总能快速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心里,周劲松是为民办事的贴心人。在同事心中,他是“金刚钻”“百事通”,永远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劲头,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有的信访事项不仅跨领域、跨部门,甚至要跨市、跨省,协调处理极其复杂。曾经有一位群众的诉求涉及广州、湖南等地,信访干部处理时要面临熟悉当地环境、协调相关部门、围绕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做工作等诸多困难,可周劲松二话没说,主动接下了任务。凭着不怕苦的劲头和多年工作经验,他最终推动信访事项得到圆满解决。
周劲松有干劲儿、善思考是单位里公认的。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他这里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接待一起涉及绿化工程拖欠工人工资的事件中,周劲松积极协调、及时调度,让工人们在春节前成功拿到了薪酬。
能够如此快速解决问题,得益于周劲松积极推动全区实施分类对口接访接待机制。“我们在区群众工作中心建立普通信访事项、涉法涉诉案件和反映干部问题纪委接待三个窗口,让领导接访更直接、部门处置更专业、解决问题更快捷,真正打通了为访民维权、释惑‘最后一公里’。”周劲松说。
服务好群众,把信访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儿上。周劲松还投身于全区信访规范化建设,在全省首推“七级包联”会商化解措施,通过区级领导、乡镇、村(居)自上而下层层包联,逐级化解信访案件,几年间消减了一大批老案、积案;创新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民情说事儿室”,开通了服务专线,拓宽了调处矛盾纠纷的新路径,目前多个渠道每周可成功调处化解一般矛盾5至10件,源头治理效果显著提升。
多年来,周劲松始终在信访矛盾调处的路上奋力前行,截至目前,已累计接访5000余人次,调处信访事项近千件,经他调处的案件无一发生极端访情和群体性事件。
“接下来,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荣誉作为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鞭策和持续奋进的动力,坚守好基层信访矛盾化解的第一道岗。”周劲松说。

编审:李庆伟

监审:周岩 赵明

终审:朱志勇 费依冰

大家都在看↓↓

动力满满!百余民营企业家相聚侨商大厦‍‍

让家乡美食“落地生花”

导游竞赛迎“五一”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王曦主持并讲话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秦皇岛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