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多国课程专家共聚第17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共话课程的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23-01-10


课程如何满足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如何把握当前从分化到统整的课程发展国际趋势?11月1-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第17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以“多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为主题,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多位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3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丽娃河畔,交流课程整合的理论与经验,分享中国与世界的课程整合故事,共话中国课程改革大计。



开  幕  式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


在11月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辞,表达了对各位来宾的诚挚欢迎,指出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育年轻一代就是在塑造新的未来希望通过这场学术盛宴建构更好的课程整合,履行课程人“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的使命。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Susan Drake代表特邀专家致辞,肯定了课程整合在教育改革潮流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与华东师范大学及课程所合作开展课程研究的愿望以及对此次国际课程论坛上中国课程故事的期待。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Susan Drake代表特邀专家致辞



主 题 报 告


本届论坛特邀11位专家围绕四个主题作大会报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陈霜叶教授、周勇教授、王涛副教授、肖思汉副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




主题一课程整合的应然思考


大会主题报告以回答“课程整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为起点,两位专家围绕综合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内容选择、组织与呈现展开探讨,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课程整合。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Susan Drake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Susan Drake教授运用一种跨学科的课程模式“故事模式”(Story Model),探讨了“综合课程在教育新故事中的位置”这一话题。报告梳理了综合课程的发展历史、现实背景与价值取向,介绍了综合课程实施中从个人到全球层面的不同视角,并饱含期待地展望了在“新的教育故事”中,跨学科课程将是怎样一副面貌。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学院邓宗怡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教育学院的邓宗怡教授则就“21世纪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学科的形成和课程的编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报告从“学校教什么、学什么”发问,考察了学校科目与学术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从课程编制的角度讨论了学校科目的形成,并分享了学科建设的具体案例。邓教授指出,这些问题关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其核心在于21世纪人类技能、思维方式与理解世界能力的发展。



主题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


主题报告的第二部分延续了之前的思考,三位专家集中探讨了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的关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建构、实施与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副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副教授发表了题为“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建构及其辩正”的报告,从课程整合价值溯源的视角反思了核心素养概念的局限性与重构的必要性,揭示出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之间“价值与技术融合、继承与创新一体”的双向建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课程整合的三个取向与三种整合形态。她在报告中强调,课程整合从来不只是一种课程组织技术,更蕴含着对教育的价值追求,通过课程整合培育核心素养必须实现课程整合方式的重构与创新发展。


 台北教育大学周淑卿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台北教育大学周淑卿教授也从通过课程整合培育核心素养出发,介绍了如何将“以少为多”的理念贯穿在“深化学习的跨学科课程实践”中。报告分享了中国台湾地区教师实施与修正课程的过程,分析其对于跨学科课程中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反思。周教授认为,跨学科课程的焦点在于统整与问题探究,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教材内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看似减少了学习内容,实则“以少为多”,深化了学习。


 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罗星凯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在题为“科技核心素养测评与综合理科课程升级发展”的报告中,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罗星凯教授结合其领导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分析了实践层面制约综合课程与跨学科课程的关键问题,以及科技核心素养测评大规模实施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报告还分享了开发基于真实情境的“绿色试题”,依托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活动实施科技核心素养表现性评价的经验。



主题三课程整合的课堂实践


主题报告的第三部分关注课堂层面的课程整合实践,话题涉及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理念与路径,以及课程整合的关键问题。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教育学科Troy Sadler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教育学院科学教育教授Troy Sadler的报告题为“探究社会科学议题作为课程背景的系统方法”。报告以系统的视角探讨了科学教育中基于社会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的教学与学习之间多元的相互关联的维度,界定了基于议题的教学中核心的内容与实践以及所需的支持性因素,同时就进一步探索基于议题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研究方向,为跨学科的科学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吴刚平教授的报告“中美语文课程跨学科整合设计的比较研究”对比了中美两国语文课程跨学科整合设计的理念与路径,揭示了我国语文课程设计的单向整合思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美国英语课程跨学科双向整合的特点与优势,认为其能为我国语文课程整合提供有益借鉴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荣生教授的报告则从“语文课程的层级单位、疆界、维度及古今问题”的角度考察了语文课程整合中的关键问题。报告具体分析了语文课程的“双轨”属性,并对语文课程中内容维度和过程维度的平衡和关联给予了特别关注。王教授还以古典诗文教学为例,指出双轨语文课程的框架下,落到单元这个层级单位、重心放在内容维度上的“文史哲融合”是语文课程整合值得探索的新路向



主题四课程整合的现实意义


主题报告第四部分的三位专家对课程整合的研究视域进行了拓展,分别从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作用等角度考察了课程整合的现实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跳出普通教育内部课程整合的范畴,探问“杜威为何如此看重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通过深度解读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剖析了职业教育成为杜威教育哲学高峰的三大原因,指出杜威所推崇的职业教育以及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是实现其“民主教育”和民主社会的基本乃至“唯一”途径,并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在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部藤江康彦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部藤江康彦教授的报告以“作为教师学习机会的课程整合”为题,从中小学教育连续性的角度审视课程整合,并考察教师在作为课程整合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系统中的能动性。报告指出,在小中一贯制学校的建构中,教师获得了共同的话语,并将其作为文化工具,理解小学与初中间的冲突,理解不同类型学校中的教师和儿童。同时,他们通过对话分享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形成作为实践共同体的学校文化,又将对话作为实践共同体的文化工具来创造实践,在这个循环中获得学习机会


 中国香港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庄欣惠副校长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


中国香港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副校长、课程发展主任庄欣惠发表了题为“课程整合与学生学习发展:前线教师的视角”的报告,介绍了该校在资优教育和自主学习之间寻求平衡,发展校本课程及跨学科学习活动,协助学生掌握各种共通能力的经验。同时,庄校长也分享了中国香港地区学校统整课程的经验,从学校层面、课堂/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分别总结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着手点



技术支持的现场互动创新


在现场问答环节,论坛创新性地采用了线上互动的方式。听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后,所提问题公开显示在屏幕上并进行实时监控,听众之间通过点赞和评论进行互动,主持人根据现场监测数据,选择点赞最多的问题请现场专家作答。这种技术支持的手机提问—现场问答互动,既借助技术提升了大规模会场与主讲人问答沟通的有效性,又为参会嘉宾提供了一次技术支持课堂互动的现实体验。





分  会  场



11月2日上午,三个分会场围绕“课程整合理论与反思”“课程整合的规划、实施与评价”“国际课程整合实践经验分享”继续开讲,课程所吴刚平教授、张薇教授和安桂清副教授担任分会场主持人。30余位课程研究者和全体与会代表们围绕对基于大概念的课程统整设计、美国STEM教育改革中的危机幻象术、课程统整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综合课程中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评估、教师学科身份认同视域下的课程整合实践困境与反思等话题展开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分会场一主持人与报告嘉宾风采



 分会场二主持人与报告嘉宾风采




 分会场三主持人与报告嘉宾风采



圆 桌 论 坛



11月2日下午,国内外特邀专家出席圆桌论坛,与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学者们展开高层次学术对话,探讨“多元视角下的课程整合:中国经验国际化的路径”,副所长陈霜叶教授主持。崔允漷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所坚持的“立足全球视野,分享中国智慧”的学术发展理念、团队在国家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工作,以及本次以“课程整合”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希望实现的三个目标。



随后Susan Drake、邓宗怡、Troy Sadler、藤江康彦等专家围绕STEM教育的要素、“少即是多”的理念、课程整合中学生的身份认同、教师的压力与困境等话题与课程所团队展开深入交流,并通过生动具体的课程整合故事分享了各国开展课程整合的独特经验。与会专家高度肯定了国际课程论坛与圆桌论坛的意义,提出“尽管各国课程改革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但有很多经验是共通的,我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非常期待未来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特 此 感 谢


本届论坛得到了新民晚报、东方教育时报、青年报、第一教育、央广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科学网、SMG上海电台、上海热线等等多家知名媒体的支持。


 部分媒体报道,后续报道欢迎持续关注


课程所微信公众号后续会分享大会报告的全文和报告PPT,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撰稿:王冰如 何薇薇

摄影:刘琪 黎昕 邵兴仁 郑艺璇 王若昕

美编:朱丽婧




———— / END / ————




微信推文精彩回顾 


知名循证教育专家Robert Coe教授来访课程所

分享基于证据的评价方法


重温课程研究的初心!柯政教授在华东师大68周年校庆报告会上分享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与分层


不忘初心20年:崔允漷教授在华东师大68周年校庆报告会上分享中国课程改革故事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