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夜谭:福州梦,姊弟情 --- 卡米儿与保罗兄妹的故事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文字|绿骑士
编辑|渡十娘 Eric.T
卡米儿与保罗
法国克洛代家族的非凡姊弟
保罗是诗与戏剧的一代宗师
以外交官身份在中国留了十五年
将年轻的深情,留在了福州
卡米儿曾是罗丹的学生与情人
天才雕塑家,留下不朽作品
却在疯人院终老
命运真不可测
作者简介:绿骑士,原名陈重馨。广东省台山人,香港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后赴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及于罗浮学院修读美术史。1977年起居于法国。曾于欧亚美加举行个展或群展。著有散文、小说集:《绿骑士之歌》、《棉衣》、《壶底咖啡店》、《深山薄雪草》、《石梦》、《哑筝之醒》,《花都调色板》、《神秘旅程》。诗画集:《悠扬四季》。儿童故事三本。法文诗画集五册。近年致力于诗与画的配合创作。
福州梦. 姊弟情(Camille 和 Paul Claudel)
法国书香游之三
作者:绿骑士
(一)非凡姊弟 亲切童年
「辉尔河上的新镇」(Villeneuve-sur-Fère)在巴黎西北100公里,沿路是平静的田野乡镇农舍。如果不是靠导航,很难找到来这条小村,更难找到教堂后面、原是本堂神甫住宅的那间赭色17世纪两层房子(见上图)。它在园子中安然稳立、外貌平平,与普通中产家庭的大屋毫无分别。
但是,推门进园中,长长的石墙上,一排列着些许照片(见下图),记下了一段段特异的生命波涛。先入眼的是一个俊丽的妙龄女子,是卡米儿·克洛代(Camille Claudel),然后是这条小村以前的风貌与这家人的照像等,最后是年轻英朗的保罗·克洛代(Paul Claudel)。这对非凡姊弟,在这儿出生,一起渡过了相亲相爱的童年和青少年。
我们到逹时,预备成为纪念馆的装修工程仍在进行中。有些工人蹲在地上忙碌着,请我们随便进去看。我们走进空洞的大屋,上到楼上,在几个房间中转转,从大窗俯视那个偌大的后园,只有大树和草地,没有什么修饰。就是在这宁静的气氛中,一个重教养的中上阶层家庭里,保罗开始了写诗,卡米儿开始了雕塑。两人之间紧密地互织着亲情与心灵交往。她启发了弟弟对文学的兴趣。
保罗14岁时前往巴黎升学,与罗曼罗兰和都徳是同学。并将姐姐介绍到他的文艺朋友圈子中。
1884年,20岁的姐姐为16岁的弟弟雕了个头像,题为「年轻的罗马人」。她的手,将他年轻俊朗的容貌鋳进永恒。
保罗深受蓝波的诗影响,写了「金头」第一本剧本,才气已引起注意。18岁那年的圣诞节,深被圣灵感召,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感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沁透了他毕生的作品。
保罗是外交家,1893年,才25岁便随大使团到美国。两年后前赴中国到上海,五年后到福州留了六年,1906至1909年在天津。他在中国度过了近15年的青壮岁月,是当年法国作家在中国留得最久的一位。
年轻的保罗
(二)影子下的才华
卡米儿自幼便流露反叛而固执的个性,才气横溢。她随罗丹学雕塑,而成了他的情人。这段爱恨交织的暴风雨关系前后十年。
提起罗丹,立刻使人想到雄浑的「地狱门」、「卡里的市民」、「巴尔扎克」等等。而我却特别偏爱「Danaïde」(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这座大理石雕像。是一个卷身俯伏的女体,长发倒垂。裸背与发波,像在呼吸着生命气息的微浪。作为模特儿的,就是卡米儿。正如「思絮」、「法国」、「年轻的女战士」、「晨曦」和许多雕像,都是她作模特儿的。青春、美丽,都在大理石中永恒了。
年轻的卡米儿
可是当你站在这些使人震慑得屏息静气的美之前,又怎会想到背后的凄厉呢 ?
罗丹不肯为这个情人而离开妻子,1896年卡米儿与罗丹决绝。同年,著名艺评家莫克(Mathias Morhardt) 发表了对她的极高评价,使她声名大噪,但补偿不了她的精神痛苦。她对罗丹怨恨日深,对四周的世界越加抗拒,把自已关了在阴沈的工作室中,不但创作很少,甚至毁掉了一些作品。她后期罕有创作,而其中有为37歳弟弟而作的铸像,十分前卫,脱离了罗丹的影子。但没有用,「罗丹的学生」这个名号烙了在她额上,是一个掩盖着她的巨大阴影。卡米儿是一朵奇葩,可是罗丹却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大师。她的悲剧,其实像很多艺术家,陷进深浅不同程度、无可自拔的自我燃烧。
她精神崩溃达到了很严重的地步。1913年,父亲一过世,家人与保罗便力主将她关了进精神病院,直到去世。同年,保罗发表了一篇关于姊姊的作品的重要文章。
卡米尔在工作室
(三)福州情
当卡米儿一步步陷下地狱的时侯,保罗的事业一步步蒸蒸日上。在她封闭在工作室及精神病院的漫长岁月间,他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处:1909年离开中国之后,他继续不断出使各地,如南北美洲,日本及欧洲多国。直到1936年,68岁时才停止了外交生涯。1946年被迎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更是如日中天了, 之后在阿尔卑斯山区一个中古堡垒度过晚年,埋头硏究圣经。
他对中国感情深厚,据亲身体验,发表了以中国为题的作品,在当年无疑很罕见,引起了极大注意。他早已看出中国各方面都具有极大潜力,痛斥当时流行的「黄祸」之说,责为无稽之谈。
十八世纪时伏尔泰已对中国神往不已,但没有亲身经历。而保罗早在1909年,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人,便表达出对中国的敬意和亲爱感情。1949年在《费加罗日报》上发表的「中国人之颂」更是一篇才情并茂、深受激赏的文章。与19至20世纪间沵漫欧洲的敌视中国情绪大相径庭。
他对福州的感情更是浓得渗透一生。作品中多次表达出热切梦想再次回到远东:「让我再次踏足福州吧!我多渴望重温旧梦!我感到那儿的事物都在呼唤着我⋯⋯」
福州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之一,当时的法领事馆位于闽江南岸的仓山,石墙古树,幽静怡人。在此居住期间他写了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认识东方」、「诗的艺术」。而在「正午的分界」这部剧作中,他以深埋心中的爱人罗莎丽为女主角。
年轻的保罗
保罗本来有意出家,为修道院所拒而再次踏上外交长途。未能踏进空门,反然深深掉进红尘。在去中国的船上,他遇到了一位波兰女士罗莎丽(Rosalie Vetch),在茫茫大海上一头栽进了惊涛骇浪的初恋,从此刻铭终生。不顾她已婚并有四个孩子。1904年在福州闽江畔写下了「海风中的谬思啊⋯⋯」的激情句子,是著名的「五大颂歌」的首章。她成为了他毕生的谬思。更成为了「中午的分界」和「缎子鞋」的女主角。她公然住在领事馆,四年相恋,当她发现自己懐了孕之后忽然不辞而别。十多年间毫无音讯,后来保罗正式娶妻生子,但对罗莎丽牵肠挂肚。18年后才第一次见到年轻深恋的结晶品女儿露薏丝,对她比对其他子女特别偏爱。
「正午的分界」这故事,主人翁是在中国的欧洲人物,他间接写这段亲身经历的初恋,主题是罪孽以及在宗教中寻救赎,充满了诗意和象征,成为经典剧目,近年在中国多个城市巡回演出。
在福州,保罗寻找自我,主要都是从诗开始,剧本都带诗意。这些作品已蕴含着他对诗最重要的观点和哲学,是后来发展的基石。
他著作极丰,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戏剧的后期代表人物,亦有很多宗教与文学评论,大部分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948年「正午的分界」在巴黎公演,保罗要求在剧场内布满绿色植物,重塑福州的气氛。已经80岁的保罗在台下观剧时,两段梦魂萦绕的年轻深情:福州和罗莎丽,同时从时光的深潭中涌现,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晚年的保罗
(四)寡情或恩义
这对姊弟,同是痴情,但后果迥异。一个被煎熬毁灭,一个将煎熬化成创作。
卡米儿在精神病院中长长的30年间,保罗只探过她12次,使很多人提出疑问,指责他对亲姊姊冷酷无情。但其实他长年在外国,而精神病院又远在南部蒙化飞(Montfavet),那时虽有火车,旅途仍很转折。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不足够的理由。而且那年代的精神病院条件非常恶劣,故也有不少人批评保罗没有向姊姊伸出援手。她孤伶伶地去世时没有一个家人去送殡。其中是非,外人难以明白。
总之,她对弟弟从没怨言。在她逝世前约一个月,他最后一次去探她时,她仍亲昵地唤他做「我的小保罗」。他没可能将姊姊忘怀吧?他常写文章谈论她的雕塑,在日记中也曾表达内疚,真难以估量两人之间的寡情或恩义。
1951年,姊姊去世了八年后,保罗争取到罗丹博物馆为她举辨了一个盛大的回顾展,并为场刊写序,越益肯定她的艺术家地位。不知对她痛苦的大半生作了如何补偿?无从计算。
两姊弟都大名鼎鼎,保罗在文学界无人不识。卡米儿不但因雕塑著名,而且因为根据她的传记而拍成了的电影,获得了五项凯撒奖(César),其中更包括了「最佳电影」和「最佳女主角」这两项大奖,名声更是世界性地流传了。
离开这大屋的时侯,又经过那列长长的照片。那个如花女子放大了的黑白照片很朦胧。上天赋与她美貌与才华,却沦为一个孤独的老疯妇,命运的恶作剧何以残忍至此?小村安宁一片,若无其事。一出门便是教堂,像传统中,墓地就在旁边。葬了好些克氏家族成员,但保罗是葬了在他度晚年的山区古堡园中。而卡米儿被埋了在精神病院旁。几年后遗骸被移进有如乱葬岗的公共穴墓,与许多无主孤魂混在一起,家人亦没有理会。诗、戏剧、雕塑,留在人间的痕迹似深刻,又渺茫。
按:在此处南面90公里的小镇「塞纳-马恩省河上的农进」(Nogent-sur-Seine) 有一个卡米儿·克洛代博物馆。
晚年的卡米尔
绿骑士其他作品:
不要错过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
昨日更新:
热门话题:三十而已
热门文章:
十娘专栏:
其他: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清单内容来自 I 绿骑士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渡·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