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女德楷模长孙皇后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2-06-2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湖衣
编辑|渡十娘 



关于作者: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庐山下,梦比珠峰野。中年听雨公车中,数据千行,唯恐绿翻红。


而今听雨珠帘暮,却叫少年妒。城中明日展梵高,土豆青椒,片作葵花娇。




自从李二郎玄武门PK掉长兄幼弟开启千古一帝之路后,长孙皇后也随之成为千古第一贤后。想学她的人,从贞观年排到民国,手拉手估计可以飞出太阳系。据说连现代的女德班都不能逃脱她的魅力。


很多年前有一部挺有名的电视剧《秦王李世民》,大概可以满足人们对这贤妻良母第一人的想象。童爱玲扮演的长孙皇后沉默端庄,有着一笔同样端庄的书法,与之对比的是美丽活泼的亡国公主。这是一部歌颂真爱的电视剧。之后,真爱与传统开战,支持真爱的女性作家,极力贬损她,甚至将她描绘成头发稀疏容颜惨淡摆脱不了童年阴影以至于只能靠贤惠挣得一席栖身之所的贤妻良母三合土。


贤妻良母三合土,便宜好用


当然,她确实无愧于贤妻良母四个字。翻开史书,字字是对她的褒奖。用虞世南《文德皇后哀册文》的话语,那就是我们的皇后出身高贵,美丽无双(爹是隋朝将军著名外交家,娘是北齐宗室后人。“比齐越姜,疋宋逾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喜欢河、图与史书。老李家搭起浮桥娶了她,就像当年文王迎太姒。她温柔无私,推己及人,小小年纪就能治家理法。等到李二当了皇帝,夫妻双星争辉,没人比得了她的德能。她道理通透早早就料到一切(尽全力不让她哥掌权免得重蹈霍光的覆辙);她简朴冲慊,对子民如同和风暖日,执行法度规则却如冰霜一样严正干净。她谈吐睿智,学贯古今,上能劝谏帝王,下能训育贤王。有了她,我们大唐就能繁荣昌盛、国祚绵长。。。。。。


回头再看长孙皇后的传记,只佩服二字。我们的千古一后是一个以柔克刚(睁眼说瞎话)的高手。比如,李二喜欢和她谈政事,她说牝鸡司晨不妥,不听不听就不听。然后李二被爱挑刺的魏征气得发狂发誓要杀人,长孙皇后立刻穿上朝服,笑容满面地恭贺李二有了明君才会有诤臣,直接给情绪激动的大龄儿童发了一颗味道好极了的棒棒糖;当李二要提拔自己的大舅子兼密友做宰相的时候,长孙皇后也毫不迟疑地把哥俩拉过来,一人一针打了两针针名叫霍光的MRNA疫苗,将自己的哥哥凌烟阁一号大功臣长孙无忌死死按在闲职—知兄莫如妹,几十年后过度膨胀的长孙无忌被腹黑的外甥了唐高宗李治送给则天小姐姐祭了旗。武德年间,李二公子黑云压城,她不仅在后宫周旋,还与房玄龄直接对话,把握全盘。玄武门更是与李二并肩而立,亲自慰问一起造反的小弟们。甚至,她还成功地让李二为了她的名声对曾经欺负过自己兄妹的异母兄长法外施恩。这样一个深谙男权社会本质能够在男权社会长袖善舞的女性是哪个女德班能教出来的?不知道女德班的教育家们是否又知道:《女诫》的作者班昭,最得意的弟子是东汉太后邓绥:邓绥临朝听政至死,百官对她的称呼是皇太后陛下,她以皇太后名义所下诏书也同样以朕自称;《内训》的作者徐皇后更是直接披上甲胄在北京城头和丈夫朱棣一起共举造反大业,更有趣的是这位军人之女在永乐元年颁布了一部佛经,并在序文中说这是观音菩萨在洪武年间梦中传授给她这位未来天下之母的(联想则天小姐姐的弥勒转世,此举颇是耐人寻味);《女论语》的作者宋家姐妹终身不嫁;《女范捷录》的作者刘氏生平无所考,但是仅凭她能写书就和“女子无才便为德”相矛盾了。而被世人推崇为连武则天也比不上的《女则》作者文德长孙皇后,更是干政干得润物细无声,干成了女德第一楷模。可见无论是女四书的作者,还是贤明皇后们,有一半没把自己写的东西当成真。在这个AI都能学会思考的年代,胶柱鼓瑟读死书,返回中世纪学女德,造出来的再精美也不过是Gucci版垃圾袋。


长孙皇后去世于太极殿附近的立政殿,这是贞观夫妇最主要的活动场所。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看长孙皇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诗言志,长孙皇后唯一传世的诗是这首《游春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是一首带着六朝浓丽风格的七言诗。不是人面如花,是花羡人色;不是婀娜如柳,是柳效人姿。而一句林下何须远借问,更是C位挤走才女之祖谢家道韫,稳占风流籍蕴第一枝。后世的国民妹妹林黛玉从这句诗中获得灵感,写出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样的诗句(巧的是,林妹妹号潇湘妃子,住有凤来仪)。这样一首活泼明丽的诗是很不符合端庄贤惠的千古一后形象的。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张萱


故此许多人怀疑过这首诗是否伪作:一则这首诗最先出现宋人杂记里;二来初唐时期七言诗并不流行。不过论据并不能服人。李唐王朝文风极盛,李二一人就留下了数十首五言诗以及一首柏梁体七言联句;长孙无忌更是留下了两首艳得出格的六七言。长孙皇后以情感表达更丰富的七言作游春曲并得到李二欣赏也就毫不稀奇,所以全唐诗这首诗依旧稳稳呆在文德皇后的名下。


几百年后,宋代秘库收藏了一只长孙皇后的岐头履,用艳丽的羽毛织成,前后镶嵌珍珠与金叶,可见文德皇后的审美即使不是金碧辉煌,也不会是青花水墨派的寡淡。当然,一国之后,体面还是需要的。只是以贞观年远不及隋代大业繁华的初唐家底,长孙皇后的简朴也只在不浪费,却不会是人们想象中汉文帝所要求的衣不曳地、帷无文秀,更不是贤妻良母窗帘布。


米蒂 《文德皇后遗履图》跋


李二显然也不是沛县刘邦,对于真贤妻良母吕雉女士一无爱意二无尊重。虽然李二的感情生活可能比之他的表叔隋炀帝更荒谬,但是他对长孙皇后却是相当有情的。根据欧阳询《九成宫醴泉碑》记载,贞观六年,李二与皇后在九成宫避暑一起散步,看见一块地比较湿,也不知道这俩谁起了童心,总之李二一杖捅过去捅出了一个泉眼,得瑟地大宴群臣,并由此催生了书法界楷书第一贴。


九成宫醴泉铭拓本


与长孙皇后有关的书法作品远不止这一件。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太子承乾请求大赦天下为母亲祈福,被长孙皇后阻止。身为丈夫的李二却依旧不甘心,病急乱投医地下诏修复天下废寺三百九十二所,给妻子祈福。初唐著名神童诗人王勃为此撰写了《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


长孙皇后是善良的,她意识到自己已是天不假年,便不再喝药,免得因为自己的死牵连了太医。无论是对鬼神还是医药,她似乎都比丈夫看得通透,也许虔诚但不强求。


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去世,遗言薄葬。中国历史中,除了李治和则天这对夫妻皇帝的合葬墓乾陵之外,几乎所有想在身后继续享福的帝王将相死后都没能逃过后世军阀以及掘金校尉们的洛阳铲,倒是不怎么在乎身后享乐的汉文隋文二帝没多少人打扰。李二没听妻子的遗言,他和秦皇汉武一样,相信嗑丹药能够成仙。昭陵的文物应该相当丰富,只是昭陵究竟是如史书记载的已经被盗,还是传言中的只是陪葬墓被盗,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个疑问了。


长孙皇后轻松拿到了封建皇朝最高的谥号:文。一个字不够,再加一个,史称文德皇后。经纬天地、慈惠爱民是为文;绥柔士民、谏诤不威是为德。八卦作者读书少,印象里没有第二个皇后得到过独属于自己的“文”字(大部分文皇后都是沾了丈夫的光,比如朱棣的徐皇后),当然,也有可能是李二的私心,借着妻子给自己赚一个光鲜的身后名。毕竟,玄武门不大光彩,而李二是一个很要脸的人。文成武德,是李二给自己定制的谥号。无论李二的目的是啥,文德二字既出,盖棺论定,千古第一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人们心目中的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去世后的第四年,也就是贞观十四年,皇帝专用祭祀乐《光大之舞》也被李二定为祭祀文德皇后的庙乐(此前只有南朝的宋、齐二朝有过将开国皇帝过世的皇后放进天子七庙凑数的先例)。所以不要奇怪高宗给则天小姐姐那么大权利,中古世纪的男人们,对于女性还没有忽视到底。虽然没有跻身七庙,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也是幕后的隐性天子。当然,李二这么做,未尝没有暗示他才是开国皇帝的意思。


正史没有记载长孙皇后的名字,网上搜索了一下,只有后蜀何光远的《鉴诫录》提到过长孙皇后号“观音婢”,真假未知。倒是李建成妻子的名字郑观音实打实出现在墓志铭中。如果长孙皇后小名真的叫做观音婢,八卦作者只能说:撞衫不可怕,撞个半截名挺尴尬。


郑观音是李建成的继室,毫无疑问,这是一桩彻彻底底的政治联姻。所谓崔卢郑王,这几家门阀最鼎盛的时期恰恰是在北魏,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最倾慕的时代。玄武门之后,李建成父子被李二杀了个干净,太子妃郑观音承担着抚养李建成五个女儿的职责,在幽禁中又活了五十年,直到高宗上元三年去世。虽然她没有看到则天小姐姐称帝,却也看到二圣并立,沧海桑田将变。翻开郑观音的墓志,可以说简直就是《文德皇后哀册文》的翻版,甚至隐约还有一丝居高临下—五姓七望因北朝而走向烈火烹油的鼎盛,却也因文化上的优势而始终俯视这几个鲜卑王朝包括半鲜卑化的李唐。荥阳郑家的女儿,嫁与帝王家,是屈尊了。郑观音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涯中,想必也不止一次有过遐想的:诗书礼乐德行,她何尝输与观音婢?她没有看到,北魏的五姓后妃们,从来只是一个工具人。莫说人生没有假如,即使李建成赢了,她最大的可能是成为李建成与门阀贵族争斗的牺牲品,或者成为薄皇后,或者成为杨丽华。千古一后,别无他选。成就文德皇后的,是这个女子的智慧,更是这个女子的运气。李二是男权社会不多的做了坏事还想要脸的男人,而长孙,十二岁嫁入李家,随着李二长大,是他的青梅,是他的妻子,甚至也是少年丧母的李二的母亲。


郑观音墓志铭


除了给长孙皇后按了一个会让热血少年李二头风发作的小名,何先生还说长孙皇后是难产而亡,这个,史书也没提。长孙皇后十二岁(大业十年)嫁给李二,十八岁(武德二年)生了李二的长子承乾。武德三年四子魏王李泰,四年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之后李二和太子建成掐得水深火热,秦王妃也如履薄冰拖着病体天天跑皇宫找宇文昭仪聊天,心力交瘁。直到贞观年后,她又开始了频繁的生育,李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直到贞观十年去世。二十年间,李二的长子是她所出,幼女也是她所出。她去世后,李二成了宠儿(嫡子女)狂魔兼职奶爸,最后太子被他宠得造了反;魏王被他宠得明火执仗去吓唬小弟弟;李治,这个好些,只有点腹黑。


武德二年,李二还有两个庶子出生。其中一个叫李恪,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算算时间,可怜的杨妃还没脱离重孝之期。所以琼瑶式真爱也可以散了,没有什么倾国恋情,只有战败者的悲歌—杨妃是作为战利品分配到秦王府的。李恪也远没有电视剧的风光,就连仅有的封地都是被削户的。李承乾造反李二哭得死去活来舍不得杀,李愔造反李二毫不客气直接咔嚓。


另一个杨氏,也就是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在贞观十几年为李二生了个儿子。那应该是一场意外。可怜的巢王妃当年没能保住自己的孩子,十几年后也没能母凭子贵进入李二的后宫。至于李二,也许有过一刹那想做个负责的男人,但是终究面子比天大,此事不了了之。


李二一辈子的感情几乎都给了长孙皇后和她的儿女,他们一家的故事拍成家庭肥皂剧的话,李二就是个憨痴负责搞笑的傻爸爸。最著名的《两度帖》,是李二公子征高丽时期给李治小腹黑的信,这封信的肉麻度,大概只有玄武门后李二钻老爹怀里表演没断奶幼儿可以媲美了。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敕。。”


大意就是儿子啊,两次都没收到你的信,爹我担心得要死。刚才忽然接到你的信,说你媳妇病了,我这惊慌害怕立马飞了,简直跟从鬼门关捡了一条命回来一样。以后你要是头风发作,千万要立马告诉爹;爹要是不舒服,也一定一一写信告诉你。今天得到辽东战报,给你抄一份,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啥时候能够回家。OK,爸爸,书……


文字先不说,不知道当时的太子妃知道这事儿心里会怎么想。顺便说一句,李二公子的字真漂亮,没有白做一回书圣最狂热的粉丝。这一年是贞观十九年,两年前,太子承乾被废,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先后因病去世。长孙皇后的孩子一下子失去了三分之一。


李世民《两度贴》


贞观夫妇身体都不太好。长孙皇后有哮喘,李二有头风。两人的疾病又分别遗传给了儿女。晚年的李二很有点失智,一个天天被头痛折磨的病人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失去了青梅竹马相知相依二十多年的皇后,又失去了开心果一样的小公主,李二还能保持基本人设也让人不忍心再挑刺了。病痛与恐惧的双重下,他嗑起了丹药,四年后就去昭陵与他的皇后团聚去了。汉家皇帝爱同性,李家皇朝的嗑药也仿佛是刻在基因里的。


当年李二病重时,长孙皇后侍疾,毒药就缝在衣角。如果李二有不测,她便跟随而去。我不信长孙皇后会轻易放弃做母亲的责任,但相信她和李二的感情。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去世,李二执意亲自上门吊丧,并在诏书中不忘提及是他玉成了帝后两人的婚事,感念高士廉对自己夫妻的恩义。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全唐诗收录了李二数十首诗,大部分是雄健风格的军旅题材,却也有一首风格清丽的咏🍑: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和长孙皇后的游春曲放在一处,颇有相合之趣。初唐的长安,牡丹尚未称王,帝后两人,吟咏的是烁烁桃华,宜室宜家。


贤惠的长孙皇后,也曾经主动给李二选妃,选的是隋朝旧臣郑仁基的女儿(又一个郑氏女)。有趣的是,这名以美色声著长安的女子很快被魏征指出已经与他人有婚约。长孙皇后认了没有详细调查的错,李二也顺水推舟婉拒了荥阳郑氏这一次示好与投资。不知道彼时的贞观夫妇,有没有想过,千年之后,依然会有女性被父兄卖与他人;千年之后,依然会有女性被幽禁终身?幽禁者,不是政敌,是她们名义上的丈夫、名义上的儿子,而这些女性,甚至无人能为她写一份墓志铭。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冬奥特辑:


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湖衣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