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渡十娘|那些来美国养老的家长们怎么样了?

渡十娘出品 渡十娘 2023-02-10

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 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Sunny

编辑|渡十娘  


 


【在一个人的老年时光里,是好山好水好身体重要,还是亲朋好友常走动的热闹更重要?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这两天看到大家都在转那个移民公司的对话截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移民”这件事随着疫情ZC也越来越热了。身处美国,平时在社区看到“年轻”的老人遛娃遛狗的也不少。很显然,独生子女一代的孩子留学以后选择了留在美国,老人很多也就跟着来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老人适合留在美国呢?我举两个身边好朋友父母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一个非常近的朋友,几乎是中国家庭在美国扎根的标准模版——他们绝大部分80年代末90年代初拿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全奖(否则那时候是很难拿到签证的),然后顺着一条人人看得见的路,求学工作绿卡定居生养孩子……走过来。然后渐渐家里越来越多人也都移民过来,不仅是父母一辈还有兄弟姐妹们。所以现在很多在美国的华人家庭都是大家庭了。这也符合中国人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我朋友家里是丈母娘和母亲同居一室(虽然家里超大,但两位老人形同姐妹),她们每天在家看看电视出门散散步,还给家里人准备三餐,三个孙女/外孙女都去上大学了,两代空巢在家自己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去哈佛转转,一会儿又到海边度假……所以,好山好水好身体和浓浓的亲情是可以完美结合的。而且两位老人还有自己的养老公寓,有时候嫌家里人多想清净也可以自己去政府给的老年公寓过过“独立生活”。疫情前,她们也会回中国,与留在海那边的子女也团聚一下。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经济水平的提高,比起过去年代的孩子“插队落户”,这洋插队一代自然要简便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字无关


我另外一位好朋友情况也差不多,一家三个孩子分别先后移民到了三个国家。现在父母跟着她在美国住。老人也有自己的老年公寓(据说这个申请倒是越来越难了),最省心的是医保。随着年龄增长,父母的慢性病需要常年吃药,在中国,老年人需要自己跑医院开药还不能开得多,这就造成医院很拥挤的样子——其实很多老人只是取常规药。


而美国则不需要跑去医院开药。如果需要renew的话,只要在网上写个邮件或者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就行,一般情况就是去附近药房(绝大多数都是在各种超市里的,连Costco都有)拿。而一定年龄的老人是可以送药上门的。然后还有专门的医生护士会上门服务,帮助量血压什么的。


更奇葩的是,我朋友去照看父母,政府还给她发工资—— 因为美国不讲究什么赡养责任。只有未成年孩子需要监护人,没有起到监护作用是要被剥夺监护权的。但没听说不养父母要被判剥夺子女权的。这完全就是文化不同。


那老年人谁管呢?自己跟政府申请福利就是了。如果证明你需要有人辅助生活,那就开工资给护理人,即使那个人是你的孩子。我前两年买了份养老保险,里面专门就是讲以后需要护工或者去养老院,保险公司会支付这些费用(美国好的养老院费用不便宜的)。老了不给子女添麻烦是我的人生准则(其实是不给任何人添麻烦,麻烦别人在我心里搁不住,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


当然,他们在美国也都几十年了。很多老人喜欢热闹的话这里确实没有那种七大姑八大姨的热情洋溢。不过随着来探亲和移民的老人越来越多,这里的社区活动中心基本上就是他们的天下了。总体来说,女性更容易适应这里的环境。我以前留学的时候是在印第安纳的农村里,每到夏天就是老人显身手的时刻。来自农村的父母们简直久旱逢甘霖啊,租给我一片土地,还给你整个夏天的蔬菜。不仅自家吃,邻居家里也都受益。这里现在大多数家里都是独立house了,所以老人对院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种花养草养宠物带孩子……倒是把过去久违的亲情找回来了。


应该说,越是喜欢自然疏于社交的父母越是容易适应这种人和人有距离感的生活。当然,我两个朋友都是上海人,上海人本身就比较喜欢距离感,至于北方的大爷大妈们如果不天天扎堆不知道是不是很难受。前段时间看到“丈母娘卖刀削面成网红”的视频笑了,确实,很多老人的手艺在异国他乡又有了二次创业的机会了。


总之,热爱生活的人,其实你到哪里都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以前的报社老总,来美国探亲住在独生女儿家。他很快就走熟了从新泽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路。一路换车换地铁,虽然英语疙疙瘩瘩,但从来没有失去作用过。他坚持去哥大图书馆“报到”,看完了无数国内看不到的资料。然后回国以后写下了好几本书。都是那段时间在美国的收获。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字无关


当然也有逃回去的。我另外一朋友父母一起来的,妈妈现在还留在美国家里,跟洋女婿虽然语言难以沟通但天长日久其实大家一个眼神就知道了。老人帮着在家的女儿一起带两个外孙女,也是很好的生活方式。而爸爸呢,是那种特别中国的老人,所以自己一个人回去了。可见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都是自己喜欢的,很难说谁对谁错谁好谁坏。适合自己的就好。关键还是,你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被选择而已。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观念问题。


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年轻的老人们很多还都会开车了(这个特别关键),也有很多英语也不错,这样自然就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不论怎样不论在哪里,找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我很庆幸自己喜欢写字,而且疏懒于社交。更喜欢去亲近自然和周游世界。所以我很早就知道,中国这样的熟人世界不适合我这样的社恐。我不喜欢讨好人不喜欢绕着圈子说话也不喜欢说违心话也不喜欢搞关系……即使现在在这里我都还嫌认识的人太多了。因为一旦产生联系你就不知道怎么会得罪别人了。对我来说,一方面心软一方面又容易得罪别人,太辛苦了。不认识是最好的。


人际关系是最最容易消耗我们的一种状态。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相敬如宾又有思想交流,就是最好的了。所以我这样的人,肯定是去人越少越好的地方。而有些人怕孤独喜欢热闹,还有需要找感觉,这个恐怕不仅美国,其他地广人稀又没有亲朋好友的地方都很难满足你的。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sunny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 粉她!

有话想说:

海外:dushiniang999@gmail.com
国内:dushiniang999@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