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 | 苏轼《题西林壁》(王立群)
【往期选链】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讲解专家: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我们来讲苏轼的名作《题西林壁》。
苏轼
全能型的人,但一生不顺
说到苏轼大家都知道,苏轼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此人在中国诗歌史上,他和他的弟弟苏辙还有他的父亲苏洵号称“三苏”。在词的发展史上,他和辛弃疾号称“苏辛”,他们都是豪放派的词人,苏轼是宋代豪放词的创始人。在书法上,苏轼和米芾、黄庭坚、蔡襄——苏黄米蔡号称“宋四家”,也就是说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所以苏轼是一个全能型的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有着非常崇高地位的文人。
但苏轼的一生却是很不顺利。他一生可以说是经过了大起大落的这么一个过程。苏轼是在宋仁宗的晚年嘉佑二年,和他的弟弟苏辙同时考中了进士。苏轼在仁宗末年就进入仕途,但是他进入仕途的时候,恰恰是仁宗的末年,仁宗以后是神宗即位,宋神宗即位以后重用王安石变法,苏轼跟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是一个渐进派的改革者,王安石是一个激进派的改革者。导致苏轼在神宗朝要求外任,不在中央做官。
苏轼在神宗朝做了很多地方官,他也看到王安石新法推行,以及新法推行以后带来的一些弊端,写了一些诗歌即涉及到王安石新法的弊端。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苏轼中间涉及到新法推行弊端的诗句搜集起来上报朝廷,这样苏轼就被卷入到一个政治斗争中间,就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以后,苏北就贬到湖北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做团练副使,再往后又作为汝州的团练副使,所以他在神宗朝过的不太顺利。
写作背景
发誓不写一首诗,却一发而不可收
这个诗不是平白产生的,而是原来他发誓不再写了。为什么发誓不再写了,因为他写诗惹了祸,把他关到大牢里面,有了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就是因为写诗触犯了执政者,给自己惹了大麻烦,坐了牢,所以苏轼发誓,既然因为我写诗坐了牢,我发誓今后我进到山里面我一首也不写,结果一到山里人家跟他一打招呼,苏轼忘乎所以,随手就写了。这种性情中人一遇到感情激动,他就顾不得自己曾经因为写诗而坐牢的事情。一发而不可收,写了七首诗,这才有了《题西林壁》这一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题”是题记,“题……壁”就是写在墙上,“西林”是个寺庙、佛寺,叫“西林寺”,它在庐山的西麓,在庐山西面有一个西林寺,所以苏轼就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这个寺庙的墙壁上,所以叫《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首句的横竖也包括了第二句的远近
这两句诗乍看起来并无奇特之处,就是游庐山,进到山里头以后,但凡有过游山经历的人就会知道,我们不但是游庐山,游岳麓山,游衡山,游泰山,游嵩山,游秦岭、太行山,只要是大的山脉,进去以后都会有相似的感觉,一旦进入到山里以后,你首先看到的就是连绵不断的山峦。此时从远处看山,它是一片,而真正进到山中以后,你所看到的都是局部的山。随着你的脚步,你看到的是眼前的一个一个的山岭,一条一条的沟壑,即你进到山里头以后,你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山的全部。
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他把远近也补出来了,可见首句的横竖也包括了第二句的远近,所以这两句看山,既有横看竖看,又有远看近看,其实没有写到的,还有我们刚才说的仰视、鸟瞰、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等等,只是这两句它写了四个角度,横、竖、远、近。“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个第二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或者说第二句是顺着第一句来写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出了诗人游山后的总体性感悟
第三句是这首诗非常关键的地方,第三句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或者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名句,就这两句它写的不单单是一个山体,也不单单是诗人的一种观山的感受了,它带有一种普遍的意义,换句话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十几天游山以后的一个总体性的感悟。
诗人在这十几天中写了很多诗,其中有写自己感受的,有写山中景色的,都有。唯独这首《题西林壁》,是这七首游庐山诗组诗的总结之作,而这首诗《题西林壁》的最后两句,又是这首诗的总结之笔、点睛之笔、生花之笔,因为这两句诗它告诉你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进到山里以后,看到了景色各不相同,是因为我们进到山里了,这叫入乎其内。
你入乎其内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个一个局部的山体,永远看不到山的全貌。若想看到山的全貌,那须得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出来以后你再来看山,你会有一种新的不同的感受。入乎其内,你看到的是山的局部,看到的是山的一个一个千姿百态的山景,出乎其外你才能看到山的全貌,山的概貌,山的整体的感受。
所以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道理,它不仅仅是看山,看山是如此,看人、看事、看历史、看社会、看人生、看世界、看宇宙,莫不是如此。入乎其内,你能看到的是微观世界,出乎其外,你看到的是个宏观世界,宏观跟微观的结合,你才能对这个事物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这就是这首诗最高明的地方。
【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