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律师如何打造一份朋友圈内参
作者丨张桢 陕西尚文律师事务所
来源丨iCourt法秀
编辑丨陈YY
◆ ◆ ◆
这句话都快被说烂了,但确实是个事实。在这个时代,信息是最廉价的,也是最最昂贵的。我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信息筛选就成为一门生意,比如得到APP《李翔商业内参》就是给商业人士做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可惜李翔瞄准的是商业人士,他提供的内参未必适合律师群体,我们也不可能像李嘉诚那么豪,有一个专门的团队给自己做信息的筛选。
没办法,与其临渊慕鱼,不如自力更生,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来打造自己的「内参」。
关于微信朋友圈,有人说过一句话,叫做「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世界」。不过这句话现在有点变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身边有好多朋友感觉微信朋友圈太耗费时间了,不想成为低头族,于是乎就关闭了微信朋友圈。不过我的朋友吕江涛律师做过一期节目叫做《关闭朋友圈不如把它做成内参》,江涛律师认为:要换一个方式看待朋友圈,因为朋友圈除了社交属性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它当做RSS订阅器。
这里的RSS订阅器其实就是一种内参,意思是让朋友帮我们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可能有人会质疑了:我的朋友圈都是八卦、新闻、鸡汤,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才会关闭朋友圈,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把朋友圈做成内参呢?
其实从关联的角度来说,朋友圈的信息形态决定了你朋友,也就是你的人脉的状态。
一般来说,我们的朋友圈会有三类人:家人,包括你的死党、闺蜜,我们与家人是通过情感来维系的;相同圈子的人,包括同事圈、业务圈,这是依靠工作关系来维系;熟悉的陌生人,这类人虽然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有可能就是看到你的文章而后感兴趣加了你的微信,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最重要的信息源,这点稍后会讲到。
从亲密程度来说,家人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相同圈子的人,最后是熟悉的陌生人。但从信息价值的角度来说,这个次序是相反的,熟悉的陌生人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相同圈子的人,最后才是家人。原因在于人际关系存在「结构洞」。
结构洞这个概念是美国的社会学教授罗纳德.博特提出的,他认为:
概念很难理解,不过在成甲《好好学习》(强烈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中对此做了通俗的的解释:
比如家人和相同圈子的人,你们认识的人差不多,可能都认知张三、李四、王麻子;你们聊的话题也比较接近,同是劳动法圈子的律师,几个人见面说不了几句话肯定会争论某个案子应该如何如何处理、某个法条应该如何如何理解。这种关系可以称为「重复关系」。
在重复关系中,朋友圈中的信息是自己比较关心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我们通过相同的渠道也能获取,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是重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的家人、相同圈子的人每天分享的信息八卦、新闻、鸡汤,那么只能说明你自己对这些也感兴趣(这句话有点伤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不是关闭朋友圈,而是提升自己,多在朋友圈发布有价值的信息,这样与你相同兴趣的人才会围绕你聚合起来,他们发布的朋友圈信息和你之间形成互补,可以作为你的一份内参。
而对于熟悉的陌生人,你们虽然相互加了微信,但你和他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的朋友也不一样。比如我是律师,但我的客户中可能有医生、有建筑师、有媒体人,我们彼此的朋友、聊到的话题都不一致,我们之间是「非重复关系」,存在结构洞。
这类群体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也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边界」。知识边界这个词很重要,作为从事法律的专业人士,我们所有的认知、思维、方法论都是围绕法律这个领域建立起来的,法律为我们搭建起一个知识框架。但专业有时候也是有弊端的,这个弊端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我们不自觉地会陷入法律「专业的陷阱」,对一切问题都会从法律的角度来处理。但事实上我们的社会是复杂的,即便是一个法律纠纷,它所涉及的层面也不仅仅是法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突破」知识边界,从边界以外的角度重新来看待问题,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比如我之前看过一本畅销书《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心理学家。但就是这位心理学家,在2002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之所以能拿到经济学奖,就在于他能突破心理学的边界,将心理学和经济学做融合,形成了独到的决策研究机制。
而在互联网时代,熟悉的陌生人对我们的信息价值愈来愈重要。原因很简单:互联网时代是个快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比如电子领域的摩尔定律就是最好的注解,我们之前掌握的知识可能会在一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价值。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边界,从熟悉的陌生人那里吸取信息。
不过也有人会问了,是不是所有熟悉的陌生人都可以作为我们朋友圈的内参,那么岂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把世界上所有行业的人都加为我们的微信好友?
咱们先不说这个方案是不是具有可操作性,但说说我们是否有必要把全世界所有行业的人都加为我们的微信好友。对熟悉陌生人的筛选有一条公认的原则:
我们不需要把世界上所有行业的人都加为我们的微信好友,但我们需要了解20%掌握大量信息的人,想方设法让他们进入我们的朋友圈。比如管理领域的大咖、知乎达人、创业明星、行业领袖,不管是通过微信添加也好,还是通过关注公众号,我们都可以将这些人收入朋友圈,作为我们一个信息内参。
当然将朋友圈作为内参来用,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戒除随意,定点参阅,筛选收集」。
首先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打开微信朋友圈,最好能取消微信的通知,不让微信弹出消息或者小红点,避免微信对我们的打扰;其次,可以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临睡或者上下班通勤期间,作为我们定点参阅微信朋友圈的时间;最后我们不能单单看,还需要做收集,看到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先放在pocket、instapaper等软件中做稍后进一步的详细阅读和整理。
END
✔【管理智慧】管理者不需要说太多,只要这7个问题,员工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版权声明
1、本公众号所有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lvsuoguanlizixun)授权,否则后果自负。
2、部分转载作品如有作者及来源标记有误,实属无心之举,望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3、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
律所管理资讯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律小讯
微信:lvsuoguanlizixun
欢迎投稿~
一起分享您的见解和经验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