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仅37岁就离世的海报设计之父,215件罗特列克力作展现“蒙马特之魂”
展览现场
即日起,“蒙马特之魂”图雷兹-罗特列克(Toulouse-Lautrec)个展在佛罗里达州波尔克艺术博物馆盛大开幕,展览将持续到同年5月23日。
已在佛罗里达州莱克兰市的波尔克艺术博物馆举行的“图卢兹-劳特累克-美的时间”展览上,展出艺术家最著名的215张作品。
罗特列克作品
罗特列克(Toulouse-Lautrec)描绘了巴黎的艺术世界还有夜生活的五光十色。
艺术史学家朱莉娅·诺莱特(Julia Nolet)曾写道:“观看罗特列克展览的目的是参观他的私人世界——一个由鲜明对比的图像和人物,贵族与小丑,运动员和康康舞者,葡萄酒和咖啡馆组成的世界。”。
展览现场
巴黎生活的前夕
他的全名是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罗特列克是后印象派时代最熟悉的名字之一。他是画家,印刷术师和插图画家的大师。
而他的家族接连数代皆以表亲的关系持续通婚,亲上加亲,也因此出现基因上的缺陷。14岁的罗特列克发生了一次意外:他从客厅的椅子上摔下来时,被椅子下的扫把绊倒,造成左腿骨折。然而隔年,1879年他在疗养地与母亲散步时,跌入一处一米深的坑洞,造成右腿骨折。
这两次意外虽仅造成骨折,但因多代近亲通婚,患有遗传性疾病的劳特累克停止了腿部骨骼发育,成为身高仅150公分的侏儒。而且因脚部停止发育,上半身仍持续成长,使下半身承受过多的体重,令他仅是步行都有些困难。
罗特列克
但即使如此,小时候的罗特列克绘画与文学的才华便已展露。1872年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环境,母亲带着8岁的他全家搬到巴黎居住,在这他透过教科书、笔记本上的习作,自修学会了许多素描与绘画技巧。
罗特列克《用早餐前的劳特累克伯爵夫人》1881-1883
1874年进入中学就读后,曾在学校刊物中发表短篇小说,颇受同学欢迎。由于母亲的指导监护,尽管劳特累克对读书兴趣不大,在校成绩仍名列前茅。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毕生好友莫里斯·茹瓦扬(Maurice Joyant),日后无论在精神或事业上,他都是劳特累克的一大支柱。
1881年他与父亲前往巴黎,在专画动物的聋哑画家鲁尼·布兰斯多(Rene Princeteau)的画室学习。
罗特列克对马匹奔跑的成熟技巧让布兰斯多叹为观止,认为已无力教导,故介绍他到著名的学院派画家莱昂·博纳(Leon Bonnat)画室学习。
在博纳的画室,他接受学院派画风的洗礼,过往夸张的描绘有些收敛,加上新学到的构图技巧,使他构图更显深度与层次感。
后来他与部分同学转往擅长历史题材的学院派画家著名画家费南德·科蒙(Fernand Cormon)的画室。科蒙虽是学院派画家,但他的要求并不严格,甚至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在此,罗特列克认识了埃米尔·伯纳德、凡·高等日后著名的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与这些新锐画家切磋使罗特列克的绘画技巧持续进步。
20多岁的他在科蒙的工作室工作时,他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为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诗集画插图。
虽然他的插图作品最终没有被出版,但他有了可以寄给当地报纸编辑的艺术品。就这样突然间,巴黎的艺术界注意到了他。
在此期间,罗特列克常与同学前往美术馆欣赏画作,相继结识当代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埃德加·德加等人。
其中,他对德加崇拜有加,1885年两人第一次见面后,劳特累克即视他为精神导师。受到德加的影响,罗特列克的绘画题材逐渐转变,由传统的故事与动物逐渐转为现实人物。
不久,他离开科蒙的画室,正式将现实世界视作绘画的对象,至此他结束了自己的学徒生涯,开始了他在巴黎的艺术生活。
蒙马特之魂的诞生
19世纪晚期的白人法国男性画家的形象常常让人联想到一个身无分文的天才,一个受尽生活折磨的隐士或两者的某种结合。而罗特列克和他同时代人不同,他一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不同,梵高活着时只卖出了他众多画作的一小部分。与逃离法国前往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的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不同,高更在那里画了大溪地女性的形象。
罗特列克也没有像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那样在整个空气中制作自然图像,也没有像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那样致力于无人的静物画。
罗特列克处于巴黎充满活力的艺术界的中心,享受了巴黎美妙的夜生活。
而他是一个有些古怪的人,在同龄人中有些离谱。他的作品创作来源,主要集中在巴黎的酒吧和舞厅以及经常光顾的人们,看起来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同事创作的风景完全不同,他的轰动性常使他的作品充满戏剧性。
然而,罗特列克的作品仍旧令人着迷,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为19世纪晚期法国的生活提供了如此清晰的记录。
罗特列克将许多好友熟人绘入这幅图中:中间共舞的男女是拉·古留与滑兰丹,右侧白胡者为作者父亲罗特列克伯爵,左后方正面穿黑大衣者是雅内·阿夫里尔。
由于不习惯巴黎的生活,罗特列克的母亲在1883年搬到他们家族的马尔罗梅庄园(Château Malromé)居住。
一个人居住的罗特列克觉得孤独,就搬到了画室同学兼好友艾柏特·葛尔尼叶(Albert Grenier)家居住。
于是他就开始定居在巴黎北部的新兴地区蒙马特,当地充斥着各种声色场所。
他定居于此后受到影响,开始流连当地的咖啡厅与酒廊,也以此为主题绘制了许多作品。
1886年,罗特列克离开科蒙的画室,也搬离了葛尔尼叶的住处。他在蒙马特成立自己的画室,但仍接受德加的指导,并持续到1888年。
这时,他与18岁的模特儿玛莉-克雷曼汀·瓦拉东(Marie-Clémentine Valadon,即日后的画家苏珊娜·瓦拉东)交往,然而玛莉只想骗取他的金钱。
经过多年纠缠后,罗特列克于1889年与她彻底断绝关系。
在此之后的各种经历让他从此不太信任母亲之外的任何女性,且更沉溺在蒙马特的夜生活。
画中的女子就是玛莉-克雷曼汀·瓦拉东。
在1888年至1889年期间,影响罗特列克最深的,是酒吧的夜生活。他最早出没在煎饼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并结识尚未成名的女舞者拉·古留(本名路易丝·韦伯),外号“大嘴美人”,这位“大嘴美人”启发了罗特列克的创作。
1889年,法国为了庆祝大革命百周年,在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为了因应活动的带来的观光人潮,新型态的夜总会红磨坊开幕了。
酒店尊重他贵族与画家的身份,罗特列克也乐于结交经理与店中艺人红星,他也经常出现在这里。
1891年,另一家新型高级酒店巴黎酒店(Casino De Paris)开张,为了竞争过对手,红磨坊挖角来拉·古留、马瑟·滑兰丹(Marcel Levesque)、雅内·阿夫里尔(Jane Avril)、夏乌考(Cha-u-kao)、依薇特·吉尔贝(Yvette Cuilbert)等巴黎著名的艺人红星,并请罗特列克为红磨坊制作彩色宣传海报。
由于他的海报一改传统,使用彩色和显著的文字,配合深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成功吸引了许多上流阶层男女光顾红磨坊。
而罗特列克的海报也让他成为红磨坊的座上宾。于是,形形色色的艺人与客人成为他大多数的绘画题材。
罗特列克的一些离经叛道的行为,不但成为上流社会议论的对象,也是各家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
但他从未对媒体过于夸大的报导作出回应与抗议。虽然大家对罗特列克的意见甚多,但这三年也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
1893年,劳特累克在画商朋友莫里斯·茹瓦扬协助下,举行生平第一次个展。虽然他自己本人并不看好这次的个展,但出乎预料的是媒体却给予其不错的报导与评价,而他的精神导师埃德加·德加也大大的肯定了他的作品。
海报设计之父
在绘画上的成就以外,罗特列克以全新的概念创作——彩色海报,创新了海报设计。
他还使用当时少用的石版画技术,舍弃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转以浮世绘中深刻的线条表现观赏者眼中的主观空间,搭配巧妙的标题文字,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并与皮埃尔·勃纳尔同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海报设计者。
相较于油画作品,他的石版画在当时十分出名。他不但是当时少数杰出的石版画画家,也用石版画制作深具个人特色的海报。
他从1885年离开科蒙的画室后,立刻学习石版画的技术,并以严谨的方式制作作品:先在石版上打上素描草稿,期间以拇指擦拭线条,制造出现线条之间的疏密感,最后才制成石版画。
因此,他的多数石版画几乎是素描的重现,流畅的线条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罗特列克也制作彩色的大石版画,并运用在海报作品上。当时海报才刚运用在商业宣传上,因此多数商家仅制作简单小型的黑白海报作为宣传。
但他接受红磨坊委托后,开始制作鲜艳、造型有力的彩色海报,以大胆的动作与表情吸引顾客上门,果然成为当时与皮埃尔·勃纳尔齐名的两大海报创作者。
在海报的创作上,他以左右不对称的比例构图衬托主题,另外在海报上他使用大块的纯色装饰,搭配刺激性的彩色字体,加上本身独特的人物刻画,使人们眼光自然被其作品所吸引。这也令他的作品成为当时夜总会或歌手重要的宣传品。
在1895年,他出版了石版画画册,并接受《白色评论》杂志的邀请,以他相当仰慕的塔迪·纳塔松之妻米西娅·纳塔松(Misia Natanson)为对象,为该杂志画了一幅宣传海报。
影响百年的艺术
罗特列克的海报与版画作品造成当时巨大的变革,他让商业宣传的海报作品也能兼具艺术性,并成功将夜生活的欢乐场所形象化,牢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至今,即使已过百年,红磨坊仍然是巴黎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并成为许多电影、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取材对象。这点,应归功于他传神的海报作品与画作。
绘画上,罗特列克大量采用浮世绘技法的绘画风格影响了新艺术运动与后印象派的作品风格。不但与他同辈的梵高也采用大量具有韵律感的线条描绘事物。
更启发了后辈画家如巴勃罗·毕加索的人物画风格,以开创了他蓝色时期的画风。这在后印象派中,十分具影响力。
根据统计,1950年以来,以罗特列克为题电影的电影有两部,电视剧有一部,以他为名的角色也出现在其他电影,特别是以红磨坊主题的电影。
罗特列克还是名美食家,曾与好友莫里斯·茹瓦扬研究食物,并整理出版一本记载一百九十多道菜肴的食谱。
另外,许多餐厅和商场为了表现优雅热络的夜生活气氛,会将罗特列克的画作或海报图样画成壁画或空间装饰。显然,他和他的作品几乎已成为了红磨坊和蒙马特,乃至于19世纪末的巴黎的标志。
在这位艺术家短暂的一生中,虽然年少坎坷,但艺术之路辉煌。大胆使用石版画且革新了海报设计的风格。
此次通过他的个展,正如重回19世纪末巴黎的夜晚,不免会浮现出他海报里灵动的舞女和那些觥筹交错的酒吧。
往期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