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乡村因“一滴水” 重生,要做一个不一样的艺术季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在青山村,一场通向未来的“乡村实验室”正在进行中,随着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将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引入村落,是否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在青山,感受艺术的群响
▲青山村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的青山村,距离杭州市区约五十分钟车程,总面积达15.6平方公里。这里群山环绕,竹木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79.9%。
几年之前,青山村和江浙沪大多数乡村一样默默无名。村民依靠传统毛竹、苗木种植为生,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村里的龙坞水库一度受到污染。2015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万向信托、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发起善水基金信托,引入国际水基金模式,在青山村龙坞水库探索乡村小水源地保护机制。
▲青山村龙坞水库
这“一滴水”让青山村得以重获新生,而随着这些“新村民”正式开启的乡村建设之旅,一种“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生态扶贫”的新模式也应运而生。
龙坞水源地成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公众自然教育基地;村里废弃的东坞礼堂被设计师张雷改造成为传统手工艺保护的“融设计图书馆”;废弃小学改建成为了环保教育基地“青山自然学校”,不少设计师、艺术家自发来到青山村开展驻地项目;村里还成立了全市首个村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青山同心荟”,邀请新老村民一起协商议事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一滴水”让青山村重获新生
而今,又一场盛大的活动在青山村持续发声与回响: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于近期正式揭幕。本次活动由杭州市余杭区⼈⺠政府和阿⾥巴巴设计联合主办,杭州市余杭区⻩湖镇⼈⺠政府承办,U设计周(U Design Week)和佐维视觉(北京)⽂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地图
从即日起至7⽉16⽇,在⼀个半⽉的时间⾥,这一艺术季由4位策展⼈,162位国内外艺术家,46件艺术作品,8部⾃然剧场作品,2个声⾳现场,16个在地⼯作坊,8个展览,2场学术论坛,在⻘⼭村15.6平⽅公⾥内呈现各⾃独⽴⼜彼此融合的艺术项⽬,构成丰富的艺术现场,“⾃然⽣⻓的多样艺术”愿景。
回应人与自然的舞台
艺术家、编剧、演员、舞者、建筑师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从⻘⼭村的⾃然和⼈⽂景观环境出发,结合特定场域创作和展演的⽅法,在⻘⼭村⼴袤⼤地上呈现装置、设计、建筑、视觉、表演等艺术相结合的场域性作品,提供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在户外和室内的展演项⽬包括从声⾳、肢体、戏剧、新媒体交互等不同类别的艺术形态,着重参与式的观演关系,回应⼈与⾃然内在的深刻联系。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
公共艺术单元作品
▲视频:30秒视频带你看青山村公共艺术单元
▲孙大勇《梦》钢架结构、异型钢板雕刻、环氧漆、全彩可控LED灯带 ,⻓20m x 宽12m x 高4.5 m,2023,万亩良田
艺术家尹超的作品《⻨子的肖像》通过镜头对⻨田空间的切片式图像捕捉,将二维画面远近叠放于三维的自⻨田背景中。随即作品将经历四季流转、生命循环、场景更迭,⻨田转⻩、⻘山常绿后,最终得以成为宏大的四维“蒙太奇”叙事。
▲尹超《⻨子的肖像》,钢架结构、户外防水板、喷绘,尺寸可变,2023,塔干线稻田
荷兰设计公司Atelier ARI的作品《Reflektor》通过多边形结构增强了观者对⻘山村自然环境的体验,带给观者两种截然相反的视觉体验:外观由镜面反射出来的山村即景绿树、稻田、远山、小桥等;而锥形形状的亲密内部空间却呈现出另一种绚烂爆炸的色彩,带来⻘山村的另一种观感。
左右滑动查看
▲Atelier ARI(荷兰)《Reflektor》,钢架结构、户外防水板、镜面板、UV地胶,⻓5.2m x 高4.2m,2023,塔干线稻田
▲周宸宸 《内外In the Fence》,钢架结构、铁板雕刻、镜面不锈钢、亚克力、电脑光束灯,直径6m,高3m,2023,塔干线稻田
左右滑动查看
▲钱奕霖 修德旭 《⻘山时刻》,钢架结构、户外防水木板、防滑铝板、不锈钢灯柱、户外地埋灯、定制亚克力灯柱、环氧漆、氟碳漆,尺寸可变,2023,石扶梯水库
而在青山村的室外运动场,艺术家朱德才与欧俊轩的作品《PING PONG EYE》以运动为命题,通过“认识KNOW”“游玩PLAY” “表达EXPRESS”及“欢呼CHEER”为线索,展开运动与艺术的多元对话。不同纬度的乒乓球桌作为作品展陈媒介,形成多元对弈的状态,带领观众进入一场奇妙的运动艺术之旅,促发大众感受运动竞技中的魅力与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
▲朱德才 欧俊轩《PING PONG EYE》,钢架结构、铁板雕刻、防水木板、定制亚克力UV、喷塑,尺寸可变,2023,室外运动场
▲邓卓越《民族不倒翁 A Shoppin' Baby》,TPU、PVC夹网布、表面彩色喷绘、LED灯,直径0.75m,高1.75m,数量56个 ,2022,室外运动场
▲邓卓越《民族不倒翁A Shoppin' Baby》
青山自然学校中,日本艺术家丸山纯奈的作品《蛙之助》,无拘无束的小⻘蛙完融入溪淌虫鸣的⻘山村,尽情展出艺术创造的魅力。
▲丸山纯奈(日本)《蛙之助》,玻璃钢、3D树脂打印、LED灯,尺寸可变,2021,青山自然学校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舞台装置,艺术家姜元的作品《⻘山之弦》位于⻘山生态绿地之中。作品以在地竹材为主结构,融入智能光电系,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用数字艺术为媒介,构筑虚与实的连接,触碰人与自然超越生命形式的对话。
左右滑动查看
绿地中的另一件作品是艺术家张小川的作品《蛋是》。这一系列创作源于对于艺术家对⻦类生活繁衍的特性的好奇, 如巨型⻦蛋般的装置,提示着⻦的存在却没有具象的⻦, 留给来访者以臆想的空间,无声胜有声。
▲张小川《蛋是》,PVC、牛津布、表面彩色喷绘、LED灯,尺寸可变,2023,青山生态绿地
另一件荷兰设计公司Atelier ARI的互动装置作品《Le Voyeur》也不容错过。倒置观景塔的外景,由高六米的绿色铝制圆柱结构制成,棕色皮革的地板与周围的竹林颜色相呼应。顶部倾斜平面上放置的椭圆形镜子,一边可以反射周围环境,另一边吸引观者进入内部,通过镜子中看到远处的⻛景,形成一个亲密、封闭的室内空间向外观察周围环境的特殊观看方式:⻦瞰,即现实和成像颠倒。
左右滑动查看
▲Atelier ARI 《Le Voyeur》,圆形钢架结构、钢板异型雕刻、环氧漆、防水板、钢丝绳、镜面板、钢架地台皮革软包,直径3.3 m,高6m ,2023,青山生态绿地
⻘山崝步道之中,作品《四时比邻》源于艺术家曹雨⻄对数字概念领域印象主义的痴迷。他认为,人类作为不断进化的生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未知领域,现代人的视觉感知范围是基于数字像素的,这将我们的感知转化为数字印象,并产生新印象主义概念。艺术家创作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印象派画作,让体验者能新去思考我们生活的这个新印象派数字艺术世界。
▲曹雨⻄《四时比邻》,钢架结构、防水木板、镜面亚克力、LED屏,高3m,数量7个,2023,⻘山崝步道
▲王为 白莫媞 戴璞 《如•愿 Wish Pavilion》,钢架结构、防水木板、波浪板、彩雕玻璃、防腐木、乳胶漆,⻓6mx宽3mx高5m,2023,后坞水库坝
▲Matt Hope(英国)《Outer Ear, Inner Sphere》,钛合金双曲板,尺寸可变,2023,花园营地
▲施政 《Visioning Versioning》,雷亚架、钢架结构、LED屏 ,宽4m x 高8m,8分04秒 ,2019,燕子坞水库
不远处是艺术家宋晨的《竹林音场》,作品以循坏往复的环形声波在竹林中界定出一个半开放场域,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衔接、互动、共鸣。就如同一种心灵的疗愈,捕捉竹林的声音,将自然音波实体化为一个可以进入的场域,以艺术的方式转化人类的五感,将现实的竹林、⻛声、日光转化为超感体验,触发人们对人和自然的思考。
▲宋晨《竹林音场》,钢架结构、竹编、铝格栅、环氧漆、金属立柱、单色及全彩线条灯,尺寸可变,2023,燕子坞水库
最后,登顶回到重生的青山村起点——⻰坞水库。在水坝上登高远眺整个村落,艺术家李昱昱的涂鸦作品《漫漫⻘山路》为艺术季打造了一段富有生态蔓延的视觉⻛景,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命活力、精神能量以艺术语言呈现,并再现自然人文共生佳境,希望观者享受美好人生。
▲李昱昱《漫漫⻘山路》,涂鸦户外刻板乳胶漆,⻓101m x 宽4.5m ,2023,⻰坞水库水坝
产业化,乡村的未来图景
从⾃然野外的竹林间、步道里,到亲子陪伴的开阔草坪,水库沿线,此次艺术季尝试搭建⼀个与世界天真接触的 “⾃然舞台”,这些青山村的在地风貌成为作品的⼀部分,也成为演出的“舞台”,邀请每⼀位来到现场的观众抛掉预设,以身体探索⼈与⾃然的深刻连接。聆听艺术在⾃然中的回响,唤醒“与世界天真接触”的原初动⼒。
诚然,就乡村艺术季模式而言,在国内已经不算新鲜事物。如何应地适宜,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出一个不一样的艺术季模式?在艺App特别专访本届艺术季主办方,阿里巴巴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艺术季项目负责人陈栋,分享对于本届艺术季的策划思路。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摩登天空 音乐现场
因此,我们针对这一项目定下几个策略; 一,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带动产业发展。我们希望所有落地的项目都是与这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以“在地“的艺术方式,先把艺术介入产业之中。 二,做一个不一样的大地艺术项目。大地艺术从美国到日本,再到国内,这一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仅用装置公共艺术可能解决不了这里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不希望艺术季的表现方式过于单一。所以设计了公共艺术、⾃然剧场、声⾳现场、在地联结四个版块,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同时,刻意不用“大地艺术”而取名为“在青山”,意在表达“在地性”的逻辑,将“在青山”作为大IP呈现在青山村。 Q:参展艺术家如何给出命题? A:这次对所有选择的艺术家的策展命题,就如 “在青山”之名,“在地”是最核心的价值。更严格地说,我们给艺术家的命题是不希望作品是搬到这里来的状态,而是在地生长的, “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如此次不少的艺术装置,甚至是由艺术家出想法、结构,最后与村民共建的完成的。这种感受很神奇,村民也很自豪,很有参与感。就像林怀民在台湾以稻田为题材的《稻禾》项目。我们更希望村民能把这些艺术装置当成村里的资产来运营。未来等到艺术家运营团队撤出村时,村民们能自运营这些装置,保护、导览它。
▲田间在地联结单元的驱鸟装置
Q:国内也有不少以艺术季模式的乡村振兴项目,如何把青山村做得不一样? A:无论阿那亚戏剧节、南海区艺术季还是浮梁艺术节等,今年下半年大地艺术节会漫山遍野地开,青山村还是要做到标杆和新样板的作用。艺术很难被消费,但是艺术需要合适的场景来对话。 虽然我们筹备的时间非常短,但从策展人、主办方、政府,所有内容上都做得非常用心。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青山版《双下山》演出现场
所有的艺术家都很开心能在这里创作。如著名现代舞蹈家赵梁“东方灵欲”三部曲的终极篇章《双下山》,此前从未在农村礼堂里表演过,而作为本次艺术季的开幕大戏,主创人员特别在青山村红心大礼堂特别创作了青山版《双下山》,最后一天结束表演之后还在村里拍了一组非常有趣的村民合影。
Q:从项目设计上,“在青山”有何长期规划?
A:青山村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参观的人特别多,但配套接待设施不够。第一步是计划通过青山艺术季内容的承载力,引流人群进来。而如何帮助青山村实现更好的接待能力,包括商业、文艺等产业的介入,是希望艺术季之后能够帮助青山村解决的问题。青山村在此之前的艺术与设计是散点式自由生长,希望我们进来后能带来整体化产业级别的变化,整合串联资源,这也是阿里介入其中的优势。
Q:对于未来的青山村的愿景?
A:阿里巴巴设计团队赋能乡村振兴,有三个立足点:
一,新模式。这是我们较为擅长的资源整合,通过设计周在设计行业的影响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帮助好的内容在青山村落地。
二,新样板。把青山村作为我们最大的样板工程来打造。
三,新家园。引流只是第一步,“在青山”未来是长线化运营的活动IP。通过资源整合的能力,帮助青山村做整村运营,也在村里建设一些类似设计中心的产业园,让更多的艺术家跟设计师驻地创作。
Q:通过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青山村为例,艺术活动是否可以成为推动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关键因素?
A:这是乡村振兴的大课题,乡村振兴不能只变成公益,单方面输出解决不了问题。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运营逻辑,对乡村振兴才真正有更好的帮助。这也是青山村项目里可借鉴的方向,但我们希望更多的内容能更在地化、更清晰。
本次艺术季四大单元的顺利落地,又是如何实现的?来听听总策展人姜剑的分享。
Q:这次艺术季提出的概念是“未来乡村实验室”如何理解?
A:“未来乡村实验室”是当地政府和已经驻留的新村民、机构与设计工作室已经在践行的概念,我们在这一基础上加入更多艺术语言的介入。实验室有探索、有尝试的成分,所以也能看到艺术内容介入后产生的化学反应。通过整个艺术季,最终可以看到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好的作品能被保留下来,不断地完善与沉淀积累。这样“未来乡村实验室”才有它的前瞻性和包容度。
Q:这次艺术季设置四大单元、从参展艺术家和作品选择上有哪些原则?
A:这次选择的艺术家及作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首先,是艺术家此前的作品就有对自然与乡村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其次,是作品材料与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我们在初期调研中按这一原则去筛选和邀请艺术家,然后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分批带领艺术家们进行驻地考察、创作、提案、最终才呈现这次活动中最终落地的艺术作品和表演作品。
本次艺术季最大的特点是将静态的装置与动态的展演结合,互相融合,互相跨界。在大自然强大的能量场中,各门类艺术相互生长融合与重叠,形成更多维度的体验。这也是在策展中特别具有试验性的方向。
▲U设计周卫星展——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林森鹤见 场域特定艺术现场
Q:公共艺术单元的装置艺术作品,不只是艺术家的参与,还有建筑事务所、建筑师、首饰设计师的参与,这种跨界是如何考虑的?A:这次有大量以设计师身份参与的作品呈现。青山村现在的定位是设计村落。这里汇集了好多手工艺研究者、材料工作者、非遗整理工作者等。设计和艺术的界限是模糊的,无论是什么身份的创作者,如建筑师、首饰设计师等对于材料的敏锐洞察,也具有非常强烈的创造力。这次很多作品的创作是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生产生活的材料再生创作与重构。这是设计师们的优势,他们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优势,结合当地材料与环境各方面的考量,最后呈现了这样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类装置作品。
我们希望艺术家和设计师之间,有共创、有融合、有重构。这次公共艺术单元的不少作品,也能与表演艺术之间互相转化、融合,这也是邀请设计师们介入这一单元后,带来明显的互相渗透融合的创作方式。
Q:艺术和文化活动在乡村地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艺术活动促进乡村振兴有哪些优势?
A:艺术家和设计师对自然、对生活生产中的细微洞察非常敏感,同时也很具有启发性和想象力。他们介入后带来的共同参与创作的积极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激活经济农村经济模式。
通过这种提问式的创作方式,发掘一条更好的、差异化的本地特色振兴之路,激发中国农村的新经济潜能,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
当然艺术与设计的介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积累沉淀。就像种子播种后会慢慢地生长,不同生长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多样性、精神物质层面都丰富的状态,才能让中国农村形成有自我特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U设计周卫星展
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
总策展人姜剑导览公共艺术单元
点击回看
点击进入票务链接
U设计周卫星展
首届“在青山·群响艺术季”
2023年6⽉5⽇⾄7⽉16⽇
杭州余杭区⻩湖镇⻘⼭村
主办⽅
杭州市余杭区⼈⺠政府
阿⾥巴巴设计
承办⽅
杭州市余杭区⻩湖镇⼈⺠政府
协办⽅
U设计周 (U Design Week)
佐维视觉(北京)⽂化传媒有限公司
-END-
图文信息来源丨主办方
文字、编辑丨OO姐
©️禁二改丨盗用
回到顶部点击 [在艺App] 关注我们
了解每日全球艺术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