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易90秒·清明节特稿】《周易》中的祭祖仪式,强调了哪三种“核心精神”?

孙抱一 玩易斋 2021-10-07


孙教授 陪你学《周易》第 280


今年的清明节又到了!


我们知道,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习俗,直至宋元时期才逐步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核心的节日。因此,《周易》当中绝无可能出现“清明节”的说法。


但是,其中是否有祭祖的内容呢?那当然有!据兰甲云《周易古礼研究》一书,《周易》谈到祭宗庙祖先的就有16爻,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I通过对这些爻辞的简单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祭祖时的三项“核心精神”。


第一,祭祖的目的是在行孝并借此谋求家族团结。《周易》涣卦和萃卦卦辞都提到了“王假有庙”(假读为格,意思是“至”),特别是萃卦《彖传》还明确说:“萃,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由此可见,《周易》作者显然认为,王到宗庙去祭祀祖先,一方面当然是孝道的表现,但另方面也有汇聚人心之意。其实不仅“王”是这样的,我们普通人的祭祖行为,目的不也是这样吗?


III 第二,祭祖仪式不必追求祭品的奢华而贵在心诚。《周易》既济九五说:“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一般认为,东邻是指殷商,西邻是指西周。此“禴祭”为“夏祭”,即薄祭也。周人尚俭,强调祭祀以真诚(“孚”)为核心,并不怎么强调祭品的轻重问题,故云举行“禴祭”的西周,反而比“杀牛”(牛为大牲)为祭的殷商获得了神的福佑。 另外,萃卦六二、升卦九二都提到了“孚乃利用禴”,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IV  第三,祭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庄重诚敬的态度而不能懈怠。观卦卦辞云:“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意思是说,当祭祀已行“盥手”礼但尚未“荐牲”之时,人的行为举止最庄重、最诚敬,此时观者尽皆信敬而仰望(所谓“有孚颙若”),这是祭祀中最难得、最值得称道的时刻。《论语•八佾》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而观之矣。”就是因为过了这个时间,祭祀者以及观者的诚意就散了,所以连孔子都不想看了。


窃以为,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有孚颙若”的诚敬态度贯穿于自己的一生,那我们的祖先肯定是最高兴的,而我们的事业也肯定没有理由不成功啊!

 



推荐链接:


【周易90秒集锦】第1 - 100讲(文字+音频)


【周易90秒集锦】第101 - 200 讲(文字+音频)


【清明节特稿】《周易》中的祭祀之礼


【周易90秒】《天演论》与《易经》


【周易90秒】杨万里:“心从画前到,身在易中行”





孫福萬(字抱一)

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

《论语易解》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玩易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