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大,开启一场重现、触摸、感知民俗的奇妙旅程!
谈起民俗,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古老传统仪式?或是非遗载体、工匠手艺……在南大,有这样一门课带你走进民俗世界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共同欣赏《民俗与设计》课上 同学们用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吧!
《夜与麦田》:考虑到自己第一次做布贴画,不一定能很好地处理画面色彩的关系,我买了同色系不同面料的样布来拼接,最终决定选用黄色系的布。相比于白色卡纸,我认为采用深蓝色背景会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于是就把画面的时间定在了夜晚,最后的呈现效果超出了预期。
我创作的是以食物为主题的设计。头箍如太阳光辉,象征人类初生时如婴孩天真地紧挨彼此,完满和谐。两只耳坠各由三朵花组成,具有相似的名字与精神内核,而命途不同,都暗藏璀璨锋利的泪(切割水晶)即现代人的焦虑。项链主体由九朵果皮组成,“九”象征东方文化中的轮回、永恒。佩戴时,九朵花组成的桥正在胸腔正中央。对于形式几乎对称的人体而言,为何只有一边心脏,只有与人拥抱时能感受到两侧的心跳?当“两生花”彼此相触,留下的泪水质朴、温柔、透明(琉璃),象征着爱的力量。
我用花草纸做灯面,这种技艺起源于苗族,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通过造纸术的方法,将草、花撒在纸浆中,用简易的工具,在一池花粥中捞出,便能制作出一张张精美各异的花草纸。麻藤、花草、风干,每一张纸都是自然的味道。里面再搭上LED灯条,就可以发光啦!
将剪纸艺术和花灯制作相结合。花灯为长方体形状提灯,花灯中间设置暖黄色灯泡,营造出家庭的温馨氛围。每一面都是徽派建筑的八字式门楼,这是门坊的一种变体,在平面形制上看,大门向内退进一段距离,形成“八”字形,因此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门楼剪纸大致上分为三层,最外层为两侧墙壁,中间层为正门楼,最内层为大门;每一层再根据具体纹路细分结构。每一面都是代表“家”的门楼设计,寓意着家是每一个游子的最终归宿,无论走到哪里,家的大门永远为游子敞开。
我的作品是利用水果以及校园里植物制作的拼贴画。作品主要用到了橘子、火龙果、柚子、南天竹、香樟树叶、枯树枝。
以上是我设计的作品,由我的家乡——江西萍乡的特色菜品和小吃组成的萍乡美食地图。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饮食文化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通过美食来增进对不同地方的了解。我也用萍乡的美食拼成了一张对我本人诱惑十足的地图,来缓解我的乡愁。萍乡的美食丰富多彩,我只选取了小部分最“出圈”的和我最爱的,求学在外,美食永远能吸引着我回家。民俗即生活,饮食于我而言是生活之乐。
以带有磁性的世界地图为背景,把各国最流行的表情包以磁性吸铁块的方式贴到世界地图上。磁性吸铁块有正反两面,正面是各国最流行的表情包,反面是该国人民对于这个表情包的解读和使用场景。每个国家可以贴1-3个最流行的表情包作为代表, 具体数量视背景地图大小决定。
翻看《民俗与设计》课程纪念册,堪称一场开盲盒式的体验——因为你永远无法想象,同学们的巧思会与多样的民俗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那么,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
打开南京大学选课系统,便有各式各样的通识课映入眼帘。南京大学推行“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往往能够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在保证课程深度的同时又不失新意,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启发。
《民俗与设计》的开设就充分体现了上述教学理念。这门课程主要由口头艺术、物质文化、风俗仪式三大主题串联而成,同时引入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引导同学们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民俗,感悟其中常被忽略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造,触摸传统乡土中的民俗温度,观测历史长河中的形式演变:无论是乡音故事还是花雕饮食,都展现了民众惊人的创造力;从节日庆典到社交礼仪,都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厚重……
通过这样的课堂,这门课的授课教师——艺术学院李牧老师启发同学们将传统民俗遗产同当代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助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
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联通
《民俗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不拘泥于授课教师的单向输出,而是在双向互动中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师生共同举办故事会,讲述传奇与故事,玩偶、绘画、幕布,不拘一格的呈现方式,迸发着同学们奇思妙想的火花。
上下滑动查看故事会现场
课堂之外,李牧还带大家走进民俗博物馆,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与文化,体悟前人的智慧,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
上下滑动查看民俗博物馆考察
强调动手实践,是这门课的亮点之一。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手工制作:或用颜料与食物装点圆盘、绘制复活节蛋,或拿起刻刀雕刻橡皮印章……提升团队协作水平、锻炼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同学们也在实践中充分体悟了不同民俗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文化魅力。
上下滑动查看同学们的动手实践
“大学的课堂应该带给学生什么?”自《民俗与设计》这门课程开设以来,李牧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他渐渐摸索出自己的答案: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外语的能力。
只有学会正确地认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才能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实现突围。他常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例如如何表现时间、如何画出隐形人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被引导着去分析、去创造,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李牧老师和同学们在进行课下讨论
课堂上也少不了小组合作。这样的互动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也使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结下了非比寻常的厚谊。
同学们在完成小组作业
除了介绍传统的民俗,李牧还在课堂上引入外国文化,希望能够给予同学们更多角度的启发与思考、培养同学们的全球视野。在《民俗与设计》之外,他还同时开设了相同主题、“全英授课版”的课程folk custom in modern life,吸引了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前来听课。
民俗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民俗与设计》是了解非遗文化、传统民俗的一个窗口。在现实中挖掘已有民俗形式背后的理念,熔铸现实审美和发展需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转化与创新发展,是传统民俗适应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
李牧认为,只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我们既要讲求社会的发展,也要关注环境的保护,同时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
在他看来,一味强调对传统文化原有面貌的保持,只会与现实对照构成一个巨大的悖论。只有满足发展的各方面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非遗才能在当下焕发生机。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当我们的目光落向它时,就完成了对历史的回望、与时间的对话。但这不并意味着我们应当沉溺于过去,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前进。
精彩荐读
明天!来听这个家族与中国的故事
不忘初“芯”,新信向“融”!走进Ta和团队的科创故事
奋进2024!南京大学全新PPT模板来啦
来源:南大招生小蓝鲸
编辑:张富杨 步欣洁
审校:宗 和
责编:李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