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七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启动:6月27日截止 总金额105万

2018-04-29 学术之路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以下简称“钱端升奖”)是中国政法大学倡议设立的全国性法学研究奖项,旨在纪念钱端升先生对我国法学研究的重大贡献,促进法学研究繁荣发展,推动国家法治建设。根据全国普通高校社科统计年报有关奖励认定办法的规定,教育部将钱端升奖认定为“部级奖”,国家统计局据此也将钱端升奖列入部级成果奖的统计范围。

  根据《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的规定,2018年举行第七届评奖活动。现将有关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1.申报范围:普通高校教师,法学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及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工作者均可申报。申报成果须为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和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部门采用的研究咨询报告(研究咨询报告不受上述时间的下限限制)。

  已申报过前六届钱端升奖的研究成果不得再次申报

  2.奖励等级和数额:一等奖3项,每项奖金10万元;二等奖15项,每项奖金3万元;三等奖30项,每项奖金1万元;提名奖20项。

  3.申报办法:请登陆中国政法大学校园网钱端升奖专题网站(http://kyc.cupl.edu.cn/qrsfxyjcg/sy.htm)、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http://www.sinoss.net)查询和下载《申报通知》、《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材料。受理申报时间为2018年4月27日至6月27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谭义,010-58909103,18600797296。

  附件:1、关于第七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登录中国法学创新网下载】

  2、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请评审书 【登录中国法学创新网下载】

  3、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申报一览表【登录中国法学创新网下载】


历届获奖名单

  第六届

  一等奖 1项

  1.北京大学 蒋大兴:《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三卷本)(法律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二等奖 8项

  1.北京师范大学 赵秉志:《当代中国刑罚制度改革论纲》(《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2.清华大学 何海波:《实质法治:寻求行政判决的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四川大学 龙宗智:《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4.中国政法大学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5. 清华大学 易延友:《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 华东政法大学 陈金钊:《法律方法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

  7.北京大学 沈岿:《公法变迁与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10年1月版)

  8. 中国政法大学 王万华:《中国行政程序法典试拟稿及立法理由》(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4月版)

  三等奖 18项

  1.四川大学 左卫民:《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中山大学 徐忠明:《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4月版)

  3.中国人民大学 冯玉军:《全球化中的东亚法治: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4.吉林大学 姚建宗:《论法律与政治的共生:法律政治学导论》(《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5.清华大学 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6.西北政法大学 严存生:《法治的观念与体制:法治国家与政党政治》(商务印书馆2013年3月版)

  7.清华大学 申卫星:《期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8.中国政法大学 吴洪淇:《转型的逻辑: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9.北京大学 湛中乐:《公民生育权与社会抚养费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6月版)

  10.吉林大学 何志鹏:《国际法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版)

  11.武汉大学 杨泽伟:《国际法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2.武汉大学 冯果:《社会变迁视野下的金融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3.苏州大学 胡玉鸿:《试论法律位阶划分的标准》(《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 )

  14.上海交通大学 彭诚信:《主体性与私权制度研究—以财产、契约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5.浙江大学 蒋悟真: 《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中外法学》2010年第4期)

  16.清华大学 苏亦工:《得形忘意:从唐律情结到民法典情结》(《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7.西南财经大学 吴元元:《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8.重庆大学佀化强:《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7月版)

  提名奖 8项

  1.上海交通大学 杨力:《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上海法学专报》2015年第11期)

  2.复旦大学 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清华大学 梁上上:《股东表决权:公司所有与公司控制的连接点》(《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4.上海交通大学 王先林:《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

  5.中国人民大学 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年6月版)

  6.苏州大学 方潇:《中国古代的代亲受刑现象探析》(《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

  7.北京大学 李启成:《清末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存废之争—以刑律草案签注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8.扬州大学 钱玉林:《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意义》(《法学研究》 2011年第6期)

  第五届

  一等奖 2项

  1.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2.清华大学余凌云:《行政法上合法预期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二等奖 6项

  1.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我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从刑事实体法视角的考察》(《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2.南京师范大学李浩:《举证时限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小君:《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中国十省调研报告书》(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吉林大学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

  5.中国人民大学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中国政法大学何秉松《中国有组织犯罪研究(两卷本)》(群众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三等奖 20项

  1.中国政法大学刘星:《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西安交通大学单文华:《The Legal Framework of EU-China Investment Relations:A Critical Appraisal(欧盟中国双边投资关系的法律框架:一种批判性评估)》(Hart Publishing2005年版)

  3.四川大学左卫民:《刑事诉讼的中国图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2月版)

  4.清华大学周光权:《犯罪论体系的改造》(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家红:《清代的死刑监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版)

  6.中国政法大学杨宇冠:《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7.深圳大学应飞虎:《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8.华东政法大学刘宪权:《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9.清华大学崔建远:《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法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0.中国人民大学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

  11.厦门大学徐国栋:《宪法一词的西文起源及其演进考》(《法学家》2011年第4期)

  12.山东大学(威海)焦宝乾:《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13.西南财经大学冯亚东:《从客观归因到主观归责》(《法学研究》2010第4期)

  14.华东政法大学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5.西北政法大学严存生:《法的“一体”和“多元”》(商务印书馆2008年3月版)

  16.北京师范大学黄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7.华东政法大学管建强:《公平、正义、尊严--中国民间战争受害者对日索赔的法律基础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8.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版)

  19.西南财经大学吴元元:《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0.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刑事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法学家》2011年第6期)

  提名奖 17项

  1.中国人民大学付立庆:《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法律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武汉大学罗国强:《国际法本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华东政法大学罗培新:《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与政策困局之反思》(《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4.中国政法大学李本森:《生命价值的法律与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5.中山大学谢进杰:《刑事审判对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6.西北大学柯岚:《拉德布鲁赫公式与告密者困境--重思拉德布鲁赫-哈特之争》(《政法论坛》2009年第5期)

  7.南开大学岳纯之:《唐代民事法律制度论稿》(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勇:《定罪与犯罪构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9.苏州大学胡玉鸿:《“法律人”建构论纲》(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0.厦门大学陈安:《“黄祸”论的本源、本质及其最新霸权“变种”:“中国威胁”论》(《现代法学》2011年第6期)

  11.深圳大学邹平学:《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8月版)

  12.北京大学李启成:《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百年祭》(《中外法学》2011年第5期)

  13.山西大学孙淑云:《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条例”的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2年7月5日第47期)

  1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解君:《论利益权衡下的行政执行与民事执行衔接》(《中国法学》2007年第1期)

  15.北京师范大学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16.烟台大学汤唯:《当代法律文化本土资源的法理透视》(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7.中国政法大学刘飞:《信赖保护原则的行政法意义》(《法学研究》2010年第6期)

  第四届

  一等奖 3项

  1.中国人民大学余劲松:《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8月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王晓晔:《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中国政法大学李雪梅:《碑刻法律史料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二等奖 5项

  1.武汉大学曾令良:《欧洲联盟法总论——以<欧洲宪法条约>为新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2.清华大学张建伟:《司法竞技主义——英美诉讼传统与中国庭审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3.清华大学崔建远:《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厦门大学徐国栋:《民法哲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4月版)

  5.上海交通大学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三等奖 19项

  1.清华大学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中国政法大学王旸:《金融衍生工具法律制度研究——以场外金融衍生工具为中心》(群众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四川大学龙宗智:《推定的界限与适用》(《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北京大学刘剑文:《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5.中国人民大学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6.北京大学王世洲:《关于著作权刑法的世界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7.中山大学徐忠明:《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8.清华大学余凌云:《游走在规范与僵化之间——对金华行政裁量基准实践的思考》(《清华法学》2008年第3期)

  9.西北政法大学韩松:《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10.武汉大学秦前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2.武汉大学杨泽伟:《中国能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13.北京大学郭瑜:《海商法的精神——中国的实践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笋:《国际投资仲裁引发的若干危机及应对之策述评》(《法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5.中国人民大学张志铭:《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16.北京大学葛云松:《期前违约规则研究——兼论不安抗辩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7.中国政法大学陈景辉:《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18.中国政法大学于飞:《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区分及宪法对民法的影响》(《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9.四川大学左卫民:《范式转型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提名奖 12项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解君:《中国大陆行政法的革命——契约理念的确立及其展开》(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4月版)

  2.上海交通大学叶必丰:《行政和解和调解:基于公众参与和诚实信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

  3.厦门大学曾华群:《史无前例的国际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自治权的理论与实践》(《世界投资与贸易学刊》2008年第3期)

  4.南开大学刘轶:《金融监管模式的新发展及启示——从规则到原则》(《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5.中山大学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6.中央财经大学高秦伟:《行政法规范解释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7.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

  8.武汉大学陈家林:《外国刑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9.南开大学左海聪:《直接适用条约问题研究》(《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0.南开大学刘风景:《例示规定的法理与创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1.中国政法大学张丽英:《船舶扣押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4月版)

  12.北京大学薛军:《人的保护: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第三届

  一等奖2项

  1、中国人民大学张新宝:《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

  2、北京大学陈端洪:《宪治与主权》(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

  二等奖10项

  1、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中国政法大学崔永东:《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3、中山大学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4、武汉大学杨泽伟:《主权论———国际法上的主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5、暨南大学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6、中国人民大学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7、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当代刑法理论探索(四卷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4月版)

  9、中国人民大学刘俊海:《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法律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0、北京大学尹田:《法国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2月版)

  三等奖16项

  1、南开大学刘轶:《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最低限度协调原则》(《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

  2、厦门大学陈安:《美国单边主义对抗WTO多边主义的第三回合———“201条款”争端之法理探源和展望》(《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3、深圳大学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北京师范大学宋英辉:《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5、南开大学侯欣一:《从司法为民到人民司法———陕甘宁边区大众化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6、浙江工商大学古祖雪:《后TRIPS时代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7、四川大学龙宗智:《“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8、苏州大学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9、中国政法大学刘承韪:《英美法对价原则研究:解读英美合同法王国中的“理论与规则之王”》(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0、华东政法大学高富平:《物权法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1、苏州大学胡玉鸿:《司法公正的理论根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

  12、武汉大学汪习根:《法治社会的基本人权———发展权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高汉成:《签注视野下的大清刑律草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14、武汉大学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2月版)

  15、吉林大学李洁:《论罪刑法定的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6、北京大学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提名奖15项

  1、华东政法大学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华东政法大学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武汉大学秦前红:《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4、南开大学左海聪:《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的法律》(《法学评论》2005年第5期)

  5、厦门大学曾华群:《WTO与中国外资法的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6、华东政法大学姚建龙:《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版)

  7、中央财经大学蒋劲松:《责任政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8、中国人民大学竺效:《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翟中东:《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0、武汉大学张庆麟:《论国家调整汇率的权利与义务———兼论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国家法律问题》(《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3卷第2期2006年8月)

  11、昆明理工大学曾粤兴:《刑法学方法的一般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2、中国政法大学于飞:《公序良俗原则研究———以基本原则的具体化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3、武汉大学何其生:《域外送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4、中国人民大学冯玉军:《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15、清华大学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第二届

  一等奖1项

  1、 中国人民大学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二等奖9项

  1、吉林大学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中国政法大学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1901-194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晔:《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题》(法律出版社1996年5月版)

  4、北京大学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中国人民大学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6、中国政法大学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7、武汉大学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8、华中科技大学易继明:《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私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9、中国政法大学李永军:《合同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7 月第2版)

  三等奖14项

  1、武汉大学何其生:《电子商务的国际私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最高人民检察院朱孝清:《职务犯罪侦查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中国人民大学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5、中国政法大学于志刚:《虚拟空间中的刑法理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9月版)

  6、清华大学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夏勇:《中国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8、中央财经大学陈华彬:《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4月版)

  9、武汉大学陈家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0、北京师范大学赵秉志:《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载《法学》2005年第1期)

  11、清华大学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12、吉林大学李洁 :《法律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13、西南财经大学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4、最高人民法院黄松有:《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 2 期)

  提名奖17项

  1、厦门大学陈安:《国际经济法学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浙江工商大学孔庆江:《China’s WTO Accession and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rea: The Perspective of a Chinese Lawyer》(载《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04年第4期)

  3、北京大学王世洲:《欧洲共同体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暨南大学刘颖:《支付命令与安全程序---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核心概念及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 1期)

  5、华中科技大学李红海:《普通法的历史解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6、西南政法大学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7、江汉大学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版)

  8、深圳大学傅静坤:《二十世纪契约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2月版)

  9、湖南大学徐涤宇:《原因理论研究——关于合同(法律行为)效力正当性的一种说明模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0、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载《政法论坛》 2005年第6 期)

  11、华东政法大学王 迁:《论“基因歧视”及其法律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2、四川大学左卫民:《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实证研究与理论阐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

  13、厦门大学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4、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15、中国人民大学王云霞:《东方法律改革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16、海南师范大学童光政:《明代民事判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7、西北政法大学何柏生:《数学精神与法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第一届

  一等奖2项

  1、北京大学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二等奖7项

  1、厦门大学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中国政法大学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苏州大学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

  4、西北政法学院贾宇:《国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5、北京大学李贵连:《20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6、中国政法大学夏吟兰:《离婚衡平机制研究》(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国家行政学院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三等奖17项

  1、中国政法大学高健军:《国际海洋划界论——有关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四川康维律师事务所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烟台大学孔庆明:《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版)

  4、最高人民法院刘树德:《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版)

  5、武汉大学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华东政法学院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国际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7、中南大学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8、首都师范大学邱远猷:《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彩霞:《累犯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0、清华大学许章润:《书生事业 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1、中国政法大学于志刚:《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2、武汉大学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13、最高人民法院黄松有:《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武汉大学肖永平:《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冲突与协调模式的选择》(载《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5、四川大学杨遂全:《现行婚姻法的不足与民法典立法对策》(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6、吉林大学李洁:《三大法系犯罪构成论体系性特征比较研究》(载《刑事法评论》1998年第2卷)

  17、西北政法学院周少华:《“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荣誉奖6项

  1、吉林大学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北京师范大学黄风:《中国引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3、浙江工商大学孔庆江:《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2年10月出版)

  4、苏州大学潘抱存:《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5、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翟中东:《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齐文远:《对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反思》(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出罪事由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论坛议程(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华环保基金会和天津大学环境公益诉讼培训班讲授要点

“法学的科学性”学术研讨会(附《法理》第5辑征稿启事)

第十四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即将举行

中国法律史学会2018年年会通知

清华大学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8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简介

《法治研究》征稿启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

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公告

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竞赛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山东大学检察理论研究中心成立

关于举办2018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夏令营的通知

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论坛邀请函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面试及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含名单)

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梁慧星:民法典编纂中的重大争论——兼评法工委两个人格权编草案

东南大学法学院第二场青年学术沙龙圆满举行——网络服务商刑事责任的边界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成绩公示

2018年腾讯研究院博士后招聘 | 腾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听读书怪才讲名人的15堂读书实践课,收获终生收益的人生经验

假如BOSS掉水里了,看看设计师们会怎么做?丨切勿对号入座

独家秘笈分享!看完这些文案技巧就能从小白变成大神

会用Excel的他,五分钟完成你一天的工作

语文题,变难了吗?张泉灵邀请多位名家带中小学生读懂必读经典!

这样的努力,可能会毁掉你的人生(99%的人都不知道)

问津学术付费课程汇总(截至2018年4月22日)

这份女人必备穿衣指南,解决你90%的穿搭难题

我是第一次当妈妈,但我也想当个好妈妈

3个月狂减50斤,160斤中年大妈逆袭冻龄女神,她说,好身材是吃出来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