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怎么样?
经常有人在后台询问我清华大学怎么样?很多人如果遇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脱口而出,超级牛的大学,中国排名第一的大学,只有省状元才能去读的大学等等。但是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因为很明显这人需要被“教训”,不能回答他。不然以后他还会问你“北京大学怎么样?浙江大学怎么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怎么样?开封大学怎么样?某某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慢慢的你会发现对于清华北大这种人所周知的大学,你还能够说上两句,但是对于省重点的大学你可能一句话也说不上,甚至连听说过都没有?这还仅是学校,如果是问你“赵某某怎么样?李某某怎么样?”,你会慢慢的懵。是的,智人告诉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意图与目标,然后再做出回应。其实这并没有啥,但是我们习惯于回答,不管别人问什么问题,习惯性的给出回答?而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阻碍了一个人的求知欲。
我们看似是回答这个人的问题,但是我们是在扼杀这个人的求知欲。假如你的孩子这样问你,然后你每次都给出这样肯定的答案,你想想你将会培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生只信奉权威,而不会质疑的人。我们现在很多人反思当前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我们的那个回答,一步步的扼杀掉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反馈。如果是一个大学生问诸如清华大学怎么样的问题,而没有给你一个具体的语境,那么直接保持沉默吧。即使有语境,但是需要他还没有说出自己的判断也不要回应,必须让这些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与人沟通必须关注的基本礼仪:请教他人本身就是在占用他人的时间,自己还不想费脑筋想问题,只是等着天上掉馅饼,是不值得同情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些人,他们看似很努力,很用功,但是做出的工作很让人惊讶,只是简单的服从安排,你让他做一步他就做一步,不是自己想办法走好下一步,而是等着你的指导。最后的效果是指挥他人工作,还没有自己做这份工作效率高,甚至更累。再回到我们的问题,如果他不将他的问题说清楚,你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徒劳。因为你可能介绍了清华的很多历史文化传统与人文轶事,可能他需要的仅是能不能从清华大学校园旁边穿行而过,或者清华大学在哪个城市。
所以,日后再遇到这个问题,保持沉默吧,然后教训一通提问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修订《博士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通知
第三届长三角竞争法论坛暨第十二期“经济法30人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