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今吴门画作 跨越时空对话“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

艺术观潮 2020-10-20

『纵观艺术之态  尽享艺术之美』


Throughout the State of Art  

Enjoy the Charm of Art  



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1、8、9号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嘉宾合影


古今吴门画作 跨越时空对话

“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


600 Years in Retrospect

Four Masters in Ming Dynasty and Modern Painting of Wu School

Special Exhibition for Painting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由中国美术馆、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于2017年11月30日下午15:00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掘学习“吴门画派”艺术宝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检阅当代苏州美术创作成果,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苏州市经过充分酝酿和筹备,组织了此次美术进京特展,第一次将明清等经典作品与当代优秀作品展示于中国美术馆这个国家级平台之上。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作品164幅,在展陈方式上还增添了不少苏州元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古代经典作品,共29组件,71幅,从故宫博物院借展,主要有“明四家”及吴门后学,董其昌及“四王”等文人画史主流代表人物的经典作品,展陈于1号厅;二是近现代作品,共18幅,主要展现苏州在近代绘画史转型方面具有开拓性与探索性的代表人物绘画精品,诸如吴湖帆、颜文樑等人的精品,为中国美术馆、江苏省国画院、苏州国画院、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和私人藏品,展陈于1号厅后面的半圆长廊中,其中还有600年来苏州美术大事记及年表;三是当代吴门绘画优秀作品,共75幅,包括历届全国美展获奖和入选作品的原作35幅及专家评审后入展作品40幅,展陈于8号厅和9号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姑苏画坛600年人才辈出,代现巨匠,一脉相承,传绪不绝,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而且较为完整地呈现了600年来苏州绘画史,从侧面反映了悠久而灿烂的吴地文化。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吴地绘画底蕴深厚,文脉绵长,面貌多样,并以“兼容并蓄、多方融合、含蓄蕴藉、以道统艺” 概括了其最为鲜明的四点特征。他在为展览撰写的序言中谈到:“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博大的文化传统以及一代代画家的群力推动,吴地绘画在长达六个世纪之中,都保持着文化昌盛、交流活跃、人才迭出的局面,同时也为当今吴地绘画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文艺界风苏万物、绿染大地。我相信,吴地的画家们也将乘此伟大东风,承袭六百年的光荣,继续依托江南水乡的文化特质,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各派文化长处,淬砺致臻,鉴往昭来,始终航行在伟大新时代的浪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添辉煌!”

据悉,展览开幕当日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也同时举行了特展学术研讨会。





展览总序

吴韵绵绵——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


苏州,两千五百多岁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常见大手笔的文化作为。此次策划的“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有着穿越时空的历史跨度,将传统文人画高峰期的“明四家”、吴门画派及其衍生态,与20世纪以来的现当代吴门绘画,并置陈列,比较研究,总结提升,意味深长,令人耳目一新。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流脉之一,而苏州,则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早在中国画史第一高峰的六朝时期,继顾恺之之后,吴地就产生了“密体”的陆探微和“疏体”的张僧繇两位人物画大家,陆氏创造的“秀骨清像”影响深远。盛唐水墨山水画兴起,初创期的代表,北有王维,南有吴人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张璪之口。

15、16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进入历史发展的重大节点,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西方,时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佛罗伦萨为中心,诞生了“三杰”一一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琪罗(1475—1564)、拉斐尔(1483—1520),他们在绘画、雕塑、建筑甚至科学上近于全面发展;在中国,时当明代中期,中国文人绘画进入高峰期,以苏州为中心,诞生了“明四家”一一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唐寅(1470-1524)、仇英(约1502—1552),他们通晓古典经史、诗文书画,兼精山水、花鸟、人物。这种东西方文化史上的“巧合”值得探究。


《仿大痴山水卷-全形》董其昌


《仿董巨山水轴》沈周


《猗兰室图卷-分段》文徵明


《双监行窝图并书记册-分段》唐寅


《临萧照高宗瑞应图卷-全形》仇英


《洛阳春色图卷》陈道復


《山水轴-全形》王时敏


晚清至民国,绘画中心转到上海,苏州画坛相对弱势,但仍然保持活力。一方面,延续文人画传统的美术社团如怡园画集、桃坞画社、娑罗画社等兴起;另一方面,受西方美术影响,油画、粉画、水彩画等也逐渐生根开花。特别是1922年,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紧随时代新风,创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后又成立美术馆,举办画赛会,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颜文樑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一道,共同开辟了中国近现代西画教育和创作之路。


《云中山顶》吴湖帆作

高145cm

国画

1956年


《北海》颜文樑作

油画

18cm×25cm

1960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绘画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以自身的条件为依托,波浪起伏,变革演进。继1957年南京创建江苏省国画院之后,1960年苏州成立了张辛稼为馆长的苏州国画馆(后改为国画院)。在传统笔墨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国画建设中,苏州画家余彤甫、张晋、费新我、张辛稼、吴䍩木、许十明等脱颖而出。


《奋翮凌云志》张辛稼作

国画

66cm×132.5cm


经过“文革”浩劫,改革开放给苏州画坛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画、油画、版画、粉画等各画种创作日趋繁荣而多元,老一辈焕发青春,中青年崭出新俊。张继馨、孙君良、周矩敏、徐恵泉等为代表的中国画创作,典雅的传统艺术文脉与鲜活的现代审美趣向相融,开拓出当代吴门花鸟、山水、人物的笔墨新境。水印版画跃为强项,江南水乡的韵味与文蕴,通过精致的刀法与印痕,表现得淋漓尽至,2000年苏州有7位版画家获得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奖。更有兼精中西绘画的从苏州走向全国的大家,如颜文樑、吴作人、朱屺瞻、庞薰琹、宋文治,纷纷返乡建立艺术馆,见证着现代吴画的辉绩。


《穿蓝印花布衣的女孩》庞薰琹作

布面油彩

60cm

1962年


新世纪以来,苏州绘画在全国及省级美展中屡获殊荣,成绩斐然,显露出独特的地域风采。由市政府与中国美协合办的全国性画展、全国性美术理论圆桌会议,更将苏州美术发展融入全国美术发展的大格局之中。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苏州有42件入选,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有34件入选,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在“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苏州已获9枚金牌。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开阔的审美视野和现代的思维观念,立足于苏州的自然资源和文脉资源,参以西方的艺术形式,挖掘时代新意,打开思路,跨界融合,锤炼个性化的艺术语式,总体上却又不失雅致精美,婉约空灵。


《山外山》杭鸣时作

粉画

110cm×80cm


《渔村》卢卫星作

粉画

88cm×128cm

1999年

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继馨作

国画

120cm×240cm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孙君良作

国画

136cm×190cm

1984年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阳澄湖畔牧鹅人》刘振夏作

国画


《花之梦》徐惠泉作

160.5cm×179cm

2009年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温暖的阳光》姚茛作

油画

174cm×135cm

1999年

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夜色微澜》庾武峰作

版画

60cm×86cm

2014年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迷恋与传说》顾志军作

版画

150cm×85cm

2014年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吴韵绵绵六百载,只因源流活水来。吴门绘画变迁演化,始终闪耀着某些恒久的文化气质。明清以来,追求艺术品位,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已成为苏州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性。曲径通幽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的居住环境,精美典雅的家具陈设,优雅细腻的昆曲评弹……无不渗透着生活艺术化的气息。或许说,正因为懂得精神享受,苏州人乐于并善于吸纳那些能够带来新的审美享受的艺术样式,由此而呈现出宽容大度、多元共存的气象。自明代起,吴门画家就以文人业余自居,既是抒写个人情志,也可以谋生,因而从容淡定,怡己怡人。20世纪以来,吴门画家仍然保有自尊自爱的知识分子心态,他们力求既要发挥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又要适应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

在复兴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策引领下,坚持文化自觉,传承中拓展,开放中创新,独具风采的苏州美术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马鸿增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学术顾问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2017年9月于金陵十门斋


展览呈现于中国美术馆一层1、8、9号展厅,将展出至12月10日(逢周一闭馆),大家可持相关身份证件免费观展。



注:图、文/中国美术馆提供




推荐阅读



展览预告|不一样的肖像——龙虎水彩作品展即将开幕,敬请期待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开幕

心之向往|刘凯川藏行水彩画写生作品欣赏

写实求真,诗意淋漓——汤佩文水彩画作品欣赏

俊秀空灵之美——王涌水彩画作品欣赏

| 真情永恒——刘云生水彩画精品欣赏

|“最美中国人”大型美术作品展 作品赏析

痴心逐梦——付子龙水彩画作品欣赏

|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行进之力——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传承谱系”展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光荣的历程——新中国经典雕塑作品集》:徐立忠作品欣赏







投稿联系方式:

E-mail:ysgc@vip.163.com

电话:010—88797730

13911014279

联系人:李太原

微信号:ysgc365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