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雕塑华章》(第二辑):徐立忠雕塑作品

艺术观潮 艺术观潮 2020-10-20




编者按

经过一代代雕塑艺术家们的努力,雕塑已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坚实的丰碑。

功绩卓著的老雕塑艺术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刻苦,专注坚守,精益求精,将青春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全部洋溢挥洒于热爱的雕塑艺术事业上。他们凭着灵巧而神奇的双手、认真而执着的热情、稳健扎实的雕塑基本功以及炉火纯青的娴熟技艺和饱满旺盛的创作状态,塑造重现了一个个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和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或恢弘壮观、或雄浑厚重、或潇洒飘逸、或轻盈秀美、或天真可爱。他们不仅创作出一大批内涵丰富、深得大众喜爱的贴近生活、讴歌时代、礼赞英雄的雕塑精品,而且身兼教育和培养雕塑后备人才的重任,使得我国雕塑事业后继有人,也使得优秀的雕塑技艺得以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为了讴歌老雕塑艺术家们默默无闻献身雕塑艺术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他们为我国雕塑艺术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我编辑部在之前的出版基础上,推出《雕塑华章》系列精品集。除此以外,还于《艺术观潮》微信公众平台为入编此系列作品集的老雕塑艺术家们推出个人专题介绍,以便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他们的精品力作。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徐立忠

Xu Lizhong


1941年3月14日生于山东青岛。

青岛画院专职画家、雕塑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现任山东省雕塑艺术家协会顾问,

青岛市雕塑家协会顾问,

青岛市美学学会副会长,

青岛市城市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成就:

《闻一多先生纪念像》分别荣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纪念奖及“山东省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一等奖,并被评为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被选入《世界雕塑全集》和国家级文献画册《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盘古开天辟地》被选入国家文献画册《中国雕塑50年》和《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友谊之帆》立于日本下关市;《孔子》分别荣获“第二届山东省城市雕塑展”一等奖及“青岛市第二届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展”一等奖,被选入国家文献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并立于美国硅谷圣荷西市和韩国仁川市;《乐圣贝多芬》立于青岛音乐广场并被选入《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南及作品欣赏》一书;中国物理海洋学开拓者、海洋科学教育奠基人《赫崇本教授纪念像》立于青岛海洋大学;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像》立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纪念像》立于青岛老舍公园;《医学教育家沈福彭先生纪念碑》立于青岛大学。另有重彩画《人之初》《安魂曲》《母亲》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人之初》被北京大学收藏。


发表文章:

《生存与超越》《画在青岛》《感动与回眸》《芝泉山麓的野草》《天上的云》《相识与相知》《心灵的祈祷》《雨夜读画记》《秋天的绚烂》《我的爷爷和奶奶》《静静的墓地》《人民艺术家老舍雕像纪事》《大师与孩子》《陶艺·远古·当代——2010青岛国际当代陶艺展前言》等百余篇,另有《徐立忠文集》两卷刊行。



秋  叶

秋风起了。

清晨,我走在被一夜秋雨冲洗得非常干净的柏油路上。一片大得出奇的悬铃木落叶醒目地贴在路面上,就像裱画师傅把这片秋叶当作一幅画,裱在这平展的柏油路上。

一位鬓发皤然的老者,走过这片秋叶时停了下来,低头凝视了一会儿,又慢慢地离去。

我走近了这片秋叶,也被这凋落的美丽感动了,于是停下脚步,低首凝视着这片秋叶。

啊!这片秋叶,美得像一首诗。

掌状的秋叶上,淡黄的叶脉像人手上暴起的青筋,里面仿佛有树的血液正在慢慢地凝固……

掌状的秋叶上,深沉的褐色中透着斑驳的血红,犹如被理念吞噬的热情。

掌状的秋叶上,几处如阳光般明丽的黄色斑点中,散落着残存的绿色,使我为之动情。它使我忆起已经逝去的夏天的灿烂热烈和树叶们在风中纵情的合唱的情景。

哦,秋叶!你依然在留恋着绿色的青春,呼唤着热情的生命。

通往远处的漫长的路上,落着一片平平展展的秋叶。一位鬓发皤然的老者,走近它时,停了下来,低头凝视,为这美的凋落所感动。

哦,只有凋落的秋叶,才会有这令人心灵为之颤抖的色彩!


徐立忠

1995年9月24日写

1998年1月14日整理





《闻一多先生纪念碑》(局部)

花岗岩

高433cm

1984年

立于青岛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



1999年澳门回归大典中央电视台选此雕像为纪录片片头

2010年获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城市雕塑突出成就奖

1984年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纪念奖

1984年获首届山东省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一等奖

1987年《人民日报》发表

1989年第一期《文史哲》发表

1987年被选为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

1989年被选入《世界雕塑全集》

2001年被选入国家文献画集《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



《闻一多先生纪念碑》创作说明:

为闻一多先生塑像是我少年时代的心愿,1984年遂愿。《闻一多先生纪念碑》是我创作设计的第一件室外雕塑作品。

闻一多先生纪念碑落成后的第28天,1984年4月27日清晨,山东海洋学院刘桓老师在纪念碑前发现一束鲜花。他就去离纪念碑不远的传达室询问是什么人这么早来为闻一多先生纪念碑献花,门卫告知清早见有一位白发老太太手捧一束鲜花向纪念碑方向走去,鲜花可能是这位老人献的。

第二年的4月27日,刘桓老师在纪念碑前又发现与去年一样的一束鲜花。他立刻又跑到门卫处询问。门卫告诉他:“您进校门时,那位献花的老太太刚出校门。”于是他跑出校门,却只见车水马龙,不见白发老人踪迹。

第三年的4月27日,天刚蒙蒙亮,刘桓老师就在《闻一多先生纪念碑》前等待献花的老人,可是一直等到八点,也没见人来。

此后,每年4月27日刘桓老师都到纪念碑前等待这位老人,但却一直没能见到她。

她是谁?为什么总在每年的4月27日来纪念碑前献花?这位再未曾出现的白发老人,使这件事成为永远的难解之谜。

刘桓老师对我谈起此事时,曾对我说:“闻一多先生在青岛大学教书时,写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奇迹》,注家纷纭,均不得其旨。我曾就此事求教于闻一多的弟弟——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闻家驷先生,他告诉我,闻一多先生在青岛大学期间有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此诗由此诠释或可得解释。”

由此刘桓老师联想到那位献花的白发老人会不会就是闻一多先生那段柏拉图式爱情里的女主角。他在一篇研究闻一多先生诗作《奇迹》的文章里,也提到过此事,此文发表于《青岛研究》,但刘桓老师赠我的这本刊物遗失了。

如今,刘桓老师已逝世多年。他记叙的白发老人和鲜花之事,使《闻一多先生纪念碑》蒙上了浓浓的神秘而浪漫的色彩。知此事的人甚少,为了不辜负那束在晨曦中闪烁着清幽的鲜花和那位献花的白发老人,也为了纪念悄然逝去的刘桓老师,我在此记下此事。



《闻一多先生纪念碑》(局部)



《巴金先生像》

石膏着色

21cm×16cm×20cm

1985年



《巴金先生像》创作说明:

1985年青岛师专王挺老师去上海拜访巴金先生。在巴老住所门前为巴老拍一照片,我以此照片为巴老塑一头像。那时厂里为我创作前海三角绿地的雕塑《海风》,提供了一间工作室。虽然简陋,却是我最惬意的创作空间。这段时间是我雕塑创作的兴奋期。在这里我创作了:青岛市第一座工厂捐赠的环境雕塑《海风》《崂山五四抢险救人英雄群体纪念碑》《巴金先生头像》《老舍先生头像》(后做成半身像)、《帕格尼尼头像》,还有一些创作方案小稿。后来我调到青岛画院,这批作品除了《巴金先生头像》《老舍先生头像》其他都遗失了,真可惜。



《孔子》

花岗岩

100cm×400cm

1989年



1989年获“山东省城市雕塑展览”一等奖

1999年获“第二届青岛文学艺术奖”一等奖

1996年立于美国硅谷圣荷西市

2002年立于韩国仁川市



《球的旋律》

锻铜

56cm×40cm

1990年

为亚运会体育美展而作



《球的旋律》创作说明:

那时对中国大球落后的状况很是着急。作品中的形象修长肢体的瘦健、灵敏、柔韧是我对中国球员的理想和期望。我渴望中国的大球在赛场上能奏出凯旋的旋律。我从青岛食品厂调到青岛画院才一年多,画院的雕塑工作室一直没有建起,更不用说创作经费了,就连锻铜用的紫铜板还是青岛食品厂支援的。当我用最简陋的工具在锻打这件作品时,心里一直激荡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



《盘古开天辟地》(浮雕)

花岗岩、铸铜

高1400cm

1992年

1994年获“山东省城市雕塑展”优秀作品奖

立于青岛四方



《盘古开天辟地》创作说明:

这座雕塑原为青岛神话洞设计制作。1994年获山东省城市雕塑展优秀作品奖。后被选入国家经典画集《中国城市雕塑50年》《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2009年为建停车场被拆毁,拟于2011年重建。因保管不善遗失许多铜件,即便重新建起亦非原貌。边建边拆,已成为这个时代城市建设之风。君不见汇泉广场的体育馆,火车站的铁道大厦,东海路的远洋宾馆……已悉数被拆毀。



《友谊之帆》

花岗岩

高600cm

1994年

立于日本下关市濑户内海国立公园



《海风》

白沙岩

高600cm

1995年

青岛市第一座由厂家捐赠的环境雕塑

立于青岛前海栈桥三角绿地公园



《女娲补天》

石膏着色



《女娲补天》创作说明:

我的故乡即墨的马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安山玢岩柱状节理的特殊地貌。据地质学家的文章介绍,世界上仅有四个此类特殊地貌:英国的“魔鬼之堤”、美国的“魔鬼之塔”、南京的凤凰岭、即墨的马山,其中即墨马山最大。上世纪80年代末,即墨计委郭安宗主任曾邀我筹划马山雕塑公园事,旨在保护因野蛮采石而日遭破坏的马山,环山路已修好,还栽种了数万株树苗。后因即墨领导换届,马山雕塑公园的计划下马。马山的破坏越烈,造成了自然生态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出现了毀口粮田建高尔夫球场的事件。这件雕塑是我为马山设计的主题雕塑小样。它和我至今保存着的文稿《马山雕塑公园的设想》成了这段令人叹息的历史纪念。若干年后,青岛东部海边建立了轰动全国的雕塑园,不久,因管理不善而日渐凋敝,真是可惜。



古代农学家《贾思勰纪念碑》

花岗岩

400cm×500cm

1999年

立于潍坊市职业学院



《雕塑家布德尔印象》

获“山东省城市雕塑展”一等奖

青岛雕塑艺术馆收藏



《乐圣贝多芬》

花岗岩

400cm×500cm

2000年

立于青岛音乐广场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纪念像》

铸铜、花岗岩

高300cm

2000年

立于青岛老舍公园



《我的母亲》(泥稿)

铸铜

高48cm

2004年



《梦草原》

石膏着色

16cm×18cm×13cm

2006年



《梦草原》创作说明:

2003年在蒙古草原的帐篷里,我曾听过蒙古民间歌手苍凉的长调,那高亢入云的歌声一直在我心中萦绕。2006年,手中的塑泥,无意中成了这件作品。



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

石膏着色

2006年



《帕格尼尼》创作说明:

人们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和恐惧中度过了十年。疲惫和空虚使人们在文革浩劫的废墟里搜寻着精神的慰籍。于是小提琴美妙的声音,在青岛悄悄地响起。没几年,在青岛的小巷里,就响起了帕格尼尼高难度的小提琴乐曲。在此期间我曾研究制作过小提琴,听过少年时代的吕思清、陈立新的演奏,在琴声中人们憧憬着未来。几十年的时光像一首乐曲,在哀婉,悲怆、激越、宁静、喜悦、欢快中消逝了,只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那些在苦难中演奏着希望的孩子,如今已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们的父辈欣慰地在乐声中得以安息。



《作曲家德沃夏克》

陶土

2006年



《作曲家德沃夏克》创作说明:

我最早知道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是在上初中时。赫保真老师在音乐欣赏会上给同学们讲解他的代表作《来自新大陆》,乐曲中他对故乡怀念的倾诉,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沃夏克曾说:“虽然我已走进伟大的世界音乐圈子,但我永远是一个朴实的捷克音乐家。”赫老师曾应邀指挥过一个外国交响乐团,在兰山路礼堂演奏德沃夏克《来自新大陆》的第五乐章。



生物胚胎学家、教育家、克隆之父

《童第周先生》

花岗岩

2007年

立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童第周先生像》创作说明:

童第周先生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青岛教师进修学院的创始人之一。2005年院长史忠健博士邀我为先生造像,以励后来学子。历时两年先生雕像始成。先临时安放于校园东侧小广场,后移于图书馆大楼前。

2006年第二期《新华月报》刊载署名王丹红的文章;《中国克隆鱼,你为何如此沉默?》文章开头写道:“多莉羊一夜闻名于世,克隆鱼一生鲜为人知。”为在科隆领域领先的童第周先生鸣不平。在纪念童第周先生诞辰100周年时,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魏先生题写:“克隆之父”以示敬仰。


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像》

泥塑

2007年

花岗岩雕像立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詹天佑先生像》创作说明:

我上小学的课文中就有詹天佑修铁路的课文,心中很为他为中国争气而骄傲。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收藏了已被时代淘汰的蒸汽机车,又为詹天佑先生立像,让莘莘学子不忘历史,励志自强。



中国物理海洋学开拓者、海洋科学教育奠基人《赫崇本教授纪念像》

铸铜、花岗岩

高300cm

2008年

立于青岛老舍公园



《赫崇本教授纪念像》创作说明:

1989年我曾应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系王景明教授之邀,为我国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物理海洋学奠基人赫崇本教授塑像,立于校园大树下。2008年又应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张永良书记之邀再为赫老造像,由学生集资铸铜刻石,立纪念像于新校区。在我的草稿本上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他说自己是一块铺路石,在他学生眼里,他却是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






更多精彩文章 ☟☟☟



■ 《雕塑华章》(第二辑):齐子春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唐大禧雕塑作品

《雕塑华章》(第二辑):王官乙雕塑作品

《雕塑华章》(第二辑):罗耀辉雕塑作品

《雕塑华章》(第二辑):龙德辉雕塑作品

《雕塑华章》(第二辑):桢之珍品——周国桢雕塑作品

《雕塑华章》(第二辑):焕然有章——刘焕章雕塑作品

■ 德劭艺高 为人师表|我所认识的徐世政老师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