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雕塑华章》(第二辑):严友人雕塑作品

艺术观潮 2020-10-20




编者按

经过一代代雕塑艺术家们的努力,雕塑已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坚实的丰碑。

功绩卓著的老雕塑艺术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刻苦,专注坚守,精益求精,将青春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全部洋溢挥洒于热爱的雕塑艺术事业上。他们凭着灵巧而神奇的双手、认真而执着的热情、稳健扎实的雕塑基本功以及炉火纯青的娴熟技艺和饱满旺盛的创作状态,塑造重现了一个个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和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或恢弘壮观、或雄浑厚重、或潇洒飘逸、或轻盈秀美、或天真可爱。他们不仅创作出一大批内涵丰富、深得大众喜爱的贴近生活、讴歌时代、礼赞英雄的雕塑精品,而且身兼教育和培养雕塑后备人才的重任,使得我国雕塑事业后继有人,也使得优秀的雕塑技艺得以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为了讴歌老雕塑艺术家们默默无闻献身雕塑艺术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他们为我国雕塑艺术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我编辑部在之前的出版基础上,推出《雕塑华章》系列精品集。除此以外,还于《艺术观潮》微信公众平台为入编此系列作品集的老雕塑艺术家们推出个人专题介绍,以便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到他们的精品力作。

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严友人

Yan Youren


1943年出生于上海,

九三学社社员。

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雕塑系本科,师从张充仁。

曾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任职二十年。

1985年起成为职业雕塑家。

作品多以讴歌生命的题材为主,尤擅长肖像雕塑。


出版著作:

2008年出版雕塑画册《雕塑生命·严友人》(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4年出版雕塑画册《生命符号·读心塑魂》(新华出版社);

2016年出版《艺术之骗》《友人墨趣·艺术感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及《大匠之道——严友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艺术评价


严友人的雕塑作品多为追问生命的题材;作品力求雕塑的大气魄,力避细节破坏整体,返璞归真,还雕塑以原始本真的面目,反对奢华铺陈、繁琐罗列和刻意造作。他不仅提出整、比、带、型、构、透、气、旋、舍、度十字雕塑入门理念并发表《雕塑入门“十论”》来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在雕塑中将西方的“法”和东方的“魂”结合起来,提出了“西法东魂”的艺术主张。他努力探索开拓诗意雕塑的新语境,言简意赅,使雕塑成为意象的诗意雕塑,使其拙扑的造型里蕴含丰富的内涵、观念和哲理。在创作道路上,他亦以“生死心切的生命延续”为灵魂主线,坚守“雕塑生命”的严肃阵地。经过半个多世纪写实、写意、写魂、写虚、写错的艺术实践和修炼,他深刻感悟到“雕塑中有雕塑”,在雕塑创作的思想深处始终把握着“生存意义”这一终极目标,遵循天意、跟随灵感,祈求人生驱散邪恶、摆脱痛苦、走出迷茫,从而传播真、善、美。他创作的大量古今中外名人肖像雕塑,除了形、神、精、气到位外更把握着准确的“度”,获得业内外“名人之友”的高度赞誉!





《天》

铸铜

高62cm

1976年


《天》


爱——是给予,是吞没,是升华。

爱——在欢娱中包含着自我消解的悲剧。

浑厚团状的石块,

层层叠叠的肌理,

风化的石纹刻下了道道历史的痕迹。

一种不敢承认的欺骗和真诚,

一种千百年的身心相敌,

一种无奈追求的轮回,

轮回了多少万年!

能从执着中获得解脱吗?

我的天……


《陕北老农》

铸铜

高10cm

1978年



《噬——神农架野人》

(文明异化地球危机的猜想)

30cm×20cm×40cm

1981—2005年


《噬》


“噬”——神农架野人,这件作品是主观幻想的产物。作品的悲剧色彩具有十分丰富的意蕴。野人龇牙咧嘴地咬住自己的肩膀,显示了面对文明压力下的焦灼不安。那种与文明远离隔绝的日子将被终止,人类文明的包围圈日趋缩小,朦胧的下意识驱使“野人”与其被毁不如自毁。

“野人”的自我吞噬,是文明对野蛮的必然吞噬,人类在文明发展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异化自己。

“噬”揭示了文明与自然间内在的矛盾,人类在自然中更新和变革,既改变了自然、发展了自身,也破坏了自然、异化了自己。这就是人类聪明和愚蠢的两面:人类再醒悟也摆脱不了的就是——要回归自然,然而又回归不到自然。



《黄佐临》

铸铜

像高80cm

1995年



《冉》

高300cm

1997年为香港回归而作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新翼收藏



《思》

铁烤漆

高180cm

1998年

立于上海古北新区

(陶,1980年,日本神奈川美术家协会收藏,获日本神奈川知事赏)




《生命》

高242cm

1998年

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收藏

(铜,高100cm,2002年)



《情侣》

铸铜

真人大小

2003年

立于泰晤士小镇



《释》

铸铜

高200cm

2005年


《释》


站在天地之间,

踮起全部承载,

升腾清阳之气,

融入宇宙永恒。


《世纪良知——巴金》

铸铜

75cm×50cm×75cm

2005年

获2005年上海美术大展艺术奖



浮雕《陈逸飞》

铸铜

高100cm

2005年



《弘一法师坐像》

铸铜

高140cm

2005年



中国地质48院士浮雕墙

《群山作证》

仿铜

1200cm×300cm

2005年



《贺绿汀》

铸铜

像高280cm

2014年



《庄子化蝶》

白紫砂

像高150cm

2015年

(铸铜放大像高500cm)



中国古代十二文化名人系列雕像

孔子、老子、孟子、屈原、苏轼、陆游、墨子、李白、杜甫、王安石、白居易、李清照

高100cm

2016年

私人收藏



《孔子》

内圣外王,万代师表



《老子》

清虚始祖,洪荒归一



《孟子》

亚圣伟哉,仁义大纛



《屈原》

鬼神可追,天心可扪



《苏轼》

人生如竹,人生如梦



《陆游》

金戈铁马,梅香入梦



《墨子》

平民大纛,非攻兼爱



《李白》

天纵诗仙,万古酒仙



《杜甫》

浩浩文翰,唯此诗圣



《王安石》

大宋国魂,千年悲响



《白居易》

至今琵琶行,犹吟白香山



《李清照》

中华文苑,第一女史



艺术之“不确定”

严友人


人的思维是一道限制认知的墙,认知不是无限的,只能是有限的局限。“有限”在墙的这一边,无限在墙的另一边,世界之大都在这道墙的另一边。

人的伟大在于“求知”,任何宗教、哲学、神学、科学、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找,但找只是相对的。找不到和找不尽才是绝对的。

艺术不刻意去追求,不找事,只着眼于“找不到”“找不尽”和“不确定”。

宇宙无垠,世界更大,真正的艺术家会静心思考,从“受想行识”走向开悟、感悟天意,从绝对、无垠的“不可知”中体悟天女散花的余香和踪影、艺术灵感得以闪现。

艺术只暗示、只提问,不确定、不解决问题,让问题的答案跌落在每一个人心里,形成千千万万个答案,形成千千万万个说不清、道不明……

人的伟大在于“求知”,任何宗教、哲学、神学、科学、文化、艺术让我们看着“墙”这边有限的生活真实,同时又诱使我们窥探“墙”的另一边,打开无限,感悟世界之大,让大脑猜测修补使感觉转移、心灵理解,使错觉满足,让艺术受众从浅识到逐步接受神秘、疑惑的洗礼,被引领到艺术之真的仙境。

“知不知、上”“不确定”“不可知”的宇宙概念始终是人类好奇心的召唤源,向“不确定”“不可知”探寻会让人产生战栗的快感。艺术的“邪乎”和“疑”能让人安慰和愉悦。

我在五十多年的雕塑实践探索中从写“实”到写“意”,再从写“意”到写“魂”。从写“实”到写“虚”,再从写“虚”到写“错”。深深体会到只有写“错”才能到达写“魂”的意境。

错位、变型、错生活之真成生活之假。这些是实表象的“错”;“心灵痛点”“感觉转移”形成新的“心灵理解”,产生艺术认同,这是虚本质的“错”。这个虚本质的“错”可以变繁为简、寓实于虚、虚中有实、魂游其中。虚本质对实表面会产生一种酶化般的“俘获力”。促使人们产生从排斥到心甘情愿接受的心理转换,从而到达对实表面的放弃和对虚本质的接受。

只有深刻开掘和深蕴寓意的写“错”,才能调整好魂魄游走的通道。通过“感觉转移”让艺术受众走向单纯天趣的心灵理解,从而获得“错觉满足”,进而探索艺术之真、之善、之美。

举个雕塑案例:我创作的半身铜像《世纪良知——巴金》是上海美术大展一件获“艺术奖”的作品,这件“生命符号读心塑魂”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雕塑里有雕塑。一代文豪精、气、形、神到位的形象只是雕塑的表象。在这件雕塑深层的内涵中,“痛”“盼”“茫”“释”的基调呈现着“迷惑”“无奈”和“不知”。这是文学巨匠心灵纠结的“痛点”和“虚本质”。内心有太多的矛盾:放弃与不甘;转变与固守;追求与迷茫;睿智与不知……这些深藏内心的伏笔是巴金艺术形象虚本质的深度和宽度。伏笔既给予观众以暗示,同时又以最终的觉悟释然给予观众一种安抚。这些“虚本质”最终使巴金雕塑中的雕塑与平常百姓产生了共鸣。巴金外表的病弱和柔情与内心倔强的良知博弈,震撼感人。他形而上出世的智慧悟到了宇宙的“不可知”甚至“不可见”是人类为之探索又不可逾越的永远目标。人类社会公平诉求的相对性和不公事实的绝对性,这对矛盾在“不可知”的宇宙概念面前实在太渺小了,他终于释然于人类既能臣服于“不可知”,又能不停息地永远探索。高于生活真实的巴金形象由此产生。

真正意义的原创艺术作品往往是艺术家的一种原生性下意识的体现,充满种种“疑”“不确定”形成了神秘的“骗”,由此艺术魅力大增。

人心深不可测,可谓人心叵测。艺术受众如果能向艺术投诚,就容易接受并认识艺术本质,达到沉思的感悟。从而得到不加区别,不做确定的直接经验,并指向一种朦胧的愿望,艺术是万物的一种朦胧的愿望。

人心的深度永远达不到“同一终极不可分割的本真实在”这一核心深度,但人心的探究可以接近艺术本质的终极概念。它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

艺术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是一种升华,接受天意,与魔鬼携手合作,向鬼神借力,此时艺术家会在朦胧意识中着魔般地激发出天才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艺术作品表象被剥离,外型被改变,本质被榨取,认同了“真作假时假亦真”,“感觉转移”,使视觉真实被幻化,达到一种心灵的理解和沉思的感悟。艺术家深刻的开掘和深蕴的寓意终能诞生一般常人不可理喻的超前意识的“真艺术”“大艺术”。

大“趣”、大“痴”、大“癖”、大“怪”者必有大艺。







更多精彩文章 ☟☟☟



■ 我与自然的对话——薛继斌水彩写生

■ 《雕塑华章》(第二辑):孙锡麟雕塑作品

■ 生息之灵动——王晓琳雕塑作品欣赏

■ 《雕塑华章》(第二辑):孙贤陵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徐立忠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齐子春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唐大禧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王官乙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罗耀辉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龙德辉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桢之珍品——周国桢雕塑作品

■ 《雕塑华章》(第二辑):焕然有章——刘焕章雕塑作品

■ 德劭艺高 为人师表|我所认识的徐世政老师

■ 凝香·中国著名女水彩画家系列丛书——包蕾水彩画作品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表之图文,均经版权人授权同意方予以发布(个别转载文章已注明“图文来源:XXXX”或“本文转载自XXXX”)。为了尊重和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如需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另,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均出于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和扩大大众鉴赏的受众面之非商业性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或涉及其他问题,敬请作者谅解并来电或留言联系,我们将酌情对相关内容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