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这样上阅读课——全班16人、花24天、7节课,读一本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Power2Learn Author 林嘉怡
文 | 林嘉怡
我是个不爱看名著的人。广泛意义上来讲,我其实是个被语文教科书惯坏的、没有耐心的人。在国内的学校,一篇课文还没有一个章节长,中心思想也被老师解释得很好理解。虽然学校也会有必读的书目,但对于学生来说看不看完这些书其实没有根本区别。反正考试都是复述重要梗概和细节,拿着列好的提纲照背就行。
到了美国的高中之后,我不得不开始逼着自己看书。因为,这些大部头的书籍才是英语课堂的教科书。在这里的阅读课上,老师也不会像过去那样划重点、说单词、列提纲或者让你背诵。换句话说,在美国学校既没有人逼你,也没有人帮你了。一切全靠自觉。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就是我这个学期英文阅读课的课本。这本书由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著作,全书47094字。与以往60人的大课截然不同,我需要和全班16人、花24天、7节课,一起来读完这本书。
表面上,是我们通过上课来解析这本书,实际上课堂只是整个读书过程中的一部分。我的阅读课分为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作文。与其说是老师在上演书本评讲的独角戏,不如说是她一路上循循善诱着我们,教我们如何用自己独到的眼光与适宜的方式去读透这本书。
首先是预习。
教师提前在网上发出每天的阅读进度,靠学生自觉读完。
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不会提前布置任何引入或主旨性问题, 也根本不会介绍快速便捷的阅读方法,一切只有靠我们自己在书里跌撞摸索。英文小说的第一章对于我而言,总会是最晦涩难懂的一部分。为了介绍背景铺垫剧情,铺天盖地而来的那些景物地点描写、俗语典故或是冗长的姓名,往往是消磨耐心与兴趣的绝杀。教导学生作文开头时需要激起读者兴趣的所谓Hook(引子),这些文学著作大师貌似完全不屑于使用。
于是,我就需要自行在网络上搜索全文概括,了解故事主线之后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才能去探索。这样一来就像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导演,读到感觉有印象的熟悉之处,就说明这里很可能有自己比较注意的部分,要留心以后发展论点可能会用上。但是千万不能仿照编剧的角度,去搜索章节梗概、先看电影翻拍、甚至直接看中文版,否则再看英文就有借口对故事本身失去兴趣了。
一本厚实的原著拿着或许很有手感,但难免会因为满页陌生的弯弯绕绕而感到负担。所以我以章节为单位,不过于纠结生词地先浏览完一遍英文,大概理清了故事发展的思路后,再在网上搜寻这一章的中文版,寻找遗漏的细节。逐渐地,会发现中文是真的是最值得骄傲的瑰宝,象形的字符加上多变的词汇组合,可以把单调的语言也转化地华丽起来。久而久之读到英文的词句,也会下意识想着要怎么翻译才能来得连贯又惊艳。《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很多令人捧腹又深思的段落,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对于各种白色的细节描写,是哪怕读自己一直不欣赏的英文也能感受到那种美。
读完相关的章节后,就要开始在课上讨论了。和国内的课堂不同,美高的老师不会满足于自顾自地分析具体段落章节,而是针对原著不同章节提出基础但重要的问题,像是主人公尼克、盖茨比、黛西、汤姆的已知背景信息,凭空出现配角沃尔夫山姆先生的意义,对于全书最后两段中绿灯的象征理解等等。
老师还会提示一些关键词,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车、人声、诽谤等,每一节课针对每一个章节都会要求学生除了回答问题之外还要寻找有提到关键词的语句。刚开始在阅读的时候,我习惯于中英文混搭做笔记,尝试用最整洁的方式将当下的想法清晰完整地表述;在老师提示了这些关键词后,我才慢慢学会在相关的段落下划线,并在当页的边缘部分写下关键词,像这样指出值得注意或是能够激发自己灵感的点即可。
课堂讨论不只是与老师,更多的还是同学之间的对话。大致带着学生浏览完这些问题和额外要求,老师一般会将全班随机分成四个四人小组,让学生在高中部要求每人自备的笔记本电脑上共享文档回答不同的问题。
学生不仅要口头讨论,还要将整理好的文档在线分享给老师。学生自己合作过程中,老师会在桌子之间走动,挨个组确认进度、解疑答惑。
在半节课的小组讨论后,按照分配问题的顺序开始轮流读出小组的答案,老师也鼓励在组内有意见相左的回答。比起先介绍作者背景的俗套上课思路,这样反而检测了学生到底有没有自觉完成阅读作业;比起大班的个别学生举手回答,这样也更提供给了所有人一个分享意见的平台。
有的阅读课上,老师会花一整节课的时间进行讨论测验,即全班围成一圈探讨某几章的内容,需要有秩序却十分自由。由一个学生从随意角度切入开始解析,可以联系或反驳上一个人的观点,也可以开启新话题。例如不久前在上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顽童冒险记》)的阅读课时,我们针对第十三至十六章开展了讨论测验。我先提出这四章是主角哈克和黑奴吉姆革命友谊的转折点,话题由另一个同学转到黑奴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又转到少数爱怜他们的人的心理。整个讨论像是雪球由所有人投入的想法愈滚愈强大,又像是洋葱被大家从不同角度一层层刨析。
每次测验的气氛都十分紧张,要仔细聆听别人的回答,要争分夺秒地翻书找笔记,要找合适的插入点作答,还要注意不仅和老师更有和全班同学的视线接触。
尽管如此,也会有漏做阅读作业的人,抑或是个性使然不敢于表现的人。因此,老师会给所有人的课堂参与情况打分,记录下所有人的发言次数与质量;相对内向的人则可以选择在讨论前后上交自己的笔记,换取相应的分数。但在激烈的讨论气氛中,许多一开始胆怯于发言的同学也会逐渐开始尝试着加入到对话交流中。与其他课上的恬静表现相反,我在阅读课上永远属于最前线的活跃分子,抢着开启讨论、承接话题、或是分享有意思的地方舒缓气氛,忙得不亦乐乎。这也是我对于国内语文课堂的反应,但碍于大班人数的条件限制及老师快速的教纲进程,只能举手等待老师点名。
除了聆听、记录和安排回答顺序之外,老师还会穿插对一些同学的看法进行正负评价、拓展延伸,或是发问来引导下一话题。
除了单纯地讨论内容之外,阅读课还安排了许多围绕书本展开的活动,增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曾经有一次在学习《顽童冒险记》时,老师要求学生在吉姆、奴隶主沃特森小姐、甚至是历史上的废奴主义者等人中自选一个角色,以他的角度写出对哈克决定帮助吉姆逃跑的评价,并专门留出了一节课的时间,由学生自备服装进行朗诵扮演。
老师提供了彩色纸笔及剪刀,让学生自己形成小组,手工制作与《顽童历险记》故事内容相关的桌面游戏。学生自主设计主题,制定并描述规则,设置问题与陷阱。
针对每一本书,老师都会划出一些高难词汇,让学生自行背诵并小测。小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块:对随机指定的一部分词语进行意思解析,还有用剩余的词根据书本的内容编一个故事。每次都在第二部分扣分的我,才得以意识到自己对某些词用法的错误理解,比如在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The Scarlet Letter(《红字》)的词汇小测中,我学习到了不能直接说一个人有iniquity(罪孽)。
等到倒数第二节阅读课,老师才会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作者的影像,深入了解创作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就得以在专家解读之前,先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学生也可以在这些附加视频中为之后的习作找到更多的论据。在观看美国印第安人小说家路易斯·厄德里奇的Tracks(《痕迹》)的介绍视频时,我发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学习和保护土著语言。所以我引用了视频中对作者的采访,结合了书中表露了热爱传统文化的语段,来论证自己文章的主旨论点。
很多人把阅读课也当作写作课,因为所有这些读书作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后我们需要递交的一份阅读报告。
写作文前,老师会上传十多个读者会思考的主题,还要求学生先与其面谈,确保大家的主旨论点可以用。只有通过真正的品读感悟,才能在写作文时发展自己可以论证的论点、找到足够可靠的论据、甚至和之前读过的书找联系。
关于《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我的作文主旨句被否,但这次就连否定的原因都与以往不同。一般论点不合格的理由都是因为没有辩论性,但这一次,老师竟担心我根本找不到论据证明自己,尽管我自以为已经找出了很多证据。
几次找老师谈话,询问修改的方案后,才发现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搞清楚主人公移动的路线,把美国东部和书中的东卵村混为一谈。所以我上网去翻找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地图,试着把小说中的地点与现实中纽约、长岛、芝加哥等地的位置联系起来,再将主人公的居住地挨个对号入座,这才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论点:作者描写东部对于主人公陌生的环境、浮华的娱乐活动及居民肤浅的表面关系,表述了美国梦看似诱人、实则不可行。
这一次《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课堂写作,但是允许带一张规定大小的卡片,来记录提示词笔记、引用的句子及来源。美国高中十分注重诚实与版权,所以对于没有按格式摘抄的引用资源都会严加扣分,也绝不允许一篇作文多次用,哪怕是自己的原创或是不同课的作业。
为了完成一篇作文,有安排有节奏的阅读课确确实实是必不可缺的一环。将效率与兴致并进,英文原著也会变得易如反掌、手到擒来。上对了课,那才是真正特别的了不起。
作者简介
作者林嘉怡为Power2learn特约撰稿人,现在在加州圣地亚哥念高中。
扫码关注Power2lear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