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君主編《中國與域外》第三期出刊(附:編餘贅語)
馮立君 主 編
中國與域外
Sino-Foreign Relations History
第三期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年10月
學術顧問委員會
(姓氏中文拼音序)
阿部幸信([日]中央大學文學部
拜根興(陝西師範大學東北亞研究所
丁克順([越]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漢喃研究院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韓 昇(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何志龍(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金秉駿([韓]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史學科
具蘭憙([韓]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傳統韓國研究所
李秉忠(陝西師範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
李鴻賓(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花子(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李錦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李雪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研究所
李宗勳(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劉永連(暨南大學中外關係史研究所
劉正寅(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朴漢濟([韓]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史學科
氣賀澤保規([日]明治大學東亞石刻研究所
全 瑩(延邊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尚永琪(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石雲濤(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譚 凱([美]伯克利加州大學歷史系
王永平(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王小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魏楚雄(澳門大學歷史系
魏志江(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烏雲高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吳玉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謝壽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于逢春(浙江師範大學環東海研究所
張鐵山(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周偉洲(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周裕興(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編輯事務委員會
(姓氏中文拼音序)
蔡偉傑(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內亞系
戴衛紅(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范恩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范兆飛(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
耿 朔(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胡 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胡耀飛(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李 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李丹婕(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李海濤(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
林曉光(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劉詩古(廈門大學歷史系
仇鹿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孫 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孫 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孫英剛(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童 嶺(南京大學文學院
王安泰(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王飛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王慶衛(西安碑林博物館
溫 拓(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夏 炎(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趙俊傑(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本期副主編:胡耀飛、溫拓
助理編輯:柏桐、王洪基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西長安街620號文匯樓(710119)
郵箱:fenglijun66@sina.com
本刊受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資助出版,
謹致謝忱!
【目錄】
【異域之眼】
拓跋魏的語言/卜弼德(Peter A.Boodberg) 著,溫拓譯
亞洲交流史中的遣隋使/氣賀澤保規著,王豔譯
《資治通鑑考異》和730-763年間的史料來源/蒲立本(Edwin GeorgePulleyblank) 著,馬建霞譯
【講談】
唐帝國的衰亡與門閥大族/譚凱(Nicolas Tackett)等
專欄【幽州學】
“幽州學”概念之我見——兼論“幽州學”學科話語體系的建構/李鴻賓
新出《阿史那明義墓誌》所見安史政權中的突厥王族/胡耀飛
【專題研究】
東北古代民族築城源流及文化特徵述論/王禹浪等
唐與渤海關係的展開與後突厥/劉楠
從“劉氏子孫”到“匈奴後裔”:兩漢之際的盧芳政權/關慧丹
論宋夏戰爭中環慶路與鄜延路、涇原路的地緣與戰略關係/王一凡
古希臘宗教神話中海洋被賦予的功能及其象徵意義/馬君
班固《兩都賦》“明絢以雅贍”背後的政治隱情/許鎏源
叩關求封:明朝與安南邦交關係的新模式/施建光
【書評】
A. Asher, The Itinerary of Benjamin of Tudela; Marcus Nathan Adler, TheItinerary of Benjamin of Tudela/李大偉
劉文編著《陝西新見隋朝墓誌》/杜鎮、劉森垚
陳懇著《突厥鐵勒史探微》/白玉冬
韓中義譯、何志龍校訂《大食東部歷史地理研究》/龍國仁
戴衛紅著《韓國木簡研究》/馮立君
王臻著《清朝興起時期中朝政治秩序變遷研究》/馮立君
【域外隨筆】
《留學韓國日記》選/拜根興
【附錄】
一本中外交流史集刊——本刊稿約
《中國與域外》已刊目錄
編餘贅語
編餘贅語
本刊題名《中國與域外》所涵蓋的研究領域,既包括歷史“中國”與“域外”關係,也包含介乎中國和域外之間的某些邊地、族群(人群)、政治體。關注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或者說是“中心”與“邊緣”,在“中央”、“邊疆”、“域外”、“全球”等多種視角間不停地往返變換,求取新知。希望能夠看歷史,也看歷史家,發現歷史本相,也發現歷史的產物——包括我們自己。
《中國與域外》這一期延續創刊的理念不變,重視連接中國與世界的中外關係史,當然,由此也必然地要同時既內省中國史,也外向歐亞史,關注銜接中國域外的邊地。
“異域之眼”收錄溫拓、王豔、馬建霞三位譯者貢獻的長篇論文。分別是卜弼德對拓跋魏的語言問題、蒲立本對《資治通鑑考異》暨史料問題、氣賀澤保規對以遣隋使為中心的隋代東亞關係史的研究力作,關乎歷史語言、史料處理、國際關係三種學術理路,重讀之價值毋庸置喙。仍是我們之前主張的堅持直接翻譯一部分學術佳作到中文世界來的體現。
“講談”是譚凱到北京來,與李鴻賓、孫英剛等諸位學者談論他的《中國中古門閥大族的消亡》一書引發的學術問題,話題包羅萬象,內容十分豐富。雖然滿篇即興口語,但讀者如一口氣快速讀完,想必有身臨其境之妙。這也是一種新型的學術文體,以往紙媒期刊不大在意,但演講和對談記錄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學術張力,理應大力提倡。
“幽州學”專欄取材自“幽州學共通研究班”第三屆擴大會議,胡耀飛由阿史那明義墓誌探討安史之亂中的突厥王族,李鴻賓先生對會議總結發言錄音稿反覆增訂,成為一篇討論幽州學內涵的佳作。幽州是多族聚居、多元文化彙聚之地。我們極力提倡氣賀澤保規先生倡導的以隋唐幽州為中心的“幽州學”研究,希望它能夠像敦煌學、長安學一樣大放異彩。
在“專題研究”中,既有關於東北古代民族築城源流及其文化特徵的較長時段論述,也有集中在唐代與渤海國關係中後突厥因素的論證,以及關注兩漢之間胡漢認同變化的盧芳政權、西夏與宋朝戰爭地緣戰略問題、明朝與安南邦交關係模式等個案研究,還有古希臘海洋文化的探討,論題星散于歐亞歷史長河的浩渺煙波之中。這一部分其實是青年學人的“自由命題作文”。
“書評”同樣涉獵範圍廣袤。李大偉揭櫫作為馬可·波羅和伊本·白圖泰先驅的《本傑明行紀》在中西交流史上之價值,杜鎮、劉森垚在《陝西新見隋朝墓誌》前言基礎上增訂內容成為新書述要,白玉冬深掘了陳懇《突厥鐵勒史探微》這部大陸不易得著作的內涵,龍國仁揭示《大食東部歷史地理研究》的精心翻譯過程及其意義,馮立君透過戴衛紅著《韓國木簡研究》內容評述實際探討了東亞漢字文化圈和中國朝鮮史研究的方向等相關問題。
“域外隨筆”是新設欄目,它之所以出爐,緣自我對學者們在學問文章之外隨性文字的特別欣賞,這些文字包括但不限於與學術活動有關的序跋、散文、學術隨筆、考察日記、學人書信。本期承蒙拜根興教授不吝惠賜,抉選廿年前在韓國讀博期間的日記,涉及兩岸三地學人之間故事,頗有一些可讀性。
因為《中國與域外》前兩期在海外印行的緣故,印量又十分有限,多承澎湃、中古史研究資訊、北外全球史、美術史研究等網媒報導,後續的電子化工作正在展開,茲特將前兩期文章篇目及其貢獻者名單附於刊末,以饗讀者,同時作為對今後繼續努力的一種小小激勵。
《中國與域外》集刊由首爾改在北京出版,省卻諸多不必要的煩擾,確實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刊物的出版感謝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強力後援,特別是任文武、高振華兩位編審,柏桐、王洪基兩位助理編輯的費心勞動。鳴謝各位作者、譯者和默默支援的編委老師們。封面與欄目頁題圖分別來自廖靖靖、夏炎、耿鐵華、韓建華、拜根興等師友惠賜,在此一併致以誠摯謝意!
馮立君
二〇一八年金秋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