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之蓝”2018周迅个展: 尽管时有波澜,而我们心有桅杆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19-04-15

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英国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那句名句意思确是“好花堪摘须及时”。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译是“采撷玫瑰花苞当及时”。我去查原文,原题目是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全诗共四节,此句在第一节第一行: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其实两种译法要是能合二而一就好了:玫瑰花苞堪摘须当摘。

- 大地之蓝 80X80cm -

执念的,何其美好

即使有点伤痛,本也无妨

花朵最盛时,所有的给予与舍离都猝不及防

——罗蓉《执念的都是美好》


艺术家何多苓的学生周迅要与罗兰艺术联袂呈现第二次个展了。上次取名“浅吟低唱”,笔下那些“高级灰”色调的花与草,给人留下极深印象。周迅和罗兰艺术CEO、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罗文涛面对工作室那件“大地之蓝”的圆形新作时,异口同声,这又清贵又优雅的“蓝色格劳恩”,简直如微风中的耳语,让人想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庭院里的秋日。

大地之蓝

这蓝,永恒的忧郁与沉稳,浪漫与优雅。本意是指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也是植物之名。读《诗经·采绿》和《荀子·劝学》均有记载,说“终朝采蓝”——《诗经·采绿》,说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佛堂。——清·阮元《小沧浪笔谈》

- 大地之蓝-2 80X60cm -

周围的花都比她娇艳,她却总是成为我注目的焦点,她的高贵即是一种素养,并不完全是靠侥幸得来的(周迅)

周迅花了一年多时间,将自己擅长的“高级灰”情调进化为如今的“大地之蓝”——大地之蓝(grawn blue)也叫蓝色格劳恩,是一款来自日本的“大花微月”,整体株高在30-40公分,开淡蓝熏衣草色的花朵,具有生长速度快,勤花,抗病性好的优点。

周迅的作品《大地之蓝》,依稀的淡蓝色有一些泛青灰的忧郁情调,颜色仅次于“天堂”的种属。联想到他在恩师何多苓“带工作室的花园”里见到的那株诱发他创作的蓝色格劳恩,特别是含苞时,花心部分的颜色比较深,外层花瓣都是淡淡的雪青或高灰,清雅,抒情意味浓烈极了,花香的淡衬出高贵的情调,与她的颜色妥帖、弥合。

周迅留恋那株花的迷情与淡然,创作了这一组作品。

- 百合 60X60cm -

这玫瑰和月季实际差距挺远。我读董桥的《旧时月色》,说英国贵族都喜欢玫瑰,有一种老话叫“原始玫瑰”。现在很多野玫瑰都是经过大自然的杂交授粉培育而出,所以准确地来说,还不能称其为“原始玫瑰”,而说“原生种玫瑰”更为准确,当下见到的月季其实是通过玫瑰与蔷薇不断杂交培育的花卉。而玫瑰在原本种属里模样普通,单瓣花朵,观赏性并不强。

“原生种玫瑰”其实就是常常说到的野蔷薇,野生,自然绽放与衰败,花期短极了。

- 忧思-1  80X60cm -

- 忧思-3 80X60cm -

周迅对花的理解与观察,带着自己的音乐情绪与文学解读。首次“浅吟低唱”个展中的部分作品,更是在传统书画圈一些艺术家之间传阅。他作品之中的花卉仿佛有了镜头感,前尘影事,风中曳摆,一声一响摇落旧日情意,何多苓说周迅的花不同于他之前所初见——去掉了单一的装饰性,有生命的气息,有品有味。

应该说,周迅如今的花主题作品,情绪上皆有“玫瑰待放”之欲。捕捉盛放之前那抹难舍的涟漪,颇具传统诗词里“无计花间住”的感慨:无奈无计,逗留在花间,也就是暂时逗留在这繁华尘世……

后面无言未尽之意,则是周迅作品里最耐人寻味的文学气息:惆怅也许是这类作品最难忘的一阕,难怪众多收藏家和观者迷他作品里旧梦依依而无法清辨的气氛,他像又能在作品表面画出一层隔窗的雾气,一层稚嫩的包浆。不知怎的,读他最近的作品,总黯然想起赫里克笔下的玫瑰眼神里飘起的涟漪,那么娟媚,那么深切,那么难舍。

因为有过,所以难舍。

因为难舍,所以不忍。

- 冬日 60X60cm -

- 三月NO.3 100X100cm -

- 三月NO.2 100X100cm -

赫里克抒情短诗流行的年月,自然是还没有培育出“大地之蓝”的,要不然他一九一一年去世后再版的经典诗集《Chrysomela:A Selection from the Lyrical Poems of Robret Herrick》就不会用八朵牙色玫瑰金属片镶嵌封面了——赫里克一定也迷大地之蓝。


艺术家何多苓曾提及周迅作品的音乐性:“我一向认为油画是画中之王,可称为绘画中的交响乐。在此层面上看,周迅的油画还有不足之处。这个‘不足’是没有画够的意思,即尚未穷尽油画的可塑性,未免可惜,换个说法,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画,有点手痒,想在上面罩一层。记得我把这意思对周迅加以口头表述:你的画很好,如果罩上几层会更好。记得还告诉他早年看伦勃朗的体会,那种光线透过一层层表皮,从底层反射出来的感觉,乃是油画中的神品。别人也就罢了,像周迅这样掌握了各种颜料、媒介油,并深知其用法的,不用就太可惜了。‘罩’是造就完美色调——现在叫‘高级灰’——的不二法门,犹如德彪西《牧神午后》中的长笛,罩上一层弦乐的面纱,飘飘渺渺,此曲只应天上有。后来,他的油画渐渐有了多层的效果;色层的边缘不再光是硬硬的,而是软硬兼施了。他不再画花,画草了。而且是那种墙角上最不起眼的草。草因为色彩单纯,不能夺目,这正是油画复杂性的用武之地。周迅的草逐渐有了某些交响乐的特质,即色彩的沉着与分量。”

- 清风 100X100cm -

他并不孤独,有阳光有雨露还有风(周迅)

清风 作曲:高平 演奏:紫禁城室内乐团。

“我画中的一草、一花、一木,都符合自己的心境。”周迅说。

实际上从一开始,周迅作品里的音乐气息就给了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高平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萨蒂的音乐很巧妙很诙谐,有时也可以调剂一下气氛,但永远都是静态的,而非叙述性的。这些音乐有很大的起伏,很适合周迅的画。”

一曲清风,一曲浮影,这是长在耳语深处的“大地之蓝”

如果说“静态与宁静”是观者在周迅的绘画层面所感受到的情绪倒影,那这些画面内在的“妙趣与起伏”,则是其音乐层面所给出的灵魂气质,和周迅掌握与熟谙的“高级灰”与“大地之蓝”一样,这蓝,除了宁静、深邃、遥远、温柔等被大家习以为常的特点之外,它的深层内涵似乎在这些作品里透达了出来:被动、梦幻、智慧,浅蓝偏向童真、明亮、干净,透彻,而深蓝则是宽容、无言与遐思

- 淡淡的 60X80cm -

- 幽谷 60X60cm -

如果说之前周迅个展“浅吟低唱”所带来的是声与情的交融,那如今“大地之蓝”个展推出的新作,则是内思与智慧的并茂。

他的作品,在萨蒂的音乐氛围里,不是更为沉稳与淡定了吗?

与周迅多次聊及他所聆听与钟爱的古典音乐和音乐家,能看出他的古典音乐教养给了他的创作极大的养分和自由空间,并通过对音乐的理解,转化为一种对独特诗化绘画笔触的设色和营造。

- 长日留痕-1 80X40cm -

- 长日留痕-2 80X40cm -

时间会消磨一切,也会产生一切,此时此刻它们就是最美丽的。(周迅)

- 浮影 80X80cm -

- 纷纷 115X90cm -

- 初春 100X100cm -


艺术批评家张颖川在《关于周迅的小草》一文中提到:

画什么与怎样画,选择绘画题材、对象,以及进而选择表现语言和方式,从来都是一个画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绘画艺术创作本体所指向的艺术家创作精神。周迅对“小草”特别敏感,最近几年竟然在自己曾经路过的小巷、小道旁边,或者是墙边、石板夹缝中间拍摄了几万张各种不同种类形的小草图片,他长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画室里,为如何描述一根小草倾注全身心力……

野外路边小草也许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也最容易被踩踏和忽略的植物,周迅却把如此微小的草根植物放在他的画面正中,用丰富细腻的笔触表现开张的技叶,并加以主观想象赋于温暖优雅的灰色调。因此他的“小草”格外清净,不杂,不俗。其简单的平凡在画面中有了高贵的风姿。周迅以艺术视觉特写观看的方式表现出“小草”于广袤大地风雨中坚韧的生长活力,默默开展一点“绿意”的独立气质。而他个人关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也浸润寓于这一系列的“小草”组画创作中。

- 草NO.10  80X80cm -

- 草NO.11  80X80cm -

我想给这组作品选用一个统一的名称:“四季吟草”。它们是写自然界与人内心的映照,晨昏与暮气,伤感与快慰,我读到罗文涛发来女诗人罗蓉为周迅部分作品专门创作的诗歌(节选),文字是绘画的变奏与阐义,思路浅畅又动人,“一万个想你”,浅浅的深情是她《你许诺的美好》诗歌里最偏心的五个字。

“在这虚实人间,你说:总要爱的/最安心的,是风行水上 尽管时有波澜,而我们心有桅杆。”罗蓉的心里,一定也有一株大地之蓝。

- 初夏 80X60cm -

总要爱的,在这虚实人间

思绪被蝉声包围,蛙鸣击打着池塘

倒影太凌乱,涟漪束腰

从中可以看见,世事中的另一张脸

总是有风,它的目的只是带走和吹乱

来,抱一抱吧,你头戴蓝色冠冕

率领爱的绸缎,在这仲夏之夜

去向遥远,但此刻,正途经梦境的草原

在这虚实人间,你说:总要爱的

最安心的,是风行水上

尽管时有波澜,而我们心有桅杆

——罗蓉

大地之蓝——2018周迅个展

展览时间:2018.09.15-09.19

展览地点:成都环球中心W1-1119优芮艺界

09.15 / 14:00-18:00  VIP品鉴沙龙

09.16 / 15:00-18:00  展览开幕式

09.17-19 / 10:00-17:00  公众开放日及跨界合作

特邀嘉宾:诗人 罗蓉

策展人:罗文涛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文:谢礼恒  图片:罗兰艺术  音乐:高平  配诗:罗蓉

美编:西子

  更多精选:

中国当代版画名家原作典藏四川巡展:这些作品远超你的想象

清风如许·九张国画邀请展:最繁华酒店,竟深藏最精巧画廊

花六年时间,蜀绣大师杨德全绣出一部传奇绣谱

闺中十二赏心乐事:他潜心五十年,画出中国最美十二花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