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野子
艺术野史
作者丨谢礼恒
摄影丨张涵
设计丨西子
哀痛和忧伤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梁鸿《出梁庄记》
1月27日,当“亲近自然-简崇民风景油画展”热闹的开幕式褪去温热,我才一个人步入展厅,阅读他这几十年藏在那些写实风景里的寂静深度。110件作品虽满满当当,但一放进偌大的省美术馆,好似前尘旧梦都遁于粉墙竹影。川西小路、密密竹稍、繁茂林盘,“我曾驾着摩托车在川西的小路上跑了15年,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她带我走向世界。”
- 简崇民 -
在简崇民的风景绘画里,田野竹林并不是自然阴郁的一面,观众也不会在它们面前忧心忡忡,相反,它们含蓄地像宁静安谧的故人,男女老幼,好像都是那个年代的样子;细微、甜美、全景式的笼罩着世情的温度,他的渲染是层层推进的,一点一点回复那些心旌摇曳的火红年月。能够想象,他保持着一直以来对川西的情绪性刻画,摩托车上的那个画家曾在川西的林间飞驰、停驻,然后又轰然起步,扭动油门奔向岁月的深处:
- 《夕阳,村道,小河》70cm×50cm 油画创作 -
- 《新娘》80cm×120cm 油画创作 -
- 《我爱春山多妩媚》80cm×120cm 油画创作 -
- 《丝路春早》150cm×150cm 油画创作 -
走了几十年的川西,几乎每天都会画下路过的无数个它们的影子,那也是它们的时代肖像,难免惊觉世道苍茫,俗情冷暖,萦怀挂心的许多尘缘,恒常是卑微厚朴的邻家凡人,没有显赫高贵的功名,没有过度风云的事业,大半辈子浮沉在这些画这些事这些人里——我读到太多关于他的履历、故事和经历的只字片语。直到现在,百度艺术百科的资料库里依旧保留着这样的叙述:在成功的笑脸里往往掩藏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忧伤和痛苦。简曾一度经历了中国现代美术大裂变及各种思潮的困惑、病魔的折腾、母亲病故的伤痛、夫妻离异、经济拮据……似乎所有的打击都接踵而至,令简备受煎熬。
是时候走进简崇民内心真正的那片川西林盘了。
- 《母亲河的早晨》70cm×160cm 油画创作 -
- 《母亲河千年的思恋》70cm×160cm 油画创作 -
- 《西岭春雪》70cm×120cm 油画创作 -
4天前的23日,我和摄影师张涵来到简崇民位于新津花源镇的新工作室采访,那个时候他的展览画册还没正式出炉,我们面对新画册的样稿、老画册《简崇民川西油画集》中层峦叠嶂的旧人旧思旧风景。他坐下来慢慢回忆自己的故事,站起来又不时拿一件新作给我们赏析,儿子简爱(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在旁边安静地描绘他心目中的父亲——这件油画作品此次展览被放置在展厅显眼位置。它们恰到好处地弥补了我在川西地理领域和40后艺术家其故园情怀上的双重缺陷。我看到他1998年那帧成熟画家的脸,他的贵人庄绍绥伉俪收藏的第一幅简崇民的创作精品,还有其中众多珍贵的习作照片。
- 简爱 -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老舍之子)对他作品的点评是:“有的画家一辈子也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窗口。于是,画的世界也就没有他。借用别人的窗口终究不属于他,窗口外面的人便无从找到他和发现他。简崇民笔下的川西就是简崇民的窗口,他找到了川西,找到了审视川西的特殊角度,找到了表现川西的特殊方式,他就有了自己的艺术世界。”
- 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舒乙馆长在四川成都画展上合影 -
很巧,这次展览前,川美院长庞茂琨给简崇民发来的贺信里有这样的话:四十余年来他将成熟的写实性油画语言和强烈的色彩感受吸纳到个人风格的构建中来,确立了适合表达自己家乡——川西风景的独特绘画样式。简崇民的风景画创造了一种观看时代风景的新视角,即充满东方精神的诗意和温情,这是一种适合中国人观看和欣赏的风格。耐得住寂寞的人是最单纯、最专注、最节省时间、最后成功的人。
可无论如何,当我翻开他的作品创作感受和那篇名为《绿色的情思》的自述文章时,扑面而来的是真实的乡风与沉沉的思索,这些文字串联起的个人命途逼得观者不得不停下来:“我想告诉青年一些没有神圣光环的真实的故事,告诉青年我的前半生是怎样走过来的——”这样的起文往往带有浓浓的自省的坦率与诚恳的告白,1947年出生在重庆长江边上,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特殊身世,他的童年是在一群工人子弟的包围中度过的,在迷画学画的经历中包括了米勒的“拾穗”、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克拉姆斯柯依的“月夜”以及《芥子园画谱》这样的字眼。后来他遇到了在少年宫授课的川美附中教师杜泳樵,那是他少年与青年时代的榜样。随后他求教恩师郭无,看林风眠的画展,“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我就患有严重的失眠、尿床、鼻膜炎。周末回家吃上一顿饱饭,第二天清晨又急忙往城里赶,三十多里路啊!所以经常迟到,在我的记忆中很少见过郭无老师的笑脸……”
- 简崇民二十岁 -
简崇民在川美附中的生活很触动人:他逃课用来上图书馆、打球;借到第一本俄罗斯铅笔素描画集,细致逼真的女人体,只有同学们下课吃午饭去了才敢慢慢看;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而受到的考试区别对待。是的,他一直是附中的长跑冠军,而在很长时间里,他都要与自己的家庭PK。1966年,他和同学被安排到千里之外的大巴山区改造、体验生活,然后是提前结束劳动、体验生活……他自承后来的那些日子他干了许多荒唐的蠢事。
后来,他被分配到当时的宜宾杂技团,一个潮湿小巷的破庙里,一伙解放前漂流过来得民间艺人在这里安了家。他在那里画现代戏的布景。这些日子仿佛是他人生另一出现代戏的桥段——他在那些风起云涌的年代偷偷地疯狂阅读大师名著、故事与传说,那是又一次与自己艺路的贴牌长跑。
- 简崇民二十七岁在珍宝岛做记者(1973年) -
“二十七岁了,我想结婚了”。简崇民随后的生活是幸福与拮据并存。女儿出生,温暖备至,可每月要寄回家十元的生活费让他只剩下十九元的工资,每次去成都探亲,一次次受到冷遇,“尝到了什么叫白眼”,“穷”好像是一个成功画家必经的小路。
后来的故事好像圈内人都知道。1979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制度。他每天早晨5点起来在昏暗的街灯下排队,一边等着为女儿取牛奶,一边阅读电大的英语课本。下午一下班就骑着自行车到田间画风景写生,晚上看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教材,还有汉语的补习。半年凑足了八十幅作品寄到四川美院,获得报考资格。创作试题是“难忘的时刻”,获得创作最高分,可由于只学了八个月的英语,痛失前往研究生院的大门……
-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人间 -
1980年到1982年他画出了“晴雪”、“灰姑娘”、“天工”、“星星火炬”、“窗口”等九件作品参加中国和四川的各项大展,其中一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幸运的是,即将于30日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那件他阔别40年的作品《您永远在我们心中》原作将从中国美术馆借展。简崇民之前并没获悉,我传给他中国美术馆发给我的借展清单,他的那“难忘时刻”复又重现。)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深度访谈里,他谈到了成都画院的工作、几段情绪低谷、“离不开普通人的生活与大自然的慰藉,离不开大地母亲的怀抱”,再到葛洲坝水电站的工地,攀钢的灰尘和热火中的煎熬,“每每望着白云深处的大山和滚滚东去的江水发呆,一种儿时的梦境在呼唤着我……”
- 简崇民与母亲最后的合影(1986年)-
1987年他四十岁,不惑之年的他突然接到母亲肺癌晚期的急电,不到一个月他自己又患乙肝躺在医院长达八个月……他那段时间想到了杰克·伦敦,想到了所有的辉煌与燃烧,在某种程度上说,他靠看古汉语修辞学和小说续命。他甚至在医院画完了“伤逝”、“浣花溪”、“潇潇雨歇”三幅风景画作品,成为他人生艺途的巨大转折。
接下来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打捞”这个词。当他的作品“秋思”在美国以1万美元的价格售出时(1987年末),他每月仍旧拿着75元的工资、给女儿50元生活费,交15元房租水电费,只剩10元钱。
- 《秋思》美国格林威治艺术品公司收藏 -
后来他认识了格林威治艺术品公司总裁大卫,认识了画廊经理刘桂芳,两人一次次陪他去川西农村探讨风景画的创意与表现。简崇民医好心灵之伤,又一次回到中国油画的跑道上。
- 美国格林威治总裁大卫及中国部经理刘桂芳随简氏在川西农村(1988年)-
6年后,他拥有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车,川西林盘开始在他的马达轰鸣中渐渐烙印成命盘。
艺术家伯芙·杜利特尔(美)的《印第安保留地》、《有多少个肖像》、斯特凡·纽曼(美)的《荒原》、《黎明前的篝火》、日林斯基(俄)的《白马》等等出现在他的自述文章里,像嵌入的一颗颗宝石。
后来我终于拿到了本次画展的正式画册,不知怎的,看到那其中《晚潮》、《热浪岛的黄昏》、《清水湾的黄昏》、《西哈努克港的黄昏》等几件令人肃然沉默的作品,我总想起那个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画家爱德华·霍珀,只不过爱德华关注的是都会写实,而简崇民则将注意力投射到港岛、海滩或欧陆(或东南亚)的乡野小镇。
- 为沙龙电影公司作“尖峰时刻”电影纪念风景画(1998年)-
- 与四川美术出版社社长王伟先生及时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先生合影(1999年)-
简崇民这些年企图在平凡的主题场景中(如海滩、港口、欧陆小镇乡野小道等等),添加寂静的情感——但好像又并非完全如此,那些燃烧的夕阳和晨昏,沉沉下来的暗夜前的火烧云,又分明透露着骚动的炽热的未了情事。我很感慨于他在展览开幕式上的发言:“我和我的祖国像大海与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如果没有了这个依托,浪花将瞬间被撕碎在黑暗之中。感谢四川美院附中杜泳樵、马一平、袁吉中等许多老師对我少年时代的教育,感谢四川美术出版社及王伟光生四川美术家协会和李少言先生对我青年时代的爱护教导和栽培传我的青春没有淹没在没有文化的荒漠中;感谢成都市文化局各届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支持让我能长期战斗在四川美术的第一线,感谢成都画院历届院长领导的宽容让我得以休养生息,感谢从中央到地方宣传媒体多年的鼓劲和表彰,感谢川西人民和川西大地温情地接纳了我这个异乡的游子……最后再次感谢阿鸽和四川美术家协会的眷顾之情!我们这一代人将很快过去,闪光的日子也会走到尽头。长路奉献给远方,星光奉献给未来……我愿把余生最好的作品奉献给我的母亲我的川西。”
他的风景画里一定有燃烧的东西。
- 《苍山如海》100cm×230cm 油画创作 -
- 《回望川西——春之祭》140cm×190cm 油画创作 -
- 《森林中的小池塘》70cm×90cm 油画创作 -
-《春风已渡剑门关》90cm×90cm 油画创作 -
- 《卧龙秋韵》90cm×70cm 油画创作 -
-《风云聚会六盘山》70cm×120cm 油画创作 -
- 《井冈山的小溪水》80cm×130cm 油画创作 -
“只有在很安静无人的时候,你才能听见自然很均匀的呼吸。我现在想更燃烧,更炽烈。这些画是为我自己画的,我愿意挂在自己家里。我女儿在三亚有套房子,她们每年都会在那儿住上一段时间,我每年去看她们。傍晚,刚好一阵风雨过后,才有那么辉煌的感受。游客走了,我一个人在那里,潮水慢慢涨起来,有一种深度的东西在漫涌(《晚潮》);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我跟自然交流情感(《西哈努克港的黄昏》);我喜欢阳光,到达生命的最后,一切都更本质了。我经常去欧洲,女儿在那里住,我画欧陆小镇的风情与小路。”
-《晚潮》60cm×120cm 油画创作 -
-《西哈努克港的黄昏》60cm×120cm 油画创作 -
-《有圆形彩虹的印度洋港湾》60cm×80cm 油画写生 -
-《南海潮》40cm×50cm 油画写生 -
-《阴郁的日子》60cm×80cm 油画创作 -
“我现在真的是很安静的世界,我会很安静地去听潮水的声音。”简崇民好像在很久以前就和圈内其他艺术家站得很开了,这是他自我的选择。有些人往往觉得在某一个圈子里会觉得煎熬,比如他。他和所谓的“当代艺术”也走得很开,“我不用那种语言来交流。”他说自己不喜欢刺激而选择含蓄,他认为欧洲的一些画家单纯又本分,“没有那么多过场。”
-《献给生者的花篮》70cm×70cm 国画 -
-《野百合也有春天》70cm×70cm 国画 -
翻到一幅老作品《故乡月》,那是他到葛洲坝体验生活的创作,那两个月很累,回来时经过三峡,在白帝城住了几天。简崇民之前没去过三峡,那次他一个人背着相机走到白帝城山脚下。沿着栈道走,应该有几十里路就看到了夔门。虽则是在冬天,但他分明听到了千军万马的涛声,震撼极了。他拉着栈道的锁链,跪在悬崖边上,后来就走不动了,回去离白帝城还有几里路时一弯新月升起,他抓拍出一张照片。回成都后,画院要办巡展,他就根据照片创作了《故乡月》。
-《故乡月》92x65cm 1983年 -
简崇民喜欢马克·吐温,曾经画了一套26张的连环画,没画完。跟何多苓《带阁楼的房子》同一时期创作。他说自己亲近自然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外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宿命感在《老人与海》里是最直接的描写。他们崇尚跟大自然交流,但不是征服了自然的胜利者,这种交流无所谓胜负,哪怕失败也足够伟大。人在旅途,不在于最后的那一杯黄土,而在于路上的风景。”
- 三峡写生照(1983年) -
- 简崇民三十五岁在葛洲坝工地(1983年)-
可以透露的是,今年,他将在杜甫草堂操办一场主题展览。集中展示他专程为杜甫草堂及浣花溪一带创作的风景油画,目前已完成了30多张。他的作品并非流行路子,也许这才符合他的性格,“我之所以愿意为草堂画画,得益于杜甫对我的教育。”
简崇民儿子的母亲曾在草堂工作,孩子又在草堂长大,他对杜甫的崇敬是源于病榻上的数个月对杜甫诗作的研读。杜甫与杜诗,引领他直面社会流行的虚名,美术评论的云烟,画商老板的估算,他所愿给予的人生代价,是一种燃烧,跟四川这块土地的对话,“要画经得起检验的东西。那时我就给自己定了个座右铭:与古圣先贤对话,与下里巴人对话,与大自然对话。”后来的他开始离开油画界,跟国画界交往增多起来,他想把山水画的精神融入到他的画里。
他曾经还搞过杜甫诗书画长卷的创作。那时他停掉油画创作,转而画了十多张工笔长卷。这是他退休后做的事,结果没用上。2018年11月14日,他开始为草堂工作,画了现在这批画。我问他如何看待现在的新作,他回我:“我现在的新画法跟原来不同了。我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对杜甫的尊重和对杜诗的热爱。我还想把三苏祠和李白的故乡都画出来,取名为‘诗人的足迹’。我想用另一个角度展现川西的美。”
艺术野疯狂提前见到了这批作品中的一部分,带着他个人的特点与传统油画风景的再现。简崇民欲用当代语言表达中国人对中国诗的情感。“用阳光、水分,用美好自然重新找一个结合点。”据说展览里有一件作品会叫《精神家园》:夕阳西下,草堂的茅屋在余晖中散发着诗意,竹子被染成了金红色。远处是蓝天和远去的秋雾。“它是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还有一张会取名《静夜思》,夜来时,所有人都离开,留下一个孤寂的草堂,浣花溪轻轻流过,与满天星辰唱和。他说自己从没有为一个地方创作那么多作品,草堂是第一次。“我相信诚实的眼睛,至少有个纯洁的心灵。如果没有这两样,不能成为一流艺术家。我这一生到现在,都没有这么喜悦地画过画,没有像现在这般热情地讴歌生命。我现在好像回到了年轻时代,这应该是我这四十多年来最愉快的时候。”
他说要画出草堂的一年四季,暮鼓晨钟,情绪转变。这个展览,也要展110件作品。
中央美院原副院长叶毓中在给简崇民风景展的贺词中写:荏苒韶光只自知,壮怀依旧话当时。平生不为惊世界 ,赤子丹心画里痴。
亲近自然——简崇民风景油画展
主办单位: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
协办单位: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
展览日期:2019年1月26日-2月14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馆1F-1 1F-2
由四川浙商美术馆和都江堰江南忆美术馆出品的谢礼恒艺术随笔录《何不怜取眼前人》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封面书名由著名书法家刘云泉题写。书内收录17位巴蜀著名书画家的文趣雅好访谈、书画精品创作幕后花絮和生活情趣故事。套装另一册《乌鸦穿过玫瑰园》更由2018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许天琪担纲总体设计,刚刚斩获“2018年度海峡两岸最美十大图书”荣誉,爱美的书迷不容错过。
敬请扫码关注、购买。
☟ ☟ ☟
(点击图片,阅读深度报道)
特别鸣谢:杜甫草堂博物馆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