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武昌古迹黄鹤楼到新黄鹤楼|一如当初,多了悲壮

谢礼恒 艺术野疯狂 2022-12-25

作者、作品 | 郝明明

编辑 | 谢礼恒

设计 | 张涵、胡丹



“百合花”和“古建筑”一直贯穿着我的绘画和装置创作。2000年开始以百合花进行创作。2011年开始创作《觅—风景》系列绘画作品,以百合花和中国古建筑相结合。2015年开始创作《新诗意成都》系列绘画作品,以百合花和成都古建筑相结合。2016年开始创作百合花和中国古建筑和成都古建筑相结合的绘画装置作品。2018年开始通过艺术的形式宣传和保护中国和成都古建筑,把绘画装置作品延伸成和社会相结合的艺术形式。2019年开始尝试着把经典的当代建筑加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之中。因为在我看来,经典的当代建筑不仅极富魅力而且蕴含无限可能。



今年2020,新年的计划沿着以往的创作轨迹深入自己的创作,在自己的绘画中赋予当代建筑与古建筑同等重要的庄严、意义和高贵。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从武汉扩散到全国,人们戴上口罩,人们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对抗困难和内心的不安。在向武汉捐款后,我每天在家看着新闻了解最新疫情的我仍然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不安。


 - 中国依然美丽--从武昌古迹黄鹤楼到黄鹤楼 水彩三联画-1 30x30cmx3幅 2020年 -

|疫情无情人有情,一幅画亦打动人。虽然春节宅家里,作品依旧打动你。郝明明,一位80后青年画家,用自己的心把黄鹤楼绘得栩如生。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沧桑,在同病痛、自然和灾难斗争中不断成熟,虽然一座城市暂时有一些磨难,但风雨之后,依然蔚蓝,只要吾心永存,生活依旧美好灿烂。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武汉,依旧如长江一样奔流不息,依旧如黄鹤楼一样淡定从容。我们同愿,我们的春天柳暗花明。(熊培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年轻艺术家郝明明对这句诗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她的作品她的心都朝着黄鹤楼的方向。构图不俗,线条温柔,色彩淡雅,表达细腻。(唐棣) 


|能在这种阴霾的日子里,重新再理解长江边的黄鹤楼,并将灵感的心情倾泻在画布上肯定会有迥异独特的风格。(王谊)



- 明代江汉揽胜图(现藏武汉市博物馆) -


为了扺抗内心深深的焦虑,控制不安难控的情绪,母亲魏老师的一句话鼓励我:“画画吧,用绘画做点有意义的事。”我开始试图通过绘画来减轻内心的焦虑,每天用绘画的行动,创作发自内心的作品,来鼓励自己克服焦虑不安。同时也盼望自己的画作能给疫情中逆行的英雄和疫情中不安的人们带去最美的“黄鹤楼”。


 - 中国依然美丽--从武昌古迹黄鹤楼到黄鹤楼 水彩三联画-2 30x30cmx3幅 2020年 -


|成都女画家郝明明积极用绘画参与“抗疫大事件”,但她却没有像大多数画家那样,直接表现抗疫情中的具体场景和情节,而是选择另一个角度描绘疫情中心区域武汉的象征性建筑一一黄鹤楼。她创作的“黄鹤楼依然美丽"系列作品,用艺术美的形式,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武汉必胜,中国必胜!”的信心。冬天阴霾终将过去,生命怒放的春天必将到来。战胜疫情后,武汉依然会是一座英雄城市,黄鹤楼依然美丽。郝明明用油画、水彩画形式创作的这些作品,表现了坚挺矗立的黄鹤楼,在傲然向上成长的植物簇拥之中,岿然不动。(刘光灿)


|在这特定时刻,能看到青年画家笔下的黄鹤楼的艺术作品。画家用自己方式在参与公共事件,给予老百姓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正能量满满。(月琪) 


|疫情期间呆在家里欣赏明明的黄鹤楼之作,她把黄鹤楼画成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画出了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获得了内心的愉快。(陈莉) 


|疫情带来的灾难如此突然、残酷,如山崩泥流倾泻而下。在这巨大灾难面前,明明作为一个画家,以武汉的地标建筑黄鹤楼为主题创作的作品,给严寒中的我们带来了一份温暖。(收藏家萧先生)


当我第一件《黄鹤楼依然美丽》的水彩作品用微信方式发出后,母亲收到了一位老父亲和兄弟姐妹都在湖北的张老师发来“很感动”的感慨: 


如果没有疫情,我们都很会在家和亲人们欢聚春节。这次疫情的暴发,我想每一个人的心都是沉重的,我在湖北恩施和老父亲拥别时,第一次感到不能与他们共渡险情的悲壮。在周围一些人嘴里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非要掘地三尺,查人家的隐私。当然这只是少数无知的人所作所为,明明的画用百合与黄鹤楼作为主题表达她对武汉人、湖北人的祝愿,不仅仅是一个心意,也表达了她的理解和尊重,如果在平时看明明的画,多的是欣赏和赞美,而当前全国人民抗击疫情,驰援湖北时,看明明的画更多的则是感动,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 中国依然美丽--从武昌古迹黄鹤楼到黄鹤楼 水彩三联画-3 30x30cmx3幅 2020年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唯有世界归于安宁,才有抒发内心的净土。百合花是纯洁的,愿画中诗意的黄鹤楼早日归来。(小兰)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的是精神寄托和升华内在。安住于心,提炼最纯粹的精髓。(宽如) 


|武汉我去过,知道武汉大学里的樱花很有名。也登过黄鹤楼,那是长江第一楼。看了明明的【黄鹤楼】,有一种悲哀的感觉,我想起大唐三俗和尚的一句诗:“寒梅不解江城悲,枝上纷纷空自堆。若得明年能复见,看花人里竟无谁。”望笼罩武汉的阴霾早日吹散。(孙丽莎)


诗人徐斌在她的朋友圈里留言:“尽管新冠状病毒疾情严重,但明明的画作仍能以时光温良的态度来作绘屹立的黄鹤楼为武汉加油。正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20年一切仍将是最好的模样。” 


- 民国时期的纯阳楼 -


- 重修后的黄鹤楼 -


我真的很感动,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小作品缓解了自己的情绪,还感受到自己与当前疫情大事件的关联——我们每一位国人都无法与这样的大事件脱开关系——艺术不仅能缓解自己的些许不安,纾解在家闲居的寂寥,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和画作带给他人鼓励和美好。我只有继续创作,让自己对正在发生、变化的疫情继续保持关注、保持敏感。在努力抗击疫情期间,我在家创作了水彩三联画《中国依然美丽——从武昌古迹黄鹤楼到新黄鹤楼》,油画《中国依然美丽——武汉黄鹤楼》。画面整体呈现出青绿色调,希望作品能像宽广的大海、苍翠的高山,能抚平观者的焦虑与心安。


 - 中国依然美丽--武汉黄鹤楼 布面油画 80x80cm 2020年 -


黄鹤楼和百合花的结合寓意着:虽然2020年的开始是艰难的,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等到春暖花开。 最近因为疫情,心情低落,郝明明没有看书,全靠画画排解。对于她来说,百合与古建结合的题材她坚持了多年。她画古建筑,一般都会先去到古建实地,用自己的方式感受,拍下资料为证。这次画黄鹤楼,碍于条件有限,只能通过翻阅大量的实证图片和古诗词了解。创作期间,正巧碰到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开播,几乎每天都有描写黄鹤楼的古典诗词映入眼帘,“黄鹤楼是中国古典诗词绕不开的一个经典主题……” 



经常有观者在了解郝明明的创作过程后评价她是在用“搞科研的方式画画”,从选水彩纸、油画布、绷布、做底、再到选笔,选颜色几乎都按照搞科研的方法来。比如“绷布”、“做底”这些活儿她都一直全部自己做,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自己绘画的一部分。“绷布的松紧度不同,画画时笔与布之间的触感也不同。这种说不清但真实存在的细微感觉对绘画感、手感来说真的很重要,也许画与画之间微妙的不一样也来源于此吧……” 


▲点击图片看之前深度报道:花了十五年,她用莫兰迪色画出最浪漫成都古建


▲点击图片看之前深度报道:郝明明作品品鉴会诗婢家将开幕:听那古建的百合芬芳 


说到郝明明作品的选色,很讲究。


也许郝明明读到了里尔克的《第九杜伊诺哀歌》(杜诺伊哀歌):

也许,我们在此之上为了讲述:房屋,

桥,泉水,门,瓦罐,果园,窗子——

至多是:塔,碑柱……然而,听我说,

要述说得就像事物,自内心深处,从没有相信过己身……


- 同治年间的黄鹤楼 -


- 民国时期的奥略楼 -


这首哀歌译作“自内心深处”,里尔克用这个词,并不止于“内心深处”“由衷”的意思,还有“热忱”的意思。法国文艺评论家菲利普· 雅各泰在《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里写:我相信里尔克想说的是,这些事物被诗学言说变形,抵达了一种内心的强度,乃至在它们对此有所自觉的时候,自己亦为之惊讶。 



郝明明显然都在以安静的形式克制内心的不安,她最近画画都以青绿色调为主。“深绿色配天空蓝会很有空气感,深蓝色配蓝绿色则有内涵……虽然只是微微的色差,放大至整个画面,就变得很不一样……”


郝明明的色彩感,启蒙于何多苓老师。在日本读完绘画硕士后,因为太喜欢时尚,随即攻读了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学习了很多关于色彩的知识,对她绘画帮助很大。她喜欢古建的同时也喜欢时尚的东西。 


我注意到,郝明明这几件作品里,有几幅作品描绘的是现如今的黄鹤楼,而有一件描绘的则是黄鹤楼古迹,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点击图片看链接:黄鹤楼的前世今生


“这次画黄鹤楼和原来画的有关古建的心境不同,画面整体感觉也不同。原来是‘岁月静好’,充满诗意,而这几幅画则多了些力量感。”也许就是里尔克诗歌里那种持之以恒的力量:诗歌不再说天空,不再说那些不可言说的,而转去说大地,说“在此地”、说近旁、说简朴的时候了。 



印象很深的是,日本一位名为“念念”的朋友在见到她的作品后写:


黃鶴樓は依然そこにあり、花が咲く時期を待つ、今年の黃鶴樓は一層悲壯感があふれ春遠し。


(一種黃鶴樓依在花兒旁静静待開的感覺,而今年多了一些悲壮。)  



点击图片查看:艺之秋声丨一台会发声的黑色柜子,为什么艺术家们都在追?
节后顺丰快递全面恢复,SEED黑胶唱片一体机,宅在家里的独家经典HIFI。详情请扫描“艺术好物”二维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下单。凡下单附送黑胶唱片一张!


『多一丝变换,多一分韵味』线韵  (已售出)容量180cc壶内段泥,壶外降坡泥粉饰赏评:壶身微扁敦厚,三弯流,很是雅致,出水畅快,飞把迎合,嘴把纽足均采用明接手法,力道恰到好处。没有特意营造夸张的肌理感,仿制老壶的手法运用地恰到好处。线条之简单变换,营造出不同效果,线韵由此而来。


『如意满天星』原矿优质紫泥容量280CC此壶壶身呈井栏式铺砂装饰,压盖对接工整,耳形端把,铺砂高贵华丽,壶钮制作别处心裁,采用如意结构,颇为到位。


『明‎式秦权』
原矿‎朱‎泥容量90CC此壶造型极为小巧可爱,配以直‎形嘴,耳把圈‎足‎,压盖珠钮‎,线‎条流‎畅优美,兼具精‎巧与实‎用性,杀茶利器‎。
更多美物,请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


《何不怜取眼前人》,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

谢礼恒 著,定价68元,特惠48元。扫码即可购。

今日头条丨企鹅媒体平台丨一点资讯丨新浪微博

以上内容为艺术野疯狂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新冠疫情下的成都日记 杜甫草堂线上的赏梅指南:寂寥开无主,只有香如故 千年前,张生送给崔莺莺的情人节礼物是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