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帝后威仪 肖像光晕丨权力的形状-南薫殿帝后像特展

30米丝路山水地图捐故宫 世茂海上丝路博物馆文物大赏

宫殿漫步丨前任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的匠心与风华


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艺术好物


权力的形状-南薫殿帝后像特展


“权力”看得到吗?

 

权力难以捉摸,但往往会巧妙附身于许多视觉形象上,而发挥强大的作用。本次特展的主角—“帝后像”,经常单纯被当作历史人物的插图,其实这些帝后像本身,就是权力所凝结出来的一种“形状”。

 

画像中的帝后皆贵为一国之尊,在当时拥有强大的权力。他们的肖像要如何制作,才能彰显不同于一般人的高贵身份呢?又如何让观者辨识出,他们就是掌握“权力”的领导者呢?

 

本次展览,精选原藏于南薰殿的历代帝后像,将他们并列在一起,希望突显不同时代的画家如何在画面上,透过容颜、姿态、服饰、座具、屏风、图案等种种安排,展现帝后的威仪,让肖像散发出“权力”的光晕!


权力的形状-南薫殿帝后像特展

2021.01.01-2021.04.06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次展览遴选院藏南薫殿帝后像25幅,讲述故宫南薫殿与帝后服饰的故事。展品均为台湾省「国宝」文物及「重要古物」,展览亮点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创者夏禹、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及明太祖朱元璋等重要统治者肖像。

 

南薫殿始建于明代,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位于武英殿西南的一处独立院落。大殿面阔5间,殿内明、次间各设朱红漆木阁,分5层,奉历代帝王像。东室安奉历代皇后像,西室木柜存放明代帝后册。南薫殿收藏中国历代皇帝、皇后肖像共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

 

据《国朝宫史》等史料记载,这批画像原本藏于内务府,乾隆时期经重新装裱后被奉藏于整修一新的南薰殿中,因此传统上通称为「南薫殿图像」。1949年,「南薫殿图像」中的部分帝后画像随着国民党败退而被运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其余则留在大陆。

 

展品清单



1949年,国民党在即将败退台湾之际,将抗战胜利后由西南后方迁至南京的部分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和中央博物院文物运往台湾。其中包括一批历代帝后、名臣、圣贤画像,这些图像是历代累积形成的图像系统。

 

最早的一批是制作于宋代的帝后画像。当南宋覆灭后,元朝将这些图像运往大都收藏,并制作了本朝帝后画像。朱元璋等人驱逐蒙古统治者后,这些宋、元帝后像又成为明代宫廷藏品,合藏于古今通籍库。明代宫廷在绘制本朝帝后像的同时,还制作了一大批前朝名臣、圣贤、帝后画像挂轴与册页。


丨南薰殿翼角


入清后,以上图像又都成为清廷的收藏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月辛巳,清高宗弘历注意到内务府库收藏的这批图像,“未经启视,尘封蛀蚀,不无侵损”,于是命将图像中“或有损缺,概令补缀完好,应重装者,即付装潢”。乾隆十四年(1749年)这些经重新装裱的画像被奉藏于整修一新的南薰殿中。弘历作《南薰殿奉藏图像记》,刊刻于石,立于殿前。其中所记图像有:“帝后画像为轴者六十有八,为册者七,为卷者三,先贤名贤图册五。”但需要注意的是,南薰殿中所藏并不包括明代制作的那批历代名臣画像。

 

按胡敬《南薰殿图像考》中记:“南薰殿旧藏古帝王圣贤图像,附以内务府广储司茶库收贮历代功臣各像”。另嘉庆十一年(1806年)修的《国朝宫史续编》中也如此记载:“茶库,在太和门迤西,隶内务府管理,乾隆十四年,移藏历代帝后图像于南薰殿,其历代功臣像仍弃斯库,为轴二十有一,为册三。”嘉庆六年(1801年)敕编的《南薰殿尊藏图像目》与《茶库贮藏图像目》详细记录其中所藏图目。南薰殿中仅藏有帝王、圣贤像两个类型,功臣像藏于内务府的茶库中。清代的图目还见《石渠宝笈三编》《南薰殿图像考》《陶庐杂录》《续修大清会典》等书的记载。不过这些图目通常将名臣画像与帝王、圣贤画像列在一处,并统称为南薰殿图像。


丨南薰殿藻井


清帝逊位后,由于清室尚在,清代帝后的图像未被归于其中。南薰殿图像未如以往一样成为新政权的私藏,而是成为了国家与民族共同的文化与历史记忆,进入公众的视野。但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刚起步之时,各项制度未及完善,观念尚落后,又受当时政治、军事因素的影响,这些图像也辗转于各机构与地方。其中部分成为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其余留在大陆。


丨菲律宾总统参观台北故宫


丨泰国国王参观台北故宫


丨越南总统参观台北故宫


这批图像,不但受到乾隆的注意而加以集中收藏,自民国开放清宫收藏后,也不断引发民众的好奇和注意,不但民国初年的故宫周刊曾不厌其烦地连续刊载南熏殿图像,迁台后的蒋家时期,蒋介石每至故宫,也都不忘特别观赏这批帝王帝后画像。


这批深藏不露的南薰殿画像目前大多都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最重要的标志性藏品之一。2021年1月1日,台北故宫开年大展“权力的形状——南薰殿帝后像特展”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精选原藏于南薰殿的历代帝后像,25件不同时代画家通过对帝后容颜、姿态、服饰、座具、屏风等描绘展现其威仪,赋予“权力”可视化的形象。

 

看见帝后像上“权力的形状”


1 宋•马麟 夏禹王立像轴

绢本设色 249×111.3cm


2 唐太宗立像(一)轴

绢本设色 271×126.8cm 明


3 宋英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199.7×155.7cm 宋


4 明孝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209.8×115cm 明


低调奢华——宋代帝后像


1 宋仁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188.5×128.8cm


2 宋代帝半身像冊 宋仁宗

绢本设色 55.8×46.9cm 


3 宋宣祖坐像轴

绢本设色 216×171.8cm


4 宋宣祖后坐像轴

绢本设色 189.4×150.8cm


5 宋光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185.4×107cm


6 宋光宗后坐像轴

绢本设色 205.4×108.6cm


别具一格——元代帝后像


1 元代帝半身像册 元世祖

绢本设色 59.2×47.4cm


2 元代帝半身像册 元文宗

绢本设色 59.2×47cm


3 元代后半身像册

元英宗后 元英宗后

绢本设色 61.3×47.7 61×47.6cm


4-1 元代后半生像册 元帝后纳罕

绢本设色 61.3×47.8cm


4-2 元代后半生像册 元代后

绢本设色 61.2×47.8cm


踵事增华——明代帝后像


1 明太祖坐像(二)轴

绢本设色 192.9×105.3cm


2 明代帝后半身像(一)冊

明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

绢本设色 63.7×51.8 65.5×51.7cm


3 明宣宗坐像(一)轴

纸本设色 215.8×171cm


4 明代帝后半身像册

宣宗章皇帝 孝恭章皇后

绢本设色 65.6×51.7 65.7×51.8cm


5 明代帝后半身像册 孝惠皇后

绢本设色 65.3×51.2cm


6 明宣宗馬上像轴

绢本设色 84.1×68.1cm


7 明仁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111.2×76.7cm


8 明英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 208.3×154.5cm


9 明人画入跸图卷

绢本设色 92.1×3003.6cm


10 明代帝后半身像(二)册

世宗肃皇帝 孝洁肃皇后

绢本设色 63.6×51.3 63.9×51cm


11 明代帝后半身像(二)册

神宗显皇帝 孝端显皇后

绢本设色 65.1×51.4 65×51.4cm



《南薰殿歷代帝后圖像》(上)

主編:林莉娜
監修:劉芳如
執行編輯:林莉娜、許文美
攝影:故宮攝影小組




《何不怜取眼前人》谢礼恒 著17位艺术家的书房文心定价68元,特惠38元。扫码即可购。



往期精彩推荐







YIBO GALLERY艺博画廊丨“抽象2020/下 夜与昼”
李立新丨汉画,一座巨大的无字碑
石高青:人生是道单选题,追寻梦想or安于现实
579幅图片梳理出的电影海报发展史
《继续文心·四川文人画十人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
黄宾虹书法集萃·自怡书迹 临古书稿
方闻《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中国书画》
西泠印社藏品大系《中国印学博物馆展陈印章精粹》大画家吴湖帆的一部深情书丨《佞宋詞痕》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分享更多艺术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