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穿过玫瑰园》
“熟悉的陌生:宋宛瑾个展”蓝顶开幕:通过叙事打开超现实的门
2021年8月25日下午四点,由策展人杨卫策划的“熟悉的陌生”——宋宛瑾个展在蓝顶美术馆2号厅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宋宛瑾近年来创作的50余幅作品。
丨展览现场
宋宛瑾的画作有种超脱年龄的冷静和成熟感,职业最开始的画作有向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丽特作品致敬的感觉,但与玛格丽特的怪诞、恐怖和讽刺不同的是,相似形式下宋宛瑾的作品更有种沉思、超理性、女性的细腻等意味在。艺术的探索最开始需要有迹可循、需要在大师的传统中研习和进步,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索和表现。宋宛瑾近作中个人符号逐渐凸显——画面常会出现带线的气球或者风筝,或被人攥于手中、或飘离于空中,自由被有意或无意的控制着,与画面人物的冷漠和孤寂两相呼应——因为知道自由受限,因为知道根本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根本不追求所谓的自由,因无力感造就麻木,画面传达出的透亮和冷静,过分的理性和现实,让人油然而生触发共情,仿佛自己就是画面人群中的一员,既熟悉又陌生……
丨展览现场
据艺术家宋宛瑾的描述,之所以有一些固定且重要的元素,例如气球经常出现在画面当中,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法国的一部由艾尔伯特·拉摩里斯自编自导《红气球》奇幻短片,深有感触。该片讲述了在巴黎,一个孤独的男孩与一枚红气球结下友情的故事。她作品中的气球也与画面中的人物有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丨嘉宾合影
策展人杨卫讲到,初识宋宛瑾的作品是通过一位自己的诗人朋友,他认为:宋宛瑾的作品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孤独感以及非常个人化的生活经验。加之绘画中能体现出来的诗意,虽然表达的是现实主义中的场景,同时又带有超现实的意境,通过叙事方式打开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丨嘉宾合影
之所以会用到“熟悉的陌生”的主题,跟策展人最初认识宋宛瑾作品的感觉比较相似,杨卫与蓝顶艺术区非常的熟悉,但是又是通过上海的朋友认识蓝顶的艺术家,这种穿插让自己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同时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也体现在策展人对作品的感受上,既有现实画面的亲近感,又有一种超现实画面的距离感。
丨嘉宾合影
与此之外,宋宛瑾是一位极其敏感的艺术家,她的绘画题材取自于她熟悉的日常生活,却流露出了一种陌生、孤独、冷寂而又无所事事的意向。这是当今中国人特有的精神面貌,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人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物欲时代,商品经济的渗透与互联网信息的裏挟,都架空了人们的存在意识,再加上之前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使整整一代人孤亲朋少、灵魂无处安身。宋宛瑾就是生于这样一个时代,从小伴着互联网长大,感受着物质的困扰与社会的不断变迁,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也好,景色也罢,都呈现出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疏远感。
丨《夏天》系列5 宋宛瑾 布面丙烯 150×180cm 2019-2020年
丨《网》1号 宋宛瑾 布面丙烯 150x200cm 2021年
丨《路过》3号 宋宛瑾 布面丙烯 80x90cm 2021年
丨《红气球》 宋宛瑾 布面丙烯 50x50cm 2020年
著名艺术家何多苓说到,“宋宛瑾的画让我想起超现实主义,如玛格利特。除了玛格利特,还想起艾略特,他有首诗叫《空心人》:we are the hollow man. ……她的画中都是绚丽的色彩和形形色色的服装。但服装中没有人,是服装在走动,在交谈,所以让我想起空心人。两个空心人在一起能做些什么?艾略特说:“我们的言行枯燥而无意义”。宋宛瑾提出了一个事实——作为一位年轻女画家,领悟到这个事实略嫌过早。这个事实就是:在人们之间,只有服装是真实的。”
丨《蓝气球》2号 宋宛瑾 布面丙烯 70×110cm 2020年
丨《放气球》 宋宛瑾 布面丙烯 80X60cm 2020年
艺术家洪磊对于宋宛瑾的绘画也有独特的理解:“宋宛瑾的方式,是人类几千来的一直延续的绘画叙事,对不可知的追问,以及对不可知恐慌。则是神秘主义。而宋宛瑾,不断复述那些褪去的衣衫,精心描绘故事之后室内场景,这样的场景往往挪用了他人故事,譬如她赶走了佛朗西斯培根痉挛的形象,取而代之她的童年玩偶的衣裤,歪斜在那里,于静谧的红沙发上,否定了所有发生在男人的消解。不过,说实话,我还没有找出,她的野心到底藏在哪里?”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9月21日。
往期精彩推荐
12套美学书籍推荐:风雅传奇
性感机械姬:不确定性的悬而未决的未来
黄宾虹、潘天寿、陆抑非谈艺录
爱上弗里达:痛恨命运却热爱生活
女心盎然丨周天的绘画与悦色
每个人都有一座“乌有园”
费顿平面设计档案500例丨永恒的经典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丨古雅静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