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堵沉默的墙丨给沈老道鸿的一封信
作者丨梁合
摄影丨罗缋沅 谢礼恒
特别致谢丨罗缋沅 冯劲
排版丨张涵
丨草原雄鹰 构图手稿
沈老道鸿尊鉴:
见字如面!磨盘山麓一别,瞬息已逾千日。遥想二十四年前,常乐堂中初相见,双手相握,至今尚有余温。我不得不相信,戏言也罢,诺言也罢,一切都终将圆满,虽然,往事并不如烟。
丨沈道鸿
丨《见字如面》手稿
今年6月,青城画院展厅挂起您的《草原人家》和《康巴汉子》,我俯身蹲在画前树龄超过百年的桩头盆景旁,请人拍照,发微信,附言“尊前谈笑人依旧”,《同一首歌》画展开幕,您定是悄悄的来了,因为“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那天有雨,遇到沈太太,她告诉我,为您编印画册的资料费尽周折正在准备,嘱我写篇后记,记录画册的编辑过程,我立马应了,对画册的编排您早有规划,大家照着做就好。此刻呈上这篇“流水账”,请您过目。
丨今日无风 1456mmx2238mm 2017年作
丨康巴牧人 1234mmx1700mm 2007年作
首先是画册的名字,沈太太开始想用“飞鸿踏雪泥”,我理解,那是面对一个刻骨铭心的“鸿”字和相守32年岁月飞逝的慨叹。后来她整理您的遗稿,一页纸上您手书的序言和标题——《一堵沉默的墙》。一切都在您掌控之中,一切都是您的事先安排。你们一家子都喜欢音乐。最前面的部分是序曲,是属于你们一家三口的乐章。您的自序之后,请听《梦幻曲》中的倾诉,还有沈莘越过大洋传来的思念。
丨金色草地 1320mmx2585mm 2010年作
丨望果节 1870mmx1463mm 2017年作
丨走进若尔盖 1580mmx2600mm 2010年作
在一声悠长的大法号和牛角胡、统嘎、柄鼓……的喧嚣中,掀开第一乐章——《草原的表情》。扎西、卓玛、丹增、央金……都是熟悉的面孔。一碗碗酥油茶奶香四溢,一曲曲“呀啦嗦”、一声声“扎西德勒”是他们代表您献给大家的祝福。谢谢您精心选定的10余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奢侈而隆重的呈现,把您曾倾注无数心血的局部和细节放大,每一把藏刀、每一件配饰都是一幅画。谢谢沈老,我们看到了20多年前曾让您累倒的《大昭寺》里酥油灯长明,《今夜无风》中的三位男主角额头上写满祖先的故事,我们听到了《走进若尔盖》远处的马蹄声在《康巴汉子》的血管里同频共响……
丨吉日良辰 1240mm×2480mm 1998年
丨大昭寺 1240mm×2480mm 1997年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相约在恒河》。西塔儿琴声响起,跟随婉转曲折的旋律,我们从《三祭司》身旁穿过《神庙之门》,在《墨丹杰里旧皇宫的台阶》上眺望《马杜赖神庙夕阳》,约上《纳克西信徒》和《戏蛇人》一起去感受《金奈尔小镇的节日》气氛吧……两幅间隔15年的《大宝森节》在此相遇,神祭的程序没有变,但与神同在的张力溢出画面之外。这个章节显得特别铺张。沈老,我确信这是您最希望看到的。您一点儿也不愿意在此“注水”和炫技,只是希望重现作品创作的完整过程。从构思稿到素描稿到墨稿,再深化到小色稿、局部创作稿……循环往复,津津乐道。您希望把所有爱您的、懂您的人都带入您的创作领地。您想把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观者内心的感受和哲学思考串联起来。谢谢沈老,您的良苦用心已悄然呈现。
丨杜牧秋夕诗话 500mx1360mm 2000年作
丨萧绍之乐 730mmx1800mm 2001年作
丨棋悟 575mmx1380mm 2003年作
丨东坡烹肘子当炉吟 340mmx1370mm 2003年作
第二乐章是歌唱性的抒情乐章。接下来的第三乐章在古琴、阮咸,琵琶、箜篌、笛、箫声中,我们一起步入——《历史的回望》,一起《勾沉溯古觅画魂》。这个章节群贤毕至,《竹林七贤》人人谦让不当主角,《十八罗汉》个个法力无边,茅庐里《隆中对》气氛依然严肃,《棋悟》中的残局尚未破解,子瞻先生一边吟诵《赤壁赋》还不忘料理锅里的《东坡肘子》……沈老,您对自己的要求总是那么严苛。几十年来您一丝不苟创作了那么多古人题材的精品佳作,却只圈定30余幅用于画册。不过大家也能理解,后面那些年,您全身心投入前两个题材的大型作品创作,您心中有计划、有梦想、有目标。刊载选用的画幅多少并不重要。大家在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乐章中,清晰听到了定音鼓在此敲响,这是您艺术交响的基石,无论什么题材,无论哪个乐章,它都以共同的音域和音质为您撑起中国杰出艺术家的灵魂担当。嵇康一曲《广陵散》之后即将带入的第四乐章才是整部交响的高潮——《收割的犹豫》。
丨听泉图 1035mmx965mm
丨回乡偶书诗意 620mmx1120mm 2004年作
丨隆中对 1240x1400mm 2004年作
走进这个乐章,我们不得不放轻放慢脚步。沈太太确定这个乐章的主题旋律:未完成。她是想借用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第四乐章——《未完成》,深情咏叹您这堆速写稿、构思稿、小色稿和正在进行中的创作稿。这里堆积着您几十年来的艺术潮涌和沉淀,寄托着您的光荣与梦想。轻轻拂过这些页面,仿佛能感受到您的体温,我们与您一起沉默,倾听您的呐喊。谢谢沈太太,从海量的稿纸中整理出,创作跨度超过20年的《甘露朝圣》,从缘起的草图到每一次修改的画面,从中可以寻见您逐步完善的思想脉络,体会您一次次推倒重来的无可奈何。一道道摄人心魄的眼神、一双双扬起的手臂、一个个阳刚而肯定的裸体……虽然一切都止步于“未完成”,但您所想表达的信仰与救赎已清晰可见。面对以原大尺寸呈现的小色稿:《等待凉风》、《喜马拉雅雪山祭》,会让人误认为这就是已完成的正式作品,巨大的遗憾与惋惜在此汇集。还有一批大尺幅的创作稿,虽然还只是铅笔稿、炭笔稿,虽然贴着“未完成”的标签,但在众人眼中心中它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您引以为傲的那批水墨人物肖像,让画家同行叹为观止,让收藏家趋之若鹜,沈太太坚持把它们也放在这个章节,这是您后几年创作计划的组成部分,也属于“未完成”。那几幅正在创作过程中的半成品,已经完成构图开始局部着色,没有具体的作品名称,沈太太将其命名为“未完成1号、2号、3号……”。这个章节还堆砌了大量的草图、构思、写生,充满了您的心驰神往和奇思妙想,是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未完成”。在这些草图的间隙中我们体会到您的苦闷与烦恼,感受您的自信与刚强……我不愿意过多的汇报这个章节的细节,因为每个页面都弥漫着无尽的扼腕痛惜,数量越多、越接近完美越让人感受到悲怆。至于那些早年的连环画以及油画,只是精彩的过门儿或是余音绕梁。属于您的艺术交响戛然而止。
丨马杜赖神庙之门 2780mmx1460mm 2015年作
丨手稿-甘露朝圣(局部小色稿) 210mmx242mm
丨手稿 -等待凉风(小色稿) 210mmx295mm 2017年作
丨马杜赖神庙夕照 1460mmx2900mm 2016年作
丨墨丹杰里旧皇宫的台阶 1735mmx2686mm 2016年作
丨金奈小镇的节日 1224mmx1218mm 2014年作
丨大宝森节的祭礼 2400mmx1465mm 2014年作
尾声,是您的自弹自唱,是您亲笔记录的艺术年表和沈太太千叮咛万嘱咐必须借此机会表达的深深谢忱:感谢一直牵挂思念您的朋友们!纸短情长,就此收笔。沈老道鸿,这本让您和您的知音朋友们心心念念的画册,不知道这算不算您犹豫中的收割,但此刻大家将视线投向那堵沉默的墙,仿佛都能看见您并未远去的背影……
此致
敬礼!
梁合顿首
2021年8月21日
2021年9月11日下午,四川美术界艺术家、专家学者、美协及画院相关领导、沈道鸿先生亲友及各界友好人士共计百余人,相聚成都,共同缅怀、研讨沈道鸿先生艺术成就。
三年前,沈道鸿先生猝然离世,给美术界留下无尽的遗憾。正如香港云峰画苑郭浩满博士新近为纪念沈道鸿先生去世三周年撰文所说,“沈道鸿先生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艺术大家,他壮志未酬身先逝,令人极度婉惜及悲痛,中国损失了一位能攀登艺术高峰的实力派战将,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大家,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并成为无数中国艺术家的楷模而流芳百世。”
座谈会现场陈列着道鸿先生的巨幅作品《金色草原》和数十幅非常珍贵的写生稿、构思稿、创作稿、水墨稿等;会场一隅专设一画案,摆放着道鸿先生生前用过的笔墨纸砚等创作工具和茶杯、烟缸,茶香四溢、轻烟袅袅,案上一幅正在创作中的《未完成一号》,场景与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道鸿先生照片相互映衬,烘托出“尊前谈笑人依旧”的温暖气氛。
“尊前笑谈人依旧-沈道鸿艺术大家谈”现场
往期精彩推荐
2021视觉剧场双年展 | 每个角色都本色出演
李昌龙个展“无主地”9月17日在红印艺术中心开幕
艺术家瞿广慈曾写下7000字长文当代书法美育领域中的“左图右史”
一套书尽览名家长卷作品,勾勒历代画学演变轨迹
曾不舍《花眠》:以画为演员的静态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