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娃旅行,有什么可怕的?| 芮娅专栏

2017-10-14 菁kids上海 菁kids上海



图、文 | 芮娅  编辑 | 陈天娇


我总是在公众号上写一些带娃远行的游记,有读者留言夸赞:会玩的妈妈才是好妈妈。我不禁莞尔,想起刚刚有了MJ的时候,我也曾绝望地认为生活被彻底改变,再想去旅行恐怕要变成第一个5年计划,至少以前有娃的朋友是这么告诉我的。虽然听的时候撇撇嘴,心有不甘,但心理暗示也告诉自己,要等MJ大一点儿再做打算。


然而,在MJ刚满月的时候,麦子出差去安大略省北部举办讲座,家属也被优待允许随行。被关了一个月的我犹如小鸟出笼,从来没有一次旅行给我如此强烈的释放感。顾及不了带着一个月的baby有多么的劳师动众,也完全主观忽视4个小时的车程将是MJ人生的第一次“长途旅行”,我们毅然决然地带他上路了。


可想而知,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现在想来依然是往事不堪回首,那些“措手不及”、“捶胸顿足”历历在目。


看看当年小婴儿的表现吧:


移动控:想必婴儿都是喜欢坐车的,MJ也不例外,但必须是行动着的车,不怕颠簸,最怕路口或堵车。停车的瞬间,他立马爆发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段时间,红绿灯成了我最憎恶的对象。


吃货行天下:一生中当婴儿的日子也许是最无忧无虑的,无论何时何地,只管吃吃吃。那时候还是每三小时喂一次奶的节奏,于是,我不是在喂奶就是在喂奶的路上。家里其他人都去吃喝玩乐了,只有我盯着怀里的他,心中就有了定论:他就是我前世的小冤家。


小人占大地儿:带婴儿出门的行头可谓浩浩荡荡。各种需要的不需要的,各种以防万一的,各种一厢情愿的,每次收拾MJ的行李,都是一次心衰的过程。即便如此,婴儿用品总是会缺一样,不管多么前瞻后顾,都最终以“一边懊恼自己的粗心大意一边找地方补仓”而告终。


我行我素派:行程安排都需要围绕着MJ的作息,一慢再慢,还是不够慢。吃奶,停车;拉臭,停车;哭闹,停车;好不容易睡着了也要避免过度嘈杂的环境,还要选择方便推车的地方去。老少一家子人,只有他我行我素,其他人全部“屈尊”迁就着。


如果不是因为那次的机缘巧合,我承认,这些让人想想就头疼的困难恐怕也会成为我的绊脚石。


带着刚满月的婴儿出远门,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怎么说也有点儿太“心急”了。然而生活在北美这些年,我和麦子还是多少受到了一些自由派的影响,也意识到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带娃理念的不同。好比我们对于“坐月子”的重视,在北美人心里完全不存在。在商场、餐厅、游乐场,碰到刚出生几个星期、浑身还是粉色的娃已经司空见惯了。在这些年的旅行中,带着大小数个娃一起出动的家庭也比比皆是!


记得MJ三岁那年,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去挑战一系列美国国家公园,远离都市文明,在沙漠山石中打滚。那是在思想斗争了很久以后做出的决定,身边的朋友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我们真正踏上旅程,才发现国家公园里有那么多孩子。大一点儿的像羚羊般灵活地穿梭在徒步小径间,还走不了路的小baby都在背带里趴着,当父母的谈笑风生,一样健步如飞。


我不禁暗笑自己的杞人忧天,在我们看来这么纠结的事,他们都当家常便饭。难怪在人家找个地方一呆一周享受悠然假期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还在忙碌地刷景点,我想,是因为他们从来不需要停下旅行的脚步,人生必游地的清单上也已经圈点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说,带娃远行,“困难重重”并非夸大其词,但带娃旅行这些年,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困难是无解的,只是需要积极的心态,一些方法和一点信心:有些困难,可以解决,需要方法;有些困难,不可逆转,需要积极心态。无论哪一种,信心才是让我们迈出脚步的关键。


我最经常听到的担心是孩子出门在外不爱吃饭,或者一不顺心就哭闹,与其这样影响旅途心情,不如留在家里伺候。其实挑食与任性这两件事本身,恐怕也是为人父母最为头痛的普遍现象,既为习惯,则不分所在。家教的同时,在新环境中的化学反应也经常是一骑奇兵,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很多不良习惯在旅行途中都会悄悄地消失,不知不觉中,他们自我“劳改”了。


还有另一类抱怨是关于带娃造成的不便,比如行程延缓、行动受限。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换一个角度,慢旅行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喂娃吃饭的时候欣赏容易被忽略的风景,看看街上的人来人往;带娃徒步的时候,停下脚步多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娃午睡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打个盹养精蓄锐;更不用说因为带娃而享受的提前登机,各种优先和礼遇。


我周围也有一些朋友对旅行根本就无爱,这些“麻烦”则是无中生有了。但是,如果你有一颗爱旅行看世界的心,则不需要因为有了生命的延续而彻底颠覆自己的生活。毕竟,带娃旅行,是为了彼此,而非牺牲彼此。



芮娅专栏

加籍华人

微信公众号“旅行未完待续”主笔

(ID: VoyageTBC)

自由撰稿人

资深亲子旅行策划

专注研究儿童的旅行教育



菁kids 2017 10月刊 《第三文化小孩》更多菁彩内容[点击查看导读


|编者按|

关于“身份焦虑”


|封面故事|


从孩童、大人到领袖——第三文化再思索 

第三文化小孩夏洛特小姐妹的快乐与烦恼

跨文化小孩——成长在交错之间 

扎根于意大利的国际公民


|话题|

养娃,一个终身的项目 

从职场精英到全职妈妈,你怎能不失落?

无条件牺牲自我?我不是这样的全职妈妈


|专栏|

带你远行,我到底在怕什么?

第二代的第三文化

全职爸妈的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不伸手的懒妈妈


|在读|

我爱女儿超过……马桶吗?

|看世界|

带着儿子看世界——夏威夷之旅


|美食|

Helen的全套爱心早餐


|出去玩|

博物馆公主奇遇记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第三文化小孩》,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