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我们采访了近30所你可能想了解的国际、双语学校

菁上海 菁kids上海 2019-05-19


图 | Barry Pan

模特 | 惠立学校一年级学生



作为上海专业的国际教育中文媒体平台, 我们拥有比更多人提前一步了解学校的权利,也有着把真实情况反馈给读者们的义务。


《择校指南》一直是菁kids的代表内容,从分类到详细信息,我们希望能够给无论是在计划教育方向初期还是做过无数功课的“专业”家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菁kids小助手接到过许多关于择校的咨询,但很遗憾我们并不提供这样一对一的服务。我们的建议永远都是,请主动地去了解学校。《择校指南》能够帮助你做初步筛选,而关于孩子教育方向的决定不应该被其他人的意见左右。只有主动接触学校,和招生官、老师、校长进行交谈,你和孩子才会切实地感受到这所学校是不是真正适合你们。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学校里正在发生的点点滴滴收集起来,转达给你们。


这次,我们精选了2018年采访过的6所双语幼儿园、11所招收中外籍学生的学校、9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全面的探校,也有具体的课程细节;有老师和校长的经验分享,也有学生们超乎年龄的精彩故事。


也欢迎你把这些小小的成果分享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点击查看2017年度回顾:国际学校的故事,我们讲给你听



幼儿园篇


中欧国际私立学校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学习 

点击图片阅读

菁kids曾参加过中欧国际私立学校的毕业典礼,不同年级的孩子被老师装扮成小动物、水果的模样在舞台上表演。在悦耳的童谣和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依然跳得……非常不整齐。但是,菁kids从中看到了最天然、真实的表现,也让我们产生好奇,孩子应该怎样教育,才能让他们保持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探访了中欧国际私立学校(Sino European International Private School,SEIPS)。



康文幼儿园

双语、STEM、市中心、三重空气净化:

这次我们去了一所软硬件都有点“奢”的幼儿园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阅读

因为家有刚入托的小朋友,这两年我一直在关注沪上各大幼儿园的情况。在离我家不远的徐汇滨江,今年新开了以STEM和阅读为特色的康文幼儿园(Concord Academy),又是今年在家长圈中热度很高的康德双语的姐妹学校,便想去一探究竟。作为菁kids撰稿人,正好得了近水楼台的便利。


探园之前,我有不少疑问,比如它的STEM和阅读特色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作为一个新开幼儿园,它的师资如何?怎样保证孩子们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学习?至于课程、软硬件设施、家校联系、幼小衔接等,也都是我很关心的问题。



蒙世学堂徐汇园

让孩子独立而有创造力

点击图片阅读

一晃,我女儿也到了要看托班的年纪。正好作为菁Kids撰稿人,被主编邀请去采访新开不久的蒙世学堂徐汇校区(Montessori Academy Xuhui Campus)。于是在过年前一周,我带着家长挑剔的眼光,去探了探园。在这篇探园笔记里,我会尽量详尽地还原整个探校过程,并解答身为家长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

  • 蒙世学堂采取蒙氏教学体系,怎么完成幼小衔接?

  • 有没有量化的教学评价指标?

  • 老师水平如何?教师队伍是否稳定?

  • 当孩子发生冲突时,老师们会如何处理?

  • 父母可以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信息是否透明?

升学问题、沟通问题、安全问题,这些都来自于我作为一个家长的思考,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真的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

>>更多蒙世学堂相关文章

蒙世学堂秀山园:精致耐心的小班化教学 | 菁探校



闵行万科幼儿园

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成长的乐园

点击图片阅读

从复旦万科C班到万科双语学校,拥有20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万科集团在去年正式成立了德英乐教育品牌。闵行万科幼儿园于2016年开园,是德英乐教育旗下第一家双语幼儿园。开办至今,经历了探索、磨合、改变,逐步形成具有万科特色的双语幼儿教育模式。


菁kids造访了闵行万科幼儿园,和费昀洁园长聊了聊,一探这所声名在外的学校的真实面貌。



格林菲尔幼儿园

三年上了三所幼儿园,我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

点击图片阅读

青草绿地、百年古树、花园洋房,这分明就是闹市中的一处静谧所在。


开放日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儿子从迈进校园的那一刻便开始撒了欢儿。楼上楼下走走,教室宽敞明亮,窗外树影层叠; 不管是中教还是外教,脸上都笑盈盈的,见到我们都很温柔大方地打招呼; 教室里米色的主色调让人感到很放松; 楼梯上有一高一低双扶手,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楼; 卫生间的小马桶隔断比较高,我想是为了充分保护孩子的隐私......


开放日那天,我们本来想找园长好好聊聊,但是我发现园长身边不断围着家长,而且大多是老生家长,我在一旁观察,园长能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



艾思坦幼儿园

好奇宝宝们的成长乐园

点击图片阅读

艾思坦幼儿园,英文名Academy of A-STEM——从名字就能看出STEM是这所幼儿园的特色。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教育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它能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真的有必要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起来吗?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呢?而且STEM的前面又有一个A,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见的STEAM,是有什么特殊考虑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到艾思坦幼儿园,随堂听课、参观园所,并专访了工科出身又有教育学背景的博士园长王津。随着探访的深入,先前的疑虑也一点点打消了。



民办、双语学校篇


诺德安达双语学校

双语背后的国际理解教育

点击图片阅读

近年来,发端于美国的STEAM教育引起了众人的关注。整体来看,STEAM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提升他们对科学、科技和数学、工程的兴趣,成为这些领域的终身学习者;同时也要发展他们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及创造、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而在诺德安达,STEAM被严老师解读成了五个学科培养目标,即擅谏(培育创新能力)、精工(掌握先进技术)、洞察(培养科学思维)、向善(创造美好生活)及审思(善于理性思考)。而严老师也特别强调,“向善”是所有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因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人工智能发达的未来,怎么用好技术变得尤为关键。



惠立学校

校长周淑群:我们这样实践全人教育

点击图片阅读

作为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姊妹学校,惠立双语同样拥有深厚背景。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惠灵顿公学是英国顶尖的私校,对于惠立双语学校来说,由英国惠灵顿公学提供教育咨询绝不仅仅是“品牌”那么简单。


据周淑群校长介绍,从校务管理到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各方面,惠立都传承了惠灵顿公学的结构,两校基本保持高度一致。唯一的不同,就是惠立的具体教学内容更适合寻求双语教育的中国学生。而为了更好地让惠灵顿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惠立落地,整个创校管理团队花了近2年的时间来打磨和改善,教学研发工作甚至4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


>>更多惠立学校资讯

惠立教育集团成立暨上海惠立学校隆重开校



华东师范大学师附属双语学校

校长龚德辉:教育面向未来,而我永远是一个实践者

点击图片阅读

身后是过往经历积累的成就,面前是全新的领域等待探索,左右是朝气蓬勃的团队并肩开拓。作为一位“非典型”的国际化中国校长,龚德辉身上融合了多种形态的教育从业背景。


创立华师双语三年多来,她依靠明确的办学目标,清晰的办学思路,坚定的教育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许多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而这所被她誉为“收山之作”的K12双语学校,也被这份用心与精心,描摹成一幅“前景可待,未来可期”的理想蓝图。



青浦平和

根植本土,做放眼世界的“融合教育”

点击图片阅读

从官方微信发布招生信息,到召开家长说明会,青浦平和只用了两天时间。数百位家长参加了家长见面会,他们对青浦平和充满了期待。


这所九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学校,非常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招生——98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及48名六年级新生,成为了这所新学校的首届学子。


可是,青浦平和与位于浦东的平和学校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师资配置和教学理念上是否一致?青浦平和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带着疑问,菁kids采访了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的苏晨杰校长,揭开这所新校的神秘面纱。



包玉刚实验学校

包校PTA:家校协力,只为孩子更好成长 

点击图片阅读

在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家校协力会(PTA,Parents & Teachers Association)在“同行”口中有口皆碑。为了家委会的专题,菁kids来到包校,采访了小学部PTA主席毕晓东(David)和核心团队(Core Team)成员郑岚(Annie)。


包校的PTA是一个对所有家长开放的组织,只要有意愿、能挤出时间,都可以通过自荐或他荐的方式参与其中。据说,包校PTA的成立可以追溯至十一年前小学部开学的第一天,当时学校创办人包陪庆女士面对第一批学生的100位家长,鼓舞大家要组织起来学习如何做爸爸、做妈妈,并亲自确定PTA的中文名为“家校协力会”。



赫徳双语学校

从事体育教学30年,先后在包玉刚、赫德任教的他如何看待中国体育教学?

点击图片阅读

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的那天,是Michael来到中国的第一天。从那天起,他就开始了在中国执教的旅程,如今已近10年。这位从11岁开始打英式橄榄球的体育爱好者,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了体育教育和生物学学位, 不仅在英国的公办学校积累了长达9年的教学经验,之后还在秘鲁的国际学校担任过近10年的体育老师。

 

来到中国后,他先是加入了包玉刚实验学校,组建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团队和课程,如今又在赫徳学校担任体育教学和品德教育主管。他不仅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也带领校队参加各类运动比赛;不仅是教育者,更是社区体育的积极组织者。



德闳学校

从六年级开始的升学指导,让学生在尽情探索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点击图片阅读

“为了让学生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信息,避免最后一刻的匆忙,学生们从六年级开始接受规划与辅导。学生将了解个人学习方式、目标设定和兴趣优势。随着逐渐成熟并进入高中阶段,升学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大学课程、申请要求、大学选择、经济援助、奖学金、就业要求和考试准备等信息,便于学生在升学、职业生涯的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学。”



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

全校唯一选了IB电影课的同学拍了怎样的电影?

点击图片阅读

2018年,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开启了其第一届电影艺术节。作为发起人,学校的戏剧课老师Ms. Kassi Cowels热爱电影,也深知电影是如何表达并反映生活的。她希望通过这一媒介让学生们探索复杂的技术与想法,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术课程之外的合作平台。


虽为初次尝试,这次电影节却调动了几乎全校学生的参与。借助学校提供的这一平台,不少热爱电影的学生凭借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来自十一年级的Alina吴雨桐便是其中之一。



协和尚音双语学校

他们把“家长之夜”做成了“时尚晚宴”

点击图片阅读

这两三年来,家委会逐渐成为学校和家长的纽带,在孩子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之外,也把家长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方特别强调了一条家长守则:班主任建立的班级微信群只做老师单向发布消息使用,家长不能在里面聊天。各班级家委成员会另开一个供家长聊天、交换消息用的微信群。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老师在校期间过多关注微信。另外,家长私下不能个别加班主任为微信好友,有事可以通过本班家委成员或者邮件向老师和学校反映。学校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但也给每班的家委会成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4小时在线,积极与家长们互动、交流,成了家委会的日常。



威雅公学

英式教育的精髓:寄宿、运动、全人教育

点击图片阅读

说起英式教育,人们多会想到身穿得体校服、举止大方的翩翩少年,想到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古老的校舍,当然还有GCSE、A Level、Sixth Form这些英式学制里才会出现的术语。

 

而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国际化教育的迅猛发展,也陆续出现了多所英国著名私校的海外分校。在这些学校,学生的年龄跨度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除了学科内容的学习,更有英式文化的浸润。

 

在校服和建筑等这些显性的标志之外,英式教育究竟还有哪些隐于表象之下的精髓?菁kids专访常州威雅公学(Wycombe Abbey International School)校长Paul Wallace-woodroffe,请这位年少时受益于英式寄宿教育、如今又投身于其中的教育者,谈谈他眼中的英式教育。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

UWC学生的支教之旅:在上课前,我想先教会他们“有效沟通”

点击图片阅读

“我似乎也开始对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产生了新的认知。早先我希望寻找到的答案,现在看来显而易见。正如我自己对孩子们说的,沟通是一扇窗户——那么,支教又何其不是一种沟通、一扇窗户呢?把教育作为一种力量是所有UWC人怀揣在心的核心观念。


在这三天与思源学生们的朝夕相处中,我第一次对“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产生了如此直观切身的体会:对他们来说,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或许意味着以后人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更多UWC学生相关文章

18岁高中毕业生的4000公里丝路骑记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部篇


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SSIS创新课程:跨越学科研究“美”

点击图片阅读

这世上究竟有无人人追捧的美?

 

2017年,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SSIS)七年级生Henry在开学的时候,领到了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研究课题。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和同学们带着这个课题,开启了各个学科的学习,且需要在学期快结束时,根据自己课堂所学和课外研究成果,就所选论题作一篇小论文。这一课程是IGCSE预科(七八年级)教师组一次跨学科教育的尝试。

 

这个对“世间有无普世认同之美”的追问,深究起来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妙之处,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多维度探索空间。


>>更多SSIS文章

新加坡学校:一套完整的升学指导方案是什么样子的?



上海不列颠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Britannica探校记:

学贯中西,培养具有世界观的未来领袖

点击图片阅读

Britannica强调个性化学习,学校也力求培养具有未来领袖气质的世界公民,所以如何把英式教育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学校要保证学生能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可以与其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


学校有420个学生,来自40多个国家,这可以促使学生从小在多元化的氛围里成长,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Concordia高中部校长:教育,只关乎“合不合适”

点击图片阅读

为了对美式教育有更直观的体认,菁kids探访了上海最典型的美式学校之一——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并对该校高中部校长Christopher Schuster做了一次专访。称自己是“Lifelong Educator”(终身教育者)的Chris来上海已经八年了,今年是他加入Concordia的第五个年头。

 

“这里是一个得到很多支持的健康社区”,在美国任教的时候,Chris感觉学校就像一个迷你小镇,现在的Concordia在他看来也是一个“迷你的金桥”。除了特定假期,学校每周开放七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当你走在这里,能感受到孩子们很愿意留在这里学习、社交。我可以走到任何一群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像在美国的学校一样。”他说。



上海哈罗正式揭幕

英国爱德华王子亲临现场,哈罗公学家族再添新成员

点击图片阅读

作为“哈罗家族”的最新成员,上海哈罗的正式揭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正如哈罗国际学校创办人、哈罗国际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邱达强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哈罗是哈罗国际学校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尽管它是最新成立的,却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为上海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最伟大城市之一,亦是当前最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汇聚之地。”同时他也表示,“上海哈罗的揭幕不仅意味着哈罗家族又添新成员,更代表着中国社会、教育界以及家长和学生们对哈罗秉承的文化传统、教育理念的认同和对哈罗国际学校未来的期许。”



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穿越雨林、深潜30米、野外竹筏,做个无所畏惧的小战士!

点击图片阅读

Matthew Corke是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地理老师,同时也是人文学科主任、学校研学旅行的负责人。


他热爱旅行和探险,喜欢用自己的足迹丈量每一寸土地。同时,他还是一名专业的皮划艇选手、业余滑翔伞玩家和摄影师。


本身就对探险和旅行充满热忱的老师,会怎么看待学生们的研学旅行?请看菁kids对Matthew的采访。



上海美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Marcel校长:一所好学校就像一个捕鱼专家

点击图片阅读

一个捕鱼专家理解这项工作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且能够把这些道理付诸实践。他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抓什么样的鱼、这种鱼以什么为生、它们有什么偏好,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它们会如何改变行为方式。优秀的学校也应该积极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最先进的研究进展,同时及时改进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化地学习知识。


但是只有科学是不够的。捕鱼专家还需要把艺术融入到工作当中,他知道不同寻常的选择通常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这些选择往往是违反常规的,但它们包含直觉和创意。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教育和学习。灵活、创新、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想法、冒着失败的风险走向成功——优秀的学校理应鼓励老师和学生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与创新。这些学校明白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所以它们随时准备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更多SAS文章

上海美国学校升学指导:申请大学请注意这几点



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西华学校家长志愿者:让家长们在多元社区建立新友谊

点击图片阅读

在上海西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The Wester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家委会组织是一个名为“家长志愿者”(Parent Community Volunteers,简称“PCV”)的团队。为加强家校联系、建设家长社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请看菁kids与西华PCV代表的快问快答。



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西)

BISS Puxi校园媒体达人:他们在学校办了场TED演讲!

点击图片阅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胆、创新、热血、以小见大……这些都是年轻一代具有蓬勃思想力的标志。如果要在学校这个平台举办一场100人的思想盛会,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呢? 


菁kids专访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西校区(British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 Puxi)TEDxYouth@BISSPuxi发起人Jeffrey和负责宣传的Paul两位同学,看他们是怎样在紧张的学业之余,让这场聚合校内外精彩观点的思想派对从创想变为现实的。



上海中学国际部

校园媒体达人:他们用杂志和视频展现校园

点击图片阅读

创办于2011年的SHSID|Times是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官方校刊,同时也是学校主流的微信公众账号之一。作为老师、学生、校友了解校园新闻和讨论时事的平台,杂志涵盖了五个栏目:新闻、时尚生活、英文文学、汉语文学、科技与技术以及学生日志。52页的杂志和公众号频繁的推文都由76位来自编辑部、媒体部和视觉部的同学主导完成。


“在过去的七年中,杂志已经调整了选题方向、更新了设计,甚至还更换了纸张。那时我便发现,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在传承杂志已有特质的同时,融入我们自己的创新想法。”



更多丰富内容,尽在《菁kids》杂志: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往期杂志

(部分已售罄)

想和我们一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校资讯?



快来加入吧!

若二维码失效请联系菁kids小助手

ID: jingkids02,备注“入群”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更多菁彩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