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上周,我们跟大家透露了上海教育的诸多秘密,其中有一条是创新专业资源配置。上海和其他地区一样,也有薄弱学校,对于这些学校,上海市有一个创举,即“新优质学校”项目,这个项目的特殊之处就是对项目校采取“不挂牌、不命名、不表彰、不给特殊资源”的原则,这是不是很出乎您的意料呢?
其实,该项目的初衷就是要摒弃功利思想,从而激发学校校长、教师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
今天,我们就以一所学校为例,和大家分享一所薄弱学校走向新优质学校的历程。
上海市迎园中学地处郊区,是一所只有20年历史的年轻学校。从无人知晓的薄弱学校到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它逐渐成为让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些变化,源于全体教师在美好教育理想和坚定教育信念引领下不断走向“以生为本”的变革力量。2004年我来到迎园中学时,此前学校九年里已经换了七任校长,并且正在经历连续186天的“校长空缺期”。心怀不满的家长频频投诉;看不到希望的老师纷纷逃离,留守的老师对未来感到迷茫;区片内的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我们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取得一定的发展,依靠的是全面、深入的改革。问题即是选择。学校改革中,我们集体协商、层层推进,主要聚焦了几个问题。学校的发展史不应该是校长的轮换史,而应是学校制度不断完善的变迁史。学校建制的逻辑起点并非用制度限制老师的自由,而恰恰相反,建制是要完成解放。我们制订制度是为了探讨底线在哪里,这个底线之内是创新的空间。所以在学校中,制度越健全,人的自由度就越大,学校就焕发活力;学校越没有制度,人们就越无所适从,学校就陷入混乱。只有基于自己的校情进行研究,才能真正诞生有持久生命力的制度。于是我们建立起学校的科研室,组织科研队伍,针对学校情况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确立了“ISO9000标准视野下的现代学校管理研究”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学校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两个研究课题。随着研究逐步推进,成果被应用到学校的战略规划、组织、制度、文化、课程与课堂、德育与学生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领域,形成了从理念到行动的完整的质量体系。自主探索是一个动态均衡和利害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实现制度的内化和完善。管理应当尊重人性,而人性有趋利避害的一面。所以好的管理一定要让人享受到有前提的利益最大化,前提是学校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全校教师最后将管理制度原则下的合作精神总结为“迎中精神”,即顾全大局的合作,不求功利的默契,人道主义的关怀。在共识下,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制度制订的过程,制度草案经过几度讨论和修改,在博弈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基本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间的均衡。而均衡就意味着每个人有动机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管理制度不仅管理日常事务,还给每一位教职工提供了个人发展路径的选择。任何一位教师,甚至是一位职员,都可以在“管理”和“专业”两条路径中做出选择,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恰当的回报。我们设立见习岗位,面向所有教师开放,使每一位教师可以得到尝试和锻炼的机会。见习经历不仅给每位教师提供了成长空间,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潜力,确定自己的定位;还让教师感受到管理不易,融洽了干群关系。教育不同于工业生产,建立制度、监管流程并不能保证形成合力。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怎么办?我们的答案是让学校文化发挥作用。学校文化首要的是精神内核,是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定位在“悦、和、诚、慧”四个字上,快乐来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这种和谐又是依靠真诚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理念的清晰带来价值观的转变,引领课程建设的走向。我们认真分析了课程的逻辑,从与课程相联系的要素来看,首先,学校文化是课程的“要害”,决定课程的价值取向;其次,制度管理是课程运行的有力保障,带动课程的落实;再次,教师培养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关系到课程呈现出的质量;最后是课程质量影响育人质量。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看,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校发展改革。
在厘清课程逻辑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校本课程的价值:不在其多寡,也不在于对国家课程的内容有多少补充,而在于能否适合本校师生的发展,能否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学习形成补充;校本课程要面向学生的兴趣,尊重教师的能力,基于学校的情况,全面统筹,协同规划。
根据课程基本逻辑,我们分析后得出四个基本结论:其一,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基础良好;其二,学校课程缺乏系统的设计,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三,学校课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但课程能力和课程管理能力需增强;其四,学校在未来五年中致力于课程发展,以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响应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从而形成新的竞争力。
针对分析结果,我们梳理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完整结构。我校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三个部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校本化;基于教师能力点和学生兴趣点开发的学校校本课程。课程实施主要采用行政班机制,与学生社团有机结合。
最终我们形成了“ACTIVE卓越课程体系”。“ACTIVE”即“积极(Active)、创新(Creative)、坚韧(Tough)、独立(Independent)、灵动(Vivid)、活力(Energetic)”六大课程目标。整套课程以三个层级面向学生,分为“基础型核心课程”“修身课程”和“展能选修课程”。“基础型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能力;“修身课程”是为使学生成为合格公民设立的基本素质必修课程;“展能选修课程”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
在课堂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不变的是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监控、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大部分是属于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品质培养上的探索,我们以语文教学为例来说明。真正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来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我们以“语文是生活,不是考试”为核心理念,改变语文教学模式,搭建语文教学“金三角”,以生活化的阅读、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品质。为了推广阅读,学校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增加图书馆购书量;二是组织知识竞答、笔记评比、读后感交流等活动来激励和推动学生;三是建立起“学生阅读发展平台”,利用线上资源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生阅读发展。我们还借助第三方技术支持开发了三个功能:阅读可进阶,用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阅读可分享,用平台化方式充分表达,增强学术性;阅读可分析,用可视化方式提取信息,反馈教学。写作方面,我们的学生主动申请成立“三百字团”,成员自愿加入,坚持每天写300字的随笔。学校配合社团活动在学校公众微信上进行精选和推送。写作正在改变孩子们的生活。随着愿意读、愿意写、愿意背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们又积极开发学生“说”的能力,进行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从确定内容到背演讲稿再到紧张登台,有的学生要准备好几周,无数遍地在家长面前练习。而当学生们都展示过后,他们收获的已不仅是能说、敢说,更是自己成长路上通向自信的一大步。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让所有的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如果孩子的学习方法与他人不一样,那么这个孩子拥有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就与别人不一样,这就是学校不断寻找的突破点。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16年第8期“上海教育密码”专辑,原标题是《究竟什么力量可以支撑学校向上生长?》责任编辑: 施久铭
【微管理】这样评价学校,才让人服气
【微管理】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特别关注】上海教师和学生凭什么让世界为之瞩目?
【特别关注】上海经验一大摞,到底哪些可借鉴(名家三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