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就要结束了,感觉身体被掏空……
不知不觉,暑假这一福利就要结束了。
面对这个“噩耗”,有的同学默默自我安慰:暑假走了,寒假还会远吗?有的同学想抓紧最后的机会再疯狂一把。而家长们却纷纷为孩子的“收心”问题焦心不已。
家长想管着孩子收收心,为开学做准备,孩子却还习惯着暑假模式放飞自我。暑假的最后半个月,简直是家庭大战重灾地。
“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容易让人感觉疲劳、恍惚、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样的状态保持到开学,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所以,调整生活作息是让孩子“收心”的第一步。不过在“玩”的诱惑下,生活作息可没那么好调整,必须掌握一些小技巧。
一个暑假的放松,孩子确实已经形成了“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生物钟,猛然让他们“早睡早起”,孩子会感觉睡不着、醒不了、不愿意。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自然适应,和孩子商量好每天提前一定的时间睡觉,可以逐渐形成规律的作息。
睡得早了,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孩子早上晚起的习惯。但赖床的原因千千万,“睡醒了”可不等于“起床了”。孩子暑假容易赖床,往往是因为假期没压力、没任务,反正起床之后也没事做,不如在床上多躺会。
在济南,却有一帮小学生家长,每天都在“犯愁”孩子起得太早了。他们的孩子参加了“小报童”任务,每天清晨都要早早地去领报纸、卖报纸,浑身都是干劲。
家长们惊奇的发现:孩子再也不赖床了。“原来我怎么叫他都叫不醒,现在,他每天都早早地叫我起床,急着开展“小报童”的工作呢!”一位家长说。
和孩子约定一些小任务,比如一起运动、一起准备早餐,或是安排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有了干劲和目标,早起不再是难题。
要想纠正孩子的作息习惯,家长不以身作则可不行。“你也没睡为什么要让我睡?”“你都不起床干嘛让我起床?”孩子会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包括生活作息。
和孩子一起早睡早起,其实爸爸妈妈也要适应开学后的作息时间,毕竟开学后早起为孩子做早餐、接送孩子上下学都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放松了一个暑假,孩子都会感觉无心学习,有些连暑假作业都没写完。小编就有同学抱怨每次开学前一晚都要帮弟弟通宵赶作业,另一位同学的弟弟则在班上开展代写作业的“业务”,还十分有市场……
这样完成的暑假作业质量不高,也起不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孩子玩得太嗨,不写作业,不想学习,怎么破?
孩子在假期自我约束力会降低,家长的执行力就尤为重要。
最后的两周,家长应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已完成的部分看看有没有错误和疏漏,尚未完成的,家长要为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将要写的作业分摊到假期剩余的每一天。
规定每天一定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去玩,或约定好写完作业可以获得奖励,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逐渐投入到学习状态中的过程。
假期末尾的学习要“温故知新”,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复习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如一些基本概念、基础字词、名篇佳句、数理化典型例题等。或对暑期旅游的收获、兴趣班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
对于新学期的学习,家长应多和孩子聊聊新学期的规划和目标,鼓励孩子树立信心。有条件的可以找下学期即将学习的课本,让孩子提前进行预习,但不必去攻难题,可以选择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等偏记忆类的内容。
在假期还没结束时就开始学习,很多孩子会不情愿、磨磨蹭蹭拖时间。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和孩子商量好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
但假期的学习也要劳逸结合,这位北大妈妈为小p孩制定的学习计划,形式值得借鉴,但强度可不是每位孩子都能适应。
安排学习计划时,一开始学习时间可以短一点,在孩子适应好再一点点延长,让孩子逐渐适应学习节奏。
在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孩子偷懒、不专心就大发雷霆。毕竟成年人自己也常常会身陷拖延症,更何况是自制力更弱的孩子。
多一些耐心和鼓励,尽量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及时为孩子解忧答疑……家长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学习热情。
其实也不是孩子们不想学习,只是……
很多孩子并没有假期要结束的意识,也不认为需要调整状态为新学期做准备,一味的说教只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不如用行动传达讯息。
和孩子一起为新书包书皮,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书桌和书包,带孩子购买新学期需要的用品……这些行为都具有“马上就要开学了”的暗示,提醒孩子假期就要结束了,该为开学做准备了。
此外,家长可以安排“亲子谈话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假期的生活,回顾假期的趣事,用一篇日志或一个家庭会议为暑假的欢乐画上句号。
再和孩子聊聊在学校的好朋友,聊聊学校里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儿,或者组织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吃个饭聚聚会,唤醒他们对学校的美好回忆,减轻孩子对开学的畏惧、消极情绪。
专家建议,开学之前应尽量避免参加爬山、远途旅行等让人感到激烈、兴奋的活动,反之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具有学习氛围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安静、专注的情绪。
一个好的开始可以让孩子在新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信心百倍,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想让孩子“收心”,家长的角色不可替代。快行动起来,让孩子高高兴兴迎接新学期吧!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中国教育报等
微信编辑: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