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校长说:“今年,我们不愁招生了”| 一体书声
民小编说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吉林省长春市结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探索开展“温馨村小”创建行动,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过去,一栋破砖房、一块旧黑板、一位全科老师,成为人们对农村小学的固有印象。如今,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关家小学,高标准的电子白板、可升降的课桌椅、走廊里的读书角,已成为每个班级的标准配置,各学科教师全部配齐。而这,仅仅是长春市乡村小学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家小学原状
变化源自于长春市实施的一项基础教育惠民工程。2016年,长春市立足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启动实施“温馨村小”创建行动。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关爱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影响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让教师安心育人、孩子快乐成长、家长放心满意。
关家小学现状
专项扶持,实现村小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过去,农村小学的资金管理体制是由县区教育局将经费划拨到乡镇中心校,由中心校统筹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容易造成村小建设资金缩水。为改善乡村小学基础设施条件,市教育局在政府主导下设立“温馨村小”建设专项资金,2017年投入1000万元,强化对村小的精准投入。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加大对“温馨村小”建设项目的投入,指导、监督中心校按照区域生均经费标准足额用于村小事业发展,不准截留,不准挤占;要求各中心校加大对资金不足学校投入力度,调动村小积极性,保证村小各项工作有序、保质、保量地开展,准确选择、重点打造一批优质村小。
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内推进城镇化总体规划、学龄人口变化、地理交通状况和教育资源配置要求,对村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落实教育扶贫总体要求,将全市贫困村小全部纳入“温馨村小”创建计划中,优先支持、重点突破。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制定年度创建计划,分阶段、分步骤、高标准完成年度创建目标。结合每所村小实际,着力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使村小每年有变化,年年有提高,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组织开展社团活动
“温馨村小”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双阳区投入8729万元对村小重新规划和建设,100%实现校舍标准化,其中7所小学盖起了楼房,并投入1.87亿元配齐实验室、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功能教室的设施设备。农安县今年投入1.4亿元启动748个项目,新建和改扩建校舍70万平米,推动20兆光纤进村小,247所村小“四室一库” 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着手打造“温馨村小”的升级版。
政策激励,引导村小教师安心扎根基层
“村小好不好,关键看师资”。村小教师外流,使得家长和学生缺乏信心,加速了农村生源流失。而农村教师之所以难以安心扎根乡村,主要是缺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政策激励和关怀。
完善农村教师队伍“输血”机制。2009年,吉林省陆续启动实施“特岗计划”等项目,农村小学师资得到有效补充。双阳区优先安排特岗教师到村小任教, 近年来,120名特岗教师分配到村小,乡镇中心校还调配学区教师,采取走教方式,每周两个半天到村小上课。
提升村小教师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九台区每年村小师培经费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6%,国培、省培项目向村小教师倾斜,村小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率达到100%。强化学历达标,九台区村小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80%。农安县组织开展大学区内同步教研和网上在线研修,实施村小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工程、村小校长培训工程、村小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工程、名师送教下乡工程等,加快提升村小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村小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活动
职称、评优向农村学校倾斜。2013年,吉林省全面推行农村“特设岗位正高级教师”评审制度,将中小学校10%的正高级职称指标统筹用于“特设农村教学岗位”,吸引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榆树市、农安县出台专门政策,在教师职称评聘时优先考虑村小教师,调动村小教师工作积极性。双阳区将评优指标向村小教师倾斜,仅2016年,村小有3人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太平镇将军小学教师高丽华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通过提高教师工资标准,改善生活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到村小任教。农安县为村小教师发放交通补贴,班主任津贴比原来提高5倍;双阳区关家小学1200平米的菜园里,栽种了豆角、茄子、角瓜等10多种蔬菜,干净整洁的小食堂给教师提供免费午餐,有效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困难。
强化管理 ,激发村小办学活力
根据村小“规模小、人数少”的特点,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小”的优势,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每个学生,积极设计各种温馨载体,打造具有浓郁地域和乡土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温馨校园、温馨班级、温馨课堂,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目前,村小已配齐全部教师,开齐开全所有课程,而且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德惠市积极发挥教研部门职能,指导村小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整体提升村小教育教学质量。双阳区五星小学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开设了三大类12个学生社团,包括篮球、排球、竖笛、粘贴画、折纸等,这些活动得到中心校大力支持,主动选派美术学科省级教学名师为学生培训。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长春市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要求学校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确保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双阳区关家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对13名留守儿童、4名低保家庭子女建立教师“一对一”包保责任制。留守儿童之家布置得温馨美丽,电脑配有摄像头,用于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家长视频聊天。家长们都说,孩子们留在学校放心。关家小学校长自豪地说,村小距离中心校只有三里路,但从来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转入中心校。
留守儿童之家
生源回流,“温馨村小”成效初显
农安县松花江小学于2011年撤并,2014年恢复招生,当时学校只有一个年级4个学生。乡镇中心校为村小派去9名教师,其中5名是年轻的特岗教师。李莉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早上6点半,他们从中心校出发,由校长开车接送。老师们纷纷表示:“我们多折腾一点,孩子们就少折腾一点。”
学校刚恢复时虽然学生不多,但课程能开齐开全。在全校教师的努力下,村小的学生成绩甚至超过了中心校,第二年学生增加到38名,有9名学生从中心校回流。更为可喜的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始回流。在秦皇岛打工的白红艳将孩子送回村里读书后,发现“原来内向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现在居然会抢答了,成绩也提升了不少”。
校长薛志峰说:“今年,我们不愁招生了,家长们已经预订了一年级的学位,现在学校已经增加到4个年级80余人。”
生源回流,组织开展课间活动
两年来,农安县86个村小生源回升了715人。撤并后又恢复的2所村小的学生回升了109人,38所村小考试成绩超过中心校,这些村小教师的孩子也选择在本校就读。
2017年,长春市各县(市、区)拟建设“温馨村小”100所,其中贫困村村小54所,实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到2020年,全市将重点打造350所“温馨村小”,使优质村小覆盖面达到60%,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质量达标、百姓满意的农村教育发展新格局。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
新型城镇化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县城的学校人数爆满,学位不足;另一方面,乡村却出现了“空壳校”。城镇的“挤”与乡村的“空”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7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文件颁布一年了,各地在学校布局建设、经费保障、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的问题。
从即日起,人民教育微信推出“一体书声”栏目,集中展示各地在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您所在的区域、学校有哪些优秀的经验,欢迎您投稿至905366878@qq.com,包括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截止时间为2017年8月20日。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文章来源 | 由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局供稿并审核
责任编辑 | 董筱婷
推荐阅读
美术课,随意画?音乐课,自己唱?体育课,鸭子放???| 一体书声
52 29864 52 15536 0 0 1115 0 0:00:26 0:00:13 0:00:13 3456
“在学校吃住比家里还好!”这样的寄宿制学校,我服了! | 一体书声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