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号(明天)全国启用的三科统编教材的“身世”揭秘 | 特别关注
民小编说
日前,教育部就“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受到专家、学校和家长们的广泛关注。9月1日,统编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那么统编三科教材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新教材是谁编的?是怎么编的?新在哪里?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好新教材。
1
为什么要统编这三科教材
统编三科教材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材建设极其重视,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其中,有一件事特别强调,就是要重点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和统一使用。
统编三科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
三科教材均属于意识形态属性比较强的学科,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统编有利于更好地强化国家意志、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统编三科教材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有学上”之后,对“上好学”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水平。
拿到新教材的学生
因此,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三科教材的统编工作。
整个编写团队达140人,均由全国知名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组成。领衔的主编,更是从全国遴选出的,德才兼备的学科泰斗。
编写工作精心组织,到2017年上半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历时五年,经四审、过三关,可谓五年磨一剑。
2017年9月1日将在全国投入使用,三年内实现全国覆盖:2017年秋季学期,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年级、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2
统编教材“新”在哪里?
新教材总体特点是什么?
德育为先,以德塑魂。新教材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勿忘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生为本,易教利学。统编教材感染力、吸引力较强,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复杂的学科知识很好地转化成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孩子能够学、爱学的内容。
继承发展,守正创新。新教材既注重经典篇目世代相传,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前瞻性,有国际视野,让孩子在未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科教材分别有哪些改进?
语文:“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现在语文教学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很多学生只读教材、教辅,很少读课外书,所以语文素养是无从谈起的。”针对这种情况,新教材抓住了读书兴趣的培养这个“牛鼻子”,改变语文教学中不适应现代人培养的观念和模式。
一是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织单元的方式来编排。以前的教材普遍都是主题单元,强调随文学习,知识性的学习有些弱化,这次加进去一个语文素养双线安排,把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些东西落到实处。
二是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此次“统编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温儒敏认为,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教学顺序的调整,实际上也体现一种理念。他说,汉语拼音只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环节,它就是个工具,认知的工具。新教材一开始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接着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样安排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ABC,bo、po、mo、fo。
旧版(左)和新版(右)语文教材对比
三是有意解决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此次统编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内容,其中,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初中有132篇,选文题材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并且整个教材衍生阅读的量增大。以前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精学精讲,练得很多,新教材除了精读以外,还要教默读,教浏览,教跳读,教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的阅读。
四是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新教材编写梳理出中小学生必须要学习、要掌握的上百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环节,然后按照梯度,把它镶嵌安排在各个年级、各个单元的教学中。教材的呈现方式不是追求系统,也不是追求死记硬背,非常方便一线老师把握干货。
02
历史:注重思考能力,减少死记硬背
据《历史》教材执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小兵介绍,新教材课后练习不再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的机械记忆练习,而是设计了赏析、分辨、比较等活动。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涉及到《马关条约》,这节课课后的活动,不要求学生去复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条款内容,而是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马关条约》签了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投资在中国设厂投资,今天的中国,外资也可以进入到中国来设厂,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这种联系、比较、分析,去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它对中国的危害,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复述或者背诵,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培养。
另外,历史教材这次主要是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来编排教学内容。所谓点,就是一些具体的重要史事,比如说事件、人物、历史现象等。所谓线,就是历史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这样用点线相互相连,以线串点,以点连线,使学生既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史事有所理解,这样便于学生打好历史的基础。
03
道德与法治:重视经验,德法兼修
新教材的名称由原有的“品德”调整为“道德与法治”,目的是强调德法兼修。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说,新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将知识、观念、行为选择融为一体,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参与,将法律规定生活化,引导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学生正确判断选择和行动的能力,从而形成法治信仰。
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专门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组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3
三大主题教育如何落实?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语文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增加古诗文,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日积月累”栏目安排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传统文化内容,初中“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系列专题活动;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邓稼先》、《黄河颂》等。
02
历史
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体现,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涉及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
03
道德与法治
介绍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
革命传统教育
01
语文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既有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又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等。
02
历史
系统介绍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介绍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03
道德与法治
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生活细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选取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建党、建军和建国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云、雷锋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国家主权教育
语文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描绘祖国山川的秀美与雄壮的课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课文,如《黄河颂》;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守卫祖国海疆英雄事迹的课文,如《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02
历史
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03
道德与法治
加强了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素材来源 | 教育部官方网站
微信编辑 | 吴玲
推荐阅读
清华校长邱勇:世界是多彩的,希望你们与美相伴;人生是漫长的,希望你们向美而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905366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