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学研究结果:爱做家务的孩子未来更有前途(附家务年龄对照清单)

2018-02-09 人民教育

进入年关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扫尘准备过年了。不知道您有没有让孩子参与一年大扫除呢?


家务活本该是每位家庭成员在家中的日常,但是,现在孩子做家务的越来越少了。


有些家长是因为舍不得让孩子做家务,或者认为孩子做不好反而会“帮倒忙”;另一随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是主业,孩子只要多花点心思在学业上就行,做家务有家里大人。


可是,孩子不做家务专心学习,真的就会更优秀吗?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其长大后的就业率为15:1,前者也比后者的工资高约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完成。”让孩子学做家务、爱做家务,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01

时间不是理由,做家务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课


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日均做家务的时间数据显示: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而中国只有12分钟。看到这些数据,中国的家长一定会反驳:“孩子学习已经够辛苦了,哪里还有空闲去做家务,这不是耽误时间吗!”

 

家长不愿意让家务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76%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比做家务更重要。但是你知道吗?在其他国家,教孩子做家务是一门必修课。

 

在丹麦,每一所小学都配备了专门的教室,让孩子们学习烹饪、房间整理等等课程,并且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家政课程也十分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时间不是让孩子不做家务的理由,但可惜的是,不让孩子做家务依旧是很多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更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具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做家务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02

做家务让孩子的发展更加健康全面


1.做家务教会孩子如何独立生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在于教会他们如何独立生活。让孩子逐渐接手整理玩具、打扫房间这样的家务活,可以使他们发现,原来爸爸妈妈做的这些事情他们自己也同样可以做到。

 

亲自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能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具有自理能力的,离开了父母他们依旧生活的很好。从由父母“领着走”到靠“自己走”,是培养孩子独立性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2.成就感来自于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

当孩子把杂乱的橱柜收拾得整整齐齐、油腻的碗筷清洗得干干净净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愉悦心情。


这种心理状态就源自于他们的成就感,成就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成就感会让孩子更自信。

 

不仅如此,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一样的社会角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家庭中更是如此,让孩子做家务,会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范围,形成责任感。

 

3.做家务让孩子更加心灵手巧

研究表明,在0到6岁的孩子身上,能够决定他的智力发育、大脑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双手,没有任何活动会像家务活那样无时无刻不在锻炼着双手。

 

以整理书柜为例,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双眼进行观察,将书籍分门别类;其次要用双手,把书籍按从小到大、从薄到厚的顺序码放整齐。


眼手的协调活动促进了左右脑的开发,正所谓“心灵手巧”,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有带动了手巧。

 

4.做家务建立起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3、4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在父母做家务的时候帮着一起做,很多家长会在这个时候担心家务活太危险伤着孩子,或是怕孩子做不好反而“帮倒忙”。其实,让孩子做家务恰恰是建立起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最好机会。

 

家长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扔垃圾、叠衣服、摆碗筷,每当孩子做完后夸奖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能替父母分担家务是一件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加之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时间越来越少,一起做家务正是进行亲子互动的好机会:和孩子一起做盆栽可以教孩子认识不同品种的植物,感受种植的快乐;和孩子一起择菜洗菜可以教孩子认识更多的蔬菜、享受烹饪的乐趣。

 

5.做家务让孩子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很多孩子并不觉得父母每日做家务是很辛苦的,也并不感恩父母的养育。就比如面对每日的饭菜,他们会因为没有肉或是味道不好而大发脾气。

 

让孩子亲自下厨体验做饭的辛苦,他们才会明白那些香喷喷的饭菜不是不劳而获的,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实践中感受到父母的不易,父母每一天都付出如此的辛劳,孩子进而懂得父母的付出,更懂得了感恩。

 

6.做家务让孩子更有领导力,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

孩子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比方说给宠物洗澡的时候会发现宠物们经常是不配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想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宠物先安静下来。

 

因此,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有规划性和条理性,在同龄人中具有更强的领导力,从而受到大家的欢迎;一个领导力强的孩子也更受老师的喜爱,他们的执行力和号召力强,能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03

用对方法,教会孩子做家务就不是一件难事


1.把握好孩子做家务的时机

有很多家长出于不舍得孩子太早做家务或是怕他们做不好家务、“帮倒忙”的原因,等孩子10岁以后才一点点教他们学做家务,效果显然不太尽如人意。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敏感的,即使很小的孩子,也能够感觉到他的帮忙你是否真的需要,一旦他发现所做的事情总是遭到否定,就会对此事不感兴趣了。


10 岁以后,孩子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已过,此时他们已经很难从家务劳动中感受到“新奇的挑战性”。

 

2.父母言传身教,把家务劳动变成亲子活动

很多时候家长只是在笼统地要求孩子去做家务,并没有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去做。就以叠衣服为例子,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边做边告诉孩子叠衣服的具体步骤都有哪些、如何叠会更整齐、叠好以后放在哪里,这样孩子会很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达到你们需要的标准。

 

不仅如此,这样的经历还是很惬意的一次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相互陪伴,是多么温馨而又开怀的一件事。

 

3.制定家务日历,家庭成员都要遵守

制定一个家务日历可以明确每位家庭成员的家务安排,这样一来,不仅孩子可以按照规定去执行,不会拖拖拉拉,其他家人也参与其中,在人人都劳动的氛围下孩子做家务的意识和动力会越来越强。

 

当然,如果有任何人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家务劳动,也是要进行小小的惩罚的,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商议家务日历的制定规划,确保家务劳动“言必行、行必果”。

 

4.巧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家长要让孩子不断体会“我能行,我能做好”的自豪感,这是让孩子对家务保持持久兴趣的灵丹妙药。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拥抱、一个满意的微笑、一句肯定鼓励的话语,就是孩子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所以,孩子做了家务后,一定要适时夸奖他,并且夸奖得越具体越好。

 

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做家务的情况,在做完后给予他们适宜的报酬.


可以让他们以家务劳动的形式赚取每月的零花钱,或是送一本孩子喜欢故事书、一个心仪很久模型玩具来奖励他们的劳动付出。



04

家务年龄对照清单


如果家长们并不清楚孩子做家务的适当年龄,下面这份家务年龄对照清单就可以很清楚地告诉您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能做的家务都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务年龄对照清单

1

2-3岁

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帮助拿取物品;

挂衣服;

自己刷牙、上厕所;

整理自己的玩具

2

3-4岁

把碗放进洗碗池;

叠好干净的衣服并放进衣柜;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篮子里


3

4-5岁

准备、清理餐桌;

饭后将餐具拿回厨房;

准备第二天自己要穿的衣服

(从这个时候开始,父母的指令要细化到每个步骤,这样他们才会准确理解家长的要求)


4

5-6岁

准备第二天自己要穿的鞋;

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


5

7-12岁

学做简单的饭菜;

帮忙擦地、洗车、清洁卫生间;

会用洗衣机


6

13岁以上

换灯泡;

更换吸尘器的垃圾袋;

清理冰箱、灶台



文章来源 | 部分参考自“成长树“微信公众号(ID:chengzhangshu99);中国知网《让孩子愉快做家务》、《给孩子列个学习家务“年龄表“》;环球人物《丹麦小学家政课开了100年》,转载请注明来源。

微信编辑 | 沈涵波


推荐阅读

为什么制定了那么多的计划,却依然过不好一个寒假?(看完你就明白了)断!舍!离!让孩子认识生活该有的样子,你就是成功的父母 | 家长必读别叫外卖了!帮孩子养成一个能好好活下去的生活技能吧 | 强烈推荐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地为孩子营造阅读环境,孩子还是不喜欢读书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投稿、合作请联系rmjywx@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