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师,您如何引导学生摆脱网络“烂梗”?| 每周一问

民小编 人民教育 2023-07-01


“每周一问”第256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题展示结束后,下期主题将在文末提出,欢迎积极留言讨论。每期幸运微友将获赠最新《人民教育》杂志! 


“00后”和“10后”是网络原住民,任何网上传开的“梗”,都会在青少年群体中快速传播。近年来,很多家长和教师发现,孩子口中的“梗”自己越来越听不懂了,深入了解会发现,其中不少是带着恶臭气息的“烂梗”。在青少年的用语习惯中,“烂梗”正登堂入室,一步步渗入规范用语的阵地。老师,您觉得该如何引导学生摆脱携带恶俗、低级趣味基因的“烂梗”,让学生树立语言规范意识?


上周的【每周一问】中,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好方法,快来看看吧~



每周一问


老师,您如何引导学生摆脱“烂梗”,树立语言规范意识?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直面“烂梗”,才能战胜“烂梗”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作家在书的扉页中写道:“千万不要翻到第57页。”试想读者们看到这样一句话会有怎样的反应呢?一定是先睹为快,看看那页到底暗藏怎样的玄机,这就是人性中的好奇使然。学生也一样,对新鲜的、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是本性。我认为想要摆脱“烂梗”、战胜“烂梗”,可以通过了解“烂梗”,撕开“烂梗”的神秘面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大多数孩子因从众心理,模仿着自己也不懂含义的“烂梗”语言,只觉得很酷,其实未必赞同“烂梗”背后的含义。作为老师,需要积极地正面引导,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会、进行情境演绎等直面问题,不做囫囵的逃避者。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怡园路小学 王秀德:直面“烂梗”,对症下药


面对“烂梗”侵袭,教师可做好三道题:一是做好情况判断题,辨“局部”还是“全面”。对教师而言,应调研了解“烂梗”是在学校少数学生群体中传播,还是已经在大面积流传;还要通过座谈了解“烂梗”的来源以及父母的态度等等。进行了充分调研了解,教师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对症下药。

二是做好方法选择题,要“说教”还要“示范”。“烂梗”之害,不仅污染了学校语言环境,更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教师不仅要会讲道理,更要善于“摆事实”,也就是结合具体的样例,讲清楚“烂梗”之“害”,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同时,使用准确、优美的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师一生的修炼。


三是做好文明共建题,重“斧正”更重“雅正”。在越来越“扁平化”、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代社会,学校怎样建设成为精神文化的高地?学校教育者又如何守护好核心价值体系?这才是超越语言规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共建的大课题。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陈玲:治理网络“烂梗”有妙招


关注情形,随时纠正。班主任可以在班中选择较有责任心正义感的学生,帮忙关注好班中的动态,如果发现某个网络“烂梗”有“风靡”的趋势,就及时告知老师,由老师来进行干预和指导,指出用语不规范的害处,引导学生规范文明用语。


榜样引领,同伴提醒。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是非常关键的,老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较有威信的同学使用规范文明用语,杜绝网络“烂梗”。也可以在同学间展开规范文明用语的活动,将同伴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在诗词和美文的浸润中摆脱“烂梗”


诗词里感悟语言之美。每日的晨诵课是孩子读诗时间,唐诗宋词、儿童诗、现代诗……一首首诗词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感悟语言之美好!时间久了,那些“烂梗”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 


美文里体会语言之妙。课本里有很多经典名家的作品。学完《杨氏之子》我们就去读《世说新语》,学完《白鹅》就读丰子恺先生的系列作品,学完《北京的春节》就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名家名篇里,孩子体会到语言之精妙,他们平时的语言习作都向这些经典学习,自然而然也就远离这些低俗的“烂梗”。  



@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潭州实验小学  刘雁:疏而不漏,变“梗”为宝

1.加强引导。可以把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整合起来,密切关注网络用语对孩子的影响。开展主题班会和辩论会,对学生加强规范使用语言的教育。利用“每日一诵”“好书推荐”“阅读积累”等形式鼓励孩子多读中文经典名著,体会汉语之美。


2.合理运用。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应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有的网络语言也充满着正能量,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作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制止孩子去接触,而是应该和孩子一起辨别、使用好这些网络语言,告诉孩子它们本身的含义,只有孩子真正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才能够合理地去运用,从而将“梗”变成有趣的一种表达。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 吴芯懿:以珠玑之言正出口成“脏”之风


识危处,杜害言:学生对于网络用语常有盲从心理,因而不辨好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某些网络“烂梗”的危害恶俗之处,使其明晓若常将网络“烂梗”挂在嘴边,对学习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立语规,培文韵:在让学生明白网络“烂梗”的消极影响后,教师应当规范学生的日常用语,带领学生领略中华语言的意蕴和优美,使学生胸藏文墨,自然而然地形成用语规范。


创新语,养正气:当学生能辨网络流行梗的好坏、形成语言底蕴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创造正能量、向上向善的新“梗”,使学生在语言使用上更加乐观积极。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沈思恒:思春风发于胸臆,言醴泉流于唇齿


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之观。以辩论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总结说“烂梗”的危害,在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语言环境。积极寻求家长的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家长虽然无法做到物理隔绝学生与网络,但能做好网络内容的净化和筛选。


让学生辨析网络“烂梗”之义。每年我都会让学生写一写《说文解字》评选出来的“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内涵,并引导学生辨析为何某些网络梗未能入选年度话题词,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


让学生感受中华语言之美。和学生一同观看央视出品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神会”中领略语言的多彩与魅力,从心底认同并热爱中华文字。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实验小学 朱彦妮:网络“烂梗”,疏通有方


去粗取精。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郑重其事地开一节班会课,主题就是辩证对待网络用语,请学生思考是随意跟风说“烂梗”还是有所筛选,利用好网络资源,并给学生分享名人的幽默语录,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语言魅力。


语言熏陶。平时课堂中如果学生发言出现了不文明用语,我在课堂上会及时止损,同时课后与学生交流,用温和坚定的态度请他文明使用课堂语言。


每周幸运微友


这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陈跻云、@刘雁、@吴芯懿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也请这几位老师将详细邮寄地址与邮政编码在留言告知,感谢!)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标题醒目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当孩子遇到低俗的网络梗语时,老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营造健康的语言环境,慢慢引导孩子学会用正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社交互动。


感谢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下周的话题: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亲爱的老师,最近您读书了吗?关于教师阅读,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如何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深耕自己的研究领域才能精益求精,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书籍才能扩展视野。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与我们分享。


每周一问


教师阅读如何平衡“精”和“博”?


参与每周一问,请在文后直接留言,长篇分享也可发送至rmjywx@126.com邮箱,注明期数即可


亦可留言「推荐问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杂志)。


微信编辑|谭希


推荐阅读

如此“磨课”,磨出了什么,又磨掉了什么 | 荐读
大声说出你的爱!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关怀,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教育观念大讲堂⑫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文斌:多力联动,奏响教育报道主旋律
面对答不上的学生提问,老师如何才能做到不糊弄、不回避、有交代?| 支招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