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通过校外科普教育为科学教育做“加法”?| 关注

人民教育 2023-08-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师 Author 姜景一



民小编说

在这个创新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时代,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尤为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如何利用好校外科技资源,通过校外科普教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人类社会可能将迎来一个AI技术“移山填海”搬走阻碍人才发挥能力的一切因素的时代。未来社会,一个人能乐于探索尝试且具备创新意识将变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时代里也必将不能单纯依靠纯粹的知识教育体系去培养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加法”就是育人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科学教育“加法”还需要充分利用校外科技资源。


一、如何理解校外科普教育为教育“双减”做科学教育的加法


202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描绘了我国未来义务教育阶段育人蓝图:一是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设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二是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加强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摆脱单一追求学科知识的窠臼。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以学科实践为支点,撬动传统育人体系,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以听讲、记忆、理解、练习、考试为主的学习形态在掌握知识和技能上有优势,但会严重束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主题、项目、任务等结构化方式来组织学科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将得到显著提高。这种课程组织实施方式是当今世界主流教学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是需要单独开设一门综合实践课,而是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要向着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转变,构建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校内外科学教育融合协作是实现改革突破的一个支点。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让以科学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科学教育落地,需要更多以科学素养提升为导向的高质量的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和服务体系高效能融入育人体系之中,与学校共同做好“加法”。在融合协作育人的过程中,校外科普教育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同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培养塑造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发挥校外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为中小学生提供更深入、更个性化、系列化、分层级的学习资源。


二、校外科普教育的特色


校外科普教育的提供者包括科技类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大学研究机构、学术教育团体组织、科技企业、社区、媒体平台等,其资源包括了藏品展品,展览展会,基于科研、生产设施、自然区域建立的科普基地,影视印刷和数字媒体产品,课程培训、实习项目、参观、学术会议和竞赛等活动,以及上述组织机构的科学家、工程师、科普教育工作者等。从整个校外科学教育生态来看,每一个资源的提供者都可能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一系列学习资源情境,特别是科技场馆博物馆、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创设的科普基地,它们提供了安全开放且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大多数校外科普教育提供机构提供的科学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么结构化,但会依据自身资源特点、受众、目标等进行一些专门的教育设计,因此可以提供独特的学习方式,产生多元的学习结果,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除了日常开放参观服务外,校外科普教育机构可以提供科学爱好者俱乐部(社团)、科技夏令营(科普研学旅行)、科学节活动、科技竞赛等更个性化、更深入、更综合的教育活动资源。此外,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和支持也是校外科普教育机构参与科学教育的常见方式。


很多研究都表明,人的很多重要的科学学习活动是在校外环境中进行的。青少年在校外科普教育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对于其成长极为重要,因为这些经验会融入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对他们爱好兴趣的形成、科技相关领域职业发展目标的设立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美国的研究机构针对校外科普教育建立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框架,框架包含了从兴趣激发到认知、探究实践到情感价值体认的纵深发展过程。无论国外或国内,“发展对科学的兴趣”都被置于学习结果框架的前列,“积极投身科学事业”是校外科普教育活动的长期目标结果。这表明校外科普教育更加重视学习者的自由选择权,即学生可以选择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和与谁学习,体现了校外教育强调以兴趣和动机为基础的学习特点。自发自愿、情境化、个性化、与学校课程有联系但知识建构和实践体验不重复、可以提供更加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认知和行为变化结果等,是校外教育比较突出的特征。


三、校外科普教育存在哪些现实问题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用好社会大课堂”被列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校外科普教育是社会育人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目前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现状相比较,情境化和实践性是校外科普教育的优势。近些年,不同部门和组织评定命名了很多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包括了科技馆、博物馆、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自然保护区等各领域事业、企业单位的设施和教育服务。202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牵头,华东师范大学针对400多家科普教育基地面向青少年开放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这些机构资源丰富,约90%都服务过中小学生,其中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受到中小学和社会的肯定和欢迎,但在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普教育方面还有差距和问题。


1.青少年教育服务和内容方面的问题


多数机构单位接待来访的青少年学习者时以展示服务为主,一般都有参观体验以及关于某些科技设施、展品的讲解。学生在这些场所的学习行为多数是浅层”观看展示。浮于“表面”的根源是科研资源、展教资源转化不充分,依据学习理论设计、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服务项目不多。展览教育内容以某一个领域科技知识概念、科学原理为主,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与人文结合、激发批判性思考、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机融合渗透的内容不充分,因而能在参观后帮助学生获得推理和反思学习成果的不多,在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对大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科学本质观方面还比较欠缺。此外,由于大学科研机构还存在科研成果进行科普转化的实际动力不足、科普活动和科研活动矛盾、科普工作收支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欠缺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先进科技设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2.校外科普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和动力问题


目前,科技场馆和命名为科普基地的教育科研机构、企业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意愿很高,认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比较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会注意与学校学习内容相结合。但在具体项目或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会沿袭传统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性的目标习惯。在总结反思时对青少年的学习认知评价多,对情感评价关注不够。校外科普教育工作人员专业背景多元,优秀科研人员不一定具备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胜任力,专兼职科普人员中具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科学传播专业背景或学习经历的人员匮乏。外部激励和认可是影响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专职从事科普教育的人员难有专业发展和职业晋升机会,工作动力不足。


3.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方面的问题


科普教育基地单方面希望与中小学合作的状态较普遍,教育部门主动引导促成学校与校外科普教育基地联系沟通较少。学校对安全的担心、课时规划安排和专项经费缺乏是影响校内外科学教育机构在进行资源整合、课程设计实施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的主要原因。


4.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


很多科普教育基地在社交媒体平台有公众账号,主要提供图文形式的科普内容,有时也会邀请专家进行直播,但使用视频账号开展科普教育的组织机构还不多,科普视频特别是针对青少年需求和特点的内容较少。利用社交媒体或数字信息技术开展参观前、参观中和参观后持续咨询支持服务的高质量数字化实体资源较少。


四、提升校外科普教育质量的路径建议


1.构建提高科学素养的学习生态,校内外科学教育应融合发展


从当下教育改革和长远教育发展趋势上考虑,校外教育组织机构和中小学不应纠结于校内外科学教育间的差异。从育人和科学教育的宗旨上看二者是一致的,应该打破隔阂。重视校外科普教育并不是削弱学校科学教育的核心作用,并非否认在学校里学生可以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学校需要更积极主动寻求利用校外资源,将其纳入日常工作,形成支持学生科学教育的资源目录清单,联合社会机构在校内和校外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广阔的“科学教育空间”,减少引用校外教育资源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推广应用,未来有可能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将学校和校外教育资源真正融合连接起来,实现共同育人。课程化是校内外科学教育融合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融合形成的新课程应该突破传统课堂的模式,这些新课程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开展都应符合国家教育标准和理念。

校外科普教育机构需要提高专业性,为学生提供愉悦而有意义、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社会实践体验,更好地培养人的兴趣、自信和责任感,这些体验应该是网络、学校、家庭无法轻易复制的。此外,校外科普教育组织机构只有与学校深入合作,与学校共享专业科技资源和教育实践经验,才有机会更深入了解中小学生,了解基础教育。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到科学家、工程师,让学生参与真正的研究实践,这是校外科普教育最大的资源优势,因此,校内外科学教育工作者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形成高质量、系列化、分层级的“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科学教育。最初合作的突破点可优先考虑校外科普教育机构利用自身专业科普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1天的专业培训,培训目的是让学校和教师认识、了解可以利用的校外资源,彼此精准沟通需求,促进未来可能的合作。更进阶的合作可以开展教师研修,帮助骨干教师理解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方法体系、规范和科学建制。


2.加强科学教育相关基础研究,支撑校内外科学教育供给侧改革


为了让科学教育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开发潜能,培养学生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各种能力,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科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都需要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科学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作为支撑。这些研究可以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教育活动给出新观点、新视角、新解释、新方法。尽管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对校外环境中科学学习的关注不断提高,但由于场景多元复杂,即使研究工作启动较早的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一些关于校外学习的成果框架,但学习成果指标以及支持成果框架的证据还不够明确。只有研究出有效的成果评测方式,并广泛应用才会促进这一领域取得长足发展。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应积极投入研究力量,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外科普教育学习成果的框架,包括一些关键指标以及专兼职校外科学教育人员胜任力模型等,为各类校外科普教育企事业单位开发科学教育资源、开展人力资源建设、实施教育项目提供可以参照的基本原则和指导。


3.加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质量评估和能力建设


从管理服务的角度,第一,各类科普基地的创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已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与评估。在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不仅有数量评估指标,现实可行的前提下还应安排内容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等方面质量性评价,将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教合作的基础教育项目或课题、将参与专职科普教育的人员与中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加强评估指导的基础上,推动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公布青少年科学教育服务内容,方便学校和社会公众查询和参与。第二,要联合教育部门积极为中小学和科普教育基地的双向互动搭建资源整合、人才交流和课程共建的平台,促进教研机构、科学家与科普教育基地的合作。积极推荐科普基地优质成熟的教师培训内容纳入国家或地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第三,设立专项鼓励科普基地利用数字化手段改进青少年教育全链条支持服务,以及校内外科学教育的融合创新。第四,联合有关高校探索青少年校外科学教育专门人才在职专业发展途径,针对校外教育的不同场景,组织开发专兼职科普教育人员专业能力培训课程,建立共享优质的微课慕课、研修培训课程资源库、学分银行微认证体系,促进科普教育人员的持续性学习与专业能力进阶发展,提高校外科学教育的胜任力。

(作者单位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文章来源|转自中国教师微信公众号,原文来自《中国教师》杂志2023年第7期文章作者|姜景一微信编辑|谭希、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刘复兴: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忙着为“学霸”的好成绩庆贺,也别忘了那些站在聚光灯外的孩子|荐读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课时紧张?要依据学情合理有效整合内容|支招
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接连刷屏,优秀校长该如何修炼自己的表达力?| 荐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