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频繁使用“网络梗”,作为教师该如何应对?|支招

朱文洁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热衷于使用“网络梗”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他们乐此不疲地互相PK和模仿,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这种现象却引起了困扰和担忧。这篇文章的作者因为一节关于“网络烂梗”的班会课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定义“网络烂梗”?为什么学生受“网络烂梗”的影响如此大?如何引导学生恰当使用“网络梗”?一起来看她的思考——

网络亚文化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尚处在语言学习阶段的孩子,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用语的多方影响。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教师又该怎么面对学生频繁使用“网络梗”呢?


一、一堂“出圈”的班会课


今年我的一节班会课“出圈”了,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和报道,也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共鸣。


这节班会课的诞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年级时班里就有一些孩子使用网络用语。之后,孩子们用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在日记中也开始出现“老六”“芭比Q”等网络用语。在一次一对一批改作业的时候,一位学生听到“背带裤”就忍不住发笑。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契机。


课上,我先解释了网络用语的意思,分析他们使用网络用语的原因,引导他们在面对网络热词的时要有自己的判断。同时区分“网络用语”和“网络烂梗”,让学生可以他们正确使用网络用语。我在“解构”网络热词时,也尽力给出语文化、文学化的表达,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在很多所谓的网络用语和网络热梗,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语言表达,甚至还缺少了一些韵味。当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也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这些“网梗”。


几天后,我便看到了可喜的成果。有学生在课间说了一个“网络烂梗”,周围的孩子不像之前那样哄堂大笑跟风模仿了,反而还开始追问他:你知道这个“梗”是什么意思吗?你觉得用在这里合适吗?被追问的孩子,开始挠头思考。


同时,班会课的视频发布之后,不断有全国各地的班主任们联系我,与我进行交流。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一个人独有的。因此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二、班会课 “出圈” 后的思考


随着短视频的渗透式传播,社会各界对“小学生说烂梗”的现象开始担忧起来。在这节班会课视频下方的几十万条评论留言中,有很多老师说,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提到一些正常的词语都会莫名其妙引起学生窃窃私语甚至哄堂大笑。还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自己经常遇到小朋友不分场合不合时宜地输出“网络烂梗”,带来尴尬和无奈。所以其实大家都“苦网络烂梗久矣”,这也是班会课得到传播的原因。


(一)如何定义网络烂梗


在我看来“网络烂梗”其实就是网络用语的一种,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之后内容逐渐异化的网络用语,多次重复使用后失去了原有的幽默感或趣味性,甚至被用以体现恶趣味或人身攻击。网络烂梗通常来源于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口语化表达,由于其用法和意义过于简单化和泛化,它们往往在短时间内被滥用,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和特色,逐渐恶俗化,从而成为网络烂梗。


以“背带裤”为例,这个词原意只是一种裤子款式,因为一位艺人穿着背带裤跳了一段看起来较为尴尬的舞蹈,而被大范围的传播和模仿。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引用之后,“背带裤”已经带着某种嘲讽和调侃意味,成为了一个“烂梗”。被很多学生无节制使用之后,有些孩子会因为穿了背带裤而被嘲笑。因此“网络烂梗”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明显存在的。


(二)为什么学生受“网络烂梗”影响如此大?


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信息潮和三观尚未形成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当代学生可以说是伴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加之近几年短视频流行,短视频内容的“病毒式”传播,让学生们随时可以接触到网络用语。然而,学生三观还未定型,缺乏自己的判断,好奇心强又善于模仿,对于新环境新事物通常会“照单全收”。网络用语往往很简洁、新奇,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传播。另外一些网络用语的含义和用法比较模糊,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让他们觉得自己用这些词汇很“酷”。所以在学生群体中极易形成“网络烂梗”的迅速传播。


校园德育活动的僵化与鲜活的网络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学校德育是小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现在许多学校的德育方式和内容无法跟上网络文化迭代和发展的速度,对学生所产生的正向影响也不足以面对网络亚文化的冲击。通常校园德育是以课程等形式进行,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局限性。而网络文化则是自由、灵活、迭代迅速且多元化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创新性,更多地强调个体表达和再创造。大部分校园德育试图通过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而网络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而想要调和,需要增强校园德育的时代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深化和内化。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将内容积极向上的的网络文化融入校园德育或者美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可以让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三、当教师遇到学生用“网络烂梗”:

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


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挑战。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益和健康的教育环境,更加考验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现阶段的不少学校经常视互联网、手机为洪水猛兽,忽略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是双面的。校园教育中一些僵化的教学方法和互联网上经过“流量机制”筛选过之后的新奇表达相比存在较大的劣势。教师在课堂里说上一百遍“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可能不及互联网上一句“老人地上一躺,转眼黄金万两”的讽刺段子。学生如果长期在这种矛盾下,难免产生认知的“分裂”。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应仅仅只是引导学生,更应该兼具教育者和学习者两重身份。


作为教育者,当学生使用了不合时宜的“网络烂梗”,我们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学生是未成年人,判断力通常不足,容易受到网络烂梗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就很关键,疏通引导一定优于围追和堵截。在方式方法上同样应该不断尝试用鲜活有意思的方式和语言与孩子们互动对接,比如辩论、竞选、小组合作、模拟表演等能有效激发兴趣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网络语言和文明用语。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孩子使用网络的情况,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网络用语使用和行为模仿。同时,可以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避免孩子受到网络烂梗的影响。


作为学习者,教师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因为互联网推送机制更加趋向“精准推送”,教师和学生接收到的文化信息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导致某种文化在孩子们之间可能已经传播模仿一遍了,教师才反应过来。当教师开始想办法去尝试引导或者消除“不良影响”的时候,其实不良影响已经大范围产生了。所以校园教育是略滞后于互联网亚文化的发生和传播的。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就更加需要作为学习者主动接受、了解网络上各种热词、热梗,了解互联网上最流行的亚文化是什么,在学生圈子里的流行文化是什么,主动贴近学生的文化世界。


虽然很多学校也会对老师们进行“数字化素养”的培训,但是往往只是讲一些“教学课件”“PPT制作方法”或者“微课录制和制作方法”等,内容并不完全切合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实际,而且并没有就网络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机制进行过相应的探究和研讨,所以面对汹涌的网梗浪潮时,教师很多时候也手足无措。因此,在面对网络亚文化时,教师同样需要拿出精力来研究和学习。以我自己为例,我既是班主任也是一位视频博主,我也因此多了一个途径去了解当下网络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流行,甚至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伴。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正式施行。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又多了一份责任,德育工作又增加了一个维度,就是面对科技和新鲜的文化内容时,师生一样,都是学习者。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教师)

文章作者|朱文洁

责任编辑|宋佳欣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以书为伴,逐梦而行!在书香旅途中,一起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阅”享校园
重庆:优质资源共享 城乡发展共进 以基础教育之力厚植人民群众幸福之本 |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厅长笔谈
是老师,也是妈妈!| 我爱写随笔
江苏盐城力行小学:让中华传统经典阅读在当代校园“活色生香”|封面主题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