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培育孩子的安全感,父母要做好这三件事 | 家长慧

张羽轩 人民教育
2024-08-31


民小编说

安全感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重要养分。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缺少直面问题的勇气,也会缺少挑战困难的自信。减轻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倾听孩子的成长诉求,允许孩子自主探索,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一起来看这篇文章——


这几年,安全感越来越受到更多家长的关注。童年时期过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成年后也会受其影响。为了减轻孩子的不安全感,家长应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要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而非施压者。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同时也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在自主探索和尝试中成长。


无条件的爱

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


要消除孩子的不安全感,首先应避免与他人的比较。父母常无意中通过比较来激励孩子,却造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和不安全感。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够好,是否让家长失望。


要避免这种比较,父母应专注于自己的孩子,提供基于他们自身需求的成长陪伴。父母之爱本质上应是无条件的,不是因为孩子符合期望或达到标准而爱他们。


当孩子感受到这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时,他们会更加自在,更有动力去探索世界和自我成长。共读绘本就是一种很好的传递爱的方式,例如《大卫不可以》《和甘伯伯去游河》等,都是以爱为主题,在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即使犯错,爸爸妈妈依然爱我。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能够舒缓孩子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理解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对孩子抱有深切的同理心,提供方法和爱的怀抱来帮助他们。用无条件的爱来陪伴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舍弃过高的期待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为成人,我们常对孩子抱有各种期待,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模样。然而,这些期待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束缚了他们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天性和兴趣。应舍弃过多的期待,允许孩子自然地发展,塑造他们最真实、最优秀的自我。


父母应该带孩子去见识更美好的世界,让他们形成自我内在的期待。如果他们的期待与我们的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应该停下来,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支持和爱,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和力量。


舍弃过多过高的期待,用理解和包容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在自由和爱的环境中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


解锁成长密码

打破“隐形控制”


在家庭教育中,控制往往是孩子内心失衡的潜在诱因。许多时候,父母会不自觉地试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成长,却忽视了他们的天性和需求。这种控制不仅束缚了孩子的成长,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


儿子5岁时,每天出门都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鞋子。然而,老人家会要求儿子穿他们选的衣服。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挣扎、反抗,这就是控制带来的负面效应。再比如,当孩子乱扔玩具时,我们常常选择和他们讲道理,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孩子可能并不理解或接受我们的道理。


家庭中大多数的“隐形控制”常常是家长喜欢讲道理的习惯造成的。然而,与孩子相处时,讲道理往往不如陪伴和游戏来得有效。因为孩子更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空洞的道理。


远离家庭“隐形控制”,需要从减少讲大道理开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尝试与他们进行会谈,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利弊;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运用游戏和陪伴的方式,将道理融入日常的行动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远离控制是家庭秩序共建过程中的一种修炼,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我们的教育方式不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枷锁。通过理解、支持和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家庭成为他们成长的温馨港湾。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溪泉湾小学)

文章来源|转自德育报微信公众号,有删改文章作者|张羽轩封图来源|《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钱昕彤 摄微信编辑|贾舒婷

推荐阅读

老师,您如何开展暑期安全教育?| 每周一问
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上当受骗
让“校史”成为“育人”经典,这所百年老校办成有根有魂、可读可品的百年“新”校 | 关注
期末成绩出来后,除了看到分数,我们还应看到什么?| 荐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